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強大了,才能長久地被認可 4.心中一片灑脫,生活一片安詳
-
4.心中一片灑脫,生活一片安詳
安詳本是佛家用語。僧人學禪悟道走遍千山百嶺,所謂“芒鞋踏破嶺頭雲”——不辭艱辛跋涉,去追求佛法真諦。這真諦是什麼?就是一種安詳的心態。
一個人能夠包容生活,不管物質生活充實或貧乏,都能保持內心的安詳,也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了。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裡紊亂不安,那麼即使他身處高位,榮祿在身,生命也是處在煎熬之中。
佛門弟子苦蔘苦學,他們追求的是什麼呢?絕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
因為真理是普遍的,神秘絕不是真理。他們追求的既不是神秘,又不是物慾,就是內心的安詳。
晚清時的王有齡,進京捐官成功,由於有他人的保薦,回到杭州很快就得到了海運局坐辦的實缺,而在胡雪岩的全力幫助下,涉及王有齡自己以及整個杭州官場人物前途的漕米解運的麻煩,也一舉圓滿解決。這個時候又恰逢湖州知府出缺。湖州為有名的生絲產地,豐饒富庶,是一個令許多人垂涎的地方。王有齡由於漕米解運的事,已經在杭州得了“能員”之稱,這使他一下子又得了湖州知府的肥差。不僅如此,他還同時得到了兼領浙江海運局坐辦的許可。一切如意,他實在是太順利了。
如此順利,使王有齡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的運氣會如此之好,他對胡雪岩說:“一年工夫不到,實在想不到有今日之下的局麵。福者禍所倚,我心裡反倒有些嘀咕了。”倒是胡雪岩大氣得多,他對王有齡說:“千萬要沉住氣。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過去,隻看將來。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隻想著我今天做了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就是了。”
胡雪岩的這番話,不外乎是說人要不為寵辱得失所動,不要過多地去想自己麵對的得失,而應該保持安詳平和的心態,注重做該做必做的事。
這番話雖然是具體針對王有齡的沉不住氣說的,但卻也實在地說出了人們該有的包容之心。人確實要有一點兒這種不為寵辱所動,不被得失所拘的大氣,做到寵辱不驚。一時的得失榮辱雖並不能都輕輕鬆鬆全看成過眼煙雲,但最重要的是把握內心的平和安詳。
蘇軾的友人王定國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秀麗,善於應對,其家世代居住京師。後王定國遷官嶺南,柔奴亦隨之,多年後,複隨王定國還京。蘇軾拜訪王定國時見到柔奴,問她:“嶺南的風土應該不好吧?”
不料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聞之,心有所感,遂填詞一首,這首詞的後半闕是:“萬裡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蘇軾看來,偏遠荒涼的嶺南不是一個好地方,但柔奴卻能像生活在故鄉京城一樣處之安然。從嶺南歸來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輕,笑容彷彿帶有嶺南梅花的馨香。這就是隨遇而安,並且是心靈之安的結果。
蘇東坡曾在《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雨》中寫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他在去一個名叫沙湖的地方的路途中,突然遇到大雨時,“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在被貶邊城、人生遭遇不幸的時候,蘇東坡依然曠達、樂觀,不讓外界的環境變化來擾亂自己的心境,改變自己向來樂觀的人生信念。正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所描寫的那樣,當亂雨打葉、風波驟起的時候,何不把它當作一道生活中的小風景,在雨中慢慢走,慢慢吟詩,心情自然就不錯。當一切風平浪靜的時候,再回首看看那樣的過程,卻帶有一點兒享受般的愜意。
對於像蘇東坡這樣處亂不驚、心如止水、不受外界乾擾的人來說,其實人生本來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即便時光已逝去千年,我們彷彿還能看到蘇東坡竹杖芒鞋在雨中吟嘯徐行的樣子,看到一個天真爛漫、充滿生命激情的人,在向我們展示著,生命原來可以這樣灑脫。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風風雨雨、溝溝坎坎、苦辣酸甜都可能遇到。
因此,要保持內心的安詳,做到隨遇而安。這種心態並非消極的,而是提示人們在不斷地進取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車水馬龍,還是門庭冷落;無論是輝煌奪目,還是默默無聞,都要有個良好的心態,笑對人生!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是很多的。俗話說:“不如意事常有**。”人生際遇不是個人力量可以左右的,而在詭譎多變、不如意常有**的環境中,唯一能使我們快樂的辦法,就是用平常心去麵對生活,使自己的內心保持平和安詳。
一個人搭車回家,行至途中,車子拋錨,當時正值盛夏午後,悶熱難當。當他得知四五個小時後纔可啟程時,就獨自到附近的海濱遊泳去了。
海濱清爽怡人。當他興儘歸來時,車子已經修好,趁著黃昏的晚風,他踏上了歸程。之後,他逢人便說:“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由此,包容的妙處可見一斑。假如換了彆人,在這種情況下,恐怕隻好站在烈日下,一麵抱怨,一麵著急。那輛車不會因此而提前一分鐘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糟糕的旅行。
砂糖是甜的,精鹽是鹹的。通常,如果想要使食物嚐起來是甜的,隻要加點糖就可以了。然而事實上,若我們再加入些鹽,反而更能增強砂糖的甜度與味道,這正是造物主絕妙的安排。
當傑勒米·泰勒喪失了一切——他的房屋遭人侵占,家人被趕出家門,流離失所,莊園被冇收了的時候,他這樣寫道:“我落到了財產征收員的手中,他們毫不客氣地剝奪了我所有的財產。現在隻剩下了什麼呢?
讓我仔細搜尋一下。他們留給了我可愛的太陽和月亮,我的溫良賢淑的妻子仍在我的身邊,我還有許多給我排憂解難的患難朋友,除了這些東西之外,我還有愉快的心、歡快的笑臉。他們無法剝奪我對上帝的敬仰,無法剝奪我對美好天堂的嚮往以及我對他們罪惡之舉的仁慈和寬厚。我照常吃飯、喝酒,照樣睡覺和消化,我照常讀書和思考……”
在意外打擊和災難麵前,泰勒仍感到有足夠的理由歡樂,他像是愛上了這些痛苦和災難似的,或者說,他在這種常人難以擺脫的痛苦和怨恨中仍然能夠自得其樂,真可謂不以常人之憂為憂,而以常人之樂為樂。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步,是因為他敢於藐視困難,視災禍為一點兒尋常荊棘,他就是坐在這些小小的荊棘之上,亦不足為憂,保持一份豁達的心境,那真是比有萬貫家財更有福氣。
安詳顯示的成熟使人有了萬事隨緣的感悟,不再張狂,不再浮躁。
安詳是一種精良的生命質地。一個人能以寧靜的心境從容看天上雲捲雲舒,靜觀地上花開花落,洞察世間人聚人散,這便是安詳的修養。
不管是什麼樣的天氣,什麼樣的境遇,隻要心中灑脫,看得開,保持一顆樂觀豁達的心,對你來說永遠都是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的好天氣。
修心箴言: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風風雨雨、溝溝坎坎、苦辣酸甜都可能遇到。
因此,要保持內心的安祥,做到隨遇而安。這種心態並非消極的,而是提示人們在不斷地進取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車水馬龍,還是門庭冷落;無論是輝煌奪目,還是默默無聞,都要有個良好的心態,笑對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