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公開課 打開心靈之鎖,快樂生活
-
打開心靈之鎖,快樂生活
【原文】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陰。(《莊子·在宥》)
【大意】人過度歡喜,定會傷害陽氣;過度憤怒,定會傷害陰氣。
莊子認為,人不能過度地處於歡喜或憤怒之中,否則會傷害人的身體,生活中無論麵對何種事,都應敞開心扉,把過度快樂與憤怒放之於外,不要壓抑自己,保持平常心態。
世界不是獨個存在的,它是一個整體,因而使人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下,免不了交流,相互交流的過程就會使人的心態發生變化,有時會產生自閉心理。
有一位讀高一的女生,青春期來的時候,她慢慢地產生了擺脫父母的心理,開始有自己的書房和小書桌,每天偷偷地寫日記,藏在抽屜中,不讓媽媽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內心去體驗世界,可是麵對紛繁的現實世界,繁雜的人際關係以及沉重的學習壓力,又感到一種內心的不安全感。於是,她開始變得孤僻,害怕人際交往,在內心中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封閉心理。有時,一個人跑到小河邊望著寧靜的河水流淚,顧影自憐。她渴望與同學進行交往,羨慕其他同學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參加集體活動,可她卻又害怕主動與彆人交往,還抱怨彆人對她不理解、不接納。
自我封閉會使自己不願與人交流,不敢踏入新的交際圈子,長期積累下去會發展成為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
自我封閉這種心態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
1.過分自尊的心理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自我實現心理學,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眾的尊重和喜歡,但是這種自尊的需要僅僅是自己本人的一種希冀,能否在事實上得到,則取決於公眾對自己言行舉止的評價和肯定。如果說將自尊的需要作為一種行動去指導自己的行為,這本冇有理論上的錯誤。問題是這種自尊心理不能過度。一個人在社交中如果讓自尊心理占據指導和支配地位,就會對人們會怎麼看待自己非常在意。甚至有時會因為過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願與比自己強的人交往,擔心相比之下,會掉自己的“價”,失去尊重。如此思來想去,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外界往來,慢慢地就會脫離社會,行為孤僻。
2.自卑情緒
自卑是人們對自己虛設的一種自我否定,也就是說“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強。這種心理一般表現為害怕失敗,或者說不能正確對待失敗。下麵有十種類型的自卑情緒,如果你符合其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就得小心了:
(1)為了追求超過限度的願望而心焦氣躁。
(2)由於企求讚賞的願望太迫切,不時行之於言表。如未如願,反過來責備彆人。
(3)產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錯覺,因而自以為能夠產生本身產生不了的力量。
(4)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於達成無望,因而經常消極地嘲笑自己。
(5)曾經在競爭上輸給彆人,卻一直難以忘懷。
(6)被彆人的成功所壓倒,歎息“鴻運”冇有降臨到自己頭上。
(7)冇有測量自己的尺度,總是以彆人的尺度測量自己。
(8)逢人便說:“我的工作條件不好怎能成功?”藉此逃避自己的責任。
(9)經常擔心被彆人看穿了自己的煩惱,因此與人接觸總是戒意在先。
(10)不敢麵對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事實證明,有自卑感的人,總是畏畏縮縮,社交時自然“不戰自敗”。
3.羞怯心理
怕羞者常害怕彆人對自己否定,他們總是把彆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這樣一來,跟其他人在一起就會感到不自在。特彆是和名人或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往,這種“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他人往來。
4.愚昧無知
西方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愚昧是產生懼怕的源泉,知識是醫治懼怕的良藥。”例如大家正在談論某一個話題,如果一個人對此類問題毫無所知,在這種社交場合下,他若不是介入談論,就會明白地告訴他人自己是無知於此道;若是介入談論,便會由於無知而害怕“難堪”,所以這種進退維穀的局麵,便會使他封閉自我,不參與社交,孤立於一隅。
隻有克服這種自我封閉的消極心態,正確認識自己,勇敢地走入社會,與他人進行交流,做事纔會成功。克服心態的方法有:
(1)要有社交成功的願望。隻要你想進入大家的圈子,想成為社交的一員,想受到大家的歡迎,想有許多朋友,你就會努力去適應社交,調動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與社會融於一體。
(2)要敢於表現自己的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需要你在交往中去發現,不斷地顯示自己的長處,你就會吸引彆人的注意,你就會找到自己的誌同道合者。隻要你有自信,你就會使自己的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
(3)在彆人麵前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不但不會丟臉,反而會贏得彆人的尊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承認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要怕他人的眼光,因為“頭上的爛瘡疤蓋是蓋不住的”,隻有承認它的存在,纔有改正的可能。也隻有敢於承認自己不足,大家纔會認為你是個誠實的人,值得信賴,就會願意結交你,和你成為朋友。
(4)多與彆人交談,敞開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話是開心的鑰匙,隻要與人交談就會收到交際的效果。多與人交談就會漸漸地敢於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就會與人坦誠相待,就會容許彆人發表自己的見解,彼此相容就會達成一致,就會建立友誼,你也就學會了交際。
打開心靈的鑰匙,讓自己融於社會,坦誠待人,你會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