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做生意要會算計 > 12.做生意精明必須懂的八大細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做生意要會算計 12.做生意精明必須懂的八大細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2.做生意精明必須懂的八大細節

(1)要量力而為

公司的生意要量力而為,量入而出。就是說,要根據本身現有的實力去辦事情;要根據現有的財力確定支出的項目。切莫心血來潮,想怎麼乾就怎麼乾,否則,力不從心,必敗無疑。例如,1990年,一位商人曾與人合辦“音樂沙龍”,總共資本纔不過6萬元人民幣(而且都是集資入股的),可是,生意人貪大求洋氣,不顧自己本身現有的財力,光是裝修就花了約4萬元,以至“頭重腳輕”,華而不實,加上生意不善,不到3個月就破產。又如,某省萬某,發財心切,自己資金不足,技術薄弱,卻向銀行和信用社貸钜款養鴨,結果負債累累,不可收拾。1993年,某公司向職工集資1000多萬元搞房地產,由於冇有一支專業隊伍,缺乏房地產專業人員,既不懂國土政策,又不懂房地產的行情,結果花了1000多萬元買下來的地皮賣不出去,隻好空著任其長野草。

實踐證明,辦公司者,切不可將本錢“孤注一擲”,更不可輕易貸款做本,不可脫離實際的能力去辦確實難辦(或辦不到)的事情,萬一失敗了,血本無歸,負債累累,到時就難以收場了。

(2)小生意能發大財

做生意,勿以小而不為。這是因為: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錢,隻要有錢賺,不分多和少。俗話說:“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世界上許多富商巨賈,也是從小商小販做起的。例如,美國的億萬富翁沃爾頓,是生意零售業起家的;鼎鼎有名的麥克唐納公司,是生意小小的漢堡包發財的;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開始的時候也是做小小的塑膠花的生意。

在生意項目及數量上,也要注意“勿以小而不為”。這是因為,看起來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商品、小買賣(例如小百貨、小雜貨之類),可是,它能為你吸引顧客,給你帶來興旺。例如,日本的尼西奇公司,是專門生產嬰兒尿墊的小企業,然而,他們的小產品卻做成大生意。在日本,嬰兒所使用的尿墊,每三條中就有兩條是他們的產品,同時,還遠銷西歐、非洲、大洋洲、美洲,年銷售額高達70億日元。

做生意,誰不想貨通四海,財達三江誰不想一下子就成為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但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有些公司(商店)不切實際地熱衷於做“大買賣”,花了不少人力財力,要麼是冇談成,要麼是虧大本。他們輕視小生意,認為幾十宗小生意比不上一宗大生意。當然,從簡單的數字來看,是對的。但是,大生意好比是一艘航空母艦,小生意好比是一艘快艇,大艦難掉頭,小艇好轉彎。更何況,生意的成敗不在於其生意的大小,誰英雄誰好漢,要看他是賺錢還是虧本。1980年至1987年的幾年間,社會上不少公司(商店)掀起大規模的“西裝熱”、“838計算器熱”、“冷暖風機熱”,一進貨就是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結果賣不出去,倉庫裡堆積如山,統統成了“跳樓貨”,連本錢的零頭也收不回來。這樣的“大生意”,一宗就夠你傾家蕩產了!相反,那些識時務、有遠見的明智經理們抓住時機,鑽冷門做小生意,反而發大財。由此可見,生意的大和小不是絕對的。

(3)最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做生意經常發生糾紛,甚至鬨上公堂。何故究其原因,多是雙方冇有辦理公證手續。或者是,即使辦了公證,但其中有一方不履行協議,企圖耍賴。因此,就要想個辦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實踐證明,最好的辦法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者是一手交貨一手交錢。理由是:你交錢來我交貨給你(或者是你交貨來我交錢給你),天公地道。雙方現場交易,誰也不怕誰耍賴。例如:我有一批貨要賣,你想買,我就認錢不認人,你交錢來我才把貨給你,這就叫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又如,我想買一批貨,但是,冇有見到貨我是不給你錢的,我認貨不認人,這就叫做“一手交貨一手交錢。”實踐證明,這種辦法最好最保險。

然而,不少人卻常常犯輕信人的錯誤。對那些花言巧語的人,不講信用的人過於相信,結果,把自己害苦了,例如:1983年,廣州阮某,將4000多元托人買手扶拖拉機,結果查無音訊,錢被人騙走了。

2003年廣州曾某,在未收貨款的情況下,輕易相信一張“單位證明”,就將價值30000多元的纖維板讓其提貨運走,後來才發現這張“單位證明”是假的,深圳根本冇有這個單位。但貨物已被人提走,後悔莫及。

2001年,廣東某公司向市糧食局認購兩車皮大米,價錢講妥了,樣米也看過了,貨也按時運到,可是,這家公司卻不要了,也不去通知人家。結果,害得市糧局的大米在車站超過了時間,被罰了幾千元倉租。但是,這有什麼辦法呢誰叫你貨主不收貨款呢誰叫你事先不辦公證呢隻好自認倒黴就是了。

凡此種種,說明瞭社會上那些騙貨以及耍賴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大有人在,不勝枚舉。經理們,切不可粗心大意!古語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話應常記住。

(5)要眼見為實

經商貿易,最忌“想當然”和道聽途說,尤其是過分相信彆人的花言巧語害處更大!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是有道理的。當經理搞供銷,一定要眼見為實。不要被那些信口開河,誇誇其談,花言巧語所迷惑。凡是買貨,一定要親眼看過對方是不是真的有現貨有些騙子買通倉庫保管員,讓其帶人進入倉庫看貨,其實那些貨根本不是他的,如果買方信以為真,那就上當了!還有一些是假提單,一定要覈實後纔可相信千萬不可輕易把錢交給人家。特彆是對於那些“皮包公司”以及那些“轉手客”,更加不能輕易把錢交給他們。另外,凡是賣貨一定要親眼看過,並且查證覈實對方是否有錢,即使對方說有支票、彙票,也不能輕易相信他,必須經過銀行覈實後纔可付貨。對於那些“皮包公司”以及那些轉彎抹角,推三推四的“客戶”,千萬不可把貨交給他。否則,有去無回,千萬要小心!

例如,一位商人曾經曆過這麼一件事:1997年,內蒙古某單位彙來人民幣30萬元,托他在廣州幫他們代購萬寶冰箱(當時貨源比較缺)。開始時,他是托廣州市一個私人承包的公司代為購買,錢也彙到他的銀行帳戶裡。可是,等了半個月,一台冰箱也冇有搞到。他不放心,正在這時候,一家國營單位的經理說他有辦法,保證能買到萬寶牌冰箱。他見這是國營單位的經理,又是熟人老朋友,便把30萬元轉到他們公司去。該國營公司經理口口聲聲擔保能搞到貨源,甚至還用“人頭擔保”來安慰他。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足足等了60天,連一台冰箱的影子也冇見到。這時候市場價格飛漲,貨又冇搞到,害得他進退兩難。托他買冰箱的內蒙古朋友來回跑了好幾趟,最後兩手空空回去,既浪費很多時間,又花了不少開支。又如,2000年,有人介紹東山區某公司購買120噸煤,價錢交貨地點、付款方式、利潤分成等等項目雙方都談妥了,鐵路局的公司也開了提貨單,可是,拿著東山區某公司(買方)開的支票去入帳,銀行反映說這個公司總共隻有5000元,天那,還不夠貨款的零頭呢!貨主立即通知貨場停止發貨,幸虧發現得早,要不損失就大了。

綜上所述,經商貿易一定要謹慎小心。具體注意事項是:

1未見到貨不可輕率付款。

2即使見到“提貨單”,也要親眼看過貨,並且查證覈實這批貨確是對方的,然後纔可付款。

3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4即使對方有“支票”、“彙單”,也要認真查證覈實,待銀行確認屬實,然後纔可發貨。

5買貨時,認貨不認人。

6賣貨時,認錢不認人。

7儘量不要搞“分期發貨”、“分期付款”,免得“節外生枝”,免得出問題,打官司。

(6)要提防“皮包公司”

皮包公司一無資本,二無實物,專從東拉西扯中漁利。凡與“皮包公司”來往,千萬要小心。這是因為,做生意一是買,二是賣,兩頭都要落實,而“皮包公司”既冇錢,也冇貨,拿著一條所謂“資訊”滿天飛,一張“合同紙”七轉八轉,油腔滑調,“飛機大炮我都有”,“飛機大炮我都買”,其實都是子虛烏有,害人不淺!“皮包公司”總是吹噓他們什麼貨都有,可是,當你跟他們簽了合同以後,等來等去也等不到一點貨,當你有貨給他時,卻連半個真正的買主也找不到。例如:某縣有一個“皮包公司”,從1985年1月至12月,先後與15個省市的89個單位簽訂鋼材、麻袋、水泥、彩電、木材等合同110份,總金額高達7億餘元、已騙得合同預付款和定金238萬餘元,但合同的履約率卻等於零。

有些皮包公司的銜頭很大,什麼“xx開發總公司”、“xx貿易總公司”、“中國xxxx”、“省港澳xxxx”……對於這樣的公司,要特彆提高警惕,有不少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買空賣空的,自己根本冇有資金,也根本冇有貨物的。這些“皮包公司”,專做轉手買賣合同,甚至是哄騙彆人把钜額購貨款彙到他的帳戶內然後挪作他用。這些皮包公司不用冒風險,卻害苦了真正的生意人!

(7)要隨機應變

經商貿易要懂得隨機應變。這是因為:市場是千變萬化的,諸如政策、貨源、銷售、價格、天氣……等等,都是經常會變化的。市場上的動態,隨時都會影響生意人生意,打亂你原先的計劃。因此,生意人就必須隨機應變,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應急措施,減少損失,挽回敗局。例如:某市,有兩個鄉同是做香蕉生意,甲鄉的香蕉是運到東北賣的,乙鄉的香蕉是運到鄭州賣的。甲鄉的香蕉在中途發現天氣炎熱,香蕉會變質,就中途卸貨降價銷售。而乙鄉的香蕉到達鄭州後,貨方還死抱著價錢不放。結果,賣的不多,爛的不少,損失慘重!

實踐證明,做生意一定要隨時掌握情況,隨時采取應變的措施,但求保住本錢,減少損失,方為上策。

(8)要留有餘地

做生意不可“孤注一擲”,要留有餘地。凡買設備、進貨、搞基建或其它開支,都不可將手頭上的錢全部花光,否則,一旦超支虧本,那就無法補救了。例如:某市郊鐘某,準備將自己積蓄的2萬元投資辦養鴿場,有人曾告誡他養鴿數量一下子不宜養得多,基建工程不宜一下投資太多,應留有餘地。可是,鐘某急於發大財,一下子就買回800對種鴿,又買地皮建鴿場、蓋房子……結果,開支大大超過原計劃,無法收尾,隻好到處借債,搞得“騎虎難下”。

那麼,怎樣纔算是留有餘地呢

1量力而行。有多少實力辦多少事,千萬不可孤注一擲;千萬不可“打腫臉兒充胖子”。隻顧“進攻”,不顧撤退,這不是將帥之才,而是一個莽夫。

2不怕一萬,最怕萬一。購物、投資、置業,不可“傾巢而出”,起碼要留下30%的資金作後備。萬一失敗了,也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