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類父?漢武帝,拔刀吧! 第82章:父、父...好一場祥瑞啊
-
長安東南郊設有祠壇,采用三層壇基機構,太一神居中央,五帝神位居下方。每年春秋兩季,都會舉行太牢之禮。
黎明破曉前,天地一片混沌,而太一神祠後方山中忽有一道轟鳴之音響起,驚醒了太祝令等屬官。
於是聞聲前往山中,靠近時,驚雷再響,伴隨紫黃神光。
太祝令等屬官驚為神蹟,遂逐光,於山中發現一道天馬身形,並得一寶鼎。
“祥瑞!”
“祥瑞!”
“…”
當長安的城門開啟時,太一神祠的太祝令率先入城,直抵皇宮。
“陛下,陛下,祥瑞再現!”
蘇文激動入殿,表情極其豐厚。
漢武帝正在假寐,精神有些欠佳,畢竟皇孫和太子被禁足僅僅過去兩日,漢武帝的心情能好纔怪。
聽到蘇文的彙報,漢武帝睜眼詢問道:“哪裡來的祥瑞?”
“回稟陛下,是太一神祠,有驚雷鳴世,仙光閃爍,太祝令帶領屬官尋覓,在山中看到天馬,最後發現一尊寶鼎。天馬送鼎,這不是祥瑞是什麼?”蘇文說道。
漢武帝立即來了興趣,問道:“當真?”
“陛下,太祝令就在宮外候命,陛下一問便知真偽。”蘇文回道。
漢武帝立即宣見。
片刻功夫,太祝令進入大殿,行稽首禮,情緒激烈:“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今日清晨紫氣東來,星垂蒼穹,有天馬踏雲而至,其駿若仙光之絢,送神鼎於朝。此乃天命所歸,鼎鎮乾坤也”
隻聽太祝令舌燦蓮花,將看到的奇景詳細道出。
因為是多人親眼所見,就連漢武帝都相信了太祝令的說辭,於是驚喜道:“蘇文,速速命人將寶鼎運抵皇宮,朕要親見。”
蘇文不敢怠慢,立即派禁軍前去。
過了上午,寶鼎運抵皇宮,送到了漢武帝麵前。
隻見此鼎三足立如泰嶽,雙耳擎若蒼鷹,鼎身刻蟠螭紋,古樸大氣。
自古以來,鼎是權力的具象化,代表了天命所授和統禦四方,自然而言,作為統禦天下的皇帝,自然喜歡鼎這種器物。
巧合的是,皇孫和太子接連犯錯,如今上蒼就賜下神鼎,這似乎說明瞭帝王威嚴神聖不可侵犯。
所以漢武帝忍不住撫摸著鼎器。
這時候,一旁的方士紛紛讚美:
“太乙垂光,紫宸降瑞,今有玄鼎出於雲嶠,合天人之象。此鼎非夏九鼎,乃陛下德澤八荒,感召天地的明證!”
“鼎腹圓以法天,足方以象地,昭示四海賓服。今陛下威加海內,實乃天命所歸,聖德所至!”
“”
不愧是方士,一個個小嘴甜如蜜。
漢武帝龍顏大悅,直接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太祝令驚疑了一聲。
高興的場合,突然來一聲驚疑,立即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漢武帝也看向了他。
一旁的江充喝問:“太祝令,你因何驚疑?難道在質疑嗎?”
太祝令惶恐道:“陛下,是下臣和一眾屬官親眼見證天馬賜鼎,豈會質疑祥瑞?下臣是突然發現這鼎身上有一處玄妙圖案,陛下請看。”
漢武帝順著太祝令的指引,果然發現在蟠螭紋中央,發現一處圖案,這是一個人形,龍顏日角,腳踏神龍,雙手舉起,握著一個圓形物件。
“這是何意?”好奇的漢武帝問向一眾方士。
牽扯神異之事,自然方士最懂。
一眾方士陷入思考,突然,有一人驚呼道:“陛下,鼎上之人乃堯帝也。”
眾人一愣,仔細一看,恍然大悟。
漢武帝也挑了一下眉,說道:“相傳堯帝龍顏日角,青龍感孕,出生時手握玄鳥之卵,如此來看,的確是堯帝。”
另一名方士讚美道:“這是堯帝賜福,聖德同輝,陛下上承堯舜之統,開萬世之基!”
誰知太祝令卻反駁道:“此言差矣!陛下曾讚六皇子有堯帝之姿,所以陛下之功德,還在堯舜之上!功蓋三皇,德超五帝。”
麵對太祝令的吹捧,漢武帝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兒子鉤弋子。麵對天賜神鼎,鼎上還有堯帝圖,漢武帝忍不住去想今日的祥瑞,是因自己的幼子而來。
就在這時,小黃門常融突然跪地,稟道:“陛下,奴萬死!今早堯母門送來訊息說破曉之前,六皇子身體不適,不斷嚎哭呼喊陛下奴怕打擾陛下奴萬死,奴萬死”
常融不斷扣頭。
江充順勢對漢武帝說道:“陛下,破曉之前,豈不正是太祝令他們發現祥瑞的時辰?難道六皇子的異樣,和祥瑞有關?”
漢武帝一聽,立即說道:“速速前往堯母門!”
此時的堯母門冷冷靜靜,當漢武帝走近殿內,便聽到了裡麵的輕泣聲,這讓漢武帝的腳步不由得加快。
當走進寢宮,漢武帝看到了麵容憔悴,梨花帶雨的鉤弋夫人,她正坐在床邊,照顧著昏睡的劉弗陵。
聽到動靜後,鉤弋夫人聞聲轉頭,當看到來人是漢武帝後,鉤弋夫人麵露驚訝神色,而後癱軟般跪在地上,悲鳴道:“陛下,臣妾有罪,冇有照顧好鉤弋子”
鉤弋夫長相極美,如今表現的嬌弱,讓人心生憐惜,漢武帝立即上前,扶起了鉤弋夫人,問道:“鉤弋子怎麼了?”
“破曉前夕,他突然頭疼,隨即便昏迷了,到現在還昏昏沉沉,嗚嗚”鉤弋夫人一邊說,一邊輕泣。
漢武帝立即對蘇文怒喝:“快去傳喚太醫!”
蘇文嚇得趕忙去辦。
似乎是漢武帝的聲音太響,昏睡的鉤弋子竟然甦醒了過來,看到漢武帝後,立即抬起雙臂呼喚,並嚶嚶道:“父、父”
漢武帝的內心瞬間被擊中,這可是老來得子的幼子啊,他立即來到床邊抱起了鉤弋子,然後摸了摸他的額頭,發現他全身發紅,額頭也有些熱。
“臣妾有罪,冇有照顧好他。”鉤弋夫人再次跪倒在漢武帝的麵前。
漢武帝卻悅色道:“起來,錯不在你。”
這時候,鉤弋夫人從腰間拿出玉鉤,說道:“陛下,臣妾願以死自證清白,臣妾絕不是刺殺皇孫的主謀,更不認識主謀。陛下可以拿臣妾的玉鉤和主謀的比對,臣妾相信二者絕對不一樣,這是有人陷害臣妾。臣妾願意以死明誌!”
話冇說完,眼淚如線珠滑落。
漢武帝抬起手,拂去她的淚珠,笑道:“是朕錯怪了你,你為朕誕下了麟子,不僅冇有過錯,反而有功纔是。”
“多謝陛下還臣妾的清白。”
鉤弋夫人立即稽首跪拜,她的頭扣在地上,嘴角揚起得意的弧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