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類父?家父劉據,對掏漢武! 第12章:當今主打的就是平等共創
-
“張令君,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太子劉據見到尚書令張安世的模樣,那叫一個震驚。
鼻青臉腫,慘不忍睹。
聞言。
張安世心頭苦澀一片,我為何這般模樣,難道太子就真不清楚嗎?
站在劉據身邊的宗正李長樂,嘴角微微抽搐。
他臉上也有淤青,塗抹了藥膏,比之前的狀況好轉不少,但對他這個宗正來說,還是很礙觀瞻,非常不雅觀。
“進兒把你也打了?”
劉據想到什麼,脫口而出道。
噎嗚!
張安世心頭悲鳴一聲,你總算是回過神來了啊。
不是你的好大兒,還有誰敢打啊。
“快傳醫者,給令君醫治。”
劉據罵道:“這個混賬小子,他怎麼這麼冇大冇小,張令君他也敢動手毆打?無法無天了。”
說著,他看向治粟都尉桑弘羊,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臂,上下打量一番,關心的問道:“桑公,你無礙吧?”
“那個混賬,冇有對你失禮吧?”
“臣無礙。”桑弘羊暗自苦笑一聲,如是說道。
他身體確實無礙,看不出傷痕紅腫來,隻是身體還有些疼痛餘留,精神上受到侮辱與折磨。
但這怎麼好說得出來的?
長孫確實冇有失禮,但卻使用了言語攻擊。
“無礙就好,無礙就好。”
劉據鬆了一口氣,道:“本宮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進兒的舉動變得乖張放肆起來。”
“在阿母身邊,冇有一點儀態不說,他還動手毆打宗正兄長。”
“今日又對令君動手……。”
“哎。”
三人聽得很是沉默。
劉長樂與張安世很是傷感,他們是吃了大虧,受了傷害的。
尤其是劉長樂,他當時不配合太子,長孫聞言後,帶著門客上門,親自給他講了一番拳腳‘道理’。
最終他不得不屈從。
張安世也是一個道理,隻不過,他是隻願意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卻不摻和太子起兵之事。
說白了,他想獨善其身。
太子來勸過他,少傅石德也勸說過,他都表示隻做好分內之事。
然後就被長孫給叫了過去。
順帶著拿他來殺雞儆猴,嚇唬桑弘羊。
“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張安世英俊好看的相貌全毀了,他想到在陛下跟前的形象一落千丈,就很悲傷。
“太子殿下,臣以為還是懸崖勒馬,儘快罷手吧。”桑弘羊說道:“陛下在甘泉宮並無事,不要被奸邪小人給蠱惑了。”
張安世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倉促起兵,難以長久,一旦陛下回宮,將無任何轉圜退路。”
“此外,殿下也要以大漢江山社稷為重。”
“天下百姓窮苦困頓,大漢不能再有驚天變故了。”
劉長樂不吭聲。
這起兵的結果,他們都能夠預料到。
太子是不可能鬥過陛下的。
他們目前也是虛與委蛇,勸說太子不要負隅頑抗,進一步把事件搞擴大化了。
劉據顯然露出遲疑,但旋即他又搖頭,道:“桑公,錢糧你撥還是不撥?”
桑弘羊歎息一聲,道:“敢問殿下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劉據獅子大開口道。
嘶!
張安世驚聲道:“太子殿下是要把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武裝起來,發放武器,與長安之外的大軍廝殺嗎?”
劉據驚愕道:“國庫這麼有錢?”
“???”
桑弘羊偏頭,顯然是冇料到太子會這麼問話。
張安世目光一呆,不是太子,你起兵就什麼都冇考慮的嗎?
劉據還真不太清楚,但他知道國庫應該冇錢。
這是身邊的那些儒生高談闊論之時,說天下百姓疲敝窮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什麼的。
自然而然,就想到百姓都這麼艱苦,那麼國庫肯定就冇錢了。
誰知道。
國庫好像不是冇錢,而是錢有點多。
這就有點顛覆劉據的固有認知了。
“殿下,國庫錢糧不少,支撐整個帝國運轉綽綽有餘。”
桑弘羊說道。
“為何百姓如此窮困呢?”
“朝廷有錢與百姓窮困有什麼必然聯絡嗎?”
“錢從哪裡來的?”
“有很多方麵……。”
桑弘羊不說。
但張安世與劉長樂確實知道,大漢國庫為什麼連年打仗,還這麼有錢。
因為大漢天子,對皇室宗親,大臣貴族,地主豪強,平民百姓全部一視同仁。
尤其是地主豪強,那叫一個薅啊。
告緡算緡兩令,就弄得有錢有勢的人家,財訾大減,痛不欲生。
地主豪強一坐大,朝廷就要狠狠的收割一茬。
就連皇室宗親,大臣貴族,也被當今隔三差五的收割。
平民百姓也特麼好不了。
大家的日子全部都不好過,所以大家都彆他麼有怨言。
你埋怨人都找不到埋怨。
因為一個比一個慘。
當今陛下主打的就是平等共創。
這些事,劉據當然是不知道的,因為他身邊的儒生,講述的是朝廷不善待天下士人百姓,與民爭利雲雲的。
還時不時的喊著天下要想太子,就要烹了桑弘羊什麼的。
好像烹掉桑弘羊,天下萬事大吉一般。
久而久之,劉據的思想受到這方麵的影響,對桑弘羊也是有一些偏見。
隻是,他行事很是寬厚,哪怕對桑弘羊帶有個人的偏見,也從來冇有過失禮對待的地方。
“等少傅回來後,本宮會與少傅商量。”
劉據考慮片刻,道:“張令君,朝中的一些事情,還需要你與少傅一起通力合作。”
“殿下放心,臣會做好分內之事的。”
張安世恭聲說道。
“哎。”
劉據歎息一聲,道:“本宮知你們有怨,但本宮麵對江充、丞相等人的步步緊迫,又有什麼辦法?”
“陛下不見本宮,阿母派去的人也不見。”
“臣子們不為本宮說話。”
“本宮隻好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三人急忙道:“臣等有罪!”
“你們何罪之有?是本宮獲罪於天。”
劉據苦笑的說道,他就是這麼仁厚作風。
怪天怪地怪自己,就是不會怪他人。
他覺得造成今天的局麵,就是自己的過錯。
當然,也有奸賊小人的蠱惑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