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三/俶倓]春雨幾聲寒 長風幾萬裡(1)
長風幾萬裡(1)
三千世界一菩提,蒼天未死,歡迎來到賽博大唐——756年。
“什麼叫父王……父皇登基之後準備自鳳翔禦駕親征?”李俶捏著手裡淩雪閣新送來的線報瞳孔地震。自李亨親手策劃馬嵬驛兵變逼殺楊玉環後,建寧王李倓奉命護送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廣平王李俶則帶兵與回紇相議,意圖聯合回紇收複長安。
李亨瞞著李隆基直接登基已是意料之中,但是李俶實在沒想明白,李亨如何敢剛登基之後就放言要禦駕親征的?做皇帝的本事與打仗的能力並不直接掛鉤,如今大唐將才並不富裕、安史叛軍又士氣高漲。況且目前與回紇也尚未談妥,收複長安尚且難講。李亨作為李唐新帝,要是敢親征太原——哪怕隻是掛名,要是輸了,那可就太難看了。
李俶拿著線報眉頭緊蹙,手指有節奏地敲打在案上,心裡已經開始盤算如何能想辦法攔住李亨,或者實在不行,怎麼想辦法給李亨收拾打敗仗之後的爛攤子。
沒多少時候,他身邊一閃金光,李俶見怪不怪地一扭頭,見到李倓從金光裡現身:“倓兒來了。”
李倓撣撣袖子上的浮塵,毫不客氣地直接尋了個椅子坐下:“嗯。前些日子忙得腳不沾地,而且你身邊這處的神行點剛能開啟。”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李俶把標著絕密的信件隨手遞到李倓手上。李倓隨意一掃大概便知道是在說什麼了,一時倒是沒回答問題,隻伸手把信件往桌子上一壓,擡眼看向李俶:“這是淩雪閣的最高機密,皇兄便這麼隨意給我看?”
李俶已習慣李倓回長安後說話句句帶刺,見李倓看過了,隻看似好脾氣地又把信件拿起來遞到火盆中燒掉:“父皇當真要親征?”
言歸正傳,且事態嚴峻,李倓也正了臉色,語氣中又有幾分遲疑:“北上靈武以來,我一直在他身邊。一日遇到叛軍流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中了一箭失血過多,雖無性命之憂,但也昏迷了幾日,醒來之後性情大變。”
李俶凝眉,等著李倓說完。
“李隆基昏庸……”李倓話沒說完,就看到李俶“噌”地站起來,又朝外麵擡手示意淩雪閣和隨軍護衛都後退五十尺。
“倓兒,不可直呼太上皇名諱。”李俶把外麵的人都遣走,又確定了帷帳的門簾已經關好方坐了回來。
李倓嗤笑:“就你謹慎。”
“總而言之,我本準備勸他於靈武直接即位,先斬後奏,再派人去通知……太上皇。”李倓道,“李亨……父皇性情軟弱,大事上往往舉棋不定,我本以為要費一番功夫。誰知道那日他醒來之後異常興奮,拉著身邊的人問。”
饒是李倓也不禁感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像是無稽之談。
“他問,你們的意思是說,我爹垂垂老矣、管不住軍隊嘩變還從國都逃跑到蜀地,我哥死乾淨了,現在就我一個人帶兵向東,我還是太子?”
正在喝茶的李俶好懸沒被一口茶嗆到,雖然這話好像都是實話,但是怎麼這麼難聽呢?難道李家說話難聽也是遺傳的。李俶順了順自己的氣,又問:“然後呢?”
李倓看李俶咳得狼狽,遲疑了一下從袖子裡掏出來一條帕子遞到他手裡,繼續說:“然後他就召人來看沙盤和地圖,說——操,怎麼是老子的長安!”
好在李俶現在沒再喝水,不然還要再被嗆一次。
發生的事情太過魔幻,但自從蒼天——祂說自己叫係統,降臨以來,沒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少數人有了千裡瞬移、傳音入密的能力,代價是經常會被拉去演戲接待一些異世界的來客。
如今帷帳內坐著兩個人精,毫無疑問都猜到了李亨大約是被什麼東西奪舍了,但是如果這個新的靈魂比李亨強,二人也並不準備為了那還不值仨瓜倆棗的“父子情分”去驅邪。但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新的靈魂到底是誰?
“你的訊息慢了。”李倓說,“我忙這幾日便是這位陛下——已經點了天策府殘兵,單騎走了。”
“什麼?”李俶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知道的東西還是太少了,“天策府殘兵就如此肯和他走?”
李倓在新皇身邊待了些日子,其實隱約有了一個猜想,隻是這個猜想太美太大膽,他一時沒說出口。
一時間帷帳內陷入了寂靜。兩個人思考時的小動作如出一轍,指尖間錯著敲擊著擱置著軍報和地圖的案上,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天光昏暗下來,剛剛燃起的燭火把地圖上標出的長安晃得明暗不定。
帳外忽然響起馬蹄和馬嘶,李倓按劍而起向前邁了一步,李俶也隨著站起身,手輕輕落在李倓的背上:“無妨,應當是軍報。”李倓斜睨了李俶一眼,沒好氣地一閃身讓李俶的手落了個空。
“報——”斥候滾鞍下馬,跪在帳前。
天邊還剩下一抹烈烈餘暉,卷著幾片殘雲。
一隻手掀起簾子,斥候愣了一下:“建寧王?”李倓麵無表情,淺淺一點頭,算是見過了。
李俶跟著李倓走出來,負手而立:“何報?”
“鳳翔加急,陛下神行朔州,親率三千朔方軍夜渡桑乾河,出雁門。”
“什麼?”兄弟二人愕然,沒想到這個新的靈魂這麼大膽,竟敢直接動用祂賦予的能力神行到朔州。更難得的是,郭子儀初到朔方尚且未完全收複軍心,這位新陛下短短數日便能說服朔方軍為他出生入死。
遣走了斥候,李俶和李倓麵前同時彈出了訊息框。二人下意識擡頭看看,未見到祂的黃字,便又低頭看訊息。這個聊天框的開啟並非人力可控,隻有在出現重大變故的時候會出現。
【郭子儀:殿下!二位殿下!陛下到底怎麼了!】
李倓眉頭一皺,郭子儀不是如此急躁之人,到底是發生了什麼讓郭子儀發來這麼沒頭沒尾的一句話。
【李俶:請講。】【李倓:何事?】
【郭子儀:陛下親率斥候偵查敵營,遇伏時竟奪叛軍戰馬反衝敵陣,連發七箭直取叛軍首級!】
李俶捏了捏眉心,心裡也有了個揣測。倘若真是如此……李俶想,要是蜀地那位還敢再有意見,他也不是不能當一回大逆不道的子孫,想個辦法把這位皇爺爺做掉。
不過若是揣測是真,恐怕也不用自己動手了。李俶動了動唇角,為自己不孝的想法表示了一瞬間的懺悔。回到案前提筆書寫軍令。
另一邊李倓還在聊天框裡和郭子儀交流。
【郭子儀:廣平王李俶?】如此語氣,李倓便猜到此時頂著郭子儀名字在說話的怕是換人了。
【李倓:皇兄此時不在。】
【郭子儀:建寧啊,你告訴李俶……】
李倓轉過臉看向昏暗燭火下的李俶,想著新皇剛剛新下的旨意。
軍中物資不豐,即使是將營也隻點了一盞燈。李俶垂眸寫字,要微微眯起眼睛。
“倓兒,你先留在這裡。”李俶擱筆擡頭,喚人進來將腰間魚符擲給親衛,“傳令下去,點齊所有戰馬,隨本王出兵北上,斷……”
“斷安祿山糧道。”李倓伸手一點,把聊天框在李俶麵前展開,“父皇旨意。”
【郭子儀:朕著廣平王率兵屯駐風陵渡,待叛軍糧道斷絕。】
聊天框閃了閃,消失了。李倓抽過李俶剛剛寫完的軍令,上麵墨漬還未乾,在燭光下泛著一點油亮的墨色。李倓說:“我替你去,你坐鎮後方。”
李俶斷然拒絕:“奇襲凶險,你不可妄為。”
“太原城附近還有一大批建寧鐵衛和鈞天衛的勢力。”李倓俯下身,語氣乍一聽像是帶著一點輕蔑的笑,“我的廣平皇兄可有能力呼叫這些朝廷外的民望啊?”
李俶心下暗忖李倓這是不放心自己,且於行軍作戰上,自己確實遜色於李倓。但此去實在危險。李俶正欲再勸,李倓已經打斷了他尚未說出口的話:“皇兄不捨得這軍功不成?”
“混說。”見李倓這話都說出來了,李俶知道是勸不動了,隻能歎口氣應了下來。李俶望著弟弟眼中跳動的火焰,恍惚間竟像是看到虎牢關前縱馬引弓的秦王。
外麵是個晴朗的月夜,李俶在帳內轉了兩圈,發現自己本準備給李倓的毽子已經在前段時間的快行軍中不知道掉落在了哪片戰火裡。“找什麼呢?”李倓問。
當下李俶抓住李倓的手腕,李倓意欲掙開,幾下使力未果,乾脆隨李俶去。李俶拉著弟弟,從軍的勁裝蓋不住相交的手。二人繞過守衛從營帳後麵走到原野上。初秋的原野上大片大片枯黃的稗子草,隨著晚風飄搖,毛茸茸的一片。
李俶蹲在野地裡挑出最豐盈的幾株,在指尖繞了繞,編成一隻兔子:“前些日子行軍路過村子,村裡一個小姑娘教我的。編得方法倒是不難,隻是對稗子草的要求高,要夠肥的纔好。駐軍到這裡的時候,我便看這後麵有一大片,沒被火燎過,便想著編一個送你。”
“李俶,你多大了?”李倓雙手環抱,看著廣平王在月光下編兔子。
李俶笑道:“幼時便該給你,如今要一點點補回來。”
三月後,太原叛軍主力被新皇親自率領的疑兵誘至峽穀時,建寧王率親衛如天降神兵般截斷其後路。
是夜,潼關城頭火把如星,新皇單騎立於箭樓之上,對潰逃的燕軍拈弓搭箭,箭矢破空之時李倓竟覺得戰場喧囂寂靜了一瞬間,然後便見到叛軍燕字大旗搖晃了數下,緩緩倒入叛軍陣中,潰軍自相踐踏者不可勝計。
新皇陣前詔曰:“建寧王倓忠勇冠世,每戰必先。今加秦王,拜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河東節度使。”
城樓上此時隻有寥寥數人,烽火還在燒著。
“兒臣不敢當秦王。”李倓跪下接旨。
新皇的手按上李倓的肩膀:“朕說你可以。”
另一邊,李俶也與回紇太子談妥,如今太原光複,回紇不敢再以財物要挾。
淩雪閣的探子急急忙忙地衝進來:“閣主!陛下封建寧王為秦王了!”
李俶驚訝揚眉,但也終於確定了自己的猜測,一時心中大石落下,竟有幾分輕鬆之感:“太原之戰倓兒出生入死,屢立奇功,封為秦王也是應當。”
毫無疑問,秦王這個封號於大唐是白月光一樣的存在,甚至可以說,秦王的意義遠比封太子要重大。而且論等級,此時秦王之位也比廣平郡王的高出不少,難道下次見麵,還要李俶給李倓行禮嗎?屬下急得團團轉,李俶卻巋然不動,繼續做收複長安的規劃。
一月後,廣平王與回紇葉護歃血為盟結為兄弟。
待要入城時,回紇鐵騎突然調轉馬頭,葉護跪拜於李俶馬前:“請皇兄先行。”
李俶垂眸一看,心下雖無什麼波動,但也翻身下馬一拜:“與弟同行。”
深秋的寒風捲起朱雀大街的焦土,百姓自坍塌的坊牆間湧出,老嫗捧著開裂的陶甕盛接王師馬蹄揚起的塵土。在滿城慟哭與歡呼聲中,李俶牽著馬與葉護太子穿過遍地焦木的明德門舉目望去,是長安。
李俶的軍隊並沒有在長安久駐,略微休整便向東追擊叛軍。安慶緒儘發洛陽精銳十五萬,於陝郡新店依山列陣。郭子儀率唐軍佯攻受挫,誘敵深入河穀,待叛軍主力衝下山麓,回紇軍隊突從南山馳下,唐軍返身夾擊,叛軍再次大敗。
等到廣平王及麾下回到長安時,新皇已經返回長安,大赦天下。
李俶拜見了父皇,正欲出宮,便看到李倓斜倚在自己的馬車旁邊。他頗為意外:“倓兒怎麼來了?”
李倓也不應他的話,懶懶掀起眼皮一扯嘴角:“廣平皇兄真是好大的威風。”
李俶不解:“什麼?倓兒如今受封秦王,誰人可比?”
“幾月不見,你倒是多了個好弟弟。”李倓冷嗤,“與弟同行,克服長安,明德相拜,真乃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