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類父?漢武帝,拔刀吧! 第92章:提皇孫比提太子好使
-
漢武帝要殺劉彭祖,劉進一點不意外。
首先是劉彭祖巧詐奸佞、刻薄陰毒,多次對朝廷派去的丞相、二千石官員下手,這是故意和朝廷對著乾,挑釁漢武帝的權威。
其次,劉彭祖是漢武帝最後一位健在的同父兄弟,更是最後一位強勢的諸侯王,他死了,標誌著諸侯王時代的尾聲,此後諸侯大國不過十餘城,完全淪為中央朝廷的附庸,翻不起大浪。
所以劉彭祖之死是必然,隻不過劉進冇想到自己成了持刀人,漢武帝不沾因果,帝王之術玩得賊溜。
隨後,劉進離開禦史府,回宮覆命。
“大父,我從十五位侍禦史中挑選了一位最合適的人選,此人名叫魯謁亭,擔任了五年侍禦史,精通律法,為人正直勇敢、不懼強權,孫兒也和魯謁亭談過,他對前往趙國擔任禦史大夫充滿了期待,相信一定能出色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務。我覺得他是最佳人選,還請大父定奪。”
劉進如實稟報。
漢武帝麵色柔和,眼中更是浮現讚賞之色。
要知道平日的漢武帝都是一張冷酷麵容,好似所有人都欠了他錢,能讓他流露出這種表情,可見其內心的滿意。
漢武帝道:“既然是皇孫力薦,朕便恩準了。”
說完,漢武帝用銳利的雙目盯著劉進,似乎在說:皇孫啊皇孫,你除了明白朕的心思,是否學到了朕想讓你學的東西任何人都能舉薦魯謁亭,偏偏讓你去,這纔是最該學的。
劉進發現了漢武帝的目光,心想自己那裡做的不好嗎?有時候,他是真猜不透漢武帝的心思。
懶得去猜的劉進問道:“大父,那我父親那裡”
“你去傳旨吧,太子的禁足令解除。”漢武帝收回目光,冇有食言。
劉進立即告退,興沖沖趕往太子宮,見到劉據時,他正在看書。
“父親,陛下有旨,解除你的禁足令。”劉進笑著說道。
劉據放下竹簡,幽怨道:“陛下這是終於想起我了,你都出來好幾日了。”
臥槽,劉據這是吃醋了?這個醋也吃!
幸好你是劉據,知道你的品性,換做其他心胸狹窄的太子,敢這樣吃兒子的醋,一定讓你永遠被囚禁。
劉進忍不住道:“父親,我是被冤枉的,而你殿前拔劍,這事可大可小,撈你出來費點功夫。”
“哎,為父真冇用,還讓兒子撈。”劉據輕歎一聲。
劉進握了握拳頭,幾日不見,這便宜老爹怎麼變得茶裡茶氣。
“父親既然安康,那我便退下了。”劉進準備溜之大吉。
誰知劉據慌忙起身,說道:“且慢!有一件重要的事,快隨我來。”
說罷,直接拉著劉進就走。
看他步伐匆匆,這是有很大的要事,劉進忍不住問道:“父親,出了何事?”
劉據也不言語,直接帶他來到了花園,停在了花圃前麵,然後指著翻過土的地,問道:“進兒,如今已到七月,即將進入秋收,秋收之後便要耕種,你說為父是種宿麥,還是種蘆菔?”
宿麥就是冬小麥,因為經年成熟,故而稱作宿麥。蘆菔就是蘿蔔。
劉進冇想到劉據所說重要的事,竟然是種地,他一陣無語,回道:“種蘆菔吧,吃了通氣順氣。”
“可是為父還想種宿麥。”劉據為難道。
劉進握了握拳頭,你要感謝大漢以孝治國,不然我這拳頭已經掄過去了。
“父親,當務之急,不是管你的半畝地,而是秋收在即,這纔是朝廷的頭等大事。朝廷要督促地方官吏監督百姓及時收割、乾製穀物,還要指導冬藏。”
“另外,要貫徹落實均輸和平準政策,及時調節糧價,防止商人囤積居奇。”
“秋收後,還要祭神慶豐,並耕地播種宿麥”
劉進開始敲打劉據,這纔是你這個太子應該做的事情。
“我自然清楚,那些事情,朝廷會安排更有經驗的官員去做。”劉據笑著回道,“我在乎的不是這半畝地,更不是忘了自己應該做什麼,而是覺得我並不瞭解耕種,怎麼能隨便發言呢,豈不是誤國?”
劉進一怔。
劉據繼續道:“這段時間我研究這塊地,其實有不少發現。之前是用鋤頭耕地,地少用鋤頭冇問題,但百姓動輒幾畝十幾畝,鋤頭這種農具是顯然不行的,所以我讓人找來了一架犁,這犁極不容易操作,百姓太苦啊”
是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劉進誤會劉據了,他可不是木匠皇帝,他研究種地不是因為喜好,也不是因為好玩,而是因為在他心中,百姓是國家之本,而土地,又是百姓賴以生存的保障,他研究土地,是為了這個國家。
劉進有些慚愧。
他來到這個世界也有四個月了,每天滿腦袋想的都是如何應對巫蠱之禍,如何活下去,即便是發明瞭代田法、太始水車等東西,也是為了坑漢武帝的錢財。
劉進不覺得為了活命而努力有任何問題,但在努力中也是能抽出時間,造福天下和社稷。
想到這兒,劉進笑著說:“父親,你不是說犁不好操作嗎?那我們就改進它,發明新犁,一起造福百姓!”
“我兒懂得改進?”劉據驚喜問。
劉進搖了搖頭。
“不懂?那如何下手?”劉據又問。
劉進笑道:“我不懂,但有人懂,咱們找幫手。”
一刻鐘後,無且手持太子符印離開太子宮,前往大司農府,求見了桑弘羊。
大司農職位欠缺,暫由治粟都尉桑弘羊主持工作。
正如劉據所說,不用他去操心,朝廷便有人早早關心秋收工作,而這個人就是桑弘羊。
六十多歲的桑弘羊已經兩天冇回家了,從現在起到宿麥種下,他準備吃住在大司農府中。
聽說太子派人前來,桑弘羊有些納悶,於是接見了無且。
“無且見過治粟都尉,我奉太子殿下之命,從大司農府借調一個人前往太子宮。”無且回道。
桑弘羊下意識牴觸:“如今秋收在即,大司農府的官吏恨不得一個人當十個人用,我都想從其他地方借調人手。”
“這也是皇孫的意思,說是為了研究新犁。”無且解釋道。
誰知桑弘羊驚喜道:“皇孫的意思啊,哎呀,你怎麼不早說,彆說一個人,十個人也冇問題,需不需要我親自片去?我這一把老骨頭還是很有精力的。”
無且抿了抿嘴。
什麼時候,提皇孫比提太子還好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