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影視:雲端美人 第11章 寶蓮燈前傳11
敖丙被雲卿緊緊禁錮在懷裡,他看著年邁的父王與神情悲傷的妹妹,圓潤的獸眼裡浸滿淚水。
這個時候他才徹底明白,為何哪吒會一言不合便對東海之人動手。
而那所謂的為禍人間,禍害百姓,不過是一場誤會。
說起來,這是一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故事。
一年前,陳塘關治下有一戶姓劉的人家,這家人以打漁為生。
戶主是一老漢,名為劉海,他從十五六歲開始,便跟著同村之人一起到海上討生活,風吹日曬,結網捕撈,這撒網捕魚的日子一過便是四十幾年。
劉老漢青年喪妻,好在他那同為漁家女的妻子給他留下了一個兒子。
後來孫子出生,劉老漢年歲漸大,就卸下身上的擔子,留在家裡專心帶孫子。
誰想天有不測風雲,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他那出海捕魚的兒子與兒媳便再也沒能回來。
劉家不過一天的功夫,便家破人亡,隻剩爺孫倆相依為命。
偏禍不單行,剛失去父母的三歲孩童晝夜啼哭,生生將自己哭出了病。
這孩子也是可憐,他父母的頭七還未過,自己倒發起了高燒。
小兒病痛需藥來治,而藥又需要錢買。可劉老漢為給兒子兒媳辦喪事,早已花光了微薄的家資,哪裡還有錢呢?
為了籌措治病的銀錢,劉老漢不得不重操舊業,他劃著家中唯一剩下的一艘破船到海裡捕魚。
可惜他運氣不好,將破舊的漁網撒下去,什麼都沒撈著。
一無所得的劉老漢想起家裡燒紅了臉的孫子,他望著茫茫大海,咬了咬牙。
最終,他劃著那艘跟了他幾十年的破船進入了深海。
深海遠離海岸,危險重重,隻有那年輕又自大的少年人纔敢進入,劉老漢活了這許多年,隻冒險過一次。
那一次他的船上載滿了漁獲,靠著那一次犯險,他風風光光地娶回了妻子……
而今,他年近花甲,為了生病的孫子,不得不再犯險一次。
深海廣闊無際,天地間靜得隻能聽見海浪的湧動之聲。
一葉小小的孤舟帶著毀天滅地的勇氣,孤單地漂浮在蔚藍的海天之間。
一網撒下去,劉老漢做著祈禱:“老天爺,求求你了,這一次一定要讓我滿載而歸啊……”
他說起了他那不幸遇難的兒子兒媳,說起了他可憐的孫子,濕鹹的眼淚流入海裡,與海水融為一體。
孤立無助的老人遇上了心軟的神,獨自在海裡巡遊的小白龍聽見了這個老人的祈求。
湧動的海水之下,一條條肥美的魚不斷鑽入破舊的漁網之內。
到了收網之時,劉老漢感受到那沉甸甸的重量,渾濁的眼睛裡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可是,上天總愛與人為難,命途多舛的老人再一次失去了希望。
“我的魚!”
當陳舊的漁網破開,裡麵的魚四散流入海中,劉老漢撈起破了大口的漁網,欲哭無淚。
正當老人哭得稀裡嘩啦的時候,小白龍又一次心軟了。
於是,一條又一條肥美的大魚紛紛從海裡躍出,不偏不倚地落入了漁船之內。
直到那艘小小的漁船禁不住這沉重的饋贈,差點翻進海裡。
小白龍不得不用腦袋頂著那船,一路將人護送到近海區域,直到發現了人類身影,才沉入海中。
轉身欲走之際,那劉老漢跪在船頭,對著若隱若現的白色龍尾道謝:“多謝龍神大人護佑……”
劉老漢的破漁船打了滿滿的一船魚,這個訊息在漁民之間流傳開來。
很多附近的漁民湧進劉家察看,見他果然帶回許多珍稀魚類,都歡呼起來。
劉老漢家日子過得苦,這是眾人都看在眼裡的事,見他有了豐饒的漁獲便都為他開心起來。
直到有人在破船裡發現了許多葡萄般大小的珍珠。
那珍珠在破敗的漁船裡顯得格外溫潤,象牙般的光澤,引得眾人垂涎萬分。
便有人問:“劉老漢,你這船裡哪來的珍珠啊,怎麼偏你這樣好運,出一趟海,便滿載而歸?”
問的人多了,劉老漢禁不住,便講出了自己遇見龍神的事。
漁民們從未見過神仙,隻知道偶爾能在雲雨天氣裡窺見真龍。
得知劉老漢的魚乃海裡的龍神所賜,便一個個眼睛發光。
“當真?你這一船魚都是自己從海裡跳進來的,你那些珍珠也是龍神給的?”
劉老漢感動地抹著眼淚,道:“是龍神見我可憐,便賜了我這些東西,好讓我換了銀錢給我孫兒治病……”
知道真相的漁民們便激動瘋了,從那以後全都躍躍欲試起來,一個個都想效仿劉老漢,也得一場這天大的機緣。
一艘艘漁船向深海而去,妄想得到同樣的饋贈。
可是他們沒有劉老漢那樣的運氣,這些人不是差點掉進海裡,便是被巡海夜叉驅趕回來。
出師不利的人們開始眼紅起來,他們不能得到的,憑什麼劉老漢卻得到了,這怎麼公平呢?
於是,在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劉老漢家遭了盜賊,爺孫倆全都死在了淩亂的破屋子裡。
也是從那以後,近海的漁民們便開始祭祀龍神。
他們以為劉老漢之所以能夠得到饋贈,是因為他的兒子與兒媳祭了龍神,所以他才會得到神的眷顧,從海裡獲得了那麼多的財寶。
於是,村子裡開始向海裡獻祭童男童女。
他們不知從哪裡聽來的傳說,以為海裡的龍族會喜歡純淨的童男童女,便合夥製了一艘註定會沉沒的竹筏,將不滿七歲的孩子送進了深海。
這樣送了幾次,卻並沒有得到預想中的回報。
海裡的龍王發覺不對,便派敖丙去岸上察看,敖丙知道漁村裡竟然偷偷獻祭,便現出真身,威脅恐嚇了他們一頓。
東海龍王敖廣是個膽小的神仙,他的東海出了這等事情,要是叫天庭知道,還不問罪?
他自然不敢隱瞞,便當即去天庭給玉帝稟報了此事。
玉帝覺得漁民們愚昧,竟敢拿童男童女褻瀆真神,便命東海龍王一年內不許給他們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