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紅樓]今天,林姑娘還活著嗎? > 第第 64 章 閒皇子依計助還銀,妙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今天,林姑娘還活著嗎? 第第 64 章 閒皇子依計助還銀,妙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閒皇子依計助還銀,妙賈……

在賈璉急的滿口生瘡時,

九皇子收到了來自小表哥蕭景衍的建議。

如何平穩推進戶部催欠款。

自賈府還欠銀,他曾聽幾位皇兄課業之餘議論過,那是足有千萬兩的钜款。

作為皇子,

即便是不受寵的,在見到自家皇帝父親最終登頂皇位,哪個心裡敢說從未肖想過那個位置。

九皇子略一思忖,便開始寫條陳。

九皇子伴讀見其對還款一事上心,

趕忙在無人處將祖父分析的話拿來勸告,

“此事九皇子萬不可碰。”

“為何?”

九皇子伴讀將聽來的與自己的見解一一道來。

一是有賈府打頭,可真還款的不過寥寥,大家依舊在觀望,此刻接下此差事催人還錢,猶如殺人父母,無形中便會得罪諸多大臣。

九皇子心中不屑,

這等臣子留著也無用,他不怕。

二來太上皇健在,眼下賈府犯了那樣大的錯,

卻因還欠銀複祖上榮耀,這是太上皇護老臣最有利的證據。

太上皇不滿,

陛下又怎能安生催收,冇瞧見陛下用賈璉來辦,

意思還不明顯?

最後一點則是已開衙建府的幾位皇子都未攬,

您一個小透明皇子何必在此刻冒頭。

隻是這些都勸不住九皇子。

當年母妃難產去世時,

因他與母妃皆不受寵,除了皇後孃孃的一二關切,隻有小表哥派人來。

這份情,他一直記在心中。

既是小表哥提點的,

他必定好好辦成。

小表哥絕不會害他。

伴讀眼見勸不住,隻能歎氣說幫著出謀劃策,待瞧了九皇子的條陳,頓時雙眼發亮。

“殿下,此事或許真的可行!”

九皇子略一頷首,心中已經開始想好到時父皇給了賞賜,他要再添些什麼做小表哥的謝禮。

當九皇子捧著條陳麵見元慶帝,言要為其分憂,攬下此事。

元慶帝直言胡鬨,心中卻滿意小九這一份孝心。

等看了條陳,元慶帝不由細細打量這個之前並未過多關注的兒子。

看著眉眼間的相似,元慶帝滿意頷首。

並不知元慶帝如何想的九皇子再度請命。

雖不曾過多關注,亦不曾往繼承人上培養,到底是自己兒子,元慶帝不由問:“不怕得罪人?”

“這些總要有人做,兒臣雖蠢鈍,卻甘願為父皇分憂,比起父皇的肱股之臣,還是兒子這皇子身份更能震懾。”

元慶帝眯了眼,他之所以委派賈璉後遲遲冇有動靜,便有此等顧慮。

肱骨之臣不能放在這等事上,幾位年歲大些的皇子未來是要挑一個繼承江山,若此事辦不好,失了銳氣可得不償失。

若辦妥卻因此事得罪大半朝臣,亦不妥當。

小透明一樣的九皇子自己主動請纓,元慶帝卻冇這些擔憂。

哪怕出了岔子,傷了銳氣也無妨,以後無論哪個登基,都容得下他。

若真有能力,當孤臣做未來天子的左膀右臂也算一樁美談。

解決一樁心事的元慶帝賞了不少好東西,又難得發一二慈父善心寬慰一番。

甚至最後說做不好也無妨,有這份心足矣。

九皇子並不在意突如其來的關心,更冇將最後一句放在心上。

反正他有小表哥看重。

小表哥希望的事,定要漂漂亮亮完成纔好。

謝過聖恩,九皇子帶著一眾賞賜回了自己所居的宮殿。

一時後宮嬪妃皆知元慶帝賞了九皇子,如皇後這等訊息靈通的知曉是小九主動分憂。

欠銀一事是他這個年紀能辦的?冇見其餘幾位皇子都冇動。

自來秉持公正,從不對任一皇子表示關切的皇後猶豫再三還是命心腹送一碟糕點給九皇子,提醒他萬事小心。

至於其他或得了小道訊息或暗自揣測的,隻當九皇子生了心思。

不過因九皇子冇有母族,本身平庸不得寵,不過被談論一嘴便拋之腦後。

受儘冷眼的九皇子聽聞一笑置之,想著賈璉乃林姑娘表哥,也算同他沾些親戚。下請帖約著酒樓相見,免得再因此事急出病來。

得了九皇子傳話的賈璉雖有些莫名,還是早早來了酒樓包廂等候。

待得知九皇子要參與戶部催款一事,賈璉猶豫一息,趕忙將難點道來。

這等事可不是兒戲,若能辭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纔好。

好在九皇子早有準備,將擬的條陳丟給賈璉看。

稽覈、設立還款期限、若因俸祿不足而家庭有變故而借的款覈實可一筆勾銷……

一條條賈璉想都冇想過的計策看得他拍手叫好,“九殿下大才。”

九皇子擺擺手,“既咱們同領一事,那些客套話便不必多說。文武百官便勞賈大人費心多跑幾趟。”

賈璉當即應下,恭送走九皇子轉身便下帖召在豐台大營結交的一眾勳貴子弟來一品樓赴宴。

諸位平日雖也玩樂,但大多數絕非孫繼業那等冇腦子被算計便敢當街縱馬,招惹世子的紈絝。

早在賈璉任戶部侍郎時便想為他慶賀,誰知陛下直接將催款一事交給他全權負責。

知曉自家也榜上有名的哪裡敢大張旗鼓宴請,隻能偷偷問一句,卻得了模棱兩可的迴應。

眼下,賈璉大張旗鼓宴請,無疑是一個信號。

便是冇什麼交情的都想方設法送了帖子,賈璉來者不拒。

實在冇交集的清流或勳貴隻能觀望。

一場酒喝下來,不止勳貴子弟震驚,得了訊息的滿朝文武與皇室子弟險些驚掉眼珠子。

審計百官,若真借款原因且是因俸祿養家而借,覈查後可直接抵消。

畢竟真因家貧借錢的一隻手能數過來,而借的錢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因而,九皇子在想到這些時,直接將此法寫上。

賈璉也是個極懂眼色的,安了心,便在推杯換盞間意會眾人乃元慶帝所提。

他們的陛下可是極惦念一眾臣子的,並非不念老臣,隻會抄家的冷血暴君。

一時皇親國戚無不咒罵,小九瞧著是個透明人,背後竟有人能想出這等陽謀手段!

他們原本還想隨著太上皇百年後成為無人提及的爛賬。

更不用提那些貪官,家家戶戶誰願意被查賬,但也有真清廉的文臣,清苦大半輩子,因家貧無力支撐纔不得不借錢。

一時得了信的清廉文臣個個感念元慶帝與九皇子,更盼著這審計之人早早到來。

了卻心頭事的賈璉甫一歸家便忍不住同鳳姐兒唸叨起來。

聽到審計,鳳姐兒不禁意動。

如今她懷有身孕不能掌家,卻實在不是個能閒下來的人。

當初賈赦清點庫房和抄家時,她可冇少趁機同幾位婆子攀談,個個都是管賬的好手。

隻可惜賈府冇那麼多鋪子給她們管。

“二爺既有這等活計,戶部的賬房先生何其有限,且說不得哪位就與朝中大人互為姻親,哪裡核的明白。”

賈璉一聽這話,酒醒了大半,“奶奶可是有什麼好計策?”

鳳姐兒窩在賈璉懷裡笑道:“二爺瞧當日父親用的那些人如何?”

“可,這些人到底是咱們府上的,怕也是會招惹閒話。”

“這無需二爺操心,不止這些,還有一夥兒人也可用。”

“哪些?”

“薛家,哦,如今算做我的人。”鳳姐兒正欲詳說,便覺手腕一痛,“你作死啊,也不怕傷到我肚子裡的哥兒!”

賈璉忙鬆了手,哄上一句接著問:“薛家的人又怎成了你的?”

“薛大哥哥被判刑時,薛姑媽急著用銀子週轉,我瞧著她家鋪子不錯,便買了幾個下來。”

不止如此,後來薛蟠一事再無迴轉,薛姨媽母女急忙投奔王子騰可是下了血本。

早就留意王家與薛家動靜的鳳姐兒自是撿了大漏,如今手中很是有一批能人。

賈璉並未一口應下,隻說要問一問九皇子是否能用。

九皇子聽聞,拍著賈璉肩膀道:“此事,你儘管去做。”

當日,賈璉便聽從鳳姐兒的帶著一眾人先從窮翰林開始拜訪。

一路出奇的順利,這些人家也是真的窮,窮到一眾前來查賬的都跟著心酸。

賈璉心中感念這些人支援他的工作,讓一眾人拿出看家本領,硬生生羅列了不少省錢之道。

甚至於因幾家翰林住的不遠,更是跑了郊區尋上去歲冬日來拜訪自家的劉姥姥,讓其幫著找了幾家農戶幫著送菜。

哪怕無需還款,日後也能有所盈餘,即便俸祿不漲,亦可存些銀錢。

幾位窮翰林家的賬目一出,不止朝臣敬佩,元慶帝更是親自表彰,一筆勾了欠款。

偏幾位老大人有風骨,言如今能有剩餘,自該還欠款。

更言欠賬還錢,天經地義,不能因其家貧便可免,況且如今已有開源節流之道。

賈璉感念忙命審計之人細細算了最適合幾位大人的還款期限與細節,如實上報到元慶帝跟前。

想著那些皇室人或老臣去大明宮哭,元慶帝帶著此報,直接尋上太上皇。

瞧瞧,這等家貧的人都知曉要還,那些屍位素餐的有什麼臉敢拖。

太上皇如何不知元慶帝所想,看著自己欽點的進士如今這般,叮囑道:“國帑雖要緊,卻不可唐突這等臣子,莫要寒了臣心,更要時時警醒細查,若農戶所送有腐爛,或家有變故,也要適時調整。”

這話很快便隨著元慶帝的又一重慰問傳到幾位老翰林與戶部全體同僚處。

一時懷纔不遇的臣子紛紛動了心思,若還了銀子能得陛下如此關懷,得個清明,也不枉多年不得升遷。

反正又不是逼著他們抄家賣人還銀子,隻緊巴巴幾年就能有文人一輩子的第二高成就。

清名,甚至青史留名。

有窮翰林開頭,文武百官有樣學樣,個個不是選一年或三年的還款方案。

更有不少大人直接將那些偷奸耍滑的采買管事全擼下去,小小查抄出不少傢俬。

冇有人能不愛銀子,尤其這銀子還是他們辛辛苦苦掙來,豈能便宜家仆。

一時,不少大臣府邸開始赫赫揚揚的查抄、發賣,再遞交新的還款方案。

彆說文臣,武將之家也開始心動。

唯有那些勳貴還能背地裡罵兩句,可隨著審計的人家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糟心家事出現在眾人耳中。

這些勳貴人家也動了心思。

畢竟賈府之前就有不少主子要吃食,廚房管事說冇有的例子,更甚一個雞蛋一百文。

私放印子錢這種犯法的事兒不提,貪府中錢財貼補自己私房或偏心小兒子的比比皆是。

一時,不少大臣也紛紛自己出動或讓兒子去尋賈璉,不過是還銀子,能將府中蛀蟲清理一遍也不錯。

隨著人多,賈璉不得不尋上九皇子,“咱們手中人手有些不夠。”不止如此,這些人可都是他家鳳發的月例銀子。

鳳說了,以後想成立個什麼鋪子,還想指著這門手藝掙錢,豈能白白給滿朝文武全查個明白。

“你且放心。”九皇子安撫過賈璉,便同元慶帝提議,審計不能白乾活。

瞧著國庫與私庫一同充實起來,元慶帝大手一揮便下了硃批。

家有餘財可一次性還欠銀的,娶百中之一做審計費用。

這點銀子他們出的起,更何況除了查清府中虧空,這些經年管賬的夥計還會定製最妥善的理財建議。

真正做到節源開流,用錢生錢。

一時不少不事生產啃老本的皇室子弟也不由不心動。

他們眼下還有爵位,可子孫後代還有什麼?

一時,還款計劃如火如荼,形勢一片大好。

甚至不少從自家奴仆抄出幾萬兩十幾萬兩傢俬的,都開始理解為何元慶帝會毫不猶豫抄了小半個江南。

這錢來的可太容易了。

再想到這銀錢的源頭,這群刁奴著實可惡!

更有剛直的禦史暗戳戳記下哪些大人家眷為非作歹,眼下不構成抄家,來日可就不一定了。

比起受災的百姓,犧牲幾個祿蠹有甚關係。

口碑實現逆轉的元慶帝並不知已有貼心臣子開始未雨綢繆。

如今國庫充盈,朝中安樂,元慶帝開始看起兩淮任職官員來。

最終元慶帝的目光落在林如海上,八年的巡鹽禦史,著實太久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