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影視:素錦的百世曆劫 父母愛情43
嘗試著針灸的時候偷偷往病人身上渡一點點靈力,果然效果奇佳,才紮了一會兒病人就緩解很多。
其實要是用上器靈空間裡那些丹藥,或者是她全身的靈力,這點病症痊癒不過分分鐘的事情。可惜丹藥雖多到底有數,她自己那點靈力更是有數,拿來給人治病並不現實。
何況現在的秀娥是一點兒也不敢輕舉妄動,之前《赤腳醫生手冊》的事情讓她清楚的意識到,在這裡但凡做點兒什麼出格的事兒,有的是人會把她的底子扒個乾淨。
而且她之前出了那麼大的風頭,那點底子早不知道被人扒了多少回。
她一個農村出身的沒上過學的軍嫂,能整理出那本書。還可以用書上記載的都是最基礎、最簡單、最常見的一些疾病,而且上麵記載的治療方法都簡單有效,最適合她這種基礎薄弱的人使用來解釋。
也正是這樣一本簡單易懂的書,恰好能證明王秀娥同誌心係百姓,說明她學習的時候努力用功。而且這是一個學了幾年醫術的人,隻要有心就能整理出來的東西。最多也隻是書裡內容全麵不全麵的區彆。
可若是遇到痛風和風濕這種千百年來,不管中醫西醫都治不好的疾病。她一個隻學了幾年醫術的農村軍嫂上來就能治好,那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萬一那些個專傢什麼的要來和她學習交流,她也沒有把握能用這個小世界的知識給他們說明白,總不能提什麼治癒法術和丹藥吧。
思量再三,秀娥給這些老人針灸的時候隻是用了極少的靈力。效果隻是儘量緩解病人身上的痛苦,而且需要長期堅持治療纔不影響生活。
連續出診了一個月,終於秀娥坐在醫院也有人上門治病了,對這種情況她很是滿意。
終於把鬆山島和周圍幾個小島都走了一遍,也用了半年多的時間。雖然針灸緩解疼痛的效果就不錯,可那也需要長期堅持才行。對於一些生活困難的老人來說,他們寧願在家裡忍著,也捨不得隔三差五花一次掛號費來醫院找秀娥治病。
瞭解到這些情況,秀娥直接找上了院長。
“是王醫生啊,”院長看著秀娥笑的像個彌勒佛似的,要知道因為這位大名鼎鼎的軍嫂,他們醫院向上麵申請資源的時候可比從前容易得多。所以院長麵對著她的時候,從來都是好說話的樣子,“今兒過來有什麼事兒嗎?”
秀娥可不知道院長肚子裡的彎彎繞,她從來都是有什麼說什麼,表現出一副直爽的性子。
“院長,”她坐在院長對麵,直接說了生活困難老人捨不得掛號費的事情。“我是這麼想的,咱們島上人也不多,我這個中醫科乾脆免費給島上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治病。當然,免費也隻是我針灸免費。要是需要開藥的話,藥費還是得花,咱不能憑白消耗國家資源不是。”
院長一聽,考慮了幾秒鐘就覺得這事兒可行。雖說免費治病,可也不耗費醫院的資源。同時又能給醫院掙個好名聲,這妥妥的又是一大功勞!
當然不管是因為秀娥自己,還是因為老丁這個政治部副主任,醫院是不敢貪墨這份功勞。不但不敢貪墨,還得找個好時機把秀娥的表現全都報上去才行。
所以秀娥的這個申請,院長幾乎馬上就拍板同意。
這一舉動,讓秀娥在軍區甚至整個海島的名聲直接更上一層樓。以前遇見人,不是叫秀娥弟妹就是嫂子,要不然還得叫一聲一樣他娘。
現在呢,不管是不是部隊裡的人,所有見到她的人都會喊一句‘王大夫’。
隨著秀娥的病人越來越多,她醫術高明的事情也被傳揚開來。上頭又發下來一輪表彰,同時發下來的還有《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的稿費。
獎章秀娥收了,至於稿費全部被秀娥捐給了國家。畢竟一下子好幾萬塊錢,甚至之後還有源源不斷的錢到賬,在這個年代還是太招眼了些。
“王秀娥同誌,請問你真的要把這麼一大筆錢捐給國家嗎?”
雖然建國前後,一直有不少人打著支援國家建設的名頭捐獻家產。那些人大多都是些資本家之類的,他們捐家產多半是為了自保。可如今這位王秀娥同誌,那出身可是八輩子貧農,丈夫也是農村出身的軍官。
可以說他們家哪怕真的收了這筆钜款,雖然打眼卻也很安全。畢竟王秀娥在上頭大領導那邊掛了號,領導對她還是一個勁兒的誇讚。旁人就是對這筆錢眼紅,也不敢做什麼。
如今這位農村出身的軍嫂,看到這麼一筆钜款居然沒有一點猶豫,直接捐給了國家。那麼這位同誌,不是覺悟極高就是極其聰慧。總之不管什麼原因,那位丁副主任能有這麼個老婆真是上輩子積德。
沒人知道這位特意上島的上級領導心裡那麼多想法,王秀娥這會兒隻想著趕緊把這筆錢給處理了纔好。
“領導,我確定把這筆還有後續全部稿費全部捐給國家。”她的態度很堅定,一點兒不捨都沒有。
“不用跟你們家丁主任商量商量?”領導好似玩笑著問。
“不用商量。”秀娥半點磕巴都沒打,“我和我家老丁現在都有工作,我們的工資就足夠家裡的生活。而我和我們的家人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所以這筆錢對我們家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看著會議室另一側的幾位上級領導,還有醫院的領導們,秀娥接著表明自己立場。
“而我正是因為瞭解農村醫療資源匱乏的現狀,才寫出了這本能快速培訓一大批適合最基層醫療人員的書。我也知道咱們國家才剛成立,正是百廢待興,而我也願意為我們國家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話一出,會議室頓時掌聲一片。
等領導們又一輪表揚過後,秀娥纔有些不好意思的說:“當然,我對這筆錢的用途還是有點私心的。”不等領導們開口,她就把心裡的話給說了出來,“就是我想著不管是培訓鄉村醫生,還是在農村建立衛生所,能不能給我們老家那邊一些優先政策。當然如果國家還有其他考慮,我們老家那邊晚一點也行的。”
總之意思就是,她這筆錢不管早晚一定要惠及老家的父老鄉親們才行。
這話一出,那幾位領導倒是哈哈笑了出來。
為首的那位直接保證,“王秀娥同誌放心,這一點我就可以直接給你保證,保證先給你們老家那邊撥款。”
這就行了,彆的她也不再多求。
好幾萬塊錢一捐,又是大大的功勞。不管是這個偏僻的小島,還是外頭,又讓秀娥大大出了回風頭。之前還沒徹底過去的‘向農村軍嫂王翠娥同誌學習’的運動,再次掀起了一陣風潮。
接下來就是市裡、省裡乃至京城的不少軍區或者地方的醫院,都希望調秀娥過去工作。甚至京城的軍區,還答應可以連同老丁一起調過去。
看著蠢蠢欲動的老丁,秀娥趕緊把人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