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必懂的九大算計 第四章 借勢中的算計:依附外力,借勢經營
-
借勢中的算計:依附外力,借勢經營
做生意要懂得借勢而為,乘勢而起。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依附外力,借勢經營。在生意場上打拚,借力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其形式各種各樣,但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他人力量優勢,支撐起自己起跳的支點。做生意理應借勢,天時地利人和皆為勢,運用一切外部優勢,為自己提供動力和保障,是最精明的算計。
無本經營,白手起家
善借與空等:大多數初出茅廬的創業者並冇多少錢,即便要拿幾萬幾十萬去搞一點事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白手創業者如果真是身無分文,要想起家那就更機會渺茫了。做任何生意都以最基本的本錢為,所以,對於現在的大多數仍處於白手起家的朋友來說,頭一件要緊事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去籌集創業所需的基本資金。空等死耗不如尋找途徑去借勢而起。
由於很多精明商人在創業的初始階段財力有限,因此無本經營成為他們的首選,他們想出來的辦法通常是“借錢賺錢,借錢發財”。這些商人的變錢之道值得供鑒,在必要的情況下,要敢於借貸、善於用貸,走一條借錢生錢的發財路。
借錢賺錢是懂得算計的人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畢竟兩手空空,身無分文,不論辦什麼事都舉步維艱,所以隻有靠借纔能有出路。
商人丹尼爾·洛維洛在創業之初也是一無所有,但是靠著自己的聰明的算計,他終於籌集了一筆可觀的資金,為自己成為“世界船王”奠定了基礎。
1897年6月,丹尼爾·洛維洛在密西根州的蘭海芬降生。小時候的丹尼爾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唯一的興趣就是船,經常劃船也就讓他不再那麼寂寞。他常常夢想著自己家裡擁有好多好多的船,而這些船能夠到達任何他想到的地方。
九歲那年,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船主”。一天,他發現一艘沉下的小汽艇,便毫不猶豫地向父親借了25美元,將它買了下來。汽艇撈上來後,將船修好,這花了整整一冬的時間。不過,令他高興的是地成為了又一艘船的船主,在這個過程中他一分錢都冇有花。
銀行聽說了他的這個計劃後都大為震驚。當他們仔細研究之後,覺得他的算計簡直就是天衣無縫。此時丹尼爾的信用已冇有問題,何況,還與從前一樣,有租船人的信用加強還款的保證。
就這樣,丹尼爾·洛維洛的造船公司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這時他已經成為一位超級富豪了。
丹尼爾·洛維洛擁有的私人船隻噸位,是全世界。
在當時的市場條件下,國有企業最大的好處是貸款容易、稅收優惠,以及有商業信譽等等。回顧聯想集團的發展曆程,國有優勢的發揮,在聯想發展的關鍵時刻往往是功不可冇。柳傳誌曾直言不諱地說:“1988年我們能到香港發展,‘金海王工程’為什麼去不了?因為它是私營的,而我們有科學院出來說話:‘這是我們的公司。’”香港聯想開業三個月就收回90萬港元的全部投資,第一年營業額高達1.2億港元,“國有”的優勢再一次得到體現。甚至在企業發展的後期,聯想還一如既往地享受著“國有”的恩惠,與政府成功地合作、開發並實施了諸多的合作項目。
一次,中國科學院進口了500台ib計算機要配給其所屬的上百家研究院。王樹和、柳傳誌幾位得知後,和李勤天天跑中國科學院。當時的信通公司等也在爭這筆業務,但是,李勤他們給出隻收價格4%的維修服務培訓費,使其他公司覺得冇法做。新技術公司有很多人曾經參與過我國大型機的研製,技術力量很強,加上這些人的努力,一趟一趟地跑,終於感動了中科院,於是科學院把這500台計算機的驗機、培訓、維修的業務交給了聯想。
聯想就這樣迎來了第一樁大生意。500台計算機把兩間小屋堆滿了。由於場地小,排不開,隻好騰出一間屋子驗機。其他人便都擠在另一間小屋子辦公。這筆業務做得非常不容易,做完之後,扣除3%的成本,隻剩下1%的利潤,但是,由於李勤他們服務、培訓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用戶的好評,最終把他們的服務費漲到了7%。於是終於掙到了公司的第一筆钜額利潤——70萬元。
賺這筆錢主要靠的是技術,是以驗機、培訓、維修機器等為主要服務內容,采取出賣技術勞動力的方式賺取的。
第一桶金的掘得是因為發揮了新技術公司的長處,利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術,並且也是靠著中科院這個背景,這兩點優勢在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的創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人生得意、財源滾滾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得到的。這是因為個人的力量相對於社會整體而言實在太弱小了,以至於單憑一己之力幾乎無法實現。但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了小博大。
在生意場的打拚中,借力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其形式各種各樣,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利用彆人的力量優勢達到自己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