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之王:從導演開始 第9章
-
鄧潮那句“具體到我,你們打算怎麼‘玩’?”像是一道考題,懸在咖啡館安靜的卡座上方。杜仲基知道,這是最關鍵的時刻,回答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鄧潮是轉身離開還是坐下來詳談。
他冇有立刻拋出預設的方案,而是先反問了一句,將話題引向更深層:“潮哥,在回答之前,我能先冒昧問個問題嗎?您覺得,觀眾現在為什麼對您近年的作品,反響不如預期了?”
這個問題有些尖銳,甚至失禮。陳賀在桌子底下緊張地踢了杜仲基一腳,生怕他觸怒了鄧潮。鄧潮的臉色也瞬間沉了一下,但看著杜仲基那雙清澈而坦誠、不帶絲毫挑釁的眼睛,他壓下了不快,反而真的開始思考。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川流不息的車流,語氣帶著一絲自嘲和疲憊:“原因很多吧。劇本同質化,角色冇有突破……可能,觀眾也看膩了我總是演那種‘高大全’的正麵形象,覺得不真實了。”
“冇錯!”杜仲基立刻抓住這個點,身體前傾,語氣熱切,“就是‘真實感’!潮哥,您不缺演技,不缺作品厚度,但您缺少一個讓觀眾看到‘鄧潮’本人、而不是‘角色’的視窗。觀眾渴望瞭解明星光環下的真實一麵——您會不會尷尬?會不會犯傻?麵對突髮狀況會不會手忙腳亂?”
他指向策劃書上的一行字:“我們這個節目,就是要撕掉所有標簽和劇本,把您,鄧潮,直接扔進一個完全不可控的真實環境裡。您不再是影帝,隻是一個需要為下一頓飯、下一站路費發愁的‘旅人’。”
鄧潮的指尖在“真實環境”幾個字上輕輕敲擊著,若有所思。
杜仲基繼續加碼,描繪具體畫麵:“想象一下,您和賀哥,身無分文,被扔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火車站。你們得想辦法自己買票,自己找吃的,自己找地方住。您可能會因為算錯賬被小販嘲笑,可能會因為找不到路而焦頭爛額,可能會為了賺幾十塊錢去幫人搬貨累得滿頭大汗……”
這些場景,與鄧潮平日裡出席的光鮮活動、麵對的鏡頭和粉絲的歡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陳賀在一旁適時地補充,帶著點惟妙惟肖的表演:“潮哥,到時候我肯定偷奸耍滑把重活都推給您,您可得防著我點!這畫麵播出去,觀眾肯定樂瘋了!”
鄧潮的嘴角忍不住勾起一絲微不可察的笑意,但隨即又被憂慮取代:“想法很刺激。但風險太大了。萬一表現不好,豈不是形象儘毀?而且,這種‘出醜’式的節目,會不會顯得……太掉價?”
“潮哥,這不是‘出醜’,是‘真實’!”杜仲基斬釘截鐵地糾正,“觀眾的反感來自於虛假和做作。而真誠的、哪怕是笨拙的、甚至是有些狼狽的真實,反而會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人覺得親切、可愛。這不是掉價,是接地氣!是把您從神壇上請下來,變成大家身邊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的‘潮哥’!”
他頓了頓,放出更具衝擊力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這能展現您的另一麵——不是影帝的從容,而是普通人的堅韌、智慧和幽默感。是在逆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樂觀精神!這比演十個完美的角色,更能贏得觀眾的好感和尊重!”
這番話,像重錘一樣敲在鄧潮的心上。他最近確實感到事業瓶頸,傳統的戲路似乎難以突破,觀眾的新鮮感在下降。杜仲基提出的,是一條從未設想過的、充滿風險但也可能充滿驚喜的賽道。
他沉默了很久,咖啡從溫熱放到冰涼。內心的天平在劇烈搖擺。一邊是安穩但可能繼續沉寂的現狀,一邊是高風險但可能迎來事業轉折的未知冒險。
最終,他抬起頭,目光複雜地看向杜仲基和陳賀,問出了一個更實際的問題:“就算我同意,平台呢?冇有電視台或視頻網站願意播這種‘草台班子’的節目吧?做出來冇人看,一切還是空談。”
杜仲基心中暗喜,鄧潮開始考慮後續問題,說明他已經心動了一大半。他知道,是時候拋出他計劃中的下一步了。
“潮哥,平台的問題,我們已經有初步想法。但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確定核心團隊,拿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產品雛形’。如果您願意加入,就是我們攻克平台的最大籌碼!”
鄧潮深吸一口氣,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他需要時間消化這巨大的資訊量,權衡利弊。卡座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隻有咖啡館的背景音樂在緩緩流淌。
陳賀緊張得手心冒汗,杜仲基則表麵平靜,內心也在焦急等待。
幾分鐘後,鄧潮睜開眼,目光中多了一絲決斷。他冇有說同意,也冇有說不同意,而是問:
“策劃書我能帶回去仔細看看嗎?另外,關於你們說的‘股權’具體怎麼分配,我需要更詳細的方案。”
杜仲基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隻要願意談細節,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大半!
“當然可以!”杜仲基立刻將另一份備份的策劃書推過去,“關於股權和更詳細的執行方案,我會儘快做一份補充協議給您過目。”
鄧潮收起策劃書,站起身:“等我訊息。”然後戴上口罩,離開了咖啡館。
看著鄧潮離去的背影,陳賀長出一口氣,癱在座位上:“我的媽呀,緊張死我了!杜導,你覺得有戲嗎?”
杜仲基看著窗外鄧潮坐進一輛低調的轎車,緩緩說道:“他已經心動了。現在,他需要說服的,是他自己和他身後的團隊。而我們,要準備好下一輪的‘彈藥’了。”
下一個目標,已經隱約在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