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資治通鑒新譯 > 第59章 光武定蜀收隴右,漢廷息戈勸農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資治通鑒新譯 第59章 光武定蜀收隴右,漢廷息戈勸農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公元36年的春季正月,吳漢在魚涪津打敗了公孫述的將領魏堂、公孫永,隨後包圍了武陽縣。公孫述看到武陽縣被圍,就派女婿史興前去救援,吳漢就又和史興打了一仗,結果打敗了史興,於是漢軍就進了入犍為郡的管轄範圍內。但是郡內的各縣都閉城固守。看到這種情況,劉秀就命令吳漢直接前去奪取廣都,以占據敵人的心腹地區。吳漢於是就向著廣都出發,經過一番交戰,又拿下了廣都,接著又派輕騎兵燒毀了成都市橋。公孫述的將帥看到廣都被破,心裡都十分害怕,很多人都都投降了,有的則是跑了。儘管公孫述誅殺了很多投降者的家人,還是不能禁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而劉秀卻想要公孫述投降,就下詔告訴公孫述說:「你不要因來歙、岑彭兩個人被害的事而擔憂,你要是現在投降,家族就可以保全。朕的詔書和親筆信,不是啥時候都能得到的,過了這個時間,後果你要自己承擔。」可是公孫述始終沒有投降的意思。

到了秋季七月,東漢將軍馮駿就攻陷了江州,俘獲了田戎。

眼看勝利近在咫尺,劉秀就告誡吳漢說:「現在成都還有十多萬大軍,你不能輕視他們。現在隻須堅守廣都,等待敵人前來進攻就行,千萬不要和敵人一爭高下。如果敵人不敢來攻,你就向前移動軍營去逼迫他們,等到敵人精疲力儘的時候,纔可發起攻擊。」而吳漢卻乘著勝利的勢頭,孤身一人率二萬兵馬進逼成都,在距離成都還有十多裡路的地方安營紮寨,又在江北岸架起了浮橋,還命令副將劉尚率領一萬多人駐紮在江南岸,兩座軍營相隔二十多裡。劉秀聽說以後十分震驚,就責備吳漢說:「我不久前才告誡過你不要出兵,你怎麼就是不聽呢!你既然輕敵深入,又和劉尚分彆紮營,一旦發生危急情況,那你們就沒法互相顧及。敵人如果出兵牽製你,用主力部隊去攻擊劉尚,劉尚要是失敗,那你也就失敗了。幸好現在還沒有發生其他變故,你要火速率軍返回廣都。」可是詔書還沒到,公孫述就已經派大司徒謝豐和執金吾袁吉二人帶著十萬人前去攻打吳漢;又派其他將領帶著一萬多人牽製劉尚,使他不能救援。雙方大戰了一整天,結果吳漢兵敗,最終退回到了大營中。謝豐則是趁機包圍了吳漢的大營。生死存亡之際,吳漢就把將領們都召集到一起,勉勵他們說:「我和你們越過險阻之地,轉戰千裡,才深入敵境,進逼成都城下。可是現在,我們和劉尚分彆被困在兩個地方,既然不能互相援救,那結果可能會讓我們十分心痛。我準備悄悄率軍到南岸和劉尚會師,合力抵抗敵人。我們如果能夠同心協力,戰勝敵人就是很輕鬆的事,就可以建立大功業,從而光宗耀祖;否則的話,就會一敗塗地,成敗就在此一舉。」將領們都說:「全憑將軍吩咐!」於是吳漢就開始犒勞士兵,又喂飽戰馬,還把營門給關閉了,整整三天沒一點動靜。同時豎立起了很多旌旗,使營中煙火不斷。到了晚上,吳漢就悄悄的率領軍隊與劉尚會合了。謝豐等人卻沒有發覺。到了請求封皇子爵位,劉秀感念李通首先擁戴他謀劃大事的功績,當天,就下詔封李通的幼子李雄為召陵侯。

劉秀這邊正在封爵,可是公孫述卻被困在了成都,形勢已經很危急了,他就問延岑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延岑說:「男子漢應當從死中求生,怎能坐著等死!財物容易聚斂,實在不應愛惜。」於是公孫述就散發了所有的黃金、絹帛,招募了五千多人敢死隊,又把他們分配給延岑統領。延岑則是在市橋假裝樹立旗幟,鳴鼓挑戰,暗中派奇兵繞到吳漢軍隊的後麵,襲擊並打敗了吳漢。吳漢墮馬落水,幸好抓著馬尾才得以脫險。此時的吳漢軍隊隻剩下了七天的糧食,眼看形勢對自己不利,吳漢就暗中準備船隻,打算撤退。蜀郡太守張堪聽說後,就急忙前往求見吳漢,並向他陳述了公孫述必然滅亡、不應退軍的策略。吳漢採納了他的建議,於是就故意示弱來引誘敵人。到了冬季十一月,臧宮的軍隊就進駐在了成都鹹陽門。過了十多天,公孫述就親自帶著數萬人去攻打吳漢,同時派延岑抵抗臧宮的部隊。雙方展開了大戰,延岑三戰三勝,雙方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官兵得不到吃的,就感到很疲勞。吳漢於是就派護軍高午、唐邯率領數萬精銳部隊去攻打公孫述,公孫述的軍隊大亂。高午則是直奔陣前攻打公孫述,一槍就刺穿了公孫述的胸膛,公孫述受傷掉下了戰馬,幸好有身邊將領的掩護,纔能夠把他抬入城中。公孫述把軍隊交給延岑後,當夜就去世了。看到大勢已去,延岑就獻城投降了。過了幾天,吳漢就誅殺公孫述的妻子兒女,又屠殺了公孫氏家族,長幼一個沒留。並將延岑滅族,然後放縱士兵大肆擄掠,焚燒公孫述宮室。劉秀聽說後大怒,就譴責吳漢。又譴責劉尚說:「成都城投降已經三天了,城中的官民都服從歸順了漢朝。要是加上孩子和婦女,那就有上萬人口了,現在要是燒殺搶掠,那聽到的人都會酸鼻掉淚。你是漢室宗親,又當過官吏,怎麼忍心做出這種事!仰視蒼天,俯視大地,比較一下秦西巴釋放小鹿和樂羊吃他兒子肉羹的事,這兩個人誰更仁義呢?你們真是失掉了斬殺敵將、拯救百姓的道義!」

想當初,公孫述征召廣漢人李業當博士,李業一直說有病就不肯接受。公孫述因為不能把李業召來而感到羞恥萬分,就派大鴻臚尹融拿著詔書脅迫李業說:「你如果接受職位就封公侯,如果不接受職位就賜予你毒酒。」尹融解釋說:「當今天下分崩離析,誰知道什麼是對和錯呢,又怎敢用弱小的身體去試探不可測的深淵呢?朝廷仰慕您的名望品德,又給您留下了官位,到現在已經七年了。地方四季進貢的山珍美味,也不會忘記送給您。您應該上奉知己,下為子孫,到時性命和名譽都可保全,這樣做不是上策嗎?」李業於是歎息說:「古人說,危險的國家不要進入,混亂的國家不要居住,我正是為了這個緣故。君子遇到危險而肯獻出生命,現在為什麼要用高官厚祿引誘呢?」尹融說:「你應該把家人叫來商量商量。」李業說:「大丈夫決心斷絕仕途已經很久了,為什麼要和妻子兒女商量?」於是就喝了毒酒而死。公孫述恥於背上殺死賢才的名聲,就派使者前去吊喪祭祀,還贈送了一百疋絹帛助喪。李業的兒子李翬逃跑了,所以李業這邊就推脫著不接受公孫述給的官職。公孫述又想聘請巴郡的譙玄來做官,譙玄也不願意去。公孫述就派使者拿毒藥威脅他,太守還親自跑到譙玄家裡,勸他去上任。譙玄特彆硬氣,就說:「我堅守自己的誌向,保全自己的氣節,就算死了也沒什麼可遺憾的!」說完就要喝毒藥。譙玄的兒子譙瑛急得直哭,就給太守磕頭,說願意拿出一千萬錢,隻求能救父親一命。太守就把這事報告給了公孫述,公孫述看到有錢賺,就同意了。公孫述又想征召蜀郡的王皓和王嘉來當官,又擔心他們不來,就先把他們的老婆孩子抓了起來。使者跑去跟王嘉說:「你趕緊收拾行李來當官,這樣你的老婆孩子還能保住。」王嘉回答說:「狗和馬都知道認主人,更何況是人呢!」意思就是堅決不去。王皓則是搶先一步自殺了,使者就把他的腦袋拿去給公孫述看。公孫述氣得不行,就把王皓的家人全殺了。王嘉聽說後就歎氣說:「我動作還是慢了!」然後就當著使者的麵拔劍自殺了。還有犍為郡的費貽,也不想給公孫述乾活,他就往自己身上塗油漆,把自己弄得像得了癩瘡一樣,還裝瘋賣傻,這麼做就是為了不做官。和他同郡的任永、馮信,乾脆假裝得了青光眼,拒絕公孫述的征召。後來劉秀平定了蜀地,就下詔書追封常少為太常,張隆為光祿勳。這時的譙玄已經去世了,劉秀就讓人用一頭羊、一頭豬祭祀他,還讓當地官府把譙家當初贖命的錢還回去。劉秀又在李業家所在的裡門刻了石碑,以此來表揚他堅守氣節的精神。劉秀還征召費貽、任永、馮信出來做官,結果任永和馮信在這時候病死了,隻有費貽做了官,一直做到合浦太守的職位。劉秀又覺得公孫述手下的程烏、李育有本事,就把他們都提拔任用了。這麼一來,蜀地的人都很高興,老百姓也都願意歸順劉秀了。

以前王莽在位時,任命廣漢人文齊當益州郡太守。文齊到任後,就鼓勵農民種地,又訓練軍隊,還把當地各部的少數民族都招撫得服服帖帖,所以益州郡一直都是平平安安的。後來公孫述勢力崛起,文齊就憑借險要地勢堅守城池。公孫述把他老婆孩子抓起來,還許諾封他當侯爵,想逼他投降,但文齊寧死不從。後來文齊聽說劉秀當了皇帝,就派人抄小路到洛陽,給劉秀遞了奏章表示歸附。等蜀地被劉秀平定後,劉秀就把文齊召到身邊,封他為鎮遠將軍,還給他封了成義侯的爵位。

十二月初一,朝廷就讓揚武將軍馬成暫代大司空這個職務。

這一年,參狼羌部落帶著其他羌人部落,跑到武都來鬨事。看他們這麼調皮,隴西太守馬援就帶著軍隊去迎戰,結果把羌軍打得落花流水,最後有一萬多羌人投降了漢朝,從此以後,隴右地區就太平了。馬援這人做事講究以德服人,他說話算數,對手下也寬厚,安排官吏的時候,把他們的職責劃分得清清楚楚,自己隻負責把控大方向。所以他家門口每天都擠滿了來拜訪的賓客和老熟人。有時候部門主管來彙報外麵的公事,馬援就說:「這些都是你們這些屬官該乾的活兒,彆來麻煩我!你們就讓我這個老頭子輕鬆自在地玩玩吧。要是碰上豪強欺負老百姓,或者貪官汙吏違法亂紀的事,那纔是我這個太守該管的事兒。」有一回鄰縣有人打群架報私仇,把當地官民嚇得不輕,還傳出羌人要造反的謠言,老百姓都慌慌張張的往城裡跑。看到這種情況,狄道縣的縣長就急急忙忙跑來找馬援,請求關閉城門、調集軍隊。當時馬援正跟客人喝酒呢,他就笑著說:「羌人哪敢再來招惹我?你回去告訴縣長,讓他安心守在縣衙裡,要是實在害怕,躲床底下也行。」後來事情漸漸平息,全郡的人都特彆佩服馬援遇事不慌的本事。

對此,劉秀還下了一道詔書說:「鎮守邊疆的官員要是打不過敵人,就先防守;追擊敵人的時候,得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追多遠,彆死摳軍法裡『逗留法』那些規定。」

在這期間,山桑節侯王常、牟平烈侯耿況、東光成侯耿純都去世了。耿況生病的時候,劉秀好幾次去看望他,還任命耿況的兒子耿廣、耿舉當中郎將。耿況家有兄弟六個,個個都當了大官,身上掛著象征高官的青紫色印信綬帶,他們一起在病床前照顧父親,當時的人都覺得這是件特彆榮耀的事兒。

這時的盧芳就勾結匈奴和烏桓的軍隊,經常跑到邊境來搗亂。看他們這麼喜歡搞事情,劉秀就派驃騎大將軍杜茂等人帶兵去北方邊境防守,讓他們修整飛狐道,修建防禦工事和烽火台。但杜茂他們跟匈奴、烏桓打了幾十上百仗,一直沒占到什麼便宜。

劉秀又下令讓竇融帶著河西五郡的太守來洛陽朝見。竇融他們接到命令就出發了,一路上跟著他們的官員、賓客,車馬有一千多輛,馬牛羊漫山遍野。等到了洛陽,竇融就主動跑到城門口,把自己的印信綬帶交了上去。結果劉秀派人把侯爵印信綬帶還給了他,還專門接見了竇融,給他的賞賜和恩寵直接轟動了整個洛陽城。沒過多久,劉秀就任命竇融當冀州牧,還讓梁統當太中大夫,姑臧縣縣長孔奮當武都郡丞。姑臧縣在河西地區特彆富裕,當時全國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很多當官的都品行不端,在縣長任上沒幾個月就能撈一大筆錢。可孔奮在姑臧當了四年縣長,一直清正廉潔,反倒被其他人嘲笑,說他守著這麼個「油水地」卻不會給自己撈好處。等他跟著竇融到了洛陽,就看到其他郡守、縣令拉著一車車的財物,到處都是,隻有孔奮除了一輛車,啥財產都沒有。劉秀知道後,反而特彆讚賞他。劉秀還任命睢陽縣令任延當武威太守,在召見他的時候,特意叮囑說:「你要跟上級處理好關係,彆把名聲搞壞了。」任延卻回答說:「陛下,臣聽說忠誠的臣子不會跟人搞一團和氣,跟人一團和氣的臣子不一定忠誠。堅持正道、秉公執法,纔是臣子該有的操守。要是下級都對上級唯唯諾諾,那可不是陛下的福氣。陛下說要好好侍奉長官,我實在不敢聽從。」劉秀聽了,就感歎道:「你說得對!」

公元37年的春季,正月初一,大司徒侯霸去世了。

到了月底,劉秀就下詔說:「以後各郡和封國彆再給自己進貢山珍海味了,太官也不許收。但遠方進貢用來祭祀宗廟的食物,還按老規矩辦。那會兒有人給劉秀進獻能日行千裡的好馬,還有價值百兩黃金的寶劍,劉秀轉手就把寶劍賞給了騎士,還讓好馬去拉皇家的鼓車。劉秀平時不喜歡聽音樂,也不愛擺弄珍珠寶玉。有一回他出去打獵,到了夜裡纔回來,上東門的守衛郅惲愣是不開城門。劉秀就讓人從門縫裡跟郅惲打招呼,郅惲說:「這黑燈瞎火的,我看不清是不是皇上您。」死活就是不給開門。劉秀沒辦法,就隻好繞路從東中門進城。到了,就賞了郅惲一百匹布,還把給自己開東中門的守衛貶去當參封縣尉了。

二月,劉秀就派捕虜將軍馬武帶兵駐紮在滹沱河,防止匈奴來犯。盧芳帶兵去攻打雲中,結果打了好久都沒打下來。他手下的將領隨昱留守九原,就想逼盧芳投降劉秀。盧芳知道後,就帶著十幾個騎兵逃到匈奴那邊去了,他剩下的部下都歸順了隨昱,隨昱也順勢跑到劉秀這兒投降了。劉秀看到他這麼為大局著想,就封他當了五原太守,還給了他鐫胡侯的爵位。

這時,朱祜就跟劉秀說:「古時候,臣子受封,沒有封王爵的。」丙辰這天,劉秀就下詔書,把長沙王劉興、真定王劉得、河間王劉邵、中山王劉茂都降成侯。丁巳日這天,又把趙王劉良封為了趙公,太原王劉章封為了齊公,魯王劉興封為了魯公。在當時,皇室宗親裡被封的侯,以及那些封國斷絕的,加起來有137人。富平侯張純是張安世的四世孫,王莽那會兒,因為為人謹慎、恪守規矩,所以才保住了封號;劉秀剛稱帝的時候,他說:「我竇融有個兒子,我每天都督促他學習儒家經典,從不讓他去研究天文知識,也不讓他讀那些讖緯預言的書。我就盼著他能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本本分分走正道,壓根不指望他有啥特彆出眾的才能,更沒想過讓他繼承我的封地,享受諸侯王那樣的待遇。」之後,竇融還想找機會單獨麵見劉秀,當麵再提辭職的事兒,可劉秀一直沒答應。

有一次朝會結束,彆人都走了,竇融卻留在原地磨磨蹭蹭的不想走。劉秀一看就明白他還是想辭職,這次沒等他開口,劉秀就示意身邊的侍從把他「請」出去了。過了幾天,兩人再次見麵,劉秀直接就對竇融說:「前幾天我就知道你想辭官、還封地,所以故意讓你趁著天熱好好休息休息。今天咱們見麵,就聊點彆的,辭職這事兒以後你就彆提了。」竇融聽劉秀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也就不敢再提辭職的事兒了。

公元38年的夏季,邛穀王任貴派遣使者呈上三年的計簿,隨即他就被任命為越巂太守。

在這一年的秋天,會稽地區突然被一場可怕的瘟疫所籠罩。這場瘟疫來勢洶洶,而且迅速蔓延,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人們驚恐地發現,身邊的親朋好友紛紛病倒,症狀嚴重且相似,許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莎車王賢和鄯善王安派使者到漢朝進貢。西域各個國家被匈奴征收的賦稅壓得喘不過氣,日子過得特彆艱難,所以都想歸附漢朝,他們還請求漢朝重新設定都護府來管理西域。但劉秀覺得中原地區剛剛安定下來,目前還顧不上西域那邊,所以就沒答應他們的請求。

這時,太中大夫梁統給劉秀上書說:「我仔細研究發現,漢元帝初元五年的時候,國家減少了三十四項死刑罪名;漢哀帝建平元年時,又減少了八十一項死刑罪名,其中有四十二項涉及親手殺人的,把死刑減為了次一等的刑罰。從那以後,這些就成了慣例,結果導致老百姓不把犯法當回事,官吏有時也隨隨便便的就殺人。我聽說治理國家,要以仁義為本,仁就是愛護百姓,義就是匡正事理。愛護百姓就要鏟除殘暴的人,匡正事理就要消除混亂的局麵,刑罰的輕重一定要合適,不能太寬鬆。當年漢高祖順應天命,製定的法律就很恰當;漢文帝隻廢除了肉刑和連坐法,其他的基本都沿用舊製。等到漢哀帝、漢平帝即位時,他們在位時間不長,處理的案子也少。丞相王嘉卻隨隨便便修改法律,從而破壞了先帝定下的規矩,短短幾年時間就改了一百多項,有些改得既不合道理,又讓百姓不滿意。現在我把其中那些對國家製度危害最大的部分,都附在了奏章後麵。希望陛下能下令讓相關部門,仔細研究篩選出合理的部分,製定成不能輕易改動的法典。」隨後,劉秀就把這事交給公卿大臣們去討論。

光祿勳杜林也上奏說:「漢朝剛建立的時候,廢除了秦朝那些嚴苛的法令,因此天下百姓都特彆高興。可是後來,法律卻越來越繁瑣。就連送點水果、桃子、蔬菜這樣的小事,都能被當成貪汙受賄,一些本來沒什麼大危害的小事,卻要受到重罰。結果搞得法律根本管不住人,朝廷發布的命令也沒人聽,官員上下互相推卸責任,問題是越來越嚴重了。我覺得現在應該恢複以前的舊製度,彆輕易改動。」

梁統又一次上奏說:「我提這些建議,可不是主張用嚴刑峻法。《經》書上說:『治理百姓,刑罰要適中。』適中的意思,就是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從漢高祖到漢宣帝的時候,天下治理得很好;可到了初元、建平年間,盜賊卻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刑罰不合適,讓那些心存僥幸的人覺得犯法成本低,所以纔敢輕易去犯罪。這麼看來,刑罰太輕反而會帶來大麻煩,這就是在縱容壞人,卻害苦了老實的老百姓啊!」但梁統的這些建議,最後還是被擱置在一邊,劉秀也沒給出明確的答複。

公元39年的春天正月,大司徒韓歆被罷官。韓歆這人性格直爽,說話直來直去,想到啥就說啥,就連劉秀有時候都受不了他這麼直白的說話方式。有一次,韓歆當著劉秀的麵預測會發生饑荒和災禍,說得特彆激動,又是指天又是畫地的,結果就被罷官,最後被打發回了老家。可劉秀還是氣不過,就又派使者去責問他,韓歆和兒子韓嬰受不了,就自殺了。韓歆向來很有名望,他又沒犯啥大罪,就因為說話直落得這個下場,很多人都為他感到不值。劉秀後來也有點後悔,就給他追賜了錢糧,還按禮節安葬了他。

司馬光說:以前商王武丁對傅說說過,「藥要是喝了不覺得暈乎乎,病就好不了」。說實話、提意見雖然對臣子來說可能有危險,但對國家是有好處的。所以君主應該日夜盼著臣子說實話,就怕聽不到。可惜在劉秀當皇帝的時候,韓歆因為直言進諫丟了性命,這難道不是劉秀英明統治下的一個汙點嗎?

過了幾天,天上出現了彗星,位置在昴宿附近。之後,劉秀就任命汝南太守歐陽歙為大司徒。

那時候的匈奴越來越囂張,經常來騷擾邊境,地方上的州郡根本攔不住。到了二月,劉秀就派吳漢帶著馬成、馬武等人北上攻打匈奴,還把雁門、代郡、上穀這幾個地方的六萬多百姓,遷到了居庸關、常山關以東的地區,免得他們再被匈奴欺負。這麼一來,匈奴左部又趁機跑到塞內來了,朝廷對此也是特彆頭疼,隻好在邊境增加兵力,每個據點都駐紮著幾千人。

到了夏天四月,劉秀就開始封自己的兒子們當公爵,劉輔為右翊公,劉英為楚公,劉陽為東海公,劉康為濟南公,劉蒼為東平公,劉延為淮陽公,劉荊為山陽公,劉衡為臨淮公,劉焉為左翊公,劉京為琅邪公。完事後,劉秀又追諡自己的哥哥劉演為齊武公,劉仲為魯哀公。劉秀心裡一直惦記著劉演沒完成的事業,所以就把劉演的兩個兒子劉章和劉興當親兒子養,還特彆疼愛他們。因為劉章和劉興年紀輕輕就身份顯貴,劉秀想讓他們多鍛煉鍛煉,就安排劉章去當平陰縣令,劉興去當緱氏縣令。後來,劉章升官做了梁郡太守,劉興做了弘農太守。

這時的劉秀發現各地報上來的開墾土地數量好多都是虛假的,人口數量和年齡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於是就下令讓各州郡重新覈查。結果刺史和太守們不少都在糊弄事兒,他們借著丈量土地的由頭,把老百姓都趕到田地裡,就連人家的房子、村子都要量,老百姓被逼得在路上哭喊。還有的官員專門幫著當地的豪強,欺負普通老百姓。當時各郡派使者到朝廷彙報覈查的情況,劉秀看到陳留郡的奏章上寫著一句奇怪的話:「潁川、弘農可以查問,河南、南陽不可查問。」劉秀就問陳留來的官吏這話是啥意思,那官吏卻是死活不承認,還撒謊說是在長奉街上撿來的。這可把劉秀氣得不行。就在這時候,年僅十二歲的東海公劉陽在簾子後麵說:「這肯定是官吏按郡守的意思寫的,想在丈量土地的時候偏袒某些人。」劉秀又問:「那為啥說河南、南陽不能查問呢?」劉陽回答說:「因為河南是京城,有很多皇帝身邊的近臣;南陽是皇帝老家,有很多皇親國戚,他們的田地和房子肯定超標了,所以就不能按他們的標準來查。」隨後,劉秀就讓虎賁將去審問那個官吏,結果真跟劉陽說的一樣。從這以後,劉秀就更喜歡劉陽了。接著,劉秀又派使者去徹查那些在丈量土地時徇私枉法的地方官員。

冬天十一月,大司徒歐陽歙出事了。原來他之前當汝南太守的時候,丈量土地弄虛作假,還貪汙了一千多萬錢,結果就被關進了監獄。歐陽歙家裡世代傳授《尚書》,其中八代人都做過博士,他的學生們有一千多人守在宮門外,都為他求情,還有人剃光頭發表示自己的悲痛。平原人禮震才十七歲,甚至提出願意替歐陽歙去死的話。可是劉秀最後還是沒赦免歐陽歙,最後他死在了監獄裡。

本年十二月,劉秀又任命關內侯戴涉為大司徒。此時的盧芳從匈奴那邊又跑回高柳住下了。這一年,驃騎大將軍杜茂因為縱容手下軍吏殺人,結果被罷了官。劉秀就讓揚武將軍馬成接替杜茂的職位,讓他負責修繕邊防工事,每隔十裡就設一個哨所,以此來防備匈奴。還派騎都尉張堪接管杜茂的軍隊,張堪在高柳把匈奴打得大敗而逃。劉秀就任命張堪為漁陽太守。張堪在任八年,把匈奴打得不敢靠近邊境,還鼓勵老百姓種地,讓漁陽變得富裕起來。當地百姓都編了歌謠誇他:「桑樹沒有多餘的枝條,麥穗長出兩穗。張君治理漁陽,百姓樂不可支!」

這一年,安平侯蓋延也去世了。在交趾麊泠縣,有個叫征側的女子,是雒將出身,打仗特彆勇猛。交趾太守蘇定就按法律懲治她,征側心裡就特彆怨恨,後麵估計要出事兒。至於她會不會乾出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事,咱們後麵再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