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推崇至道,超脫世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推崇至道,超脫世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推崇至道,超脫世俗

現實生活中與莊子交遊的人不多。據《莊子》一書說,與他交遊對話的隻有東郭子、宋太宰蕩、曹商、惠施等人。

東郭子問道於莊子。他說:“你所說的道,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要他具體地指出道究竟存在於什麼地方,莊子隨手指著地下的螞蟻說:“在螞蟻身上。”

東郭子見他這樣褻瀆他所尊崇的道,感到非常吃驚,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問道:“怎會這樣卑下呢?”

不料莊子又指著屋外田野裡說:“在稊稗草裡。”

東郭子更加吃驚,連忙又問:“怎麼更加卑下了呢?”

不料莊子又指著房子說:“在磚瓦堆裡。”

東郭子更加不明白了。莊子先說道存在於低賤的螞蟻身上,已經很卑下,但螞蟻雖賤,畢竟還是生靈;後來又說道在稊稗草中,稊稗不但冇有靈性,而且還是農夫要剷除的害草,比螞蟻更加低賤卑下;存在於磚瓦堆裡,磚瓦冇有生命,比草還更低賤卑下。在他看來,道是偉大的、高尚的、純潔的,怎麼可能存在於這些低賤之物中呢?所以他非常疑惑地又問:“怎麼愈來愈卑下了呢?”

莊子又指著廁所說:“在屎尿裡。”

東郭子以為莊子是在戲弄他,氣得說不出話來。莊子見他鐵青著臉不說話,猜到了他的心思,就對他說:“先生所問的,本來就是冇有接觸到的實質。曾有個名叫獲的市場監督官問屠夫關於檢查豬肥瘦的方法,屠夫說越往豬的下身摸就越能摸出豬的肥瘦。你不要想得太絕對,道是不會脫離具體事物的。不僅最高的道是這樣,最偉大的言論也是如此。‘周’‘遍’‘鹹’三種**,字麵上雖不同而實際一樣,其內在的含義是相同的。”

說到這裡,他見東郭子氣色已緩了不少,又繼續說:“讓我們試著一起來邀遊那虛無的境界吧!總的來說,那裡是無邊無際的。試著無所作為吧!如此便能淡泊而寧靜!漠然而清靜!和諧而閒適!我的內心是如此的虛寂,要去時不知要到哪裡,返回來也不知到何處,來去不知哪裡是個頭;馳騁在廣闊虛無的境地,有智慧的人進來也弄不清楚邊際何在。道與物是冇有界限的,物與物卻有界限,就是所謂物界。冇有界限的道又有界限,是因為有界限的物中包含著無限的道。說到充盈虛虧,衰敗肅殺,道使萬物有充盈虛虧而本身卻冇有充盈虛虧,使萬物衰敗肅殺但本身冇有,使萬物有本末之分但自身卻冇有本末之分,使萬物出現聚散變化而本身卻冇有聚散變化。”

莊子曾和宋國的太宰蕩討論仁孝問題。太宰蕩問莊子仁為何物?莊子回答說:“虎狼是仁。”

對於什麼是“仁”,各家各派雖有不同的解釋,但無非是從親、愛的角度來講。虎狼殘忍成性,正反仁之道,怎麼可以說虎狼是仁呢?太宰蕩當然知道莊子善說寓言故事,但並非那種信口開河之人,於是問道:“這話怎麼說?”

莊子說:“虎狼父子相親愛,怎麼不是仁呢?”

太宰蕩見他從這個方麵來說,也就無話可說了。他又問:“那什麼是‘至仁’呢?”

莊子說:“至仁就是冇有親情。”

說虎狼是仁已經很出格了,說虎狼父子相親愛,勉強還可以說通。但現在又說:“至仁就是冇有親情”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太宰蕩於是據理反駁說:“我聽說過,冇有親情就不會去愛,不愛就談不上孝順。能說至仁就是不孝嗎?”

莊子不以為然地說:“不對。至仁太崇高了,孝本來就不足以來說明它。這並不是說它超越了孝,而是說它與孝冇有關係。向南行走的人。走到楚國的郢都,向北看是望不到冥山的,為什麼呢?距離太遠了。所以說,用尊敬來履行孝道容易,要忘掉親情就難了;要忘掉親情容易,要忘掉我就困難了;讓親人忘掉我容易,讓我忘掉天下人就困難了;忘掉天下人容易,讓天下人都忘掉我就困難了。具備天德的人連堯、舜這樣的明主都會忘掉而不願做,造福子孫萬代,天下卻無人知道,難道隻是歎息著侈談仁愛忠孝嗎?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都是人們用來勉勵自己而束縛天德的,不足以稱道。所以說‘至貴’,就是連國君的寶座都毅然拋棄;‘至富’,就是傾國的財富也不屑看一眼;‘至願’就是把一切名譽都拋個乾淨。正因為這樣,道是不可改變的。”

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歸真,把一切社會倫理道德,包括當時人們的基本道德觀念:孝悌仁義、忠信貞廉都作為對人們推崇至道的束縛而給予否定,這種叛逆在當時是需要非常超人的膽識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