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新譯 第128章 江左初立與內憂外患
晉紀十二
公元317年
春季,正月,漢軍向東攻占弘農郡,太守宋哲逃奔江東。
黃門郎史淑、侍禦史王衝從長安逃到涼州,聲稱晉湣帝出降的前一天,曾派他們攜帶詔書賜給張實,任命張實為大都督、涼州牧、侍中、司空,允許他秉承皇帝旨意自行行事,還說:「我已詔令琅邪王司馬睿暫時代行皇位,你要協助琅邪王,共渡難關。」史淑等人抵達姑臧後,張實舉行哀悼儀式三天,推辭官職不肯接受。
起初,張實的叔父張肅擔任西海太守,聽說長安危急,請求擔任先鋒率軍救援。張實因他年老,就沒有同意。等到聽說長安失守後,張肅悲憤而死。
隨後,張實派遣太府司馬韓璞、撫戎將軍張閬等人率領一萬步兵騎兵向東攻打漢軍,命令討虜將軍陳安、安故太守賈騫、隴西太守吳紹各自統領本郡軍隊作為前鋒。又給相國司馬保寫信說:「王室遭難,我不忘投身效命。此前派賈騫探察您的舉動,中途接到朝廷命令,不得已讓賈騫撤軍。不久聽說敵軍逼近長安,胡崧按兵不動,麹允帶著五百斤黃金向胡崧求救,我於是決定派遣賈騫等人進軍越過山嶺。恰逢得知朝廷覆滅,未能完成忠節之舉,我內心的悲憤痛苦,即使死了也難辭其咎。現在再派韓璞等人出兵,一切聽從您的命令。」韓璞等人最終無法前進而返回,到達南安時,羌人截斷了退路,雙方相持一百多天,糧儘箭絕。韓璞殺掉車中的牛犒勞士兵,哭著對他們說:「你們想念父母嗎?」士兵們說:「想念。」又問:「想念妻子兒女嗎?」回答說:「想念。」「想活著回去嗎?」回答說:「想。」韓璞說:「那就聽從我的命令吧?」士兵們齊聲說:「好。」於是擊鼓呐喊進軍作戰。恰逢張閬率領金城的軍隊隨後趕到,兩麵夾擊,最終大敗羌人,斬首數千級。
此前,長安有歌謠唱道:「秦川中,血流沒手腕,隻有涼州能倚柱旁觀。」等到漢軍攻陷關中,氐人、羌人劫掠隴右,雍州、秦州的百姓,十分之**都死了,唯獨涼州得以保全。
二月,漢主劉聰派堂弟劉暢率領三萬步兵騎兵攻打滎陽,太守李矩屯駐在韓王舊堡壘,兩軍相距七裡,劉暢派使者前去招降李矩。當時劉暢的軍隊突然到來,李矩來不及防備,於是派使者假裝向劉暢投降。劉暢因此不再設防,還大肆設宴,結果首領們都喝醉了。李矩想連夜襲擊他們,士兵們都恐懼不安,李矩就派部將郭誦到子產祠祈禱,讓巫師揚言說:「子產有指示,會派遣神兵相助。」眾人聽後都踴躍爭先。李矩挑選一千名勇士,讓郭誦率領,突襲劉暢的軍營,斬首數千級,劉暢僅自身逃脫。
辛巳日,宋哲到達建康,聲稱接受了晉湣帝的詔書,命令丞相琅邪王司馬睿總攬國家政務。三月,琅邪王穿上素色服裝出城駐紮,舉哀三天。於是西陽王司馬羕及官員們共同奉上皇帝尊號,但司馬睿不答應。司馬羕等人堅持請求不止,司馬睿感慨流淚說:「我是罪人啊。各位賢人不斷逼迫我,我隻能返回琅邪封國了!」隨後呼喚私人奴仆,命令駕車準備返回封國。司馬羕等人於是請求依照魏、晉舊例,稱晉王;司馬睿同意了。辛卯日,司馬睿即晉王位,大赦天下,改年號;開始設定百官,建立宗廟,修築祭祀土神和穀神的祭壇。
接著,有關部門就請求立太子,晉王疼愛次子宣城公司馬裒,想立他為太子,就對王導說:「立太子應當看德行。」王導說:「世子與宣城公,都有開朗俊逸的美德,而世子年長。」晉王聽從了王導的意見。丙辰日,立世子司馬紹為王太子;封司馬裒為琅邪王,供奉恭王的祭祀;仍任命司馬裒為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鎮守廣陵。任命西陽王司馬羕為太保,封譙剛王司馬遜的兒子司馬承為譙王。司馬遜,是晉宣帝弟弟的兒子。又任命征南大將軍王敦為大將軍、江州牧,揚州刺史王導為驃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領中書監、錄尚書事,丞相左長史刁協為尚書左仆射,右長史周??為吏部尚書,軍諮祭酒賀循為中書令,右司馬戴淵、王邃為尚書,司直劉隗為禦史中丞,行參軍劉超為中書舍人,參軍事孔愉為長兼中書郎;其餘參軍都授任奉車都尉,掾屬授任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授任騎都尉。王敦推辭江州牧的職務,王導因王敦統領六州,所以推辭都督中外諸軍事的職務,賀循因年老多病推辭中書令的職務,晉王都同意了,又任命賀循為太常。當時,正值戰亂之後,江東政權剛剛建立,刁協長期在朝廷任職,熟悉舊有的典章製度,賀循是當世儒學宗師,通曉禮儀學問,凡是有疑難爭議的事情,都由他們決斷。
劉琨與段匹??歃血為盟,約定共同輔佐晉室。辛醜日,劉琨向華夏和夷族發布檄文,派遣兼左長史、右司馬溫嶠,段匹??派遣左長史榮邵,一同攜帶奏表和盟文前往建康勸司馬睿稱帝。溫嶠是溫羨弟弟的兒子,他的姨母是劉琨的妻子。劉琨對溫嶠說:「晉朝國運雖衰,但天命未改,我會在河朔建功立業,讓你在江南傳揚美名。去吧,好好努力!」晉王任命鮮卑大都督慕容廆為都督遼左雜夷流民諸軍事、龍驤將軍、大單於、昌黎公,慕容廆不接受。征虜將軍魯昌勸慕容廆說:「如今兩京陷落,天子流亡,琅邪王在江東代行職權,是天下人所歸附的。您雖雄據一方,但各部族仍擁兵不服,就是因為您的官職不是朝廷任命的。應該派使者去見琅邪王,勸他登基,然後奉朝廷詔令討伐有罪之人,誰敢不從!」遼東處士高詡也說:「成就霸王之業,沒有道義是不行的。現在晉室雖弱,人心仍歸附它,應派使者去江東,表明尊崇之意,然後憑借大義征討各部族,不愁沒有理由。」慕容廆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派遣長史王濟渡海前往建康勸進。
這時,漢國相國劉粲讓黨羽王平對太弟劉義說:「剛接到宮中詔令,說京城將有變故,應穿上鎧甲防備意外。」劉義信了,就命令宮中侍從都穿上鎧甲居住。劉粲立刻派人告訴靳準、王沈。靳準向漢主劉聰報告說:「太弟要作亂,已經穿上鎧甲了!」劉聰大驚道:「難道有這種事!」王沈等人都說:「我們早就聽說了,多次稟報,可陛下不信。」然後,劉聰就派劉粲率兵包圍了東宮。劉粲讓靳準、王沈逮捕了十多個氐、羌酋長,嚴刑逼問,把他們的頭懸掛在高處,用燒紅的鐵器燙眼睛,酋長們被迫誣陷自己與劉義謀反。劉聰對王沈等人說:「我從今以後才知道你們的忠誠!要記得知無不言,不要怨恨往日進言不被採納!」於是誅殺了東宮官屬、劉義向來親近的人,以及靳準、王沈等人向來憎恨的大臣幾十人,活埋士兵一萬五千多人。夏季四月,廢黜劉義為北海王,劉粲不久後讓靳準暗殺了他。劉義形神俊朗,寬厚仁愛有器量,所以士人大多歸附他。劉聰聽說他死了,就痛哭道:「我兄弟隻剩兩人卻不能相容,怎能讓天下人瞭解我的心意啊!」氐、羌各族反叛的很多,劉聰任命靳準為車騎大將軍,討伐平定了他們。
五月壬午日,發生日食。
六月丙寅日,溫嶠等人到達建康,王導、周??、庾亮等人都喜愛溫嶠的才華,爭相與他交往。當時,太尉、豫州牧荀組,冀州刺史邵續,青州刺史曹嶷,寧州刺史王遜,東夷校尉崔毖等人都上表勸司馬睿稱帝,司馬睿不答應。
起初,流民張平、樊雅在譙地各自聚集了數千人,成為塢堡首領。司馬睿擔任丞相時,派遣行參軍譙國人桓宣去勸說張平、樊雅,兩人都請求投降。等到豫州刺史祖逖出兵屯駐蘆洲,派遣參軍殷義到張平、樊雅那裡。殷義輕視張平,看到他的屋子說:「可以當馬廄。」見到大鐵鍋說:「可以用來鑄造鐵器。」張平說:「這是帝王用的鍋,天下太平後才會用,怎能毀壞它!」殷義說:「你連自己的頭都保不住,還愛惜鐵鍋嗎!」張平大怒,就在座位上斬殺了殷義,然後率兵固守。祖逖前去攻打他,一年多都沒攻下,於是引誘張平的部將謝浮,讓他殺了張平,祖逖進而占據了太丘。樊雅仍占據譙城,與祖逖對抗。祖逖攻打不下,便向中郎將王含請求援兵。桓宣當時是王含的參軍,王含派遣桓宣率領五百士兵援助祖逖。祖逖對桓宣說:「你的信義已在他們那裡傳開,現在再為我勸說樊雅。」桓宣於是獨自騎馬帶兩人到樊雅那裡說:「祖豫州正想平定劉聰、石勒,倚仗你為援手;之前殷義輕薄無禮,不是豫州的意思。」樊雅當即到祖逖那裡投降。祖逖進入譙城後,石勒就派遣石虎包圍了譙城,王含又派遣桓宣前去救援,石虎解圍離去。祖逖上表推薦桓宣為譙國內史。
己巳日,晉王向天下發布檄文,稱:「石虎竟敢率領犬羊般的賊兵,渡過黃河肆虐,現在派遣琅邪王司馬裒等九路軍隊,三萬精兵,從水陸四路,直赴賊寇所在地,接受祖逖的指揮。」不久又召回司馬裒回建康。秋季七月,發生大旱;司、冀、並、青、雍州發生嚴重蝗災;黃河、汾水泛濫,衝毀一千多家。
這時,漢主劉聰立晉王劉粲為皇太子,兼任相國、大單於,還像以前一樣總攬朝政。隨後大赦天下。
接著,段匹??推舉劉琨為大都督,傳檄給他的兄長遼西公段疾陸眷以及叔父段涉複辰、弟弟段末柸等人,約定在固安會合,共同討伐石勒。段末柸勸說段疾陸眷、段涉複辰道:「以父兄之尊卻要聽從子弟的指揮,這是恥辱;況且就算僥幸有功,功勞也會被段匹??獨自占有,我們能得到什麼呢!」於是各自領兵返回。劉琨、段匹??無法獨自留下,也回到了薊城。
這時,朝廷任命荀組為司徒。
八月,漢國的趙固在臨潁襲擊衛將軍華薈,將他殺死。
起初,趙固與長史周振有矛盾,周振暗中向漢主劉聰詆毀趙固。李矩擊敗劉暢時,在他的營帳中繳獲了劉聰的詔書,詔書命令劉暢攻克李矩後,返回時路過洛陽,逮捕趙固並將其斬首,讓周振取代趙固。李矩把詔書送給趙固看,趙固斬殺了周振父子,率領一千名騎兵前來投降李矩;李矩又命令趙固駐守洛陽。
鄭攀等人一起抗拒王廙,眾人意見不一,潰散後回到橫桑口,想要投靠杜曾。王敦派遣武昌太守趙誘、襄陽太守朱軌攻打他們,鄭攀等人害怕了,就請求投降。杜曾也請求去襄陽攻打太守周訪攻打他。周訪有八千部眾,進軍到沌陽。杜曾的軍隊銳氣正盛,周訪派將軍李恒統領左軍,許朝統領右軍,自己統領中軍。杜曾先攻打左、右兩軍,周訪在陣後射野雞來安定軍心,命令部眾說:「左軍或右軍戰敗,就敲響三鼓;左右兩軍都戰敗,就敲響六鼓。」趙誘的兒子趙胤,率領父親的殘餘部眾歸屬左軍,奮力作戰,戰敗後又重新集結部眾,騎馬向周訪報告。周訪發怒,嗬斥他再進兵,趙胤哭著返回戰場。從早晨到申時,左右兩軍都戰敗了。周訪挑選八百名精銳士兵,親自給他們斟酒,命令他們不得妄動,聽到鼓聲再進軍。杜曾的軍隊距離不到三十步時,周訪親自擊鼓,將士們都騰躍著奔赴敵陣,杜曾的軍隊於是大敗,被斬殺一千多人。周訪連夜追擊,將領們請求等第二天,周訪說:「杜曾驍勇善戰,之前是他們疲勞而我們安逸,所以才能戰勝他們;應當趁他們衰弱的時候追擊,可以將其消滅。」於是擊鼓進軍,最終平定了漢水、沔水流域。杜曾逃到武當據守。王廙這才得以到達荊州。周訪因功升任梁州刺史,駐守襄陽。
冬季,十月丁未日,琅邪王司馬裒去世。十一月己酉朔日,發生日食。
丁卯日,朝廷任命劉琨為侍中、太尉。
征南軍司戴邈上疏說:「自戰亂以來,學校廢棄;有人議論說太平年代崇尚文治,遭逢亂世崇尚武功,這話看似有理,實則不然。儒家道義深奧,不可能短期內學成。等到天下太平後再去修習,那荒廢的時間就太久了。況且,貴族子弟未必有斬將奪旗的才能,讓他們在壯年時從軍征戰,而不趁此時機研習道義,實在可惜。世道長期喪亂,禮俗日益敗壞,就像火焰消耗油脂,人們卻察覺不到。如今帝王大業剛剛建立,萬物開始生長,我認為應當篤通道義、尊崇儒學,以此勸勉社會風氣。」晉王聽從了他的建議,開始設立太學。
漢主劉聰外出打獵,讓晉湣帝擔任車騎將軍,穿著軍裝手持戟在前麵引路。看到的人指著他說:「這是從前的長安天子。」人們聚集起來觀看,年長的人有流淚的。太子劉粲對劉聰說:「從前周武王難道樂於殺商紂王嗎?隻是擔心惡人互相勾結,成為禍患罷了。如今起兵聚眾的人,都以複興司馬業(晉湣帝)為名,不如早點除掉他!」劉聰說:「我之前殺了庾瑉等人,可民心還是這樣。我不忍心再殺他,暫且再觀察一下。」十二月,劉聰在光極殿宴請群臣,讓晉湣帝斟酒洗酒杯,過了一會兒劉聰起身換衣服,又讓湣帝拿著傘蓋;晉朝的大臣大多流淚,有的甚至哭出了聲。尚書郎隴西人辛賓站起來,抱著湣帝大哭,劉聰下令將他拖出去斬首。
這時,趙固與河內太守郭默侵犯漢國的河東郡,到達絳城,右司隸轄區內投奔他們的百姓有三萬多人。騎兵將軍劉勳追擊他們,殺死一萬多人,趙固、郭默率軍返回。太子劉粲率領將軍劉雅生等十萬步兵騎兵駐紮在小平津,趙固揚言說:「定要活捉劉粲來贖迴天子。」劉粲向劉聰上表說:「司馬業如果死了,百姓就沒有指望了,就不會再被李矩、趙固利用,他們會不攻自滅。」戊戌日,晉湣帝在平陽遇害。劉粲派劉雅生攻打洛陽,趙固逃奔陽城山。
這一年,晉王下令督促農業生產,俸祿二千石的官員、地方長官以繳納糧食的多少作為考覈政績的標準,各軍自己耕種土地,收獲的糧食就作為軍糧。
此時,氐王楊茂搜去世,長子楊難敵繼位,與小兒子楊堅頭分彆統領部眾;楊難敵號稱左賢王,駐紮在下辨,楊堅頭號稱右賢王,駐紮在河池。
接著,河南王吐穀渾去世。吐穀渾是慕容廆的庶兄,他們的父親涉歸曾分給吐穀渾一千七百戶百姓。等到慕容廆繼位,兩個部落的馬互相爭鬥,慕容廆派使者責備吐穀渾說:「先父劃分部落各有分彆,你為什麼不與我疏遠一些,卻讓馬互相爭鬥受傷?」吐穀渾發怒說:「馬是!」於是不再返回,向西靠近陰山居住。正逢永嘉之亂,他趁機越過隴山西行,占據洮水以西,一直到白蘭,轄地數千裡。鮮卑人稱哥哥為「阿乾」,慕容廆追念他,為此創作了《阿乾之歌》。吐穀渾有六十個兒子,長子吐延繼位。吐延身材高大有勇力,羌人、胡人都畏懼他。
公元318年
春季,正月,遼西公段疾陸眷去世,他的兒子年幼,叔父段涉複辰自立為遼西公。段匹??從薊城前往奔喪,段末柸揚言說:「段匹??前來,是想篡奪權力。」段匹??到達右北平,段涉複辰出兵阻攔他。段末柸趁機突襲段涉複辰,將他殺死,連同他的子弟和黨羽一並消滅,於是自稱單於。隨後迎擊段匹??,並將其擊敗,段匹??逃回薊城。
三月癸醜日,晉湣帝遇害的訊息傳到建康,晉王(司馬睿)穿著喪服住在守喪的廬屋裡。百官請求晉王稱帝,晉王不答應。紀瞻說:「晉朝的皇統中斷到現在已經兩年了,陛下應當繼承大業;看看宗室中,還有誰能與您謙讓!如果您登上皇位,那麼神靈和百姓就有了依靠;如果違背天時、不順人心,大勢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來了。如今兩京被焚毀,宗廟無人主持,劉聰在西北盜用帝號,而陛下卻在東南一再謙讓,這就像是拱手作揖去救火啊。」晉王還是不答應,讓殿中將軍韓績撤去禦座。紀瞻嗬斥韓績說:「皇帝的座位上應列星,敢動的人斬首!」晉王臉色為之一變。
奉朝請周嵩上疏說:「古代的帝王,道義完備後才奪取天下,謙讓完成後纔得到帝位,因此能長久在位,光輝流傳萬代。如今先帝的棺木還沒運回,舊都還沒肅清,忠義之人痛哭流涕,士人百姓惶恐不安。應當廣開言路採納好的謀略,訓練士兵磨礪兵器,先洗雪國家的大恥,滿足天下人的期望,到那時帝位自然就會安穩了!」周嵩因此違背了晉王的心意,被外調為新安太守,又因心懷不滿而獲罪。周嵩是周??的弟弟。
丙辰日,晉王(司馬睿)即位稱帝,百官都陪立兩旁。元帝(司馬睿)讓王導登上禦床與自己同坐,王導堅決推辭說:「如果太陽和萬物等同,百姓怎麼能得到照耀呢?」元帝這才作罷。隨後大赦天下,改年號,文武官員都晉升兩級爵位。元帝想賞賜那些投遞名帖勸進的官吏每人晉升一級爵位,百姓投遞名帖的都授予官職,總計有二十多萬人。散騎常侍熊遠說:「陛下順應天命繼承皇位,天下人都歸附擁戴,難道隻是親近的人情意重,疏遠的人情意輕嗎!不如依照漢朝的法令普遍賞賜天下人爵位,這樣恩德更為普遍,還能省去覈查的麻煩,堵塞投機取巧的途徑。」但元帝沒有聽從。
庚午日,立王太子司馬紹為皇太子。太子仁義孝順,喜好文辭,擅長武藝,喜愛賢才禮遇士人,能接受規勸,與庾亮、溫嶠等人有平民般的交情。庾亮風度嚴肅莊重,善於談論老子、莊子的學說,元帝非常器重他,聘娶庾亮的妹妹為太子妃。元帝任命賀循兼任太子太傅,周??為少傅,庾亮以中書郎的身份在東宮侍講。元帝喜好刑名之學,把《韓非子》一書賜給太子。庾亮勸諫說:「申不害、韓非的學說刻薄,會傷害教化,不值得留在聖明的心中。」太子接受了他的意見。
元帝再次派遣使者授予慕容廆龍驤將軍、大單於、昌黎公的職位,慕容廆推辭公爵不肯接受。慕容廆任命遊邃為龍驤長史,劉翔為主簿,讓遊邃製定官府的禮儀製度。裴嶷對慕容廆說:「晉室衰敗,偏安江南,聲威和恩德不能傳到遠方,中原的戰亂,除了您沒有人能拯救。如今各部族雖然各自擁有軍隊,但都是些頑劣愚昧的人聚集在一起,應當逐漸吞並他們,作為向西討伐的資本。」慕容廆說:「您的話意義重大,可這不是我能做到的。但您是朝中有名望的賢德之人,不因為我孤陋寡聞而肯教導我,這是上天把您賜給我來保佑我的國家啊。」於是任命裴嶷為長史,把軍政大事的謀劃都托付給他;對那些弱小的部族,逐漸加以攻取。
這時,李矩派郭默、郭誦救援趙固,駐紮在洛水入黃河處。郭誦暗中派遣部將耿稚等人連夜渡過黃河襲擊漢軍軍營,漢國的貝丘王翼光偵察到了這件事,把它告訴了太子劉粲,請求做好防備。劉粲說:「他們聽說趙固戰敗,自保都來不及,怎麼敢到這裡來呢!不要驚動將士!」不久,耿稚等人突然到達,分十路進攻,劉粲的部眾驚慌潰散,死傷過半,劉粲逃到陽鄉據守。耿稚等人占據了漢軍的軍營,繳獲的器械、軍資數不勝數。到了天亮,劉粲見耿稚等人兵力少,又與劉雅生收集殘餘部眾攻打他們,漢主劉聰派太尉範隆率領騎兵援助,與耿稚等人相持,苦戰二十多天,終不能攻克。李矩進軍救援,漢軍在黃河邊據守,李矩的軍隊無法渡過黃河。耿稚等人殺掉繳獲的牛馬,焚毀軍資,突圍投奔虎牢。隨後,朝廷下詔任命李矩都督河南三郡諸軍事。
漢國的螽斯則百堂發生火災,燒死了漢主劉聰的兒子會稽王劉康等二十一人。
接著,劉聰任命他的兒子濟南王劉驥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齊王劉勱為大司徒。
這時,焦嵩、陳安起兵進逼上邽,相國司馬保派使者向張寔告急,張寔派遣金城太守竇濤率領二萬步兵騎兵前去救援。軍隊到達新陽時,聽說晉湣帝已死,司馬保就謀劃稱帝。破羌都尉張誥對張寔說:「南陽王司馬保是皇室的遠親,忘記國家大恥卻急於稱帝,必定不能成功。晉王是近親,且有賢名德行,應當率領天下人擁戴他。」張寔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派遣牙門蔡忠奉表前往建康;等到達時,元帝已經即位。張寔不使用江東的年號,仍然沿用建興。
夏季,四月丁醜朔日,發生日食。
元帝加授王敦為江州牧,王導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王導派遣八部從事巡視揚州各郡國,回來後,同時召見他們。各位從事分彆陳述郡守縣令的得失,唯獨顧和沒有說話。王導問他,顧和說:「明公擔任輔佐大臣,寧可讓網漏吞舟之魚,為何要收集傳聞,以苛察為政呢!」王導讚歎稱好。顧和是顧榮的族子。
本年,成漢丞相範長生去世,成漢主李雄任命範長生的兒子侍中範賁為丞相。範長生學識淵博,多纔多藝,年近百歲,蜀地人奉他如神。
漢國中常侍王沈的養女容貌美麗,漢主劉聰立她為左皇後。尚書令王鑒、中書監崔懿之、中書令曹恂勸諫說:「臣聽說帝王立皇後,要與乾坤之德相配,生前承奉宗廟,死後配祭後土。必須選擇世代有德的名門望族,嫻靜賢淑的女子,才能符合天下人的期望,滿足神靈的心意。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後,導致子嗣斷絕,國家成為廢墟,這是前車之鑒。自麟嘉年間以來,中宮的位置,不按德行選任。假使王沈的親侄女,出身於受過刑罰的卑微之家,尚且不能玷汙後宮,何況是他家的婢女呢!六宮妃嬪,都是公侯的子女,怎能突然讓婢女做她們的主人!臣擔心這不是國家的福氣。」劉聰聽後大怒,派中常侍宣懷對太子劉粲說:「王鑒等小子,狂言侮辱,毫無君臣上下之禮,趕快審查治罪!」於是逮捕王鑒等人押到街市,全部斬首。金紫光祿大夫王延騎馬趕來勸諫,守門人不讓他進去。王鑒等人臨刑時,王沈用杖敲擊他們說:「庸奴,還能作惡嗎!老子與你們有什麼關係!」王鑒瞪著眼睛嗬斥他說:「小子,滅亡大漢的,正是因為你們這些鼠輩和靳準!我定會在先帝麵前控告你們,到地下再整治你們。」靳準對王鑒說:「我受詔逮捕你,有什麼不對,你說漢國滅亡是因為我!」王鑒說:「你殺死皇太弟,讓主上落下不友愛兄弟的名聲。國家豢養你們這類人,怎能不滅亡!」崔懿之對靳準說:「你的心像梟獍一樣狠毒,必定成為國家的禍患,你既然吃人,彆人也終將吃掉你。」接著,劉聰又立宣懷的養女為中皇後。
此時,司徒荀組在許昌,受石勒逼迫,率領部屬數百人渡江。元帝下詔讓荀組與太保西陽王司馬羕一同錄尚書事。
段匹??前去奔段疾陸眷之喪時,劉琨派他的世子劉群護送。段匹??戰敗,劉群被段末柸俘獲。段末柸以厚禮相待,許諾讓劉琨擔任幽州刺史,想與他一起襲擊段匹??,秘密派使者攜帶劉群的書信,請求劉琨作內應,結果被段匹??的巡邏騎兵截獲。當時劉琨另外屯駐在征北小城,所以不知情,前來拜見段匹??。段匹??把劉群的書信拿給劉琨看,說:「我心裡並不懷疑您,所以告訴您。」劉琨說:「我與您結盟,希望能洗刷國家的恥辱,倘若小兒的書信真的送到,我也終究不會因一個兒子的緣故辜負您而背棄道義。」段匹??一向敬重劉琨,起初沒有害他的意思,打算讓他返回屯駐地。他的弟弟段叔軍對段匹??說:「我們是胡人;之所以能讓晉人服從,是因為他們畏懼我們人多。如今我們骨肉離散,這正是他們圖謀我們的時機;如果有人擁戴劉琨起兵,我們種族就會滅絕。」段匹??於是扣留了劉琨。代郡太守辟閭嵩、後將軍韓據又暗中謀劃襲擊段匹??,結果事情泄露,段匹??拘捕辟閭嵩、韓據及其黨羽,將他們全部誅殺。五月癸醜日,段匹??聲稱奉詔逮捕劉琨,將他縊殺,同時殺死他的子侄四人。劉琨的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人率領劉琨的殘餘部眾投奔遼西,依附段末柸,尊奉劉群為主;將佐大多投奔石勒。崔悅是崔林的曾孫。朝廷因段匹??還強大,希望他能平定河朔,於是不為劉琨舉哀。溫嶠上表說:「劉琨儘忠皇室,現在家破人亡,應當加以褒獎撫恤。」盧諶、崔悅通過段末柸的使者,也上表為劉琨訴冤。幾年後,才追贈劉琨為太尉、侍中,諡號湣。此後夷人、晉人因劉琨之死,都不歸附段匹??。段末柸派他的弟弟攻打段匹??,段匹??率領數千部眾準備投奔邵續,石勒的部將石越在鹽山截擊,大敗段匹??,段匹??又返回據守薊城。段末柸自稱幽州刺史。
起初,溫嶠為劉琨送表文去建康,他的母親崔氏堅決阻止,溫嶠扯斷衣襟(表示決絕)後離去。到了建康,他多次請求回去複命,可朝廷不允許。恰逢劉琨去世,朝廷任命他為散騎侍郎。溫嶠得知母親去世,因戰亂阻隔無法奔喪、送葬,堅決辭讓不接受官職,苦苦請求北歸。皇帝下詔說:「凡是行禮,應當讓道理能說得通。如今桀驁的逆賊還沒被消滅,各路軍隊奉迎先帝棺木還沒能前進,溫嶠僅憑一人之力,怎能兼顧自傢俬事而不聽從王命呢!」溫嶠不得已接受了任命。
起初,曹嶷占據青州後,就背叛漢國前來投降東晉。又因為建康遙遠,勢力援助接不上,又與石勒勾結,石勒任命曹嶷為東州大將軍、青州牧,封琅邪公。
六月甲申日,朝廷任命刁協為尚書令,荀崧為左仆射。刁協性格剛猛,與他人多有衝突,和侍中劉隗一起被皇帝寵信;他們想矯正時弊,常常抬高皇權、抑製臣下,排斥豪強,因此被王氏家族忌恨,各種苛刻瑣碎的政令,都說是劉隗、刁協製定的。刁協還借著酒勁放肆無禮,淩辱公卿,見到他的人都側目而視,心懷畏懼。
戊戌日,封皇子司馬曦為武陵王。
這時,劉虎從朔方侵犯拓跋鬱律的西部。秋季七月,拓跋鬱律進攻劉虎,大敗敵軍。劉虎逃到塞外,堂弟劉路孤率領部落投降拓跋鬱律。於是拓跋鬱律向西奪取烏孫舊地,向東兼並勿吉以西地區,兵馬精銳強盛,在北方稱雄。
此時,漢主劉聰病重,征召大司馬劉曜為丞相,石勒為大將軍,都隸屬於尚書省,接受遺詔輔佐朝政。劉曜、石勒堅決推辭。於是任命劉曜為丞相、領雍州牧,石勒為大將軍、領幽、冀二州牧,石勒推辭不接受。又任命上洛王劉景為太宰,濟南王劉驥為大司馬,昌國公劉??為太師,朱紀為太傅,呼延晏為太保,都錄尚書事;範隆代理尚書令、儀同三司,靳準為大司空、領司隸校尉,都輪流決斷尚書省的奏事。癸亥日,劉聰去世。甲子日,太子劉粲即位。尊皇後靳氏為皇太後,樊氏稱弘道皇後,武氏稱弘德皇後,王氏稱弘孝皇後;立他的妻子靳氏為皇後,兒子劉元公為太子。隨後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漢昌。將劉聰葬在宣光陵,諡號昭武皇帝,廟號烈宗。靳太後等人都不滿二十歲,劉粲對她們多有非禮之舉,毫無悲傷之情。
靳準暗中有篡逆之心,私下對劉粲說:「聽說各位大臣想做伊尹、霍光那樣的事,先誅殺太保和我,讓大司馬總攬朝政,陛下應當早做打算!」可劉粲不聽。靳準害怕災禍上身,又讓兩位靳氏皇後勸說,劉粲才聽從。於是逮捕了太宰劉景、大司馬劉驥、劉驥同母弟車騎大將軍吳王劉逞、太師劉??、大司徒齊王劉勱,全部處死。朱紀、範隆逃奔長安。八月,劉粲在上林苑練兵,謀劃討伐石勒。任命丞相劉曜為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仍鎮守長安;靳準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劉粲常常在後宮遊玩宴飲,軍政大事全由靳準決斷。靳準假傳詔令任命堂弟靳明為車騎將軍,靳康為衛將軍。
靳準將要作亂,就去與王延商議。可王延不同意,騎馬想去告發,半路遇到靳康,被劫持回去。靳準於是率兵登上光極殿,讓武士逮捕劉粲,曆數罪狀後將其殺死,諡號隱帝。劉氏家族的男女,無論老少都在東市斬首。又掘開永光陵、宣光陵,斬碎劉聰的屍體,焚燒漢國宗廟。靳準自稱大將軍、漢天王,行使皇帝權力,設定百官,又對安定人胡嵩說:「自古以來沒有胡人做天子的,現在把傳國玉璽交給你,還歸晉朝。」胡嵩不敢接受,靳準發怒,於是殺了他。隨後派遣使者告訴司州刺史李矩說:「劉淵是屠各小醜,趁晉朝戰亂,假稱天命,使兩位皇帝被囚禁而死。我就率領部眾扶侍先帝棺木,請求上報朝廷。」李矩迅速向皇帝上表,皇帝派遣太常韓胤等人奉迎棺木。漢國尚書北宮純等人召集晉人,在東宮築堡壘堅守,結果被靳康攻破消滅。靳準想任命王延為左光祿大夫,王延罵道:「屠各逆奴,為什麼不快點殺我!把我的左眼放在西陽門,看相國進城;右眼放在建春門,看大將軍進城!」靳準於是殺了他。
相國劉曜聽說平陽發生叛亂,就從長安率軍前往。石勒率領五萬精銳士兵討伐靳準,占據襄陵以北的高地。靳準多次挑戰,石勒堅守營壘以挫其銳氣。冬季十月,劉曜到達赤壁。太保呼延晏等人從平陽前來歸附,與太傅朱紀等人共同奉上皇帝尊號。劉曜即位稱帝,大赦天下,隻有靳準一族不在赦免之列。改年號為光初。任命朱紀兼任司徒,呼延晏兼任司空,太尉範隆以下官員全部恢複原職。任命石勒為大司馬、大將軍,加授九錫,增加封邑十郡,進爵為趙公。
石勒向平陽的靳準發起進攻,巴人及羌人、羯人投降的有十多萬部落,石勒把他們都遷徙到自己管轄的郡縣。漢主劉曜派征北將軍劉雅、鎮北將軍劉策屯駐汾陰,與石勒共同討伐靳準。
十一月乙卯日,夜裡出現太陽,高三丈。
隨後,朝廷下詔任命王敦為荊州牧,加授陶侃為都督交州諸軍事。王敦堅決辭讓州牧之職,朝廷於是同意他擔任刺史。
庚申日,詔令公卿百官各自陳述政務得失。禦史中丞熊遠上疏認為:「胡賊擾亂華夏,先帝棺木尚未運回,卻不能派遣軍隊進軍討伐,這是第一失;眾官員不把未報仇敵之仇當作恥辱,隻追求嬉戲宴飲,這是第二失;選拔任用官員,不考察實際德行,隻看重虛名,不尋求才乾,隻講人情請托,當官的把治理政事看作俗吏所為,把遵守法令看作苛刻,把儘禮看作諂媚,把從容看作高妙,把放蕩看作達士,把傲慢看作簡雅,這是第三失;世間所厭惡的人,沉淪底層;時人所稱讚的人,翱翔雲霄。因此國家政務未能整頓,風俗虛偽淺薄。朝廷各部門,把順從看作美德,把不同意見視為過失,怎能指望朝廷有敢於爭辯的大臣,士人有當官任職的誌向呢!古代選取士人,要通過陳奏言論來考察;如今光祿勳不舉行考試,嚴重違背古義。另外推舉賢纔不出自世家大族,施行法令不涉及權貴,因此有才能的人不能成事,奸邪之人得不到懲罰。如果這種做法不改變,想挽救危亂,太難了!」
此前,元帝因處於戰亂流離之際,想安慰人心,各州郡的秀才、孝廉到來後,不舉行考試,普遍都任命為官吏。尚書陳??也上書說:「應當逐漸遵循舊製,用經策考試。」元帝聽從了他的建議,還下詔:「考試不合格的,刺史、太守免官。」於是秀才、孝廉都不敢前來,即使有到來的,也都托病推辭,連續三年沒有參加考試的人。元帝想特彆任命已到的孝廉為官,尚書郎孔坦上奏議認為:「近處的郡因害怕連累長官,都不敢前來;遠處的郡希望不考試,冒昧前來。如今如果偏祖任命他們,這是讓謹身守法的人失去機會,讓僥幸鑽營的人得到官職,敗壞國家風氣、損害朝廷教化,恐怕從此開始。不如全部讓他們回去,為他們延期,讓他們求學,這樣法令就公平而有信用了。」元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允許孝廉推遲到第七年再參加考試。孔坦是孔愉的侄子。
靳準派侍中卜泰送上傳國車駕、服飾器物,向石勒請求講和,石勒囚禁卜泰,送到漢主劉曜那裡。劉曜對卜泰說:「先帝晚年,確實擾亂人倫。司空行使伊尹、霍光那樣的權力,使我能有今天,功勞很大。如果早日迎接我,我會把政事全部委托給他,何況免除死罪呢!你為我進城,詳細說明這個意思。」卜泰回到平陽,靳準因自己殺了劉曜的母親和兄弟,猶豫不決沒有聽從。十二月,左、右車騎將軍喬泰、王騰、衛將軍靳康等人一起殺死靳準,推舉尚書令靳明為主,派卜泰奉持傳國六璽向漢國投降。石勒大怒,進軍攻打靳明;靳明出戰,大敗,於是環城固守。
丁醜日,封皇子司馬煥為琅邪王。司馬煥是鄭夫人的兒子,已兩歲,元帝非常喜愛他,因他病重,所以封他為王。己卯日,司馬煥去世。元帝用成人的禮儀安葬他,準備了吉凶儀服,營建園陵,耗費的人力財力很多。琅邪國右常侍會稽人孫霄上疏勸諫說:「古代饑荒之年還要簡化禮儀,何況如今天下喪亂,遵循舊製,更應節省。而禮儀典籍中沒有的禮儀,反而如此隆重修飾!竭儘疲憊的百姓,去做無益的事情,耗儘睏乏的財力,去花在無用的費用上,這是我所不安的。」但元帝不聽。
這時,彭城內史周撫殺死沛國內史周默,率領部眾投降石勒。朝廷下詔讓下邳內史劉遐兼任彭城內史,與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太守徐龕共同討伐他。蔡豹是蔡質的玄孫。
此時,石虎率領幽、冀二州的軍隊會合石勒攻打平陽,靳明多次戰敗,派使者向漢國求救。漢主劉曜派劉雅、劉策迎接他,靳明率領平陽的男女一萬五千人投奔漢國。劉曜向西屯駐粟邑,收捕靳氏家族男女,無論老少全部斬首。劉曜從平陽迎回母親胡氏的靈柩,安葬在粟邑,號稱陽陵,諡號宣明皇太後。石勒焚燒平陽的宮室,派裴憲、石會修複永光、宣光二陵,收殮漢主劉粲以下一百多人的屍骨安葬,設定戍守後返回。
這時,成漢梁州刺史李鳳多次立功,成漢主李雄兄長的兒子李稚在晉壽,非常忌恨他。李鳳占據巴西叛亂,李雄親自到涪城,派太傅李驤討伐李鳳,並將他斬殺;隨後任命李壽為前將軍,都督巴西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