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資治通鑒新譯 > 第159章 北魏西秦爭雄與宋室北伐之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資治通鑒新譯 第159章 北魏西秦爭雄與宋室北伐之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宋三

公元428年,春季正月辛未日,北魏京兆王拓跋黎去世。

劉宋荊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生性聰慧敏銳,在荊州任職期間,政務處理得條理分明、政績良好。左光祿大夫範泰對司徒王弘說:「天下大事責任重大,權力過重的位置難以長久占據。您兄弟二人權勢、地位都已達到頂峰,應當刻意保持謙遜、收斂鋒芒。彭城王是皇上的二弟,應當征召他回朝廷,共同參與朝政。」王弘採納了範泰的建議。當時發生嚴重旱災,又流行瘟疫,王弘上奏章把災禍歸咎於自己,請求辭去職位,但是皇帝沒有批準。

這時,西秦商州刺史兼澆河太守姚浚反叛,向河西王沮渠蒙遜投降。西秦王乞伏熾磐任命尚書焦嵩接替姚浚的職位,並率領三千騎兵討伐姚浚。二月,焦嵩被吐穀渾可汗慕容慕??的世子慕容元緒擒獲。

接著,北魏改年號為神?。

北魏平北將軍尉眷在上邽攻打夏主赫連昌,赫連昌退守平涼。奚斤進軍安定,與丘堆、娥清的軍隊會合。奚斤軍中的戰馬大多因瘟疫死亡,士兵又缺乏糧食,於是深挖壕溝、高築營壘堅守自保。他派遣丘堆到民間督促百姓繳納糧食,丘堆的士兵橫行搶掠,且不設定防備。夏主赫連昌趁機襲擊,丘堆軍隊戰敗,隻帶著幾百名騎兵逃回安定城。赫連昌乘勝追擊,每天到安定城下搶掠,導致北魏軍隊無法外出割草喂馬、放牧牲畜,將領們都為此擔憂。監軍侍禦史安頡說:「我們接受詔令消滅敵人,如今反而被敵人圍困,退守這座孤城。就算不被敵人殺死,也會因貽誤軍機被依法處死,前進和後退都沒有活路。而各位王公大臣卻安然自若,難道就不打算應對嗎?」奚斤說:「現在士兵沒有戰馬,用步兵進攻騎兵,肯定沒有取勝的道理,應當等待京城派來的騎兵援軍,再合力夾擊敵人。」安頡說:「如今凶猛的敵人在城外自由活動,我們的士兵疲憊不堪、糧食耗儘,不與敵人決一死戰,很快就會陷入絕境,援軍又怎麼能等到呢!同樣是死,拚死作戰,不也是一種辦法嗎?」奚斤又以戰馬數量少為由拒絕。安頡說:「現在收集各位將領的坐騎,能湊出二百匹戰馬。我請求招募不怕死的勇士,出兵襲擊敵人,就算不能打敗敵人,也能挫傷他們的銳氣。況且赫連昌性情急躁且缺乏謀略,逞強好勇又輕敵,常常親自出城挑戰,士兵們都認識他。如果埋伏軍隊突然襲擊,一定能擒獲赫連昌。」奚斤仍然猶豫不決。安頡於是暗中與尉眷等人謀劃,挑選騎兵埋伏起來等待時機。不久,赫連昌前來攻城,安頡出兵應戰。赫連昌親自到陣前搏鬥,北魏士兵認出他的模樣,爭相衝向他。恰逢當時颳起大風,塵土飛揚,白天變得昏暗,赫連昌倉促逃走,安頡追擊他,赫連昌的戰馬跌倒,他也隨之墜落,最終被擒獲。

夏國大將軍、兼司徒、平原王赫連定收攏殘餘部眾數萬人,逃回平涼,隨即登基稱帝,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勝光。

三月辛巳日,赫連昌被押送到平城,北魏皇帝拓跋燾把他安置在西宮居住,宮室內的器物用具都按照皇帝的規格配備,又把自己的妹妹始平公主嫁給赫連昌;授予赫連昌常忠將軍的職位,賜封會稽公的爵位。任命安頡為建節將軍,賜封西平公的爵位;任命尉眷為寧北將軍,晉升漁陽公的爵位。

北魏皇帝經常讓赫連昌在身邊侍從,有時還和他單獨騎馬一起追趕鹿群,深入山穀溪流之中。赫連昌一向有勇猛的名聲,將領們都認為這樣做不安全。北魏皇帝說:「天命自有定數,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對待赫連昌依然像當初一樣親近。

奚斤自認為是元帥,而赫連昌卻被自己手下的副將擒獲,對此深感羞恥。於是他留下輕重灌備和糧草,隻攜帶三天的口糧,率軍前往平涼追擊夏主赫連定。娥清建議沿著水路前進,奚斤不同意,堅持從北路進軍,攔截赫連定的退路。到達馬髦嶺時,赫連定的軍隊正準備逃走,恰逢北魏軍中一名小將因犯罪逃到夏軍那裡,把北魏軍隊缺糧缺水的情況告訴了赫連定。赫連定於是分兵攔截奚斤,前後夾擊北魏軍隊,北魏軍隊大敗,奚斤、娥清、劉拔都被夏軍擒獲,士兵死亡的有六七千人。

丘堆在安定守衛輕重灌備和糧草,得知奚斤戰敗的訊息後,放棄物資逃往長安,又與高涼王拓跋禮一起逃往蒲阪,夏軍重新佔領長安。北魏皇帝大怒,命令安頡斬殺丘堆,接替他統領軍隊,鎮守蒲阪抵禦夏軍。

夏季四月,夏主赫連定派遣使者向北魏請求和解,北魏皇帝頒布詔書,勸赫連定投降。

壬子日,北魏皇帝向西巡視。戊午日,在黃河西岸狩獵,實行大赦。

五月,西秦文昭王乞伏熾磐去世,太子乞伏暮末即位,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永弘。

這時,平陸縣令、河南人成粲再次勸說王弘辭去職位,王弘聽從了他的建議,多次上奏章請求辭職。皇帝迫不得已,於六月庚戌日,任命王弘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甲寅日,北魏皇帝前往長川。

西秦將文昭王乞伏熾磐安葬在武平陵,廟號為太祖。西秦王乞伏暮末任命右丞相乞伏元基為侍中、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任命鎮軍大將軍、河州牧乞伏謙屯為驃騎大將軍;征召安北將軍、涼州刺史段暉,任命他為輔國大將軍、禦史大夫;任命叔父右禁將軍乞伏千年為鎮北將軍、涼州牧,鎮守湟河;任命征北將軍乞伏木弈乾為尚書令、車騎大將軍;任命征南將軍吉毘為尚書仆射、衛大將軍。

河西王沮渠蒙遜趁著西秦有國喪,討伐西秦的西平郡。西平太守麹承對他說:「殿下如果先攻取樂都,那麼西平郡自然會歸殿下所有。如果西平郡看到形勢有利就請求歸降,這也是賢明君主所厭惡的事情。」沮渠蒙遜於是放棄西平,轉而攻打樂都。西秦相國乞伏元基率領三千騎兵救援樂都,剛進入城中,河西王的軍隊就趕到了,攻打樂都外城並攻克;又阻斷城內的水源,城中士兵和百姓饑渴難耐,死亡人數超過一半。東羌部落的首領乞提跟隨乞伏元基救援樂都,卻暗中與河西王勾結,從城上放下繩索,引導河西士兵入城,登上城牆的有一百多人,他們擊鼓呐喊,焚燒城門;乞伏元基率領身邊的士兵奮力反擊,河西軍隊才撤退。

當初,西秦文昭王乞伏熾磐病重時,對乞伏暮末說:「我死後,你能保住國土就很好了。沮渠成都深受沮渠蒙遜的親近和重用,你應當把他送回去。」到這時,乞伏暮末派遣使者前往沮渠蒙遜那裡,答應送回沮渠成都,請求和解。沮渠蒙遜率軍返回,同時派遣使者到西秦弔唁文昭王。乞伏暮末用豐厚的財物送彆沮渠成都,派遣將軍王伐護送他。沮渠蒙遜仍然對西秦懷有疑慮,派遣恢武將軍沮渠奇珍在捫天嶺埋伏軍隊,擒獲王伐以及他手下的三百名騎兵,帶回河西。不久之後,沮渠蒙遜又派遣尚書郎王杼護送王伐返回西秦,同時送給乞伏暮末一千匹馬以及彩色絲織品、銀器和絲絹。秋季七月,乞伏暮末派遣記室郎中馬艾前往河西回訪。

這時,北魏皇帝返回皇宮。八月,又前往廣寧觀賞溫泉。

柔然可汗紇升蓋派遣他的兒子率領一萬多騎兵侵犯北魏邊境。北魏皇帝從廣寧返回後,率軍追擊柔然軍隊,但沒有追上。九月,返回皇宮。

冬季十月甲辰日,北魏皇帝向北巡視。壬子日,在牛川狩獵。

西秦涼州牧乞伏千年,嗜酒如命,殘暴虐待百姓,不關心政務。西秦王乞伏暮末派遣使者斥責他,乞伏千年感到恐懼,便逃往河西。乞伏暮末任命叔父、光祿大夫乞伏沃陵為涼州牧,鎮守湟河。

南朝宋徐州刺史王仲德派遣二千名步兵和騎兵,討伐北魏的濟陽郡和陳留郡。

北魏皇帝返回皇宮。

北魏定州的丁零人鮮於台陽義理,每次陪侍宴會也隻是談論賞析詩文而已。王曇首、王華、殷景仁的名聲和地位一向在謝靈運之下,卻都受到朝廷的重用和信任,謝靈運心中十分不滿,經常聲稱生病不上班;有時還出城遊覽,行程多達二百裡,十幾天不回來,既不上奏章向皇帝說明情況,也不請假。皇帝不想傷害大臣的感情,便委婉地暗示他主動辭職。謝靈運於是上奏章稱病,皇帝批準他休假,讓他返回會稽郡。但謝靈運回到會稽後,仍然像以前一樣遊玩飲酒,結果被司法部門彈劾,因罪被免去官職。

這一年,師子國國王刹利摩訶以及天竺迦毘黎國國王月愛,都派遣使者上奏章,前來南朝宋進貢,奏章中的言辭都符合佛教的說法。

北魏鎮遠將軍、平舒侯燕鳳去世。

到了公元429年,春季正月,王弘上奏章請求辭去州刺史和錄尚書事的職務,將職位授予彭城王劉義康,皇帝下優撫詔書沒有批準。癸醜日,任命劉義康為侍中、都督揚、南徐、兗三州諸軍事、司徒、錄尚書事,兼任南徐州刺史。王弘與劉義康的兩個府署都設定屬官、統領軍隊,共同輔佐朝政。王弘既因多病纏身,又打算把大權托付給劉義康,遇事總是推讓給劉義康,從此劉義康獨攬朝廷內外的政務。

皇帝又任命撫軍將軍江夏王劉義恭為都督荊、湘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任命侍中劉湛為南蠻校尉,代理府州事務。皇帝寫信告誡劉義恭說:「天下局勢艱難,家國大事責任重大,雖說現在是守住已有的基業,實際做起來也不容易。國家的興盛與衰亡、安定與危難,都取決於我們這些人,怎能不深思先帝開創的基業,對肩負的重任感到惶恐!你性情偏激急躁,隻要是心裡認準的事,就一定要辦成;心裡不認可的事,就會因他人影響而隨意改變。這是最有害的做法,應當刻意克製。衛青對待士大夫以禮相待,對平民百姓也廣施恩惠;西門豹、董安於,都能矯正自身缺點而成就美名;關羽、張飛,都因性情偏執而招致禍患。你立身行事,應當深刻借鑒這些事例!如果將來情況發生變化,繼位的皇子年幼,司徒劉義康就要承擔周公那樣的重任,你不能不儘心順從他。那時天下的安危,就由你們二人決定了。

「你每月自己的用度不能超過三十萬錢,要是能節省,就更好了。荊州官府的房舍,我大致瞭解情況,估計不需要改建,不要天天追求新奇變化。凡是審理案件,大多要當場裁決,很難預先考慮周全,這確實是件難事。到審理案件的日子,要虛心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強加於人。能選擇好的意見採納,美名自然會歸於你;不可固執己見、獨斷專行,以此誇耀自己的決斷能力!官爵和車服儀製,應當格外謹慎珍惜,不可隨便授予他人。對親近之人的賞賜和封爵,更要斟酌分寸。我對身邊的人雖然顯得不夠寬厚,但聽外人議論,並不認為我做得不對。憑借地位尊貴輕視他人,他人不會服氣;用權勢壓製他人,他人不會心甘情願;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音樂娛樂、遊玩嬉戲,不應過度;賭博、飲酒、打獵,這些事一概不要做。日常供養自己的用度,都要有節製,奇異的服飾、特殊的器物,不應提倡。此外,應當經常接見府中的屬官。見麵次數少,彼此就不親近;不親近,就無法瞭解人情;不瞭解人情,又怎能知曉各種事務呢!」

此時,夏國酒泉公赫連俊從平涼逃往北魏。

丁零人鮮於台陽等人向北魏請求投降,北魏皇帝拓跋燾赦免了他們。

西秦出連輔政等人還沒抵達西平,河西王沮渠蒙遜就攻克了西平,擒獲西平太守麹承。

二月,西秦王乞伏暮末立妃子梁氏為王後,立兒子乞伏萬載為太子。

三月丁巳日,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立皇子劉劭為太子。殊不知,這個決定在將來會為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戊午日,實行大赦。

辛酉日,南朝宋任命左衛將軍殷景仁為中領軍。文帝因章太後早逝,侍奉太後的生母蘇氏十分恭敬。蘇氏去世後,文帝前往弔唁哭泣,想追封蘇氏爵位,便讓大臣們商議此事。殷景仁認為古代禮儀中沒有這樣的先例,此事才作罷。

當初,西秦尚書、隴西人辛進跟隨文昭王乞伏熾磐遊覽陵霄觀時,用彈弓射飛鳥,誤中乞伏暮末的母親,打傷了她的臉。等到乞伏暮末即位,問母親臉傷的緣由,母親把當時的情況告訴了他。乞伏暮末大怒,處死辛進,還株連他的五族共二十七人。夏季四月癸亥日,南朝宋任命尚書左仆射王敬弘為尚書令,臨川王劉義慶為左仆射,吏部尚書、濟陽人江夷為右仆射。

當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命令尚書郎鄧淵撰寫《國記》十多卷,沒完成就停了下來。太武帝拓跋燾又命令崔浩與中書侍郎鄧穎等人繼續撰寫,完成《國書》三十卷。鄧穎是鄧淵的兒子。

此時,北魏皇帝準備攻打柔然,便在南郊訓練軍隊,先祭祀上天,然後部署軍隊陣列。朝廷內外大臣都不希望出兵,保太後也堅決阻止,隻有崔浩極力勸說皇帝出征。

尚書令劉絜等人共同推舉太史令張淵、徐辯,讓他們對北魏皇帝說:「今年是己巳年,屬於三陰之年,歲星侵犯月亮,太白星出現在西方,不能發動軍隊,北伐必定失敗。即使取勝,也對皇上不利。」大臣們趁機一同附和說:「張淵等人年輕時曾勸諫苻堅不要南伐,苻堅不聽果然失敗,他們的預言沒有不靈驗的,不能違背啊。」北魏皇帝猶豫不決,下詔讓崔浩與張淵等人在自己麵前辯論。

崔浩質問張淵、徐辯說:「陽代表德政,陰代表刑罰,所以發生日食時要修養德政,發生月食時要整肅刑罰。君王使用刑罰,輕的在集市朝廷上處決罪犯,重的在原野上出兵討伐。如今出兵征討有罪的柔然,正是整肅刑罰的行為。我私下觀察天象,近年來月亮執行時遮蔽昴星,至今仍是如此。這一征兆表明,三年內天子將大敗旄頭星所對應的國家。柔然、高車,正是旄頭星對應的部族。希望陛下不要遲疑。」張淵、徐辯又說:「柔然是荒遠之地的無用部族,佔領他們的土地不能耕種收獲,征服他們的百姓不能使他們臣服驅使,他們行動迅速且沒有固定居所,難以控製;有什麼急於求成的事,要使士兵和戰馬勞累去討伐他們呢?」崔浩說:「張淵、徐辯談論天道,還算是他們的職責,至於人間事務和形勢,就不是他們所能知曉的了。這不過是漢代的老生常談,用在如今,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為什麼呢?柔然原本是我國北方的臣屬,中途背叛逃走。現在誅殺他們的首領,收服他們的良民,讓他們恢複原來的勞役,並非沒有用處。世人都認為張淵、徐辯精通術數,能準確判斷成敗,我請求試著問他們:之前統萬城還沒被攻克時,有沒有失敗的征兆?如果他們不知道,就是沒有真本事;如果知道卻不說,就是對朝廷不忠。」當時赫連昌也在場,張淵等人因自己之前確實沒說過相關預言,羞愧得無法回答。北魏皇帝對此非常高興。

辯論結束後,大臣中有人責怪崔浩說:「現在南方的敵人正伺機尋找我國的空隙,卻放下他們去北伐;如果柔然遠遠逃走,前方沒有收獲,後方又有強敵,將如何應對?」崔浩說:「不對。現在不先打敗柔然,就無法應對南方的敵人。南方人自從聽說我國攻克統萬城以來,內心懷有恐懼,所以才揚言調動軍隊來守衛淮河以北地區。等我們打敗柔然,往返之間,南方的敵人一定不會采取行動。況且他們以步兵為主,我們以騎兵為主,他們能北上,我們也能南下;他們北上會非常困難,我們南下卻不費力。何況南北方習俗不同,水路陸路條件也不一樣,即使我國把黃河以南的土地讓給他們,他們也守不住。為什麼這麼說呢?憑借劉裕的雄才大略,吞並關中地區後,留下他的愛子鎮守,又派良將輔佐,配備幾萬精兵,尚且不能守住,最終全軍覆沒,哀哭之聲至今還沒斷絕。何況如今劉義隆君臣的能力遠不如劉裕時期!皇上英明勇武,士兵戰馬精銳強壯,他們如果真的來進攻,就像用小牛犢與虎狼搏鬥,有什麼可怕的!柔然依仗自己地處偏遠,認為我國沒有力量製服他們,長期放鬆戒備,所以夏天就分散部眾放牧,秋天牲畜肥壯時才聚集起來,背離寒冷地區、前往溫暖地區,南下侵犯劫掠。現在趁他們沒有防備突然襲擊,他們必定會望風而逃、四處潰散。公馬會保護母馬,母馬會留戀小馬,奔跑時難以控製,又得不到水草,過不了幾天,必定會聚集在一起且疲憊不堪,我們可以一舉消滅他們。一時的勞累能換來長久的安逸,這個時機不能錯過,問題在於皇上沒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皇上已經下定決心,怎麼能阻止呢!」寇謙之對崔浩說:「柔然真的可以攻克嗎?」崔浩說:「一定能攻克。隻擔心將領們見識淺陋,顧慮重重,不能乘勝深入,導致不能徹底取勝。」

在此之前,南朝宋文帝趁北魏使者返回,告訴北魏皇帝說:「你趕快歸還我國黃河以南的土地!不然,我就要出動全部將士與你決戰。」北魏皇帝正商議討伐柔然,聽到這話大笑,對大臣們說:「劉義隆這小子像龜鱉一樣無能,自己尚且難以保全,能有什麼作為!就算他真的敢來,如果不先消滅柔然,就是坐等敵人來攻,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這不是好計策。我出兵的決心已經定了。」

庚寅日,北魏皇帝從平城出發,命令北平王長孫嵩、廣陵公樓伏連留守平城。皇帝從東路前往黑山,命令平陽王長孫翰從西路前往大娥山,約定在柔然王庭會師。

五月壬辰朔日,發生日食。

王敬弘堅決辭讓尚書令一職,上奏章請求返回東方故裡。癸巳日,南朝宋改任王敬弘為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允許他返回東方。

丁未日,北魏皇帝抵達漠南,留下輕重灌備和糧草,率領輕騎兵、每人配備兩匹馬襲擊柔然,抵達栗水。柔然紇升蓋可汗事先沒有防備,原野上到處是百姓和牲畜,眾人驚慌失措,四散逃跑,無法收攏。紇升蓋可汗燒毀帳篷,向西逃走,不知去向。他的弟弟匹黎先統領東部部眾,聽說北魏軍隊前來,率領部眾想與兄長會合;途中遇到長孫翰的軍隊,長孫翰截擊他們,大敗匹黎先,殺死他手下的首領數百人。

夏主赫連定想重新奪回統萬城,率軍東進抵達侯尼城,因不敢前進而返回。

河西王沮渠蒙遜討伐西秦,西秦王乞伏暮末留下相國乞伏元基鎮守枹罕,自己率軍退守定連。

南安太守翟承伯等人占據罕幵穀響應河西王,乞伏暮末打敗他們,進軍到治城。

西安太守莫者幼眷占據汧川反叛,乞伏暮末討伐他,被莫者幼眷打敗,返回定連。

沮渠蒙遜抵達枹罕,派遣世子沮渠興國進攻定連。六月,乞伏暮末在治城迎擊沮渠興國,擒獲他,又追擊沮渠蒙遜到譚郊。

吐穀渾王慕容慕??派遣弟弟慕容沒利延率領五千騎兵,會合沮渠蒙遜討伐西秦,乞伏暮末派遣輔國大將軍段暉等人截擊,大敗他們。

柔然紇升蓋可汗逃走後,部落四散,部眾逃到山穀中躲藏,各種牲畜散佈在原野上,無人看管。北魏皇帝沿著栗水向西行進,抵達菟園水,分兵搜尋征討,東西跨越五千裡,南北覆蓋三千裡,俘虜和斬殺了大量柔然部眾。高車各部落趁北魏軍隊的威勢,劫掠柔然。柔然部落先後有三十多萬戶投降北魏,北魏繳獲一百多萬匹戰馬,牲畜、車輛、帳篷布滿山野沼澤,數量不下幾百萬。

北魏皇帝沿著弱水向西行進,抵達涿邪山,將領們擔心深入敵境會遇到伏兵,勸說皇帝停止前進,寇謙之把崔浩的話告訴皇帝,皇帝沒有聽從。秋季七月,皇帝率軍東返;抵達黑山,按照功勞大小,把繳獲的物資分彆賞賜給將士。不久後,北魏抓到投降的柔然人,那人說:「可汗之前就身患重病,聽說北魏軍隊到來,不知如何應對,於是燒毀帳篷,用車子載著自己,率領幾百人進入南山。百姓和牲畜聚集在一起,方圓六十裡卻無人統領,當時距離北魏追兵隻有一百八十裡,因追兵沒到,才慢慢向西逃走,隻有這部分人得以倖免。」後來皇帝又聽涼州的胡商說:「如果當時再前進兩天,就能把柔然全部消滅了。」北魏皇帝對此深感後悔。紇升蓋可汗因憤恨抑鬱而去世,他的兒子鬱久閭吳提繼位,號稱敕連可汗。

武都孝昭王楊玄病重,想把國家托付給弟弟楊難當。楊難當堅決推辭,請求立楊玄的兒子楊保宗為繼承人,自己輔佐他;楊玄答應了。楊玄去世後,楊保宗繼位。楊難當的妻子姚氏勸說楊難當自立為王,楊難當於是廢黜楊保宗,自稱都督雍、涼、秦三州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

這時,河西王沮渠蒙遜派遣使者向西秦贈送三十萬斛糧食,請求贖回世子沮渠興國,西秦王乞伏暮末不同意。沮渠蒙遜於是立沮渠興國的同母弟弟沮渠菩提為世子。乞伏暮末任命沮渠興國為散騎常侍,把自己的妹妹平昌公主嫁給她。

八月,北魏皇帝抵達漠南,聽說高車東部部落駐紮在巳尼陂,百姓和牲畜數量很多,距離北魏軍隊有一千多裡,派遣左仆射安原等人率領一萬騎兵進攻。高車各部落有幾十萬戶前來投降,北魏繳獲一百多萬頭馬牛羊。

冬季十月,北魏皇帝返回平城。把投降歸附的柔然、高車百姓遷到漠南,東起濡源,西至五原陰山,在這三千裡的區域內,讓他們耕種放牧,並向他們征收賦稅;命令長孫翰、劉絜、安原以及侍中、代郡人古弼共同鎮守安撫他們。從此,北魏民間的馬牛羊以及毛氈獸皮價格大幅下跌。

北魏皇帝加封崔浩為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以獎賞他出謀劃策的功勞。崔浩擅長觀測天象,經常在醋缸裡放一根銅針,夜晚觀測到異常天象,就用銅針在紙上寫字記錄天象變化。北魏皇帝經常前往崔浩家中,詢問天象災異之事,有時來得倉促,崔浩來不及係好腰帶;崔浩獻上的粗茶淡飯,也來不及做得精美,皇帝卻一定會拿起筷子品嘗,有時甚至站著嘗一口就返回。皇帝曾帶崔浩出入自己的寢宮,從容地對崔浩說:「你才智淵博,侍奉過我的祖父和父親,三代都儘忠職守,所以我把你當作親信。你應當儘心直言規勸,不要有所隱瞞。我雖然有時會發怒,不聽你的建議,但最終還是會認真思考你的話。」皇帝曾指著崔浩對剛投降的高車首領說:「你們看這個人,身材瘦弱、文弱無力,不能拉弓持矛,但他胸中所蘊含的謀略,卻勝過武器裝備。我雖然有征伐的誌向,卻不能自己決斷,前後取得的戰功,都是這個人教導的結果。」又告誡尚書省官員說:「凡是軍國大事,你們不能決斷的,都應當諮詢崔浩,然後再施行。」

這時,西秦王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軻殊羅與文昭王的左夫人禿發氏私通,乞伏暮末得知後禁止他們來往。乞伏軻殊羅感到害怕,便與叔父乞伏什寅謀劃殺死乞伏暮末,擁戴沮渠興國逃往河西。他們讓禿發氏偷取城門鑰匙,結果鑰匙拿錯了,守門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乞伏暮末。乞伏暮末將他們的同黨全部抓獲處死,卻赦免了乞伏軻殊羅。逮捕乞伏什寅後,用鞭子抽打他,乞伏什寅說:「我寧願被你殺死,也不願受你鞭打!」乞伏暮末大怒,便剖開他的肚子,把屍體投入河中。

夏主赫連定從小就凶狠殘暴、品行不端,不被世祖赫連勃勃重視。這個月,他在陰盤打獵,登上苛藍山,眺望統萬城,哭泣著說:「先帝如果當初讓我繼承大業,怎麼會有今天的局麵呢!」

十一月己醜朔日,發生日食,太陽沒有被完全遮蔽,形狀像彎鉤,星星在白天出現,直到傍晚才消失,黃河以北地區天色昏暗。

北魏皇帝向西巡視,抵達柞山。

十二月,河西王沮渠蒙遜、吐穀渾王慕容慕??都派遣使者到南朝宋進貢。

這一年,北魏內都大官、中山文懿公李先,青冀二州刺史安同,都去世了。李先享年九十五歲。

西秦發生地震,野外的草都根部朝上翻倒。

到了公元430年,春季正月癸巳日,南朝宋任命吐穀渾王慕容慕??為征西將軍、沙州刺史,封隴西公。

庚子日,北魏皇帝拓跋燾返回皇宮。壬寅日,實行大赦。癸卯日,皇帝再次前往廣寧,親臨溫泉。

二月癸酉日,北魏平陽威王長孫翰去世。

戊辰日,北魏皇帝返回皇宮。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自即位以來,就有收複黃河以南失地的誌向。三月戊子日,文帝下詔挑選五萬精兵交給右將軍到彥之,讓他統領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的水軍進入黃河;又派驍騎將軍段宏率領八千精銳騎兵直奔虎牢,豫州刺史劉德武率領一萬士兵隨後進軍,後將軍、長沙王劉義欣率領三萬士兵監管各路征討軍隊。劉義欣是劉道憐的兒子。

文帝先派殿中將軍田奇出使北魏,告訴北魏皇帝說:「黃河以南原本是宋國領土,中途被你們侵占,現在我們要收複舊土,與黃河以北地區無關。」北魏皇帝大怒,說:「我還沒斷奶時,就聽說黃河以南是我國土地。這怎麼能讓給你們!你們要是真敢進軍,現在我暫且收兵迴避,等冬天天寒地凍、黃河結冰堅固,我自然會再奪回來。」

甲午日,南朝宋任命前南廣平太守尹衝為司州刺史。長沙王劉義欣出兵鎮守彭城,為各路軍隊聲援。又派遊擊將軍胡籓戍守廣陵,代理府州事務。

壬寅日,北魏封赫連昌為秦王。

北魏有一千多家新遷徙來的敕勒人,因苦於當地官吏的剝削壓迫,抱怨不滿,約定等草木生長、牛馬肥壯時,逃回漠北。尚書令劉絜、左仆射安原上奏請求趁黃河尚未解凍,將他們遷到黃河以西。等到春天冰化後,讓他們無法向北逃跑。北魏皇帝說:「這些人習慣了自由散漫,長期不受約束,就像圈裡的鹿,逼得急了會衝撞逃跑,放緩態度自然會安定。我自有處置辦法,不必麻煩遷徙。」劉絜等人反複堅持請求,皇帝才同意將三萬多戶敕勒人遷到黃河以西,西至白鹽池。敕勒人都驚慌失措,說:「把我們圈在黃河以西,是想殺我們啊!」於是謀劃向西逃往涼州。劉絜駐守在五原黃河以北,安原駐守在悅拔城,防備他們逃跑。癸卯日,幾千名敕勒騎兵反叛,向北逃竄,劉絜率軍追擊;逃跑的人沒有糧食,餓死的人橫七豎八地倒在路邊。

北魏南部邊境的將領上奏說:「宋人正在加緊備戰,將要入侵我國。請派三萬兵力,在他們尚未出兵時先發製人,迎擊宋軍,足以挫敗他們的銳氣,讓他們不敢深入我國境內。」還請求將邊境地區的黃河以北流民全部處死,以斷絕宋軍的向導。北魏皇帝讓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都認為應當照辦。崔浩說:「不行。南方地勢低窪潮濕,進入夏季後,雨水增多,草木茂密,空氣悶熱潮濕,容易滋生疫病,不利於出兵。而且他們既然已經嚴密防備,城池防守必定堅固;我們若駐軍長期攻城,糧草運輸會接濟不上;若分兵四處劫掠,兵力會分散薄弱,無法應對敵人。現在進攻他們,看不到有利之處。他們要是真敢北來,應當等他們疲勞倦怠,到了秋涼馬肥之時,利用敵人的糧草補給自己,再慢慢進軍攻擊,這纔是萬無一失的計策。朝廷大臣和西北守將,跟隨陛下征伐,向西平定赫連氏,向北打敗柔然,繳獲了很多美女、珍寶,牛馬成群。南部邊境將領聽說後心生羨慕,也想南下劫掠獲取財物,他們都是為了私利,給國家惹事,不能聽從他們的建議。」北魏皇帝於是停止了出兵計劃。

將領們又上奏:「南方敵人已經逼近,我們管轄的兵力不足,請挑選幽州以南的精銳部隊協助我們戍守,同時在漳水造船,嚴密防備,抵禦宋軍。」大臣們都認為應當批準這一請求,還提議任命司馬楚之、魯軌、韓延之等人為將帥,讓他們招誘南方百姓。崔浩說:「這不是長久之計。司馬楚之等人都是宋人畏懼忌憚的人,現在他們聽說我國徵調全部幽州以南的精兵,大規模建造戰船,還派輕騎兵跟隨,會認為我國想扶持司馬氏複位,誅殺劉氏宗室,必定會舉國震驚,擔心滅亡,從而征發全部精銳兵力,齊心協力拚死抵抗,那樣我國南部邊境的將領就無法抵禦了。現在大臣們想用武力嚇退敵人,反而會加速他們的進攻。虛張聲勢卻招來實際禍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司馬楚之這類人,我們任用他們,宋人就會進軍;我們不用他們,宋人就會停止,形勢本就如此。況且司馬楚之等人都是追求小利的平庸之輩,隻能招集一些輕薄無賴之徒,無法成就大功,隻會讓國家戰事不斷、災禍接連發生而已。過去魯軌勸說姚興奪取荊州,結果一到那裡就戰敗潰散,魯軌自己被蠻人擄掠販賣為奴,最終還連累姚泓陷入災禍,這是已經發生過的先例。」對此,北魏皇帝不以為然。崔浩又陳述天象,認為南方出兵必定不利,說:「今年有害的星氣出現在揚州上空,這是第一點;庚午年屬於『自刑』之年,先發動戰爭的人會受損,這是第二點;日食時白天昏暗,日月執行到鬥宿、牛宿區域,這是第三點;火星潛伏在翼宿、軫宿之間,預示著天下大亂和帝王喪亡,這是第四點;太白星還沒出現,此時進軍的人會失敗,這是第五點。振興國家的君主,先整治人事,再充分利用地利,最後觀察天時,所以每次行動都能萬無一失。現在劉義隆的宋國是新建的國家,人事尚未協調;災異多次出現,天時不相助;船隻航行卻遇到河水乾涸,地利未能充分利用。這三點沒有一點符合,而劉義隆卻要出兵,必定失敗無疑。」北魏皇帝無法違背眾人的意見,於是下詔讓冀州、定州、相州建造三千艘戰船,挑選幽州以南的戍守士兵集結在黃河岸邊防備宋軍。

這時,西秦乞伏什寅的同母弟弟、前將軍乞伏白養,鎮衛將軍乞伏去列,因乞伏什寅被殺,口出怨言,西秦王乞伏暮末將他們二人全部處死。

夏季四月甲子日,北魏皇帝前往雲中。

隨後,一萬多戶敕勒人再次反叛逃走,北魏皇帝派尚書封鐵追擊討伐,將他們全部消滅。

六月癸酉日,南朝宋任命氐王楊難當為冠軍將軍、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北魏皇帝派平南大將軍、丹楊王拓跋大毘駐守黃河岸邊;任命司馬楚之為安南大將軍、荊州刺史,封琅邪王,駐守潁川,防備宋軍。

吐穀渾王慕容慕??率領一萬八千部眾襲擊西秦的定連,西秦輔國大將軍段暉等人擊退了他們。

到彥之率領水軍從淮河進入泗水,因水位下降,每天隻能前進十裡,從四月到秋季七月,才抵達須昌。隨後逆黃河向西進軍。

北魏皇帝因黃河以南四個軍事重鎮的兵力薄弱,命令各鎮軍隊全部收攏部眾向北渡過黃河。戊子日,北魏碻磝的戍守士兵棄城離去。戊戌日,滑台的戍守士兵也棄城而去。庚子日,北魏皇帝任命大鴻臚、陽平公杜超為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太宰,晉升爵位為陽平王,鎮守鄴城,統籌排程各路軍隊。杜超是密太後的哥哥。庚戌日,北魏洛陽、虎牢的戍守士兵也都棄城離去。

到彥之留下朱修之鎮守滑台,尹衝鎮守虎牢,建武將軍杜驥鎮守金墉。杜驥是杜預的玄孫。各路軍隊進軍駐守靈昌津,沿黃河南岸佈防,一直到潼關。至此,司州、兗州收複,各路軍隊都很高興,唯獨王仲德麵帶憂慮,說:「各位將領不瞭解北方的情況虛實,必定會落入敵人的圈套。胡虜雖然仁義不足,但凶狠狡詐有餘,現在他們收兵北歸,必定會集中兵力休整備戰。如果黃河結冰後,他們再次南下,怎能不令人擔憂呢!」

甲寅日,林邑王範陽邁派遣使者到南朝宋進貢,自稱與交州關係不和,請求得到寬恕。八月,北魏皇帝派冠軍將軍安頡統領各路軍隊,進攻到彥之。丙寅日,到彥之派副將、吳興人姚聳夫渡過黃河攻打冶阪,與安頡交戰;姚聳夫兵敗,戰死的士兵很多。戊寅日,北魏皇帝派征西大將軍長孫道生與丹楊王拓跋大毘會師,駐守黃河岸邊抵禦到彥之。

此時,北燕太祖馮跋病重,在內殿召見中書監申秀、侍中陽哲,托付後事。九月,馮跋病情加重,乘車到前殿,命令太子馮翼代理國事,統領軍隊處理政務,以防備意外情況。

宋夫人想立自己的兒子馮受居為太子,厭惡馮翼代理朝政,對馮翼說:「皇上的病即將痊癒,你怎能急於代替父親執掌天下呢!」馮翼性情仁厚懦弱,於是返回東宮,每天三次前往宮中探望父親病情。宋夫人假傳聖旨,隔絕宮廷內外的聯係,隻派宦官傳遞訊息,馮翼和他的兄弟們、大臣們都不能見到馮跋,隻有中給事胡福能出入宮廷,專門掌管宮廷警衛。胡福擔心宋夫人的陰謀得逞,於是把情況告訴了司徒、錄尚書事、中山公馮弘,馮弘率領幾十名壯士身披鎧甲進入宮廷,宮中守衛都不戰而散。宋夫人命令關閉東閣,馮弘的家奴庫鬥頭身手敏捷、勇猛有力,翻牆進入東閣,衝到皇堂,射死一名宮女。馮跋受驚恐懼而死。馮弘於是登上天王之位,派人在城中巡行宣告說:「上天降下災禍,先帝駕崩,太子不親自侍奉病重的父親,大臣們不前來奔喪,懷疑有謀反陰謀,國家將要危亡。我作為先帝的弟弟,於是代理皇位以安定國家,百官中前來宮門朝拜的人,官位晉升兩級。」太子馮翼率領東宮士兵出戰,戰敗,士兵全部潰散,馮弘派人賜死馮翼。馮跋有一百多個兒子,馮弘把他們全部殺死。追諡馮跋為太祖民皇帝,安葬在長穀陵。

己醜日,夏主赫連定派他的弟弟赫連謂以代討伐北魏的鄜城,北魏平西將軍、始平公隗歸等人迎戰,殺死一萬多人,赫連謂以代逃走。赫連定親自率領幾萬軍隊,在鄜城以東截擊隗歸,留下他的弟弟上穀公赫連社乾、廣陽公赫連度洛孤鎮守平涼,派遣使者到南朝宋求和,約定聯合出兵消滅北魏,約定遙遠地分割黃河以北地區:從恒山以東歸屬宋國,以西歸屬夏國。

北魏皇帝聽說後,整頓軍隊,準備討伐夏國,大臣們都說:「劉義隆的軍隊還在黃河中遊,我們放棄他們向西進軍,前方的夏國不一定能攻克,而劉義隆趁機渡過黃河,我們就會失去太行山以東的地區。」北魏皇帝拿這件事詢問崔浩,崔浩回答說:「劉義隆與赫連定遙相呼應,用虛張聲勢的方式相互唱和,共同對抗我國,劉義隆希望赫連定先進軍,赫連定卻指望劉義隆打前鋒,兩人都不敢先出兵;就像用繩子拴在一起的雞,不能一起飛翔,不會對我們造成危害。我起初以為劉義隆的軍隊到來,會駐守在黃河中遊,分兩路北上,東路向冀州進軍,西路進攻鄴城,如果這樣,陛下就需要親自率軍討伐,不能緩慢行動。現在情況卻不是這樣,他們的軍隊東西排列,綿延兩千裡,每處兵力不過幾千人,兵力分散、勢力薄弱。由此可見,他們的軟弱情態已經暴露,這不過是想憑借黃河固守,沒有北渡黃河的意圖。赫連定的殘餘勢力容易摧毀,攻打他們必定能攻克。攻克赫連定之後,我們向東出兵潼關,席捲前進,就能威震南方最遠的地區,長江、淮河以北地區就沒有能抵抗我們的力量了。陛下的英明決策,不是愚昧淺陋之人所能比得上的,希望陛下不要遲疑。」甲辰日,北魏皇帝前往統萬,接著襲擊平涼,任命衛兵將軍王斤鎮守蒲阪。王斤是王建的兒子。

此時,西秦從正月開始沒有下雨,一直到九月,百姓流亡反叛的人很多。

冬季十月,南朝宋任命竟陵王劉義宣為南徐州刺史,仍然戍守石頭城。

戊午日,南朝宋設立錢署,鑄造四銖錢。

到彥之、王仲德沿著黃河設定防守,返回東平據守。乙亥日,北魏安頡從委粟津渡過黃河,攻打金墉城。金墉城長期沒有修繕,又沒有糧食。杜驥想棄城逃走,又擔心被治罪。當初,南朝宋高祖劉裕消滅後秦時,把後秦的鐘虡遷到江南,有一口大鐘沉沒在洛水中,文帝派姚聳夫率領一千五百人前去打撈。杜驥欺騙姚聳夫說:「金墉城已經修繕完好,糧食也充足,所缺少的隻是人手。現在胡虜騎兵南下渡過黃河,我們應當一起合力抵禦。立下大功之後,再打撈大鐘也不晚。」姚聳夫聽從了他的建議。到達金墉城後,姚聳夫見城池無法防守,於是率軍離去,向南逃走。丙子日,安頡攻克洛陽,殺死宋軍將士五千多人。杜驥返回朝廷,對文帝說:「我原本想拚死固守金墉城,但姚聳夫一到城下就立即逃走,士兵們的士氣沮喪崩潰,無法再控製。」文帝大怒,在壽陽處死姚聳夫。姚聳夫勇猛強健,其他副將都比不上他。

北魏黃河以北的各路軍隊在七女津會師。到彥之擔心他們向南渡過黃河,便派副將王蟠龍逆流而上,搶奪他們的戰船,杜超等人迎戰,斬殺王蟠龍。安頡與龍驤將軍陸俟進軍攻打虎牢,辛巳日,攻克虎牢;尹衝和滎陽太守、清河人崔模投降北魏。

西秦王乞伏暮末被河西王沮渠蒙遜逼迫,派他的大臣王愷、烏訥闐到北魏請求迎接,北魏人答應把平涼、安定封給他。乞伏暮末於是燒毀城邑,毀壞珍寶器物,率領一萬五千戶人家,向東前往上邽。抵達高田穀時,給事黃門侍郎郭恒謀劃劫持沮渠興國反叛;事情敗露,乞伏暮末殺死郭恒。夏主赫連定聽說乞伏暮末將要到來,立刻出兵阻擊。乞伏暮末留下軍隊據守南安,他原來的領土都被吐穀渾佔領。

十一月乙酉日,北魏皇帝抵達平涼,夏國上穀公赫連社乾等人環城固守。北魏皇帝派赫連昌招降他們,但沒有成功,於是派安西將軍古弼等人率領軍隊趕赴安定。夏主赫連定從鄜城返回安定,率領兩萬步兵騎兵向北救援平涼,與古弼相遇,古弼假裝撤退誘敵;赫連定追擊,北魏皇帝派高車部落的軍隊快速進攻,夏軍大敗,被斬殺幾千人。赫連定返回逃走,登上鶉觚原,佈下方陣固守,北魏軍隊將他包圍。

壬辰日,南朝宋加授征南大將軍檀道濟為都督征討諸軍事,率領軍隊討伐北魏。

甲午日,北魏壽光侯叔孫建、汝陰公長孫道生渡過黃河,向南進軍。

到彥之聽說洛陽、虎牢失守,各路軍隊接連戰敗潰逃,想率軍撤退。殿中將軍垣護之寫信勸諫他,認為應當派竺靈秀、朱修之鎮守滑台,自己率領大軍進軍黃河以北,還說:「過去有人連年征戰,兵力受損、糧草匱乏,仍然鼓足勇氣奮勇前進,不肯輕易撤退。何況現在青州糧食豐收,水路運輸暢通,士兵戰馬精力充沛,兵力沒有損失。如果白白放棄滑台,坐失已有的功業,難道這符合朝廷任命你的旨意嗎!」到彥之不聽。垣護之是垣苗的兒子。

到彥之想燒毀戰船,步行撤退,王仲德說:「洛陽已經陷落,虎牢無法堅守,這是自然的趨勢。現在胡虜距離我們還有一千裡,滑台還有強大的兵力駐守,如果我們突然放棄戰船向南逃跑,士兵必定會潰散。應當把戰船引入濟水,到達馬耳穀口,再詳細商議合適的對策。」到彥之此前就有眼疾,這時病情加重;而且將士們染上疫病,於是率軍從清水進入濟水。向南到達曆城後,燒毀戰船、丟棄鎧甲,步行逃往彭城。竺靈秀放棄須昌,向南逃往湖陸,兗州、青州地區陷入大亂。長沙王劉義欣在彭城,他的將領僚屬擔心北魏大軍到來,勸劉義欣放棄彭城返回京城,劉義欣沒有聽從。

北魏軍隊攻打濟南,濟南太守、武進人蕭承之率領幾百人抵抗。北魏軍隊大規模集結,蕭承之卻命令士兵放下武器,開啟城門。眾人說:「敵眾我寡,怎能如此輕敵!」蕭承之說:「現在我們據守這座孤立無援的城池,情況已經危急,如果再示弱,必定會被敵人屠殺,隻有表現出強大的姿態來應對他們。」北魏人懷疑有伏兵,於是率軍撤退。

北魏軍隊包圍夏主赫連定幾天,切斷了他們的水草供應,夏軍士兵和戰馬饑渴難耐。丁酉日,赫連定率領部眾下鶉觚原。北魏武衛將軍丘眷發起進攻,夏軍大敗,一萬多人戰死。赫連定身負重傷,單人匹馬逃走,收攏殘餘部眾,驅趕五萬百姓,向西據守上邽。北魏人擒獲赫連定的弟弟丹陽公赫連烏視拔、武陵公赫連禿骨以及公侯以下一百多人。當天,北魏軍隊乘勝進攻安定,夏國東平公赫連乙鬥棄城逃往長安,驅趕劫掠幾千戶百姓,向西投奔上邽。

戊戌日,北魏叔孫建在湖陸攻打竺靈秀,竺靈秀大敗,五千多人戰死。叔孫建返回後駐守在城。

己亥日,北魏皇帝拓跋燾前往安定。庚子日,返回平涼,下令挖掘壕溝包圍城池。他安撫剛歸附的百姓,赦免秦州、雍州的民眾,免除他們七年的賦稅徭役。夏國隴西守將投降北魏。

辛醜日,北魏安頡統領各路軍隊攻打滑台。

河西王沮渠蒙遜派遣尚書郎宗舒等人到北魏進貢,北魏皇帝設宴招待他們,拉著崔浩的手向宗舒等人介紹說:「你們聽說過的崔公,就是這個人。他的才能謀略之高,當今世上無人能比。我無論行動還是決策都向他諮詢,他預先分析成敗,每次都像符契一樣精準,從未失誤。」

北魏任命叔孫建為都督冀、青等四州諸軍事。

北魏尚書庫結率領五千騎兵迎接西秦王乞伏暮末。西秦衛將軍吉毘認為不應遷入北魏境內,乞伏暮末聽從了他的建議,庫結率軍返回。

這時,南安的一萬多羌人反叛西秦,推舉安南將軍、督八郡諸軍事、廣寧太守焦遺為首領,焦遺不同意,羌人於是劫持焦遺的族子、長城護軍焦亮為首領,率領部眾攻打南安。乞伏暮末向氐王楊難當請求救援,楊難當派遣將軍苻南率領三千騎兵救援,乞伏暮末與苻南合力夾擊羌人。羌人潰敗,焦亮逃回廣寧,乞伏暮末進軍攻打廣寧,親手寫信給焦遺,讓他除掉焦亮;十二月,焦遺斬殺焦亮後出城投降,乞伏暮末晉升焦遺為鎮國將軍。西秦略陽太守、弘農人楊顯獻出郡城投降夏國。

辛酉日,南朝宋任命長沙王劉義欣為豫州刺史,鎮守壽陽。壽陽土地荒蕪、百姓離散,城郭破敗,盜賊橫行。劉義欣根據實際情況治理,讓境內百姓安居樂業,道不拾遺,城池府庫完備充實,壽陽最終成為強大的藩鎮。芍陂長期荒廢,劉義欣修繕堤防,引黃河水注入芍陂,灌溉一萬多頃農田,從此不再有旱災。

丁卯日,夏國上穀公赫連社乾、廣陽公赫連度洛孤出城投降,北魏攻克平涼。

關中侯豆代田擒獲奚斤、娥清等人,將他們獻給北魏皇帝。北魏皇帝把夏主赫連定的皇後賞賜給豆代田,命令奚斤跪下爬行,雙手捧著酒獻給豆代田,對奚斤說:「救你性命的人,就是豆代田。」賞賜豆代田井陘侯的爵位,加授散騎常侍、右衛將軍,兼任內都幢將。

此時,夏國長安、臨晉、武功的守將都逃走,關中地區全部歸入北魏版圖。北魏皇帝留下巴東公拓跋延普鎮守安定,任命鎮西將軍王斤鎮守長安。壬申日,北魏皇帝向東返回,任命奚斤為宰士,讓他背著酒食跟隨。

王斤驕傲自大、不守法度,信任重用身邊親信,隨意徵調百姓服勞役,百姓無法忍受,幾千戶向南逃往漢川。北魏皇帝調查覈實後,將王斤斬首示眾。

南朝宋右將軍到彥之、安北將軍王仲德都被關進監獄,免去官職;兗州刺史竺靈秀因棄軍逃跑被處死。文帝看到垣護之的勸諫信,認為他說得好,便任命他為北高平太守。

到彥之北伐時,武器裝備和物資儲備十分充足;等到戰敗返回,物資全部丟棄殆儘,朝廷的府庫、武庫因此變得空虛。後來有一天,文帝與大臣們宴飲,有從邊遠地區歸降的人在座。文帝問尚書庫部郎顧琛:「府庫中還有多少兵器?」顧琛謊稱:「有足夠十萬人使用的兵器。」文帝問完就後悔了,聽到顧琛的回答後,非常高興。顧琛是顧和的曾孫。

這時,彭城王劉義康與王弘共同擔任錄尚書事,劉義康心中仍不滿意,想兼任揚州刺史,他的意圖在言辭中顯露無遺;又因王弘的弟弟王曇首在朝中任職,受到文帝的親近信任,劉義康更加不滿。王弘因年老多病,多次請求退休,王曇首也主動請求調任吳郡太守,文帝都沒有批準。劉義康對彆人說:「王弘長期生病不能理政,國家重任難道能躺著治理嗎!」王曇首勸王弘把府中一半的文武官員調配給劉義康,文帝允許調配兩千人,劉義康這才滿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