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影視:素錦的百世曆劫 如懿傳海蘭10
熹貴妃都把手伸到她這裡了,那麼海蘭也沒必要再客氣。
控製個小太監,把熹貴妃和果郡王、沈眉莊和溫實初、葉瀾依和果郡王、蘇培盛和崔錦熙、衛臨還有溫實初、熹貴妃和甄玉隱,那點兒亂七八糟的過往往景仁宮一送。
當然海蘭還在信上寫了,滴血認親並不準確,親生父子的血也有可能不相容,非親生的也有可能相融。
若想判斷孩子的父親是誰,隻找醫術高明的大夫給孩子診脈,看他們是足月還是早產。
把關鍵資訊都寫好又送出去,剩下隻用等訊息就成。
果然昔日的打胎大隊長沒有讓海蘭失望,隻用了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宮裡就已經變了天。
被軟禁在景仁宮的宜修,雖然被皇帝下旨死生不複相見。可她心裡有巨大的仇恨和不甘一直支撐著,讓她能夠好好活到如今。
能夠把訊息送到她這個不費而廢的皇後手裡,說明背後的人也是有本事的。能利用她這個苟延殘喘的皇後,至少字條上寫的內容應該都是真的。
對家族並沒有多少牽掛,對皇上也已經心灰意冷的宜修,為了心中的不甘和仇恨,決定最後拚上一把。
她動用了太後留給她埋的最深的眼線,趁著蘇培盛沒在皇上跟前伺候的空檔,養心殿一個不太起眼的小太監,就把宜修手裡那封信直接呈到了禦前。
一開始胖橘還因為景仁宮送的信不想看,後來還是那個小太監說:“回皇上,景仁宮的人送信過來的時候,說是有人趁著送飯的機會,把信送進了景仁宮。還說裡麵的內容事關江山社稷,叫奴才務必避開蘇公公的時候呈給您。”
身為一個已經年老體衰的帝王,本身的疑心病就很重。
這會兒聽著奴才這麼說,他並沒有著急看信。
反而叫來了粘杆處的夏刈,先叫人控製住這個小太監,再叫來禦前侍衛守住養心殿大門。
隨後又傳來太醫,本能的胖菊這回並沒有叫衛臨。而是另外叫了太醫院平時比較低調的兩個太醫。
等太醫先驗過信紙上沒有毒,皇上再重新接過那封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上麵的內容。
這一看不要緊,信上的內容叫胖菊氣血上湧,喉中隻覺得腥甜,一口血就噴了出來。然後兩眼一黑,整個人就倒了下去。
幸虧養心殿就候著兩位太醫,這會兒見皇上吐血又昏倒,趕緊拿出看家的本事,一通紮針又是灌藥。好一會兒才把皇上給救醒。
胖橘醒來的第一件事兒,都顧不上他自己的身體,直接下旨讓禦林軍先護好養心殿。
另派一隊禦林軍把後宮給圍起來,同時讓夏刈親自帶人,把蘇培勝和他的徒弟、太醫衛臨、以及永壽宮和曾經惠嬪身邊的奴婢通通帶走,單獨審訊。
至於果郡王,隨便用了個禦前失儀的藉口,先把人圈在王府。
宮裡忽然這麼大動靜,後宮嬪妃被弄得人心惶惶。就連遊離於後宮之外的重華宮,也感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氛。
如今的弘曆也顧不上後院紛爭,對一直在書房轉著圈兒的派人打聽訊息。
可惜這回聖旨下的突然,後宮一乾人等也都一頭霧水。
就連出去打探訊息的小太監,也直接被加強巡邏的禦林軍給趕回了重華宮,並嚴令禁止不許隨便走動。
好在弘曆如今也算是隱形太子,宮裡願意賣他好的人也有不少。
很快他這邊也得了訊息,永壽宮被禦林軍圍住,宮裡的宮女太監全都被關進了慎刑司,並且在嚴加拷問。
“王爺,如今還不知道是什麼事兒。隻是慎刑司那邊口風也很緊,奴才實在打聽不出什麼訊息。”
弘曆皺著眉,看著跪在地上的奴才。有心想責罰一頓,可又不敢在這時候鬨出動靜。隻能無奈的揮揮手,讓他繼續出去打探訊息。
結果隨著越來越多的訊息進入重華宮,弘曆的眉頭也皺的更緊。
什麼蘇培勝也進了慎刑司。
還有太醫院的太醫也進去一個,問題是這個太醫還是西貴妃的親信。
後來熹貴妃的義妹,那個十七叔的側福晉好像也被宣進宮。
看來看去,好像被牽扯進來的全都是熹貴妃一脈。作為熹貴妃名義上的兒子,弘曆的日子過的也是提心吊膽。
好不容易大家跟鵪鶉似的縮了幾天,結果沒迎來雨過天晴,後宮又接連發生了幾件大事。
寧嬪推六阿哥入水,致使六阿哥早夭,皇上大怒,直接賜死寧嬪。
熹貴妃痛失幼子,傷心之下竟也一病不起,沒幾日便藥食無醫,直接跟著六阿哥去了。
靜和、靈犀兩位公主,直接被送去公主所,由教養嬤嬤教導。
端皇貴妃、敬貴妃,治宮不嚴,致使後屢生事端,著降為貴人,各自禁足於各自寢宮。
這算皇宮裡發生的幾件大事兒,還有出宮修行的舒太妃,偶感風寒、重病不治的訊息就沒掀起多大風浪。
倒是果郡王側福晉甄玉隱,實乃百夷罪臣之女,被皇上下旨休棄。
甄遠道私納罪臣之女,並以外室女充當嫡女婢,甚至混淆血統嫁入皇家,其心可誅。於是甄加滿門被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大概是為了皇室顏麵,雍正發作出來的就這麼多人。至於其他人,就等這個小心眼兒又記仇的帝王過後慢慢算賬。
比如沈自山,每兩年由於貪汙軍餉,直接罷官抄家,全族流放。流放途中卻遇山匪,闔族竟無一人生還。差不多跟甄家一個下場。
至於太醫溫實初和衛臨兩家,也被隨便找了個藉口,比如治死了靜和公主,這兩家也直接被抄家斬首。
皇上這麼隔三差五發作一回,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那真的是噤若寒蟬。
就連之前推行不順暢的政令,如今也變得順暢起來。
雍正皇帝殺了這麼多人,總算稍微消了點兒氣。隻是看著如今的氛圍,倒是讓他政事上輕鬆許多,乾脆就一直嚴肅下去。
這段時間的弘曆已經敏銳的察覺出,肯定是熹貴妃那些人乾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觸怒了皇阿瑪。
身為熹貴妃的兒子,也隻能努力在皇阿瑪跟前表現,爭取做一個在他皇阿瑪眼裡合格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