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做擁有平凡心態的快樂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做擁有平凡心態的快樂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做擁有平凡心態的快樂人

【原文】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莊子·在宥》)

【大意】因眾人的讚同而心神安定的人,其實並不如大家的智慧多。

莊子認為人應以平常的心態看待生活,不一定非要出人頭地。

快樂來自平凡的心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自己想做的事,快樂自己,娛樂他人。

理想是生命的動力,但一旦人們過分執著它就會變成一種生命的桎梏,你的生命也必將因此而倍感沉重,最後在不斷失望的重負中委頓、死亡。切記:“平凡的即是偉大的。”不要小視你的平凡,一切偉大的事物都是在“平凡”的積累過程中誕生的。

有一天,一個國王獨自到花園裡散步,使他萬分詫異的是,花園裡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園中一片荒涼。後來國王瞭解到,橡樹由於冇有鬆樹那麼高大挺拔,因此輕生厭世死了;鬆樹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樣結出許多果實,也嫉妒而死;葡萄呢?則哀歎自己終日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樹那樣開出美麗可愛的花朵,於是也死了;牽牛花也病倒了,因為它歎息自己冇有紫丁香那樣芬芳;其餘的花草樹木等植物也都是因為自己的平凡而垂頭喪氣,冇精打采,隻有細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

國王看了看這棵渺小得幾乎不能再渺小,平凡得幾乎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問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彆的植物全都枯萎了,為什麼你這小草卻這麼勇敢樂觀、毫不沮喪呢?”

小草回答說:“國王啊,我一點也不灰心失望,因為我知道,如果國王您想要一株榕樹,或者一株鬆柏、一棵葡萄、一棵桃樹、一株牽牛花、一棵紫丁香什麼的您就會叫園丁把它們種上,而我知道您希望於我的是要我做小小的安心草。”

“安心草”的生活在有些人看來是太平凡無奇了。有些聰明能乾、有遠大抱負的年輕人總是瞧不起那些平凡過日子的人。他們認為平凡的人“冇出息”“微不足道”“活得冇意思”,如果他們自己奮鬥失敗,無所作為,麵對和常人一樣平淡無奇的生活時,就會覺得生活無聊透了。因而生出了無儘的煩惱。

其實平凡中有時候也蘊含一些偉大的道理。或者說是因為平凡所以偉大。一位古代哲人曾說過:冇有大煩惱與災禍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幸福。而古希臘的大哲人伊壁鳩魯說得更經典:“幸福,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

生活有目標,想出人頭地,可以說是一種相當積極的心態,可是這必須建立在對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唯有對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讓人更發憤向上。相反,如果對平凡生活的狀況一直抱著不滿的態度,那麼想出人頭地的想法,反而會給你帶來負麵的影響。

生活不管再怎麼平凡渺小,一個能把一家大小的生活都照顧得很好的母親,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值得我們尊敬了。不僅我們需要這樣想,這些默默耕耘的人更需要有這樣的自信。那些不懂得成功藝術的人,通常是那種不懂得從平凡中找出偉大的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功哲學,隻要你能夠打心底深處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滿足,那麼你就已經離成功不遠了。一個人如果無法成功對待人生的話,那麼他的一生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在心裡麵描繪出自己成功的樣子對每個人來說也很重要。

芥川龍之介是位有著敏銳的感性的藝術至上主義者,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希望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快樂,必須從日常的瑣事愛起。”這句話你不用擔心無法理解,隻要照字麵的意思解釋就可以了。人生其實就是由一大堆瑣事所堆積起來的。然而就是因為是瑣事,所以我們大多都不會去在意它,甚至也記不得它。然而,想去愛這些瑣事,並且把它們都做好,必須有相當的努力與能力才能做到。

在公司中常可以看到這種人,他們看起來相當樸素踏實,說穿了也冇有什麼過人的能力,可是就是能夠把事情做得有條不紊,並且步步高昇。

“為什麼像那樣的人也當得上經理呢?”

“也許因為他善於拍馬逢迎吧!”

像這樣的想法,是絕對錯的。正因為這種人善於處理公司中的瑣事纔有今天的地位。相反,那些叱吒風雲於一時的人,往往到了最後都會被遺忘,因為他們雖然相當的搶眼,可是對公司而言,他們的貢獻卻不如那些善於處理瑣事的人。

因為平凡是一種十分積極而有意義的心態,因為隻要你把自己對人生的苛求拋開了,你就不會再有挑肥揀瘦的想法而愉快地接受現實中的繁雜瑣事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生活的道理。如果你覺得自己並冇有特彆傑出的能力,那就儘可能地試著做一個平凡的人物,把瑣事都做好,因為公司和人生的事務有九成以上都是煩人的瑣事。如果你能夠把那些瑣事做好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和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樣,受到很高的評價。

千萬不可以小看這些瑣事,它有時候也可能是改變曆史的重要之處,有的人可能會在無意中成為人們眼中的英雄。

被人們認為是迄今為止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的愛因斯坦曾告訴我們:“不要努力去做一個成功的人,寧可努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他不但給我們指明瞭一個人生髮展的取向,而且也教給了我們一種對待人生的方式,這可能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生箴言吧!

在一處荒蕪的山腳下,一群正在玩耍的孩童見到一位行動遲緩的老人,背上揹著一袋沉重的樹種,手中握著一個小鏟子。老人用鏟子吃力地將樹種埋入地裡。

大家好奇老人的動作,老人對小孩說:“我在這附近已經種了一萬粒種子了。但其中可能隻有百分之一會發芽成長。雖然機會不大,我仍希望在我晚年可以做點有用的事。”

20年之後,小孩都長大成人,又回到這個山腳。這裡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因為老人當年的付出,使得這一片不毛之地成為樹木參天的森林,一大片的綠色林木,令人賞心悅目。

你現在默默地付出,或許不能一下子看到成果,然而當樹籽植入土中,總有發芽滋長的一天,若乾年之後,當後代子孫望著這片茂盛的森林而感慨前人的恩惠的那一刻,便會想起這位平凡中見偉大的老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