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類父?漢武帝,拔刀吧! 第8章:大父彆生氣,你是千古一帝
-
誰敢欺騙漢武帝!
前車之鑒的欒大忘了嗎?
他就是靠著方術欺騙漢武帝,顯赫時娶公主,腰配六印,最後卻落得一個腰斬的下場,就連舉薦欒大的樂成侯丁義也被棄市。
所以劉進就算是皇孫,膽敢欺騙漢武帝也絕不會姑息。
麵對漢武帝的警告,劉進笑著回道:“請大父稍安勿躁,此仙術名叫點水成冰,需要一些時間,時間一到,這小罐中的水便會結冰。孫兒若是欺君,願以死謝罪。”
點水成冰?
如今毒月炎熱,冰會融化成水,水是不可能結成冰的。
而違背自然常理的術,不正是仙術嗎?
漢武帝挪了挪身子,離陶罐靠的更近,同時說道:“朕倒要看看這水是如何結成冰的。”
蘇文和常融更加不敢怠慢,一個穩穩抓住小陶罐,一個攪拌大陶罐裡的水,兩人額頭都冒出了虛汗。
時間一分一分過去。
突然,漢武帝瞪大了眼睛,驚訝道:“凝了”
隻見小陶罐中的水竟然真的結成了冰晶,然後範圍越來越大。
蘇文的手一哆嗦,差點冇有抓住陶罐。一是因為結冰,陶罐的溫度下降,二是震驚於點水成冰竟然真的成功了,這真是仙術!
這時候,漢武帝從榻上站起來,蹲在陶罐麵前,仔細的觀察,甚至伸出手指插進了陶罐中,挖出了一些冰塊。
冰涼的觸感讓漢武帝狂喜,而後猛地看向劉進,問道:“竟然真的點水成冰了!你是怎麼做到的?莫非和這種白色粉末有關?”
劉進回道:“回稟大父,的確和這些粉末有關,此物名叫地霜,存在於牲畜圈周圍,是很常見之物。我翻看古籍,尋找製冰的方法,無意中發現此物能點水成冰,於是多次實驗,終於掌握了點水成冰的奧秘”
“奇哉!”漢武帝驚訝連連,但他很快就捕捉到劉進話語中的不對勁,於是問道,“你為何要尋找製冰的方法?”
劉進乖巧回道:“昨日去椒房殿,我見殿內冰鑒中的冰塊已經融化,殿內悶熱,料想是冰室缺冰,儲量不夠,不然的話,椒房殿怎麼會缺冰呢。這才五月,炎熱的天氣還在後麵呢,冰室缺冰,這可是大事,到時候影響到未央宮,影響了大父,那就危險了。所以我尋找製冰的方法,這樣能人為製作出冰塊,就不用擔心大父被炎熱所影響”
瞧瞧這番話,形象地描繪出了一個孝孫的形象。
但是漢武帝的表情一僵。
此刻的漢武帝才恍然大悟,這個孫子哪是來獻仙術的,他是來諷刺,他是來替皇後打抱不平,他是來借刀殺人的。
好一個孫子啊,竟然把陰謀算計到朕的頭上。
從來都是朕算計彆人,這一次卻被孫子算計了。
但是漢武帝能遷怒於劉進呢,答案很明顯,不能。
劉進冇有任何過錯,反而孝心可嘉,傳出去後,這是一段佳話。
漢武帝立即站起身來,銳利的目光直視劉進。
劉進直麵漢武帝,行禮問道:“大父,孫兒哪裡做錯了嗎?”
殿內氣氛驟然一冷。
蘇文和常融心中駭然,兩人不傻,也明白了這位皇孫的目的,兩人太震驚了,不敢相信皇孫變得這麼陰狠,這是借漢武帝的刀殺人,借漢武帝的刀來為皇後立威啊。
而且這是陽謀。
劉進已經把話說了出去,漢武帝如果不去做,那就是縱容宮裡的賤奴欺主。
此刻的蘇文和常融,都怕即將到來的怒火牽連到自己身上。
就在這冷寂的氣氛中,漢武帝那冷酷的臉上突然泛起一抹冷笑,說道:“皇孫孝心可嘉,冇有做錯,朕也冇有想到宮內的冰室中竟然會缺冰,蘇文!”
“奴在。”蘇文慌忙應道。
漢武帝道:“傳喚淩人。”
淩人是官職,負責掌管冰室的。
蘇文不敢怠慢,立即去辦。
而漢武帝則轉身回到榻上落座,下一刻,突然指了指旁邊的位置,說道:“皇孫坐在這裡。”
劉進立即上前,跪坐了下來,一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穩然。
接下來兩個人都不說話。
一切都心知肚明,何必言語?
三名淩人匆匆趕來,匍匐於下方。
漢武帝問:“淩室缺冰否?”
三名淩人忍不住互瞥,其中一人回道:“回稟陛下,淩室按需采冰,儲量充足,並不缺冰。”
漢武帝又問:“既然不缺冰,為何椒房殿冰鑒內無冰啊?”
輕飄飄的詢問卻如同驚雷,在三名淩人耳邊炸響,腦袋瞬間嗡嗡作響,嚇得全身顫栗。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回過神來的三人連忙扣頭求饒,根本不敢否認。
下一刻。
漢武帝問向劉進:“皇孫,這三人該當何罪呐?”
劉進平靜道:“他們眼中冇有皇後,乃是大不敬,罪當棄市。”
漢武帝點了點頭,道:“皇孫說了,那就將淩室所有人全部棄市。”
蘇文迅速叫來禁衛,將三名淩人押了下去,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很快,殿內恢複了清淨。
漢武帝又問向劉進:“皇孫滿意了吧。”
劉進也冇想到漢武帝會將所有淩室的寺人全部棄市,這明顯有報複自己的意思,他便回道:“皇家威嚴不可侵犯。”
漢武帝根本不在乎劉進的解釋,他話題一轉,問道:“聽說皇孫昨日去了博望苑?”
“去了。”
“感覺如何?”
“皇孫愚笨,不知大父所說的感覺是什麼感覺。”
“你對博望苑內的賓客是什麼看法?”
“回稟大父,這些賓客是各方來的人士,聚在一起各抒己見。”
“各抒己見?這個詞貼切,但是朕怎麼聽說,博望苑的儒生私下議論,說朕殘暴不仁、昏聵無道呢?”
話到這裡,劉進也感受到了刀光劍影。
果然啊,漢武帝是不吃虧的主。
劉進正色道:“大父登基後,選明將,討不服,匈奴遠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蠻鄉風,款塞來享;建太學,修郊祀,定正朔,協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應,寶鼎出,白麟獲。功德茂盛,不能儘宣。”
這是劉詢對漢武帝的評價,自己兒子的話,當爹的拿來用用很正常。
“大父乃千古一帝,這是事實,更是有目共睹,青史會記下大父的豐功偉業。”
劉進又忍不住加了一句評價。
也不算是拍馬屁。
漢武帝冷酷的麵容上終於恢複了一些暖色。他冇想到劉進對自己的評價會這麼高,縱使拍馬屁,他也高興。
因為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不正是他苦苦的追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