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新譯 第29章 武帝巡祀安河嶽,樓船征夷定邊州
公元前109年,冬季十月,漢武帝巡幸雍地,隨後又祭祀五畤;在雍地返回時,順便祭祀了泰一神,並拜祭了德星。?
到了春季正月的時候,公孫卿給武帝上奏說:陛下,臣有幸在東萊山見到了神人,看神人的樣子似乎想見陛下。漢武帝聽完欣喜異常啊,立即就決定前往緱氏城,準備見神人。他還下令任命公孫卿為中大夫,隨後就前往東萊山,武帝這次在東萊山待了好幾天,但是並沒有見到神人,隻見到了一些巨大的腳印。漢武帝就再次派遣方士前去尋找神仙和這世間的奇異之物,並讓他們采集靈芝仙藥,這次去的了有好幾千人。當時正好遇到旱災,漢武帝出巡也沒有明確的地方,隨後就決定前往萬裡沙為百姓祈禱降雨。夏季四月,漢武帝在返回長安的途中祭祀了泰山。?
以前黃河在瓠子這個地方經常出現決口的情況,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是沒能堵塞住這個決口,這就導致梁、楚一帶的地方受到洪澇的災害十分嚴重。考慮到這情況,漢武帝派汲仁和郭昌兩位大臣征發了數萬士兵,隨後帶著他們前去堵塞瓠子決口。這次漢武帝從泰山返回後,就親自到黃河決口處去視察情況,發現決口的情況並沒有好轉。漢武帝考慮了半天,決定將白馬和玉璧沉入河中,並命令群臣和隨從官員自將軍以下都背負柴草,然後把它們扔進河中,這次終於是堵住了決口。接著漢武帝在決口處就修建了一座宮殿,把它命名為宣防宮。也就在這時,武帝下令對黃河進行疏導,把黃河向北分為兩條河道,自此之後黃河就恢複了大禹治水時的舊跡,梁、楚一帶這才恢複了安寧,不再有水災了。?
在治理好黃河水患的事情後,武帝就返回了長安。這時公孫卿就對武帝說,仙人喜歡住在高樓中,於是武帝就下令在長安建造蜚廉觀和桂觀,在甘泉宮建造益壽觀和延壽觀,隨後就派公孫卿持節準備器具迎接神人。武帝又下令建造了通天莖台,在台下放置祭祀用的器具。此外,還擴建了甘泉宮的前殿,並增建了許多宮室。?
在戰國時期,那時的燕國還處於全盛狀態,打仗也是信心滿滿,有次出兵不僅佔領了直番和朝鮮,還在那裡設定了官吏,又修築邊塞的防護帶。等到秦國把燕國滅了後,朝鮮就歸屬遼東外徼。待到漢朝建立後,國家考慮到朝鮮遠離中原難以防守,就下令重修了遼東的舊邊塞,以??水為界,讓它重新歸屬燕國。後來燕王盧綰反叛,逃入了匈奴,燕人衛滿在逃亡的途中,聚集了一千多人,這些人都梳著椎髻,穿著蠻夷的服飾,一路向東逃出了邊塞,然後渡過??水,最後居住在秦朝的舊地上下障,他們在那裡逐漸的役使真番、朝鮮的蠻夷以及燕國的逃亡者,然後自立為王,在王險城建立了自己的國都。到了孝惠帝和呂後執政的時期,那時天下才剛安定下來,遼東太守便與衛滿約定,讓他作為漢朝的外臣,保護塞外的蠻夷,不能讓他們侵犯漢朝的邊境,各蠻夷首領若想朝見漢朝的皇帝陛下,你也不得阻攔。有了這份約定,衛滿才能憑借強大的兵威和財物降服周邊的小國,真番和臨屯看到衛滿這麼厲害,就屁顛屁顛的前來歸附,衛滿所統治的疆域一下就達到了數千裡。衛滿的王位傳到他孫子右渠這兒時,他們引誘的漢朝逃亡者越來越多,而且他們從沒有入朝覲見過皇帝,真番周邊的一些國家想上書朝見天子,也被他們阻攔了下來。到了元封二年,漢朝就派涉何前往朝鮮責備右渠,但右渠始終不肯奉詔。無奈的涉何隻能離開朝鮮,回國複命,他走到邊境時,在湊水邊就指使車夫刺殺了護送他的朝鮮裨王長,隨即渡河回朝,等見到了漢武帝,他就說:陛下,我殺了朝鮮將領。但是漢武帝為了自己的名聲,就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任命涉何為遼東東部都尉。但朝鮮那邊可不想就這麼放過他,他們發兵襲擊並殺死了涉何,也瞭解了這段恩怨。?
六月的時候,甘泉宮的房中長出了九莖靈芝,漢武帝為此大赦天下。?
漢武帝因為旱災的事,十分憂慮。看到武帝憂心忡忡的,公孫卿就說:天下在黃帝統治的時代,黃帝在封禪後就發生了三年的乾旱天氣,所以陛下也不必太過憂慮。聽了公孫卿的話,漢武帝就下詔說:天旱,或許是乾封的緣故吧!?
到了秋季,漢武帝在汶水邊建造了明堂,又征召天下犯了死罪的人前來充軍,然後派樓船將軍楊仆率領他們去攻打朝鮮,讓他們從齊地出發渡過渤海,又命令左將軍荀彘率軍從遼東出發討伐朝鮮。?
在此之前,漢武帝派王然於憑借著漢朝攻滅南越和誅殺南夷的兵威前去勸說滇王入朝。這時的滇王擁有數萬部眾,在東北地區有勞深、靡莫等部族,他們都與滇王是同姓,而且相互支援,不肯聽從漢朝的命令。勞深、靡莫也多次侵犯漢朝的使者和吏卒。於是漢武帝就派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征發巴、蜀地區的士兵前去消滅勞深、靡莫,隨後又率兵逼近滇國。滇王眼看形勢不妙就投降了,隨後請求漢朝設定官吏並入朝覲見皇帝,漢武帝就把滇王統治的地方設為了益州郡,還賜給滇王王印,讓他統治益州郡的百姓。?
此時,漢朝已經消滅了南越,平定了西南夷,在這兩個地方設定了十七個初郡,並按照當地的習俗對他們進行管理,還規定不征收賦稅。此外,朝廷還下令南陽、漢中以南的各郡,根據距離的遠近,為初郡的吏卒提供俸祿、物資、車馬等。然而初郡又時常發生一些小規模的叛亂,他們時常就殺害了初郡的官吏,朝廷不想看到叛亂的發生,就征發南方的吏卒前往鎮壓,鎮壓叛亂每年就得耗費萬餘人,而鎮壓叛亂發生的費用都由大農來供應。大農隻能通過均輸、鹽鐵專賣等方式來增加收入,這樣才能勉強維持鎮壓叛亂所耗費的錢財。然而軍隊所經過的地方,縣官隻能勉強供應,不敢擅自增加賦稅。?
這一年,漢武帝任命禦史中丞南陽人杜周為廷尉。杜周這個人外表寬厚,內心卻極為的嚴酷,他的治理方式與張湯相似。當時詔獄關押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各種事被拘押的二千石官員就有一百多人,廷尉一年處理的案件就有上千件,其中大案牽連數百人,小案也有數十人,遠的數千裡,近的數百裡,都要接受廷尉的審訊。廷尉和中都官的詔獄關押了六七萬人,吏卒增加了十萬餘人。?法律終究是淪為了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工具,法律的最終解釋權歸統治者所有。
公元前108年,?冬季十二月,天上下起了冰雹,大的像馬頭一樣,這砸在人身上不得要了命了。隨後漢武帝就派將軍趙破奴率兵攻打車師,趙破奴率七百輕騎先行出發,先俘虜了樓蘭王,隨後發兵攻破車師,並借著強大的兵威震懾烏孫、大宛等國。春季正月,趙破奴由於戰功卓著被封為浞野侯,王恢協助趙破奴攻打樓蘭,被封為浩侯,於是酒泉的邊塞亭障就一直延伸到了玉門關。?
漢武帝命人創作角抵戲、魚龍曼延等雜技。?
漢軍進入朝鮮境內後,朝鮮王右渠就派兵占據險要的地方,進行防守。樓船將軍楊仆率領七千齊兵先到王險城。這個時候,右渠依據城池進行防守,他觀察到樓船軍的兵力相對較為薄弱,於是決定出城發動攻擊。麵對右渠的突然出擊,樓船軍顯然有些措手不及,他們抵擋不住敵人的猛烈攻勢,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逃入山中。在接下來的十多天裡,樓船軍逐漸收攏那些失散的士兵,並重新集結起來。與此同時,左將軍荀彘率領的軍隊正在攻打朝鮮??水西岸的敵軍,但可惜的是,他們始終未能攻破對方的防線。由於這兩員大將在戰場上都沒有取得明顯的勝利,漢武帝對此感到非常不滿。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他決定派遣衛山前往朝鮮,藉助強大的軍威去勸降右渠。當右渠見到衛山這位使者時,他立刻叩頭謝罪,表示願意投降。然而,右渠心中仍然存在疑慮,他擔心這兩位將軍會用詐術將他殺害。不過,當他看到衛山所持的信節時,終於放下心來,再次表示願意投降。右渠隨即派遣太子入朝謝罪,並獻上了五千匹馬,同時還贈送了大量的軍糧。此外,還有一萬多名隨從人員手持兵器,準備渡過??水。然而,就在這時,使者和左將軍對這些人的舉動產生了懷疑,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陷阱。於是,他們對太子說:既然你們已經決定投降,就應該讓所有人放下兵器。太子聽到這番話後,心中也不禁犯起了嘀咕。他開始懷疑使者和左將軍是否真的想要接受他們的投降,還是打算趁機將他們一網打儘。在這種情況下,太子決定不再渡河,而是率領眾人返回朝鮮。衛山見此情形,隻得無奈地回到朝廷,向漢武帝報告了事情的經過。漢武帝得知後,龍顏大怒,認為衛山辦事不力,竟然讓這樣一個大好的勸降機會白白溜走。最終,漢武帝下令將衛山處死,以儆效尤。
左將軍荀彘率軍攻破了??水西岸的朝鮮軍隊,大軍一直走到了王險城下,順勢就包圍了王險城的西北邊。此時,樓船軍也前來會合,駐紮在王險城的南邊。右渠率軍堅守城池,兩路大軍一連打了好幾個月也沒能拿下王險城。左將軍荀彘率領的燕、代士兵以勇猛強悍著稱,而樓船將軍率領的齊兵曾因戰敗受辱,士兵們心裡十分恐懼,軍中將領也是慚愧萬分,兩軍包圍了右渠,但常持和節。左將軍急於進攻,朝鮮大臣就暗中派人去與樓船將軍約定投降的事,這一來一往的也沒商量出個結果。左將軍多次與樓船將軍約定進攻,但樓船將軍想接受朝鮮的投降,不與左將軍會合。左將軍也派人尋找機會勸降朝鮮,但朝鮮方麵就是不接受,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向樓船將軍投降,因此在這個事上,兩位將軍就不和。左將軍懷疑樓船將軍此前有失軍之罪,如今又與朝鮮方麵私下交好,且不投降,懷疑他有反叛之心,但不敢發作。?
由於彼此之間的不和,導致戰事拖延,久久未能決出勝負。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漢武帝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往調解,並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權力。公孫遂抵達前線後,左將軍向他抱怨道:朝鮮應該早就被攻下的,但至今未能拿下完全是因為樓船將軍屢次不按照約定與我會合。接著,左將軍還將自己對樓船將軍的懷疑也告訴了公孫遂,他說:如果不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恐怕會釀成大禍。公孫遂聽後,也覺得左將軍說的有點道理。於是,他決定以節符為信物,召見樓船將軍到左將軍的營帳中商議軍情。而樓船將軍這邊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糊裡糊塗的來了。然而,他剛進入營帳,公孫遂就命令左將軍的部下將其逮捕。隨後,公孫遂又下令吞並了樓船將軍的軍隊。完成這一切後,公孫遂返回朝廷,向漢武帝報告了事情的經過。然而,漢武帝對公孫遂的做法極為不滿。他認為公孫遂雖有便宜行事的權力,但他的行為卻過於草率和專斷,嚴重損害了朝廷的權威和軍隊的士氣。最終,漢武帝下令將公孫遂處死,以儆效尤。
左將軍在成功合並兩軍之後,毫不猶豫地對朝鮮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麵對如此凶猛的攻勢,朝鮮的相路人、相韓陰、尼谿相參以及將軍王唊緊急聚集在一起商議應對之策。他們憂心忡忡地說道:原本我們還打算向樓船將軍投降,但如今樓船將軍已經被捕,隻剩下左將軍一個統率全軍,他的攻勢變得更加凶猛,恐怕我們難以抵擋啊!而且,大王又堅決不肯投降,這可如何是好呢?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韓陰、王唊和路人最終決定逃亡並投降漢朝。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路人在逃亡途中不幸病逝。時間來到了夏季,尼谿相參決定采取行動,他暗中派人殺死了朝鮮王右渠,並率領眾人向漢朝投降。儘管朝鮮王右渠已死,但王險城還是沒攻下。就在這時,右渠的大臣成己突然反叛,對漢朝的官吏發動了攻擊,左將軍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派遣右渠之子長以及降相路人之子最前去勸告朝鮮的民眾,希望他們能夠認清形勢,不要與漢朝為敵。在長和最的努力下,朝鮮民眾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他們果斷地誅殺了成己,結束了這場叛亂。至此,朝鮮終於被平定下來。漢朝隨即在這片土地上設定了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個郡,以加強對該地區的統治。隨後漢武帝對參與此次平定朝鮮的功臣們進行了封賞。他封參為??清侯,韓陰為萩苴侯,王唊為平州侯,長為幾侯。而最則因為父親路人的功勞,被封為涅陽侯。左將軍荀彘被武帝召回,他最終因為爭功嫉妒、違背軍令,所以被處死。樓船將軍楊仆也因擅自行動、損失慘重,被判死刑,贖為庶人。?
班固說:玄菟和樂浪這兩個地方,原本是箕子的封地,箕子在朝鮮居住時,不僅教導當地百姓禮儀和道義,還傳授他們種田、養蠶和織布等技藝。此外,他還為民眾設立了八條禁令:凡殺人者必須償命;傷人者則需用穀物來賠償;盜竊者,男子將被沒入官府為奴,女子則會淪為婢女;若想自贖,則需交納五十萬錢,即便如此,他們仍會被人鄙視,嫁娶也會變得困難。由於這些禁令的存在,朝鮮的百姓們相互之間不再盜竊,門戶也無需關閉,婦女們更是貞潔守信,從不做淫亂之事。在田野間飲食時,人們會使用籩豆等禮器,而在都城中,人們則仿效官吏,常常使用杯器來進食。然而,當漢朝在那邊設立郡縣時,官吏們發現這裡的百姓沒有什麼需要閉藏的物品,商人們往來頻繁,夜晚時便會有盜賊出沒,社會風俗也逐漸敗壞。如今,犯禁的人越來越多,禁令也多達六十餘條。儘管如此,箕子的仁愛和賢能所帶來的教化,仍然是非常可貴的啊!而且,東夷人的天性柔順,與其他三方的外族有所不同。孔子曾經感歎自己的學說無法推行,甚至設想過乘坐木筏漂浮過海,前往九夷之地居住,這其中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