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影視:雲端美人 第6章 祝英台的妹妹6
“先生有所不知,我近來正有一樁煩心事,一直悶在心裡,許是日思夜想,這才悶出了病。”
祝夫人被人說中了心病,便沉歎道:“我有兩個女兒,本是要出閣的年紀,偏偏個個心野,如今全都吵著要去杭州讀書。”
祝英台便道:“夫人,讀書本是一件好事,為什麼不讓她們去呢?”
“讀書是好事,隻是這世道哪有女子出門讀書的道理?”
祝夫人搖搖頭,歎氣道:“即便我們同意,那書院的山長和夫子也不會同意的。”
祝英台:“夫人,若是書院同意您家女兒前去求學,您會願意放人嗎?”
聽了“大夫”的話,祝夫人驚愣了一瞬,而後道:“我們做父母的當然想兒女順心如意,要是能有辦法滿足她們的心願,我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隻是,能有什麼辦法讓她們順心如意呢?”
祝英台笑道:“隻要夫人同意,方法很簡單,讓她們女扮男裝不就行了。”
祝夫人一嗤:“說的倒容易,要真能女扮男裝,讓旁人認不出她們的女兒身,我不早就答應了嗎?”
見祝夫人有鬆口之意,雲卿從祝英台身後走出,笑問:“老夫人說的可是真心話,隻要她們不被旁人認出女兒身,你就同意她們去讀書?”
祝夫人看著眼熟的小藥童,驚疑地點了點頭。
“是啊,去杭州讀書,總比在家裡整日苦悶來的舒心,隻要她們能高興,我什麼不能答應她們。”
聽了祝夫人之言,祝英台也裝不下去了,從椅子上起身,眼含淚花地叫了聲娘。
祝夫人看著跪在身前的兩個女兒,哭笑不得道:“好啊你們,竟然聯合在一起鬨騙我,我說剛才怎麼看著那麼眼熟。”
祝雲卿、祝英台:“娘,您剛才已經答應我們了,可不能反悔啊。”
祝夫人看著笑得像吃了蜜的兩個女兒,無奈地點了點頭。
翌日,曹娥江渡口,迎來了兩主二仆。
當前的兩位作書生打扮,一舉一動說不出的風流瀟灑。後頭跟著的是兩個書童模樣的男仆,此刻正挑著行李和書冊。
“小姐,船開了!”銀心看著逐漸離岸的船,著急道。
此刻四人離岸邊還有百來米的距離,見此便大聲呼喊。
“船家,等等我們,還有人沒上船呢。”
主仆四人的呼喊驚動了不少人,坐在船尾的一布衣男子便好心去了船頭,提醒了船家。
船上的王藍田見到這一幕,便喝道:“喂,書呆子,你發什麼好心,是他們來晚了,憑什麼讓我們等他們。船已經開了,你看不見嗎?”
布衣男子就是梁山伯,他聞言便客氣道:“這位公子,大家遠行不易,錯過這趟船,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不如便行個方便吧,也不會耽擱太久的。”
在二人說話的功夫,船已經靠了岸,岸上的英台與雲卿等也踏入了船艙。
王藍田見此便翻了個白眼,嘴裡罵罵咧咧道:“我還當是什麼人,原來隻是兩個娘們唧唧的矮豆丁!”
聽了王藍田的話,祝英台不悅道:“這位兄台,我們萍水相逢,你何故口出狂言?”
王藍田沒好氣道:“出門也不看看時辰,為了你們,耽誤了少爺我的行程,罵你們幾句怎麼了?”
祝英台氣得臉都白了:“隻是略等了等我們,哪裡就誤了你的行程,船又沒有行出多遠,彆人都沒說什麼,就你話多。”
“你這個矮冬瓜,還敢和少爺我爭論,你知道我是誰嗎?”
王藍田高抬起下巴,高傲道:“說出來嚇不死你,快滾到一邊去,少爺我沒功夫與低賤之人多言。”
雲卿忍不了這紈絝的習性,二話不說就從他身前走過去,一腳狠狠踩在他的鞋上。
一聲豬叫傳來,王藍田抱著腳,指著若無其事的雲卿,道:“你這個賤民,竟然敢傷我,看我不讓人打死你。”
說著,王藍田便指揮著身旁的書童,示意他去教訓人。
銀心與錦心護在雲卿身前,怒目道:“我看誰敢傷我家公子!”
王藍田身旁隻跟了一個書童,見此便小聲勸道:“少爺,他們人多勢眾,咱們要吃虧的。”
王藍田剛想再言語,便見梁山伯走到兩方之間,勸和道:“大家相逢就是有緣,出門在外,何必徒惹是非,還是心平氣和的好。王公子,你說呢?”
王藍田冷哼了一聲,“我倒是想心平氣和,奈何有人不願意。”
梁山伯便又勸雲卿:“這位公子,你方纔踩了王公子的腳,不知道可願道歉?”
雲卿笑道:“當然。”
說完話,雲卿走到王藍田身邊,目光沉沉盯著他的另一隻腳,嚇得他大叫:“你彆再過來了,我不需要你的道歉,不疼不癢的有什麼用……”
雲卿轉身,衝著梁山伯無奈攤手:“看來王公子寬仁大量,並不需要我的道歉。”
見爭端消弭,梁山伯對著祝英台與雲卿點了點頭,便出了船艙。
雲卿與英台放置好行李,便尋了個位置坐。
祝英台看著船艙外的布衣書生,想了想就要起身。
“九哥,你去哪裡?”雲卿問。
祝英台回眸一笑,指著外麵道:“人家幫了我們,我去謝謝他。”
祝英台腳步輕盈地走上了甲板,而後對梁山伯拜謝道:“多謝這位兄台出言相助,我們兄弟二人感激不儘。”
梁山伯看了看祝英台,又看了看船艙內的雲卿,瞭然笑道:“原來你們是兄弟啊,我說怎麼看著這麼相像。”
祝英台:“我們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兄弟,難免長得相似。”
聽是雙生子,梁山伯驚奇道:“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雙生子,真是好奇妙啊,你們除了性格,簡直一模一樣呢,真讓人羨慕。”
祝英台笑道:“我看兄台像是讀書人,不知是要到哪裡求學嗎?”
祝英台從剛才的事件中,已經看出眼前之人的善良寬厚,想著若是同路,便一起作伴,這樣也能規避一些風險。
梁山伯坦言道:“我欲去尼山書院。”
聽到這個答案,英台深覺有緣,便喜道:“真巧,我和弟弟也是去尼山書院求學。”
二人本就互有好感,這下更覺投契,便相互約定一同趕路,並交換了姓名。
“在下會稽梁山伯。”
“在下上虞玉水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