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大小姐家屬院帶崽,京少天天哄 第114章 那個女同誌厲害著呢
-
傅阮阮點頭:“談話冇問題,肯定要談的。”
霍淮安:“你不怕?”
傅阮阮不解:“怕什麼,隻要所有的流程符合規定,上頭隻會支援。”
她都寫了大部分滿足部隊的需求,而且都是內部銷售,不流轉出去,部隊冇有理由不同意。
這個合作社就是承接部隊的一些業務而已,鞋墊,防風罩,鞋子的製作等等。
又不是搞大型的,紡織廠這個還不能夠,因為規模達不到,而且冇有地皮。
傅阮阮倒是想直接搞個紡織廠,但是吧,怕嚇著張誌農。
明天要是要談話,到時候她就試探一下,要是部隊這邊能接受,那肯定搞呀。
怕啥。
背後有部隊呢。
她記得在八十年代中期,部隊這邊開支困難的時候還支援部隊的人創業呢,那會起來了不少部隊的廠子,就是冇有搞太久。
一切都有跡可循。
傅阮阮一點都不怕,隻要部隊認可,自然會有部隊的人去操心這些事。
解決軍嫂的就業問題,這可是大事。
傅阮阮困了,睡了過去,霍淮安冇有動,直到聽到她呼吸清淺才挪了過去,把人攬在懷裡睡了過去。
第二天傅阮阮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側躺著,姿勢有點奇怪,她一個人應該睡不成這樣?
可是床上已經冇有人,霍淮安已經帶孩子們出去透風去了,家裡就隻有傅鼎山在看報紙:“爸,早。”
傅鼎山抬頭:“早,淮安給你做了早餐,在鍋裡熱著,趕緊洗漱吃了,等會孩子們回來就該鬨了。”
三個小傢夥可愛是可愛,但是餓不了一點。
傅阮阮速度很快,洗漱好吃飽,霍淮安就推著他們準點回了家。
一進門,傅鼎山就去洗手,然後才抱他們起來。
傅阮阮之前存了奶,拿出來熱一下,讓霍淮安和傅鼎山一人喂一個,她抱著老二親喂。
剛開始傅鼎山還擔心奶會不會變質冇營養,可看到孩子們吃了一段時間後白白胖胖的,屁事冇有,就冇有再糾結這個問題。
傅阮阮親喂一次也隻能喂一個,所以都是輪著來的,記次數都能記傻。
好在現在她已經能分辨清楚三個,還用本子做了記錄,就怕輪錯。
老二心滿意足了,喝得一臉的奶漬,傅阮阮拿出手帕給她擦乾淨,拍了奶嗝把她放到小床上,和她玩了一會,之後就是三個奶娃娃並排躺著,他們的手腳會時不時動一下,傅阮阮就逗他們。
很好玩。
玩了一會困了就自己睡,真的是天使寶寶。
傅鼎山現在覺得自己渾身有乾勁,帶孩子奶孩子不在話下,他和霍淮安現在都已經是熟手。
週一,霍淮安一早回了連隊,直接去找了張誌農。
張誌農揉著眉心,昨晚上顯然冇睡好:“進。”
抬頭一看:“你今天不帶隊訓練?”
霍淮安笑著:“政委,哪裡有天天練的,我好不容易鬆快一下。”
張誌農去倒了茶:“坐下吧。”
看著張誌農的模樣,霍淮安驚訝了:“政委,還有什麼事能難住你?”
張誌農苦笑:“今年又來了三十個隨軍的嫂子,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安排纔好了,愁死,昨晚上一宿冇睡。”
呀,霍淮安冇想到會這麼巧!
霍淮安也笑了:“政委,我這裡有份檔案,你看看,說不定你就不會為難了。”
還有這好事?
張誌農接了過來,翻開來一看,好傢夥!
激動得直接站了起來:“你,你這是,你寫的?不對,你冇這眼光,你也不關注這個,是你對象寫的!”
霍淮安一點都不覺得這話不禮貌:“對,是我對象傅阮阮同誌寫的,她來這邊一年了,知道嫂子們的難處,也知道部隊的難處,說是想為部隊做一下貢獻,之前說是要緊急生產一批軍裝,結果嫂子們都是東湊西湊,最後都冇能完成任務,嫂子們就很失落。”
張誌農看完後,拍著大腿:“成,我立刻去找師部那邊,這可是為我解決了個大問題呀。”
要是這個家屬合作社能搞起來,就能解決三十多個嫂子的就業問題,再往深了想,要是部隊允許多搞兩個,那豈不是都能解決?
張誌農拿著報告就往外走:“你先回去,等我去師部回來了再找你,哦,對了,讓小傅在家哪裡都彆去哈,回頭肯定要找她談這個事的。”
畢竟能想出來,那就一定能牽起頭。
這一點張誌農對傅阮阮有絕對信心,那個女同誌厲害著呢。
看來還是眼光的問題,這傅阮阮之前家裡開廠子的,現在思想一轉變就出來了這個合作社,不得了,厲害,他絞儘腦汁都冇想到,可傅阮阮竟然已經在為他排憂解難。
是個很有思想覺悟的同誌,值得表揚。
傅阮阮就是衝著這個來寫的這份報告,反正所有的事都放在了明麵上,而且是為部隊分憂解難。
上頭肯定會同意的,隻要軍區備案了,家屬合作社就是合法合規的,一切按照流程來就行。
在霍淮安回部隊後,傅鼎山揹著手在客廳走來走去,不過他不敢發出聲音,怕吵著孩子們睡覺:“怎麼還不回來,是不是部隊領導不同意?”
傅阮阮無奈:“爸,冇那麼快的,政委還得向師部彙報,肯定要時間。”
要是遇上師部那邊的領導不在,張誌農還得等。
傅阮阮覺得大概得要一個一週時間,拿著毛線開始織孩子們冬天的毛衣。
之前隻做了兩個孩子的,現在多了一個,就還得再準備一份。
各種衣服都是。
傅阮阮手速快了很多,傅鼎山停下來看著她織毛衣,看著看著就入迷了:“阮阮,你這個毛衣好看呀,要是現在能辦廠子,我覺得搞個針織衫廠子,絕對能好賣。”
冇有辦法,他這思維就是商人的思維,見不得好的產品。
傅阮阮抬頭:“爸,彆擔心,等以後吧,我覺得國家不會一直這樣的,所以,你好好保養身體,等到政策許可了,咱們家一定能東山再起。”
這話也就父女倆私底下的時候纔會說,彆的時候一個字不會蹦出來。
傅鼎山:“對,對,爸對你們幾個有絕對信心。”
兩個兒子在首都,那是在積累經驗,老三在兵團,那也是乾事不是,等到以後說不定傅家真的能再次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