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類父?家父劉據,對掏漢武! 第24章:與朕鬥,他還嫩得很
-
大事不妙?
什麼情況會用這種話語來形容?
霍光與金日磾都露出疑惑之色,這莽通不會是在誇大其詞,故意駭人聽聞吧。
天子鑾駕在回宮的途中,誰都明白,隻要天子回去,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的。
怎麼還有大事不妙?
“陛下,今早丞相率領大軍,正準備攻入未央宮西門,卻不想……。”
莽通意簡言駭的快速過了一通,道:“後來,皇長孫在城樓上,高舉皇後印璽,振臂高呼,為劉氏者左袒。”
“如今,丞相大軍以及兩千石以下的官吏,皆是左袒為之。”
“大軍人心惶惶,根本無戰之心。”
“軍中有言,他們都怕跟隨丞相,錯害了大漢皇太子,大漢皇後,以至於大漢劉氏江山倒懸,國將不國!”
他說的很快,用簡短的言語描述。
但卻給在場的人,都勾勒出一副不寒而栗的畫麵來。
劉徹神色冷靜的可怕,雙眸更是有怒火在噴薄一般,雙拳攥緊,渾身都在發抖。
霍光與金日磾等人急忙匍匐下來,腰身都不敢挺直。
冇有錯。
大事真的不妙了。
在北軍喊出為劉氏者左袒,威力已經初步彰顯。
而現在在兩軍陣營之前,再次喊出,是直接影響軍心。
大軍跟著左袒,就很好說明一件事。
軍隊都是跟著劉氏走的。
他們忠心劉氏,忠心大漢江山。
麵對皇太子,皇後,他們怎麼可能下得了手?
這不是一個將領,也不是一群官吏,還有一個丞相,拿著天子詔令,就能打破這句話,命令大軍攻擊大漢皇太子,大漢皇後的。
他們完全能夠想象到,此事陷入一個死結,死循環。
唯一能解開,唯一能破除的。
隻有天子出麵。
“不僅如此,太子殿下在城樓高呼,凡為劉氏左袒者,今日圍城之事,太子與皇後將過往不究,一切如初。”
莽通戰戰兢兢的說著,他根本不明白,事情的發展怎麼走到這等地步。
為劉氏者左袒。
一句話就讓幾萬大軍,齊齊左袒,冇有任何猶豫的。
你現在走在丞相大軍之中,看不到一個冇有左袒的。
哪怕是將校,這會兒都不敢有任何違逆大勢的行為。
他們甚至還要左袒著,在將士們之間露麵行走,並且要出言安撫將士,他也是為劉氏江山,為了大漢社稷的忠臣良將。
“並要求大軍將丞相捆綁抓拿,丞相都不敢走出主帳。”
這纔是最恐怖的。
太子不但策反了我軍將士,並且還反過來下令,捉拿我軍主帥。
一個丞相,再如何都無法比擬,出現在將士們麵前的大漢皇太子。
“朕的詔令,大軍都不從?”
劉徹冷聲問道,誰都能從天子的語氣中,聽出來透骨的寒意。
寒意的背後,是屍山血海啊。
“陛下,丞相已經無法指揮調動大軍了。”
莽通的話,變相回答天子的追問。
“荷荷……!”
劉徹喉嚨深處發出來低沉的聲音。
“好,好,真是好的很。”
“都下去吧。”
天子發話,幾人從鑾駕內離開,剛退出去,就聽到裡麵砸東西的聲音。
霍光與金日磾對視一眼,都看到各自眼神內深深的忌憚與恐懼。
此事,已經鬨到一個極為恐怖的地步。
天子詔令都被皇太子一方給反製了。
“嘶!”
“到底是誰給太子出的主意?”
“還有,是誰教皇長孫這般出麵的?”
都說打蛇打七寸。
太子一方,利用自身的身份優勢,完全把事態引向利好自己的這一邊。
如果不是昨日,陛下果斷下令,今日啟程返回。
稍微慢一些的話,兩天的時間,怕是太子他們就能將城外的大軍給全部策反了。
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栗。
太子這一招,真是劍走偏鋒,他到底怎麼想出來的啊。
完全不符合太子一貫的仁人君子人設啊。
就在霍光,金日磾等人猜想的時候。
鑾駕的鈴聲響起,天子在召喚人。
兩人急忙入內拜見。
天子好像冷靜下來了,他的麵容很是平靜。
霍光心頭一震,那個威嚴的帝王形態,又回來了。
“你們二人寫信,給張安世還有桑弘羊送去。”
劉徹淡淡的說道:“太子想要與朕較量,那麼朕就讓他看看,這大漢到底是誰的天下。”
“這天下的臣子百姓,到底是朕的,還是他的。”
霍光心頭劇震,這是要上手段了。
“敢問陛下,如何與張令君,桑公等人回覆?”
劉徹道:“就讓他們當眾問問,朕回去後,他劉據該如何自處。”
說著,他嗤笑一聲,道:“朕瞭解這個逆子,必然會破罐子破摔,不會考慮的太過周全的。”
“一旦他回答的不當,手下必定會人心浮動。”
“與朕鬥,他還嫩得很。”
不是劉徹看不起劉據。
是根本就冇把劉據放在眼裡,完全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對手。
他要是一個合格的太子,多少劉徹還能正眼瞧劉據一眼,可惜,劉據不是,否則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就這一招,雖然打了他一個出其不意,讓他感到一絲的麻煩。
但想要解決,不過是輕而易舉的。
說朕駕崩?
騙得了一時,能騙得了一世嗎?
不過,為劉氏者左袒,這句話倒是讓劉徹覺得,自己的好大兒也不算是一個草包,多少是有點腦子的。
“命令李廣利,讓他騎軍加快行軍速度,協助劉屈氂穩住大軍,曉喻將士,朕隨後就到。”
劉徹是很自大,他自信能掌控一切。
但麵對大軍出現混亂,軍心不穩,他也不得不認真對待。
霍光與金日磾當即領令。
他們聽明白了。
陛下這一手是要先打亂太子一方的人心。
倘若皇帝冇有駕崩,並且回來後,太子如何麵對?
到底是束手就擒,以全孝道,還是不管不顧,負隅頑抗?
隨便哪一種,隻要太子做出選擇。
都能引起太子一派的人猜疑擔心的。
尤其是,等到陛下回到建章宮。
太子順從,那麼跟著起兵的人,該何去何從?
這一招,更是將太子大漲的聲勢,徹底跌落塵埃。
不愧是陛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