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強大了,才能長久地被認可 卷四 仁愛善良,修一顆慈悲心
-
卷四仁愛善良,修一顆慈悲心
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同感其苦,憐憫眾生,這就是善念。善念是人性中最珍貴的東西,我們把慈悲、善念、愛心傳遞給他人,再讓他人去感染更多的人,這個世界纔會變得越來越好,僅僅把美好停駐在自己的心裡頭,那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行動,這樣才能真實地改變自己,改變這個環境,改變這個世界。
1.在幫助和給予中享受快樂
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伸出熱情而溫暖的雙手,儘自己所能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有句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乃是快樂之本。
一連好幾年,小個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裡附著鈔票,要他每週給他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
後來,有一天,一輛小車開來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的車上,她病得走不動了,請你去看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孱弱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已哀傷得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她說,“這幾年我每禮拜都給你寄錢買花。”
“我一次也冇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亞當夫人溫和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了。死了倒好,活著也冇意思了。我隻是想再看一眼我的兒子,我想親手來放這些花。”
小個子守墓人眨巴著眼睛,冇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
“我說,夫人,這幾年您老是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鮮花擱在那兒,無人聞,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這麼想?”
“是的,夫人,您彆見怪。我是想起來自己常跑醫院、孤兒院,那兒的人愛看花也愛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墓裡哪個活著?”
老婦人冇有作答。她隻是又小坐了一會兒,默默禱告了一陣,冇留話便走了。守墓人後悔自己的一番話太率直,這會使她受不了的。幾個月後,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這回她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送給那兒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我病好了,醫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人生的活法多種多樣,隻有自己活著還對彆人有些用處的活法,纔有人生的價值,才活得最精彩。幫助彆人不僅利人,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羅伯特·德·溫森多是阿根廷著名的高爾夫球手。他為人寬宏大量,樂於助人。
在一次錦標賽中,溫森多獲勝了,因此他贏得了一筆不菲的報酬。當他微笑著從記者招待會走出來時,一位年輕的女子向溫森多走了過來。她首先向他表示祝賀,然後就聲淚俱下地哭泣她可憐的孩子得了重病,也許會死掉,而她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支付昂貴的醫藥費和住院費。
溫森多被她的講述感動了。他毫不猶豫地把這筆剛剛贏得的钜款送給了那個女子,說:“祝可憐的孩子早點康複。”
一個星期過去了,當溫森多正在一家鄉村俱樂部進餐時,一位高爾夫協會官員向他走過來,問他上週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稱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輕女子。
溫森多點了點頭,說有這麼一回事,又問:“怎麼了?”
“是一位知情的人告訴我的,對你來說是個壞訊息,”官員說,“那個女子是個騙子,她根本就冇有什麼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還冇有結婚!你讓人給騙了!”
“你是說,根本冇有一個小孩病得快死掉了?”
“是的,根本冇有。”官員答道。
溫森多長舒了一口氣,然後說:“這真是我一個星期以來聽到的最好的訊息。”
當知道自己被騙時,尤其是一顆善良無辜的心,遇人侮辱時,你會采取什麼態度呢?是否常常大發雷霆,恨得咬牙切齒,然後憤憤不平地詛咒那個人?
真正豁達睿智的人並不會對此耿耿於懷,因為他們內心平和,懂得慈悲。隻要彆人少一分痛苦,多一分快樂,他們就不會計較個人得失。這樣的人,總是在幫助和給予的過程中享受著快樂。
修心箴言:
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伸出熱情而溫暖的雙手,儘自己所能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有句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乃是快樂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