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紅樓]今天,林姑娘還活著嗎? > 第第 71 章 俘郡王使臣言和親,見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今天,林姑娘還活著嗎? 第第 71 章 俘郡王使臣言和親,見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俘郡王使臣言和親,見太……

八百裡加急奏報南安郡王被俘,

海外番邦茜香要公主和親,待成親,自會放南安郡王歸朝。

隨同而來的使臣自認貼心道若無公主,

聽聞大朝有一縣主文采斐然,帶著豐厚嫁妝亦可。

一時滿朝嘩然。

有風骨的文臣言大朝自先祖至今從未有以公主聯姻先例,番邦小國竟敢求本朝公主,簡直狼子野心。

一群醉生夢死的官員則跳出來反駁西海軍官損失慘重,

再打由誰領軍,

誰做先鋒?

況且南安郡王穆家三代守衛西海沿子,不止有功勞更有苦勞,不將人救(換)回,豈不是寒忠臣效忠之心。

各有各的道理,諸位大人各不相讓。

元慶帝被滿朝文武吵的額角青筋突起,腦子嗡鳴似要炸開,

“諸卿有何意見呈了摺子來。”

爭辯的大臣隻得閉口稱是。

得了訊息的南安太妃按品大妝,跪在大明宮外哭求。

隻要能救回兒子,嫁妝無需朝廷出,

皆由南安郡王府自己承擔。

這番話不止傳到兩位帝王耳中,更是傳到諸位大人府邸。

無需國庫出銀,

原本中立的臣子也開始搖擺,能遣妾一身安社稷,

何須將士馬屍還。

不止大半臣子紛紛上奏支援和親換回南安郡王,

便是年邁的太上皇都傳了話給元慶帝。

不可寒了將士的心。

京中的武將除了護衛京畿的豐台大營主將,

實在尋不出可領兵之人。

元慶帝雖有些不甘,卻也隻能同意和親換人。

心裡不情願的元慶帝命人傳口諭去南安郡王府,不止嫁妝,人選同樣由你家出。

南安太妃怔愣一瞬,

對著小太監道:“陛下所言極是,按理自該我家出人出嫁妝,可老身聽聞那茜香使臣好似說想求縣主。”

如今朝中縣主隻有一位,便是憑藉自己本事掙來慶雲封號的林黛玉。

陛下最寵的世子認其做妹妹,便是皇後孃娘也多番關照。

小太監神色不變,隻道自己是來傳口諭的。

南安太妃不意外此人不接話,命管家好生送公公,轉頭吩咐心腹道:“該他們行動了。”

聽聞準奏的茜香使臣一麵派仆從人大肆宣傳,一麵整理好著裝入宮謝恩。

見茜香使臣如此懂規矩,元慶帝宣其入殿。

使臣早已跟著學了大朝宮廷禮儀,用蹩腳的大朝官話道:“多謝大朝陛下賜慶雲縣主為我王正妃。”

“你說誰?”

列隊站立兩側的文武官員險些驚掉下巴,“使臣是不是弄錯了?”

“這位大人說笑,我王的王妃怎會弄錯!”

賈璉一聽,擼起袖子,被一旁眼疾手快的臣子攔下,笑嗬嗬上前道:“使臣不通我大朝話,聽錯也是有的。去做你們王妃的是南安郡王家的縣主。”

“若非是大朝陛下的女兒,我王要娶的便是那位慶雲縣主。”

使臣再度對著元慶帝行一禮,“聽聞大朝有句話叫一言九鼎,大朝陛下不會出爾反爾吧?”

朝堂之上,使臣拿著南安郡王說事,甚至於為了迎娶王妃可以歸還一座城池;宮外市井已開始流傳慶雲縣主要遠嫁茜香為王妃的訊息。

這些訊息很快就被報到帝王耳中,竟敢用輿論逼迫他。

嫁個臣女不是大事,可林黛玉身後是鹽政,是每年全國的半數稅收來源。

眼下找不出能替代林如海臣子的元慶帝最不想寒他的心。

他可不是兩年前國庫空的能跑馬,需要受製於人的帝王。

元慶帝氣極反笑,“使臣當真好本領!”

聽不出話外音的使臣揚著頭顱,“多謝陛下誇讚。”

絲毫不知嗬嗬笑著的帝王已判了他死期,卻還讓他出宮等候。

一時各有心思的群臣或懇請嫁慶雲縣主或言林如海之重要,懇求出兵。

元慶帝隨手點了幾個主戰的臣子入養心殿細談。

賈璉一下朝與同僚說上一句幫他請假,急忙往家奔。

殊不知,此時南安太妃已到了賈府,開口便對著賈母道恭喜。

賈母雖不大出門,因賈赦與賈璉之故,日常有不少姻親女眷來往,也知曉南安郡王被俘一事。

此刻聽道喜,賈母含糊一句,卻不曾想南安太妃反而笑吟吟問府上姑娘們。

賈母心裡起疑,隻搪塞著姑娘們病的病、弱的弱。

換做旁人早該說些寬慰的話,再說姑娘們金貴,哪個這種季節不犯點小毛病。

偏南安太妃竟要去瞧,賈母隻能轉頭讓鴛鴦去將幾個姑娘喚來。

未聽到林黛玉名字的南安太妃再打趣兩句,不多時便見以迎春為首的一眾姑娘到了跟前。

南安太妃一眼就認出人群中清麗脫塵的黛玉,笑著對一旁的迎春招手,“好孩子,快過來我瞧瞧。”

隨後又一手拉探春、一手寶琴,問著幾歲了等語,又誇讚幾句。

等幾個姑娘皆上了前,南安太妃這纔對黛玉招手,“真真是個好孩子。”說著將手上翡翠鐲子徑直套到黛玉手上。

黛玉想推辭,手卻被南安太妃緊緊拽著,掙脫不得。

這些日子,她已跟著去了不少宴會,從未遇到這般失禮的太太奶奶們。

難不成是因南安郡王被俘一事?

黛玉雖有些打探訊息的人手,卻還冇厲害到探宮中訊息。

“這般品貌,若非被使臣欽點,我都恨不能討了去。”

賈母麵色陡變,南安太妃依舊死死拉著黛玉道:“萬事都無需擔心,我都替你預備的妥妥噹噹。”

預備什麼?

迎春幾個互相掃一眼,正準備問跟在南安太妃身旁的早將備好的禮物點出八份,遞到幾人麵前。

南安太妃笑道:“留著賞丫頭們。”

八人隻能拜謝。

略飲半盞茶,南安太妃便告辭,“今兒不來我心中不安,實在府中忙的焦頭爛額。”

賈母並不強留,恰有丫鬟來稟,“璉二爺來了。”

迎春幾人剛要告退,賈母喚住黛玉,“玉兒,你且留下。”

見姐妹們眼含擔憂,黛玉搖頭示意無礙,“姐姐等我回去繼續同你下棋。”

惜春仗著年紀小,站到黛玉身邊,“老祖宗,讓我陪著林姐姐一起好不好?”

迎春見狀也要上前,賈母心中已有了猜測,哪裡會留下她們幾個,“都回去。”

眾姐妹隻能一步一回頭慢慢離去。

賈璉甫一入內,便急忙道:“老祖宗,那茜香使臣說要娶林表妹做他們的王妃!”

噹啷

黛玉握在手中的茶盞砸在地毯上,溫熱的茶水染透石榴紅百蝶穿花灑金百褶裙一角。

“林表妹,你……”賈璉愣一瞬,開口想寬慰,卻不知如寬慰。

賈母狠瞪一眼賈璉,趕忙追問:“陛下可下了明旨?”

“並未,陛下隻是說讓南安老太妃自己尋。”誰知那使臣偏認定了黛玉。

那老貨竟打的這種心思。

賈母心疼的將黛玉攬入懷中,“玉兒莫怕,且不說你是林家唯一一點骨血,太上皇還是顧念老臣的。”

賈璉趕忙跟著點頭,“對,有姑父在,有祖母和父親在,我們絕不會讓你去和親。”

若陛下下旨,豈是能違抗的?

為著賈璉這份心,賈母將嗬斥的話吞回腹中,寬慰著懷中瘦弱的小姑娘。

黛玉笑著道謝,又讓他們不必擔憂也莫要衝動之下做些什麼。

看著黛玉離去的背影,賈母心中五味雜陳,敏兒啊,若你在天有靈,便保佑玉兒無需和親吧。

不同於賈母將希望寄托在亡者身上,聞聽此事的賈赦在摯友間奔走。

黛玉無奈看一眼哭成兔子的雪雁,“哭什麼,此事未必就到了那一步。”

“不止南安太妃說,京裡都流傳開了,嗚嗚……”她的姑娘怎這般命苦,好日子還未過兩日呢。

“再哭下去,你家姑娘可能真不好了。”見雪雁立刻捂嘴,黛玉好笑道:“你不覺得此事處處有蹊蹺?”

“什麼蹊蹺?”

早得了訊息的宋嬤嬤見自家姑娘神色泰然,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不由升起一股驕傲。

她家姑娘不止聰慧,還很見微知著。

“且不說短短一日幾乎滿京皆知,便說那番邦使臣是如何知曉咱們姑娘文采斐然被封縣主又非姑娘不可的?”

若說各國都有暗探,能悄悄收集訊息,那也是針對大事以及幾位權力頂峰的重臣。

如何對一個守孝又歸家一載,幾乎未在外拋頭露麵的姑娘這般瞭解?

雪雁並不笨,很快便想明白其中關竅,“定是有內鬼從中作梗。”

恰捧著一遝訊息的青禾走來,拿起最上麵一張道:“姑娘,南安郡王府昨兒有人去了驛站附近。”

“他們家當真陰魂不散,做什麼老纏著姑娘!”雪雁怒了,“咱們給老爺和世子爺送訊息吧。”

“不急。”

“姑娘,這都什麼時候了!”雪雁再度紅了眼,若陛下下旨或扛不住民意。

此事拖不得啊!

黛玉接手接了其他訊息,一張張翻過,果見靠近西海沿子處糧食價格翻了幾倍,訊息末尾道此次販糧食足足賺了五千兩,堪稱暴利。

“青禾隨我去書房。”

青禾立馬跟上,等到了書房,黛玉道:“我要靠近西海沿子近一年的全部訊息。”

“姑娘可是猜到了什麼?”青禾飛快將有關的木盒從架子上取下。

黛玉接過木盒,“還不確定,隻是有些猜想。”

一份份關於西海附近的糧價訊息被黛玉挑出。

戰亂時,糧食價格有浮動正常,可若浮動過大,便是反常。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