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 第3章 情緒自控:不要讓情緒成為你的“滑鐵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第3章 情緒自控:不要讓情緒成為你的“滑鐵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情緒自控:不要讓情緒成為你的“滑鐵盧”

曾經有人就這樣一個問題,訪問了數位世界冠軍:“您認為什麼樣的對手最容易戰勝?”他們的回答驚人地一致:“當對手已經恐懼、憤怒時,他們就會喪失戰鬥力,這時,你已經不用再考慮用什麼戰術了,因為他們已經被自己擊敗了!”生活也是這樣,當你被自己的情緒所籠罩,你的任何實力將不複存在,因為,你已經被自己擊敗了!

不要讓情緒來左右你

要想把握自己,首先必須控製你的思想,你必須對思想中產生的各種情緒保持著警覺性,並且視其對心態的影響是好是壞而接受或拒絕。樂觀會增強你的信心和彈性,而仇恨會使你失去寬容和正義感。如果你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你的一生將會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而受害。

情緒是人對事物的一種最淺、最直觀、最不用腦筋的情感反應。它往往隻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做複雜、深遠和智謀的考慮,這樣的結果,常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為他人所利用。本來,情感離智謀的距離就已很遠了,情緒更是情感的最表麵部分、最浮躁部分,以情緒做事,焉有理智的?不理智,能有勝算嗎?能占彆人的便宜嗎?看來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在工作、學習、待人接物中,卻常常依從情緒的擺佈,頭腦一發熱,什麼蠢事都願意做,什麼蠢事都做得出來。比如,因一句無甚利害的談話,我們便可能與人打鬥,甚至拚命(詩人萊蒙托夫、詩人普希金與人決鬥死亡,便是此類情緒所為);又如,我們因彆人給我們的一點兒假仁假義,而心腸頓軟,大犯根本性的錯誤(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耳軟、心軟,以至於放走死敵劉邦,最終痛失天下,便是這種婦人之仁的情緒所為)。還可以舉出很多因情緒的浮躁、簡單、不理智等而犯的過錯,大則失國失天下,小則誤人誤己誤事情。事後冷靜下來,自己也會感到其實可以不必那樣。這都是因為情緒的躁動和亢奮,矇蔽了人的心智所為。

三國時,諸葛亮和司馬懿祁山交戰,諸葛亮千裡勞師欲速戰速決。司馬懿以逸待勞,堅壁不出,欲空耗諸葛亮士氣,然後伺機求勝。諸葛亮麵對司馬懿的閉門不戰,無計可施,最後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裝給司馬懿,羞辱他如果不戰小女子是也。古人以男人自尊,尤其是軍旅之中。如果是常人,定會接受不了此種羞辱。可司馬懿卻另當彆論,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兒裝,情緒並無影響,而且心態甚好,還是堅壁不出。連老謀深算的諸葛亮也對他幾乎無計可施了。

這都是戰勝了自己情緒的例子。生活中,更多的是成為情緒俘虜的例子。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戰中,孟獲便是一個深為情緒役使的人,他之所以不能勝於諸葛亮,非命也,實人力和心智不及也。諸葛亮大軍壓境,孟獲彈丸之王,不思智謀應對,反以帝王自居,小視外敵,結果一戰即敗,完全不是對手。孟獲一戰即敗,應該坐下慎思,再出攻敵之招,卻自認一時晦氣,再戰必勝。再戰,當然又是一敗塗地。如此幾番,把孟獲氣得渾身發抖。又一次對陣,隻見諸葛亮遠遠地坐著,搖著羽毛扇,身邊並無軍士戰將,隻有些文臣謀士之類。孟獲不及深想,便縱馬飛身上前,欲直取諸葛亮首級。結果,諸葛亮的首級並非輕易可取,身前有個陷馬坑,孟獲眼看將到諸葛亮麵前時,卻連人帶馬墜入陷阱之中,又被諸葛亮生擒。孟獲敗給諸葛亮,除去其他各種原因,他生性爽直、缺乏腦筋、為情緒矇蔽,也是重要的因素。

情緒誤人誤事,不勝枚舉。一般心性敏感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年輕的人,易受情緒支配,頭腦容易發熱。問一問你自己,你愛頭腦發熱嗎?你愛情緒衝動嗎?檢查一下你自己曾經因此做過哪些錯事、傻事,以警示自己的未來。

如果你正在努力控製情緒的話,可準備一張圖表,寫下你每天體驗並且控製情緒的次數,這種方法可使你瞭解情緒發作的頻繁性和它的力量。一旦你發現刺激情緒的因素時,便可采取行動除掉這些因素,或把它們找出來充分利用。將你追求成功的**,轉變成一股強烈的執著意念,並且著手實現你的明確目標,這是使你學得情緒控製能力的兩個基本要件,這兩個基本要件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而其中一個要件獲得進展時,另一要件也會有所進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