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影視:素錦的百世曆劫 情滿四合院21
提起這件事兒,就連三大爺都覺得易中海辦的不地道。
他閆富貴就算再愛占人家便宜,那也是小打小鬨,一棵蔥,半頭蒜,要麼就蹭吃蹭喝的事兒。
可誰知道易中海那個看著一臉正派的老家夥,還能乾出他們人家生活費的事兒。
對此三大爺也表示鄙視他,“這話也不錯,你們倆也算苦儘甘來了。”
為了防止傻哥跟三大爺再起什麼齟齬,雨水趕緊打斷了倆人的話頭,“今兒買次新車是高興的事兒,咱就不提那掃興的人了。那什麼,三大爺,我跟我哥就回去了啊。”
“哎,你們都買新車了,要不要炒倆好菜慶祝一下?一會兒我帶著酒跟你喝一杯呀!”
眼看傻柱要跟三大爺說什麼,雨水趕緊拉著他往裡走,更是假裝沒聽見的樣子。
“哥,今兒晚上給我做個芥末墩兒吧,然後咱倆吃麻醬麵。”
一提到吃,何雨柱這個廚師馬上就上了心,“那芥末墩兒是冬天吃的菜,這大夏天的,4你怎麼想起吃它了?
不過誰叫你是我親妹子呢,想吃也行,今兒就給你做一個。
咱家好像沒麻將了,不過還有一點兒老黃醬,乾脆咱倆吃炸醬麵得了。”
“家裡都沒肉,炸醬麵裡不放肉丁兒,能好吃的了嗎?”
“這你就不懂了吧?沒有肉,哥給你拿蝦米皮炸醬。”
“腥了吧唧的,不好吃。”
“那彆人做有腥味兒,可你哥我是誰呀?咱可是軋鋼廠的大廚,就算用蝦米皮炸醬也不會有味兒。”
事實證明,傻柱的廚藝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他用蝦米皮炸出來的醬不但不腥氣,還有一點兒蝦米的鮮味兒。
隻是那麵條兒自然不是純富強粉的麵條兒,摻了有一半兒的棒子麵兒。
好在如今正值炎夏,這炸醬麵裡倒是不缺菜碼。
黃瓜絲兒,胡蘿卜絲兒,心兒裡美,綠豆芽兒,五顏六色的放在碗裡,簡直叫人食慾大增。
這東西在這個年月已經算是好飯了,雨水也沒有挑揀什麼。
再說還有她喜歡的芥末墩兒,白菜弄酸甜開胃,再加上一層芥末醬的靈魂衝擊,嗬!一口下去,眼淚直接下來了。
兄妹兩個一頓飯吃的溫馨熱鬨,旁邊兒的賈家,飯桌上的氣氛就有點兒不好了。
“這易中海也是夠沒用的,怎麼就叫何大清回來了呢?
要不然他何大清每月寄回來的錢,都在那易老頭兒手裡,到了以後還不都是咱們家棒梗的。”
賈張氏一點兒也不在乎孩子在不在場,大拉拉的就說出人家的錢,將來都是棒梗的這種話。
好在秦懷茹不管心裡怎麼想,麵兒上還是要點兒臉。
“媽,您說什麼呢?那人家的錢,怎麼就成了咱們家棒梗的了?”
賈張氏沒在這個問題上跟兒媳婦兒白扯,倒是有些值得一滿的說:“那易中海的名聲,這回算是臭大街了。將來他還敢不對咱家棒梗好,小心以後棒梗不給他們養老送終。”
要是擱平常,賈張氏說這種話,秦淮茹肯定得開口阻止。可今天賈張氏說了,秦淮茹卻低著頭,沒言語。
“想什麼呢?”老太太沒忍住問兒媳婦。
秦淮茹嚥下嘴裡的棒子麵兒窩頭,才小聲兒說:“您也說一大爺如今名聲都壞了,那咱家放個他們兄妹還用得著讓一大爺幫著養嗎?”
“不找易中海,你還想找誰呀?我跟你說,秦淮茹,你嫁到我們老賈家,就是我們家的人了。改嫁,找下家兒,你想都彆想。
你可不能對不起我們東旭,還有家裡幾個孩子。
再說,咱們家跟易中海不是都簽了協議嗎?居委會那兒都有檔案。
放心吧,將來易中海還指著咱們棒梗呢,他不敢對孩子不好。
有了他這個8級工的支援,咱家日子也過得下去。就等著我孫子他們長大成人,咱們任務也算完成了。”
說實在的,有易中海的幫忙,秦淮茹身上的擔子確實沒有那麼重。
可她到底也是個女人,也想有個知冷知熱的男人,互相有個依靠。
當然這個想法,也隻是想想而已。畢竟有她這個婆婆在,要想再嫁人那可是難了。
這頓飯,婆媳兩個吃的是心思各異。
當然氣氛再差,也差不過易中海家裡。
自從被何大清揭穿了,他侵吞何雨柱兄妹的生活費之後,不管是在院兒裡還是在廠裡,易中海覺得都快抬不起頭了。
不過心裡又有些怪異,那何大清到底是怎麼知道雨水考上大學的?還有那個白寡婦,怎麼沒攔著點兒何大清,竟然叫他直接出現在四九城。
心裡又是懊悔,又是暗恨。不過為了以後的日子,他還是得給之前做的事兒找個過得去的藉口。
於是沒過幾天,這一片兒區還有軋鋼廠裡,就開始有傳言說:易中海根本就沒有貪墨何雨柱兄妹的生活費,他是把這兄妹兩個拿著錢不會過日子,就想著替他們攢下來。等將來兄妹兩個娶親、嫁人,再把這筆錢拿出來還給人家。本來是好心,結果還叫人家給誤會了。
不管是真是假,至少這會兒的傳言倒是對易大爺沒那麼不友好了。
當然這些風言風語,目前雨水和他傻哥還沒有聽見。尤其是雨水,最近差不多天天都被向紅拉出去玩兒。
“你這大學都考上了,就彆天天在家裡悶著了。這暑假可得跟我好好出去玩兒玩兒吧。”
玩兒就玩兒唄,不過雨水還是要問一問,“那就咱倆人去玩兒什麼呀?”
“誰跟你說就咱倆了?還有好幾個以前咱班同學,大家約好了一塊兒去玉淵潭劃船。”
“怎麼約玉淵潭去了?咱們離北海近呀!”
“近也沒近多少,玉淵潭那邊兒大,那裡滑著才過癮呢。
行了,行了,趕緊走吧,你不是有自行車嗎?咱都騎車去。”
這話說的,現在可是60年代,這會兒的人認為二環以外就都是鄉下。這幫人寧願橫跨一個北京城,也要去西邊兒的玉淵潭劃船,也是真夠有精神的。
想想也行!這會兒的人那真是體力好啊,一幫半的孩子,從後世的東二環,直接騎車騎到西三環。那一個個到了玉淵潭公園兒,也是歡蹦亂跳的,竟然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