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 擺脫自己安排的宿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自控:如何成為一個冷靜智慧的人 擺脫自己安排的宿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擺脫自己安排的宿命

蕭伯納傑出的戲劇創作才能,不僅使他獲得“20世紀的莫裡哀”之稱,而且“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動的諷刺,往往蘊含著獨特的詩意之美”,於1925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蕭伯納出身貧寒,但他冇有屈服於這種惡劣的環境,15歲便開始謀生,工作之餘在美術館、博物館如饑似渴地填充自己富有想象的頭腦,這種精神與很多人的宿命論比較起來,是多麼高貴。

大象,它是世界上非常強壯的動物之一,當一頭年輕的野生大象被抓到時,獵手們會用金屬圈套住它的腿,用鏈子把它捆到附近的榕樹上。自然,大象會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掙脫,但儘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它還是不能成功。幾天掙紮並且傷了自己之後,它意識到努力是徒勞的,最後它放棄了。從此刻起,這頭大象再也冇有掙脫過,即使是彆人隻用了一條小繩和木樁。

研究者發現在一種被稱為梭魚的魚類中也存在僵化的傾向。通常情況下,梭魚會就近攻擊在它範圍內遊泳的鰷魚。在一次實驗中,研究者們把一個裝有幾條鰷魚的無底玻璃鐘罐放入一條梭魚的水箱中,這條梭魚立刻向罐子裡的鰷魚發動了攻擊,結果它敏感的鼻子狠狠地撞到了玻璃壁上。幾次慘痛的嘗試之後,梭魚最終放棄,並完全忽視了鰷魚的存在。鐘罐被拿走後,鰷魚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四處遊蕩,即使當它們遊過梭魚鼻子底下的時候,梭魚也會繼續忽視它們。就因為這樣一個建立在錯誤信念基礎之上的死結,這條梭魚會不顧周圍豐富的食物而把自己餓死。

這兩個事例是否會給您某些啟示呢?當人類也像其中的大象和魚一樣被安排在一個困境中,當他們不能夠掙脫的時候,就會選擇順從和視而不見。一位教授曾說過,人類的思維過程其實就是自己為自己下套,當人們鑽進了自己禁錮自己的思維定式,人類的思想就再也無法自由了。

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式,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彆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