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要會算計 5.鍥而不捨,追蹤“楊白勞”
-
5鍥而不捨,追蹤“楊白勞”
尋找逃債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時候不僅白跑路,甚至還要冒風險。但不管怎麼,要想抓住“楊白勞”就要鍥而不捨地去追。哪怕尋找逃債人就像公安人員追蹤逃犯一樣,也要追蹤到底。
賴賬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東躲西藏,儘可能讓你找不到人。很顯然找不到欠債人,一般而言,催款就無從談起。
今天的“楊白勞”絕不同於年30買不起紅頭繩的喜兒爹。就逃債的人而言,躲躲藏藏者絕不是冇有錢,就是不想還,如果真的窮得叮噹響,那就用不著躲了。生活中有不少拖債者,有家不歸,在外麵過著“大款”的日子。
上海債務研究會的戚昌盛律師受一家無線電廠的委托已經在這個小鎮上“守株待兔”了一個上午。這是一起典型的賴賬案例。兩個湖南人持某縣家電公司的介紹信,銀行賬號等證明檔案,訂了3萬元的電子琴。貨一發走,兩個湖南人便杳無音信。戚律師花了兩天的時間才趕到這個小鎮。他先找到了當地的工商所,查詢債務人的住處,誰知工商所一口回絕:“我們也有難處……”戚律師明白,當地人不可能告訴債務人住處。怕得罪人,以後有麻煩,要找,隻能靠自己。
這次,戚律師還算運氣好。冇過多久,便在老鄉中打聽到了債務人的住處。藉著中午吃飯的光景,便找到了債務人。一看催款討到家門口,債務人先是吃驚,接著又是上茶,又是上酒,可一提起債務問題,就立即裝可憐。幾個小時過去了,債務人看賴不過去就答應以貨抵債(用積壓貨抵債是逃債人慣用的手法)。在這種情況下,也隻能如此辦。戚律師催馬上看貨。在抵貨之前,賴債者又耍花招,一會兒又給戚律師塞錢,一會兒又請吃飯,一會兒又介紹女人。戚律師知道,一旦中了他們的套子,他們抵債的貨就會漫天要價。經過幾天的努力,戚律師終於為債權人討回了1000條混紡毛毯,2000雙鞋和數百斤絨線。按照市場實際價格,債權人損失了1000多元。這個結果應當說相當不錯。
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尋找債務人是關鍵。如果冇有忍耐和執著,在一個偏僻的小鎮找到債務人,雖說不是大海撈針,也可以說有相當的難度。催款就要有一種跟蹤追擊、鍥而不捨的精神。對付狡猾的賴賬者,就得練就一身更高的本領。催款就是抓住任何一處線索,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催款的路雖然艱難,但也要走。因為對債權人來講,債絕不能拖。據有關機構調查,催款的成功關鍵取決於欠債時間的長短,而不是金額的大小。欠債60天到180天追債成功率可達75%~80%,欠債2年以上者追債成功率隻有10%~20%。換而言之,迅速決斷,摸清債務人的底細是催款成功的第一步。
在更多時候,催款要像公安人員一樣,采取蹲坑守候。當債務人一旦出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麵前,然後再根據既定方案催款。優柔寡斷,往往會喪失機會。在現實中,有許多債權人就是不及時催款,使本來應當討回的債務變成爛賬。
有人就有錢。在商場上這似乎是一條規律。與賴賬者狹路相逢,萬不得已,還債以求解脫。然而遇上走南闖北的江湖騙子,就是把他堵在家門口,是不是也能奏效呢
在眾多的債務實例中,往往債權人在找債務人上並不花費很多。一是覺得難度大,二是覺得既然他成心賴賬,找到他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以上的事告訴我們,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隻要具備鍥而不捨追蹤“楊白勞”的精神,就不信有款催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