誅仙續:修羅劫 第145章 決戰前夕
帳外風聲漸緊,一隻銀羽巨隼掠過山脊,消失在北方夜色中。張小凡仍坐在主營帳內,噬魂棒橫於膝上,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棒尾那枚青絲纏繞的劍穗。燭火映在他臉上,光影微動,眼神卻沉得像井底寒潭。
他剛閉目調息,簾幕猛地被人掀開。
“平兒!軍令如山,不能亂闖!”宋大仁的聲音壓得極低,帶著急促喘息。
一道小小身影從他臂彎間掙脫,衝進帳中,腳步踉蹌卻不肯停。張念瑤滿臉漲紅,額前碎發被汗水黏住,胸口劇烈起伏,一雙眼睛死死盯著父親。
張小凡緩緩睜眼,沒有動。
孩子撲到案前,雙手將一根竹棒高高舉起:“爹!我練了好久!我能幫你打壞人!”
那是一根用粗竹片削成的小棒,長短不過一尺,表麵坑窪不平,邊緣磨得發亮。張小凡伸手接過,入手輕飄,卻讓他心頭一震。
他目光落在竹棒頂端一處細小刻痕上——歪歪扭扭一個“凡”字,刀口深淺不一,像是孩童模仿大人筆跡所刻。那是他小時候在草廟村用燒火棍刻下的名字,早已隨烈火化為灰燼。沒想到,竟被兒子悄悄複刻在這根竹棒上。
帳內一時寂靜。
宋大仁站在簾邊,喘著氣,欲言又止。
張小凡低頭看著那字,喉頭微微滾動了一下。他沒說話,隻是閉上眼,掌心複住竹棒,一絲混沌之力緩緩滲入。
五色微光自竹節處流轉而起,如同晨霧初散時天邊泛起的霞色。竹棒輕輕震顫,竟發出一聲低鳴,彷彿真器有靈。可那力量並未爆發,而是溫柔地盤繞在竹身之上,連孩子指尖都未灼傷一分。
片刻後,光芒隱去。
他睜開眼,蹲下身來,與兒子平視。
“這是爹小時候寫的。”聲音很輕,卻字字清晰,“那時候我也覺得,拿著棍子就能護住所有人。”
張念瑤眨了眨眼,嘴唇抿緊。
“可後來我才明白。”他頓了頓,將竹棒遞回,“真正的強者,不是衝在最前麵的人。”
“是守得住家門、護得住親人的那個人。”
孩子攥緊竹棒,指節發白,眼眶忽然紅了:“可我不想隻待在這裡……我想跟你一起走!”
“你娘在前線。”張小凡聲音依舊平靜,“大伯守著山門,師父們守著這片土地。現在,輪到你守住這裡。”
“守住什麼?”張念瑤擡頭,聲音發顫。
“守住這個家。”他說,“守住等我回來的那一天。”
帳外風聲忽止,連燭火都凝滯了一瞬。
張念瑤咬著唇,淚水終於滾落,卻倔強地不肯出聲。他猛地撲上前,一把抱住父親脖子,腦袋深深埋進他肩窩。
張小凡沒有躲,也沒有立刻回應。他沉默片刻,才擡起手,輕輕環住兒子瘦小的身子,將他整個人抱了起來。
兩人額頭相抵,呼吸交錯。
“你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聽大伯的話,好好活著。”他低聲說,“等我回來,教你第一式。”
“真的?”孩子抽泣著問。
“真的。”
“那你要答應我……一定要回來。”
張小凡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眸中已無波瀾:“我答應你。”
宋大仁默默走近,伸手要接孩子。張念瑤卻抱得更緊,渾身都在抖。
“平兒。”宋大仁輕聲勸,“軍營重地,不能久留。你爹還要準備明日行動。”
孩子終於鬆手,雙腳落地,卻仍仰頭望著父親,眼淚順著臉頰滑下,在下巴處懸了一瞬,砸在地麵。
他轉身跑向帳口,忽又停下,從懷中掏出一塊布包,放在案角。開啟一看,是幾塊烤得焦黃的餅,還冒著餘溫。
“我……我給你帶的。”他背對著父親,聲音悶悶的,“路上吃。”
說完,頭也不回地衝了出去。
宋大仁歎了口氣,快步追上,身影消失在夜色裡。
帳內隻剩張小凡一人。
他站在原地,許久未動。燭火跳了一下,映出他半邊側臉。他緩緩走到案前,拿起那塊餅,指尖觸到布包一角,發現底下還壓著一張紙條。
展開一看,是孩子歪歪扭扭的字跡:“爹,我的棒子會發光,是因為你給它的力量。我會讓它一直亮著,等你回來。”
他將紙條摺好,放入懷中,靠近心口的位置。
然後轉身,取下噬魂棒,輕輕拂去塵灰。棒尾劍穗垂落,隨著他動作微微晃動。他擡手撫過穗尖,五色氣流掠過青絲,未起絲毫躁動,反倒像是被安撫的野獸,安靜伏下。
帳外傳來巡夜弟子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又漸漸遠去。
他走到帳門前,掀開簾幕,望向夜空。
星辰稀疏,雲層低垂,遠處山影如伏獸蟄伏。他知道,這一夜不會太平。
但此刻,他心中某處繃緊的弦,卻悄然鬆了一寸。
不是因為戰局有了轉機,也不是因為盟軍集結完畢。
是因為那個抱著竹棒衝進來的孩子,終於明白了什麼是守護。
他正要轉身回帳,忽覺袖中一沉。
低頭看去,那塊布包不知何時滑落半寸,一角露出裡麵另一件東西——
是一截斷繩,末端係著半片褪色的紅布,像是從舊衣上扯下來的。布麵上用黑線繡著一個小小的“凡”字,針腳稚嫩,邊緣已經磨損起毛。
那是他當年離開大竹峰時,母親縫在他貼身衣物上的名字。
他從未告訴任何人,自己一直留著。
而如今,它竟被兒子偷偷縫進了送飯的布包裡。
張小凡怔住。
良久,他將布包重新裹緊,握在手中,指節微微發緊。
帳外風起,吹得簾幕獵獵作響。
他站在門口,身影被燭光拉得很長,投在身後石地上,像一杆未曾出鞘的槍。
遠處,最後一聲巡更鑼響蕩過山穀。
他轉身,將噬魂棒靠在案邊,取過一件舊袍披上。衣領處有個補丁,針腳細密,顯然是陸雪琪親手所縫。
他摸了摸那個補丁,又看了一眼案角的餅和布包。
然後坐下,閉目調息。
帳外,東方天際已有微光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