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資治通鑒新譯 > 第72章 鳳闕詔頒安四境,羌騎塵湧亂三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資治通鑒新譯 第72章 鳳闕詔頒安四境,羌騎塵湧亂三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公元110年春天正月,朝廷舉辦了新年朝會,這次朝會既沒有安排歌舞表演,也沒像往常一樣陳列充庭車,顯得有點平淡。

鄧騭當官的時候,特彆喜歡給朝廷推薦有才能的人。例如何熙、李合這些人,都是他推薦到朝廷裡當官的。他還把弘農的楊震、巴郡的陳禪等人招到自己的幕府做事,這事兒讓天下人都誇他做得好。楊震家裡很窮,但他學習特彆刻苦用功,更是對歐陽《尚書》研究得特彆透徹,他的學問非常淵博。因此,儒生們都叫他「關西孔子楊伯起」。他教學生教了二十多年,期間州郡來請他去當官,他都不去。大家都覺得他錯過了當官的好機會,可他對此卻是毫不動搖。鄧騭聽說了楊震的事,就把他征召出來為朝廷效力。那時候楊震已經五十多歲了,後來他先後做了荊州刺史、東萊太守這些官職。楊震去東萊上任的路上,路過了昌邑。昌邑縣令王密就在晚上揣著十斤黃金來送給楊震,因為王密以前是楊震在荊州時舉薦的茂才,所以王密就想著報答他的恩情。楊震看到王密帶著黃金來,就開口說:「我瞭解你,你咋不瞭解我呢?」王密說:「這大半夜的,也沒人知道,您就收下吧。」楊震聽他這麼說,板起臉就說:「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聽後,臉上臊得不行,就趕緊灰溜溜地走了。後來楊震又調到涿郡當太守。他這個人為官特彆公正廉潔,他的子孫平常就吃粗茶淡飯,出門都靠雙腳走路,連個轎子啥的都沒有。他的老朋友看他這麼廉潔,就勸他給子孫置辦點產業,可楊震就是不乾,還說:「我要讓後人都叫他們是清白官吏的子孫,這遺產不比錢更金貴?」

這時候,張伯路又開始帶兵攻打漢朝的郡縣了,還殺了不少朝廷派去的官吏,跟著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看到這種情況,朝廷就趕緊下命令,讓禦史中丞王宗帶著符節,去調集幽州、冀州各郡的兵馬,總共有幾萬人,還把宛陵縣令、扶風人法雄提拔為青州刺史,讓他和王宗一起去攻打張伯路。

此時的南單於已經把耿種圍困了好幾個月,梁慬、耿夔在屬國故城打敗並斬殺了單於的副將。單於就親自帶兵來攻打他們,結果又被梁慬他們給打敗了,單於沒辦法,隻能退兵到虎澤休養。

丙午這天,朝廷就下令給百官還有州郡縣的官員都降了工資。到了二月,南匈奴又來侵犯常山了。

這時,滇零又派軍隊前來攻打褒中,漢中太守鄭勤就把軍隊駐紮到了褒中來防守。任尚這個人帶著軍隊在外麵打了好多次仗,寸功未立,還弄得老百姓都沒法種地養蠶了。朝廷就下令讓任尚把軍隊撤回長安駐紮,還遣散了南陽、潁川、汝南的士兵。乙醜這天,朝廷又仿照以前西京三輔都尉的老規矩,在長安設立了京兆虎牙都尉,在雍地設立了扶風都尉。

謁者龐參建議鄧騭將邊郡那些無法自保的百姓遷入三輔地區,鄧騭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同意了,還打算放棄涼州的守衛,集中力量防禦北方邊境的敵人。於是他就召集公卿商議這件事,鄧騭說:「這就像衣服破了,用一塊布補上,還能保全衣服;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衣服和布就都保不住。」公卿們都讚同他的意見。郎中陳國的虞詡對太尉張禹說:「大將軍的策略有三點不可行:先帝開拓疆土,辛勞多年才得以讓天下安定,如今卻因害怕小損失而放棄大片土地,這是郡的員谿原山發生了山崩。

辛巳日這天,朝廷宣佈大赦天下。

此時的侍禦史唐喜奉詔討伐漢陽的賊寇王信,擊敗並斬殺了他。王信被殺後,杜季貢就開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最後投奔了滇零。就在這一年,滇零去世了,他的兒子零昌繼位,此時的他年紀尚小,同族的狼莫為他出謀劃策,就任命杜季貢為將軍,讓他帶人駐紮在丁奚城。

公元113年春季二月,又有十八個郡國發生了地震。

夏季四月,平原懷王劉勝去世了,他沒有留下子嗣;太後就立樂安夷王劉寵的兒子劉得為平原王。

丙申日這天,又發生了日食。

到了秋季,護羌校尉侯霸、騎都尉馬賢在安定地區擊敗了先零羌的彆部牢羌,並斬獲了千餘人。

隨後,又發生了蝗災,導致莊稼顆粒無收,老百姓生活過得那是苦不堪言,麵對自然災害,真的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公元114年春季正月,朝廷改年號為元初。

二月,日南地區發生了地裂,長達百餘裡。

三月,又發生了日食。

麵對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皇帝就下詔,派遣軍隊駐紮在河內地區的三十三個重要關隘,讓他們在那裡修築堡壘,設定鳴鼓,以防備羌人的入侵。

夏季四月,朝廷宣佈大赦天下。

就在這時,京城以及周邊的五個郡國又發生了旱災和蝗災。

五月,先零羌入侵雍城。

秋季七月,蜀郡的夷人入侵蠶陵,殺害了縣令。

九月乙醜日這天,太尉李修被罷免了官職。

此時的羌人首領號多與其他部落一起劫掠武都、漢中、巴郡的百姓。看到他們的行為,板楯蠻人就帶兵前來救援,漢中的五官掾程信就率領郡兵與蠻人一起擊敗了號多。號多逃回後,就切斷了隴道,然後與零昌會合,侯霸、馬賢又在枹罕與他們交戰,並擊敗了他們。

辛未日這天,朝廷就任命大司農山陽人司馬苞為太尉。

冬季十月,又發生了日食。

涼州刺史皮楊在狄道與羌人交戰,結果吃了敗仗,死了八百多人。

這一年,總共有十五個郡國發生了地震。

公元115年春天,護羌校尉龐參用恩德和信義去招降羌人部落,號多這些羌人首領就帶著手下投降了。隨後,龐參就把號多他們送到了京城,朝廷給號多封了侯,還賜了侯印,然後就讓他們回去。龐參自己回到令居後,就重新打通了通往河西地區的道路。

此時的零昌分了一部分兵力去攻打益州,朝廷就趕緊派中郎將尹就帶兵去平叛。這年夏天四月,皇帝把滎陽的閻氏貴人立為皇後。這個閻皇後心眼小、愛吃醋,後宮的李氏生下皇子劉保後,閻皇後居然下毒把李氏給害死了。

到了五月,京城一帶出現了大旱天氣,河南地區和十九個郡國還鬨起了蝗災。六月,太尉司馬苞去世了。到了秋天七月,朝廷就任命太仆、泰山人馬英當上了太尉。

八月,遼東的鮮卑人把無慮城圍了起來;九月,他們又跑去攻打夫犁營,還把那裡的縣令殺了。壬午日這天,天空又出現了日食。

尹就負責攻打羌人呂叔都這些黨羽,蜀地有兩個叫陳省、羅橫的人,他們響應朝廷的招募,就把呂叔都殺了,朝廷封他們做了侯,還給了他們不少賞錢。

這時,皇帝下令,讓屯騎校尉班雄帶兵駐紮在三輔地區,這個班雄是班超的兒子。朝廷又任命左馮翊司馬鈞為征西將軍,讓他統領關中各郡的八千多士兵;龐參帶著羌人和胡人的七千多兵力,跟司馬鈞兵分兩路,一起去打零昌。龐參的軍隊走到勇士縣東邊的時候,被杜季貢打得大敗,無奈之下隻能撤兵。司馬鈞自己一路前進,打下了丁奚城,杜季貢帶著人假裝逃跑。司馬鈞就讓右扶風仲光他們去收割羌人的莊稼,結果仲光他們沒聽指揮,分散兵力冒然前進,結果被羌人設下埋伏偷襲。當時司馬鈞在城裡,居然因為生氣,不去救援仲光他們。這年冬天十月,仲光他們全軍覆沒,死了三千多人,司馬鈞嚇得趕緊往回逃。龐參那邊因為沒能按時進軍,就找藉口稱病撤兵。後來兩人都被追究責任,關進了大牢,司馬鈞最後自殺了。當時度遼將軍梁慬也因為一些事被治罪。校書郎中、扶風人馬融就上書給皇帝,說龐參、梁慬有本事、有才能,應該原諒他們的過錯,讓他們將功贖罪。皇帝聽了馬融的建議,就下令赦免了龐參等人,還讓馬賢接替龐參當護羌校尉,讓任尚做中郎將,代替班雄駐紮在三輔地區。

這時,懷縣縣令虞詡跟任尚說:「兵法裡講,弱小的不主動進攻強大的,步兵追不上騎兵,這都是常理。現在羌人全是騎兵,一天能跑幾百裡,他們來的時候像大風大雨一樣快,走的時候又像射出的箭一樣迅速。咱們用步兵去追,根本追不上。所以就算咱們屯了二十多萬兵,這麼長時間了也沒打勝仗。我給將軍出個主意,不如把各郡的步兵都解散,讓他們每人出幾千錢,二十個人湊錢買一匹馬,這樣就能組建起一萬騎兵。用這一萬騎兵去追幾千羌人,前後夾擊,肯定能贏。這麼做既方便百姓,又能辦成大事,將軍肯定能立下大功。」任尚覺得這主意不錯,就採納了。後來他派輕騎兵在丁奚城把杜季貢打得大敗。他之前不聽班超的話,這時怎麼還聽話了?

太後聽說虞詡很有當將帥的本事,就任命他做武都太守。虞詡去上任的時候,有幾千羌人在陳倉崤穀攔住了他的去路。虞詡看到這種局麵,乾脆就不走了,還對外宣稱:「我已經給朝廷上書請求增派援兵,等援兵到了再走。」羌人聽說後,就分兵去搶劫附近的縣城。虞詡就趁著羌人兵力分散,日夜趕路,一天就走了一百多裡。他還讓士兵每人每天挖兩個灶,並且每天把灶的數量增加一倍,羌人看到他們人數越來越多,都被嚇得不敢靠近。有人不明白其中道理,就問他:「孫臏打仗的時候是減灶迷惑敵人,您卻增灶;兵法還說每天行軍不能超過三十裡,以防發生意外,您卻一天走二百裡,這是為啥?」虞詡解釋說:「敵人人多,我們人少,走得慢容易被追上,走得快他們反而摸不清咱們的情況。敵人看到咱們的灶一天比一天多,肯定以為有郡裡的援兵來了,人多行軍速度又快,他們自然不敢追。孫臏那時候是故意示弱,我現在是故意顯示我們人多,情況不一樣啊!」是啊!麵對同一件事,在不同背景下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等虞詡到了武都郡時,就發現手下的兵不到三千人,而羌人有一萬多,還把赤亭圍了幾十天。虞詡看到這情況,就下令讓強弩先彆發射,隻暗中用小弩射擊。羌人以為漢軍箭射不遠、威力小,就一股腦兒地進行猛攻。這時候虞詡突然下令,讓二十張強弩集中射一個羌人,箭無虛發,羌人一下子就慌了,趕緊往後退。虞詡就趁機帶兵出城追擊,殺傷了不少羌人。第二天,虞詡把所有的兵力都拉了出來,讓士兵們從東門出去,再從北門進來,換套衣服來回走好幾趟。羌人根本數不清漢軍到底有多少人,心裡就更加害怕了。虞詡料到羌人會退兵,就偷偷派了五百多人在水淺的地方設下埋伏。果然,羌人一敗,這些伏兵立刻就衝了出來,結果把羌人打得大敗,斬殺和俘虜了很多人。從這以後,羌人就徹底散了。後來虞詡通過考察地形,修建了一百八十座營壘,還把流亡在外的百姓都招了回來,他不僅救濟貧苦百姓,還開通了水運。虞詡剛到武都的時候,一石穀子要一千錢,一石鹽要八千錢,全郡隻有一萬三千戶人家;三年之後,一石米隻要八十錢,一石鹽四百錢,戶口增加到了四萬多戶,老百姓生活安穩,整個武都郡也安定下來了。

這年十一月,又有十個郡國發生了地震。十二月,武陵澧中的蠻人發動了叛亂,州郡派兵把叛亂鎮壓下去了。己酉日這天,司徒夏勤被撤職,庚戌日這天,朝廷就下令任命司空劉愷為司徒,光祿勳袁敞為司空,這個袁敞是袁安的兒子。

就在這時,之前的虎賁中郎將鄧弘去世了。鄧弘生活節儉,對歐陽《尚書》研究得特彆透徹,還在宮裡給皇帝當過老師。他死了之後,有關部門就向朝廷上奏,請求追贈鄧弘為驃騎將軍,並給予他特進的地位,還要封他為西平侯。太後想起鄧弘生前一向簡樸,就沒有給他追加官位、賞賜衣服,隻賜了一千萬錢和一萬匹布;鄧弘的兄弟鄧騭等人也推辭不接受這些賞賜。後來皇帝下詔書,封鄧弘的兒子鄧廣德為西平侯。鄧弘快下葬的時候,有關部門又上奏,請求按照霍光當年下葬的規格,派五營輕車騎士護送靈柩。但是太後沒同意,隻允許用白蓋車和兩名騎兵,讓他的學生們拉著靈柩送葬。後來因為鄧弘曾是皇帝的老師,朝廷就把西平的都鄉分出來,封鄧廣德的弟弟鄧甫德為都鄉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