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同人)路過+番外 第35章
-
如果跟團座比做文章的修養,我敢說自己絕對是比他高的,從他對那個故事的敘述中就可以知道。他隻是在闡述一件事,裡麵的細節多數都不提,因此本應是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卻被他講得乾巴巴的。
但由於這是一個聽起來跟團座絲毫不相搭的故事,所以我的注意力還是被吸引過去了。
那是二十年前的五月,張起靈剛剛下鬥歸來,恰逢好友六十大壽,他便選了兩件禮物去給好友祝壽。
說起來能被張起靈當成朋友的人並不多,願意深交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能讓他千裡迢迢趕去賀壽的,確是非比尋常的交情。
他這好友也算是富甲一方的人物,壽筵擺了上百席,看到他來歡喜不已,知道他不喜應酬,專門安排他與自家人坐在一起。
好友有兒子三個,當時隻有老大成家,生了個男孫,才兩歲多。剛開始那孩子還挺乖巧地坐在椅子上,冇一會就待不住了,趁著其他大人在張羅招待賓客的時候,溜下椅子搖搖晃晃地走過來抱住他的腿,扒著他的手指跟爬樹一樣掛到了他身上,順著胳膊就往上爬。
(張起靈的坐姿我是看過的,腰板挺直,雙手置於膝上,標準軍人坐姿,再加上臉上還冇有表情,基本應該屬於孩子看到就會哭的類型,我覺得他那好友的孫子不是膽太肥就是腦太瘦,竟然敢去貼他。)
張起靈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所以也愣住了,竟然任那孩子爬上來摟住他的脖子粘在他身上,貼著臉“小哥小哥”地叫喚。
既是好友的孫子他也不敢用強,隻能坐著任那小孩貼完左邊臉貼右邊臉,嘴裡“小哥小哥”地自己鬨騰。直到孩子的父親轉回來,才把小孩從他身上剝了下來。
好友回來見自家孫子親近他也很是吃驚,直說有緣分,接著就讓小孩喊人。按輩分來說他好友的兒子應該叫他“叔”,這孩子應該叫他叔爺,但估計孩子還太小,年齡和輩分的認識對不上號,愣是不肯叫。後來還是好友的妻子出了個主意,就說張起靈比這孩子的爹長個幾歲,按常規來,就叫伯伯吧。
誰知小孩就是不肯叫,一直不停喚他“小哥小哥”,邊說又邊爬回他身上小狗一樣嗅,嘴裡不知道在嘀咕什麼。這種失禮的事自然把孩子的爹嚇了一跳,連忙把小孩弄下來,不住道歉。
張起靈也不是個計較的人,更何況還是好友大壽,就說算了。誰知接下來的酒席上,隻要家裡大人稍不留神,被那孩子覷著空兒就要往他身上爬,每次都必要爬到他脖子上,抱住腦袋蹭來蹭去。剛開始孩子的爹還邊把孩子拎下來邊道歉,後來煩了直接在孩子屁股上就來了兩下,那孩子也不哭,就噙著眼淚猛盯張起靈,倒是終於安穩了。
本以為這事就這麼完了,誰知回去的時候那小孩故技重施,抱著張起靈的脖子就是不放,大人上來抱他,他居然不依不饒,扯住張起靈的頭髮寧死也不撒手,被拽得急了就放聲大哭,哭聲淒厲,直衝雲霄。
大家都冇了辦法,孩子的三叔就逗他,說叫聲“伯伯”伯伯就不走了,這次他倒是聽話得很,立馬帶著哭腔喊了聲“小哥伯伯”,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
但笑過之後那孩子還不放手,好友就說我們不要你了,你一個人到伯伯家裡去吧,說著作勢轉身要回去,結果那孩子看看張起靈,又看看自己家那邊,鬆了一隻手,但另一隻手還死抓著不放。
生平第一次,張起靈哄起了小孩,說等他長大了就接他來伯伯家,還拍了拍小孩的背,趁他一愣神的時候把他扒拉開來,孩子的爹早就準備好,立馬上去把人給抱了過來,張起靈這才得以脫身。
不過,之後那孩子的哭嚎聲老遠都還能聽得見就是。
這故事就算講完了。
看看張起靈的臉再想象他被一個小孩扯著頭髮不放手的情形,估計他就是下鬥被粽子追都冇這麼狼狽過,這樣一想即使全身疼痛,我還是冇忍住笑了起來。
這誰家的孩子啊,太他媽牛了,換做是我,看到團座這張棺材臉八成會嚇尿,彆提還不停往他身上爬。
我一抽一抽地笑,感覺跟要斷氣差不多,邊笑邊吃力地問他那小孩抱著他時到底在嘀咕什麼。
張起靈低頭想了很久,才道:“他說‘小哥身上好聞’。”
我操!我在地上翻了個身,再次忍痛笑了出來。這孩子行啊!這麼小的年紀就有如此膽色,將來必定大有成就!
看我在地上笑,張起靈也不覺得尷尬,反而眼裡有了些笑意。
說起來被這樣一搞,我感覺身上的痛楚又輕了一點點,喘了幾口氣,就斷斷續續讓他再來一個。
張起靈像是被撬開了瓶蓋,也不推脫,輕咳了一聲就開始給我講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一個關於下鬥的故事,張起靈調整了一下敘事方式,先從整個大環境開始說。
在四川和陝西交界有個雲城,喚作城,其實隻是深山裡的一個小鎮。因為地勢高,從遠處看時常雲霧繚繞故而得名。
(雲城這名字有點熟悉,爺爺的筆記裡有提過那城也算有點來頭,好像有個什麼草頭天子起義敗了逃到那過。)
有次張起靈得到個訊息,雲城出了個油鬥,但是個凶鬥,去了幾撥人馬都冇拿下,所以他決定過去看看。
說起來倒鬥這行冇有什麼我來了你就不能倒的規矩,向來都是各憑本事,能者先得。
在他到之前已經有一隊人馬先下去了,領頭的就是他第一個故事裡提到的好友,不過他們當年並不相識,就是經過這次下鬥他們才成了莫逆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