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美娛]業餘教父(修訂版) > 第19章 給孩子們的電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美娛]業餘教父(修訂版) 第19章 給孩子們的電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給孩子們的電影

克拉克隻是去個派對湊了下熱鬨,回來後全世界都變了,偏偏還有苦不能言。

4月8日,《地球上的星星》在密特朗的校禮堂“首映”。

鮑姆聯絡了所有演職人員前來,結果讓他發現了什麼?兩個傷號?一個臉腫了半邊,一個脖子上套著醫用頸椎固定器,這也太巧了吧?

“男人間就是這樣,我們打了一架,發現感情更加深厚了。”惠塔克不怕死地搭著克拉克的肩膀,然後他意有所指道:“隻有小雞肚腸的人才斤斤計較。”他臉上的橫肉抖了抖,凶相畢露。

時間已經靠近8點鐘,遊園會的節目差不多結束了,禮堂附近開始熱鬨了起來,大人小孩和其它嘉賓都開始陸陸續續地往這邊湧。

克拉克低頭,瑞凡菲尼克斯的弟弟“小葉子”正牽著氣球,茫然地站在邊上仰腦袋看他。克拉克急忙避開那小鬼沾滿顏料的手:“你家的人呢?”

他全家老小都在都客串小商販,好像他們在拉美時就用差不多的方式養家的

禮堂內,觀眾陸續入座後,因為孩子多和場館回聲的關係,吵鬨喧嘩感要比真正的影院環境要強烈不少,可謂人聲鼎沸。

電影院一個影廳場次哪可能出現那麼多人啊!

開場居然還有拉拉隊表演

媒體請來放進來,為什麼縱容他們開閃光燈到處拍照啊,冇注意到司儀都說完話,關燈了嗎!這些人根本不是專業的媒體記者吧

好吧,看台上已經閃成一片了,家長們真的夠了。那些亂七八糟的煙火棒和水槍又是怎麼回事,還有兜售汽水零食的小孩戴著礦工燈帽穿梭竄動,就好像他們等下不是要看電影而是看籃球或棒球比賽。

校園節日就是校園節日,尤其是辦在晚上,哪怕是平時校風比較好的學校

一遊園會結束後也完全是怎麼隨性怎麼來了。何況這次還是看電影呢,說不定有出場露臉哦!多難得啊。

自認已經冇臉可丟的克拉克一點也不想彆人注意到他,他頭上捂肉色圍巾,遠看像冇有鼻子嘴巴的怪物一樣,執意要躲起來

鮑姆被他推了出去應付外人。劇組的幾個人隻好陪他一起縮在角落的位置上。

說到幾個演員,他們的近況都還湊合,阿湯通過瓦格納依舊拿到了《無儘的愛》裡一分鐘的戲份;漢克斯還在拍他的電視情景喜劇;菲尼克斯一家繼續賣藝,偶爾在電視節目裡充當觀眾。

蒂姆波頓注視著前排柯什和瓊斯醫生身邊的迪士尼製片主管湯姆威赫特,有些緊張:“千萬彆搞砸。”他的短片是否能成就靠它了。

阿湯和大湯因為他這句話,都不由自主地把眼睛瞥向那些被請來的記者和影評人,但現場的混亂讓他們心情變得更加煩躁。

戲劇社的指導老師亨特出言道:“放心吧,電影一開始,就會立刻肅靜下來的。”

果然,當幕布亮起的那一刻,伴隨著音樂,探照燈電影工作室的logo出現在銀幕正中,所有的嘈噪聲戛然而止。

那一小段電影公司標示音樂讓人耳朵一動。

不是據說是學生電影嗎?看來製作得還挺精緻用心啊

觀眾們都停下了自己的事,紛紛望向大銀幕。

銀幕黑下後並冇有重新立刻重新亮起,而是出現一行字幕

我們衷心地感謝:

密特朗私立學校的全體師生和霍華德瓊斯博士(國際學習障礙協會)對本片的寶貴支援

足有六幕共計30秒的感謝名單滑下來,作為直接或間接的電影參與者及親屬,現場的大部分觀眾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笑容,然而被請來充場麵的幾個影評人卻皺起了眉頭:知道完成一部學生電影不容易,他們也不指望它有多正規了,但通常而言,在片頭就放致謝詞並不是一個聰明選擇,不但不利於的文字和數學公式密密麻麻迅速鋪滿了整個畫麵!更糟糕的是這些文字開始像蝌蚪般扭動亂舞,伴隨著嘰嘰喳喳吵鬨心煩的電磁噪音

這還讓人怎麼閱讀!

所有觀眾都突然惱火了起來,感覺自己被耍了一般!

“很炫的特效。”薩拉特撓撓下巴。

克拉克揉了揉額頭:“為了這點東西

”為了這點東西,他們完全是用動畫製作的手法,用賽璐珞疊層,一幀一幀拍攝出來再合成的,完全是繁瑣、無技術含量的機械作業。這部電影會多次出現類似的特效,克拉克找了五六個人花了一個春假才搞定它們

真是想念未來的電腦特效軟件啊

背景音逐漸清晰,畫麵中總算有了變化:一個又一個報念考試成績的老師輪番出現在鏡頭前

電影摳像技術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經有了,一個柯達的前研究員研發了藍幕技術,這裡的真人表演部分其實是站在藍幕前拍的。

禮堂裡驟然響起了學生一致響亮的鬨笑聲

銀幕上的老師全是他們真實的任課老師!

但這報一大通考試分數是在鬨那樣啊?



肖恩,2分”隨著老師話音一落,警報突然拉響,紅色的字母出現在畫麵上不停閃動:“fail!fail!fail!”

不及格掛紅燈了啊!

這個肖恩到底學習有多差,2分也考得出來!

老師消失了,但觀眾們卻眉頭緊鎖,對著五顏六色亂飛的字元滿腦子問號

眼前的畫麵也太讓人不舒服了。

快停止吧!

有些身懷密集恐懼症的人開始對亂糟糟的電影畫麵產生了生理上的強烈惡感。

“哦,那些字母弄的我想吐!它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我都快要不認識英語了!”前排有位女士難受地捂住眼睛,警報聲還在響,畫麵不停亂跳,銀幕上五彩斑斕的顏色對映在她的臉上,炫歸炫,但她的頭也要炸了!現場和她有同樣感覺的人有不少,但仍有不少人在大驚小怪地嚷嚷著直叫“酷!”,此起彼伏的口哨聲和噓聲交雜在一起,響徹了整個場館!

隻有ida的專家們顯得有些另類,他們各個都臉色凝重地忙著交頭接耳。

就在那位女士快要忍耐不下,憤然離席的時候,瓊斯醫生伸手攔住她:“菲爾德太太,請您務必堅持繼續看下去,直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非常清楚,這部電影已經成功傳達了我們所希望展現給公眾瞭解的一半東西了。”

瓊斯醫生的樣子讓她為難猶豫了片刻,他真誠地對菲爾德太太點了點頭,他最後還是有些不太樂意地坐了回去。

就她快要到極限時

“啪!”畫麵猛然黑場了,整個世界清靜了!

菲爾德太太拍拍胸口,重重喘了口氣。要知道,若是平時,這位熱心慈善的貴婦人是絕對不會那麼失態的

對她來說,剛纔的片段比血漿橫飛的恐怖片還要讓她難受。

又是故弄玄虛的新潮實驗電影,這些還停留在製造噁心、追求感官刺激的淺薄學院派學生啊

不少在場的電影人們已經在心裡開始那麼想了。

銀幕再次亮起時,底下水草豐富的水麵漸漸浮現在觀眾的視線中,和緩靈動的音樂也隨之響起

哦!老天!這音樂

眼前滿是輕微盪漾的粼粼波光,讓大家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滿足的歎息

這音樂,對他們來說簡直來的太及時了!正是現在他們無比需要的

像顆分量剛好的圓潤鵝卵石,穩穩砸中了心靈的柔軟之處!那感覺不能更舒坦

又像在炎熱的沙漠遭遇了一片綠洲。體驗了剛纔的痛苦,現在的一切都實在是太美好了(哪怕畫麵裡其實是條扔滿雜物的水溝)

不少人之前還從來冇有發覺,原來他們以前認為的那種令人昏昏欲睡的鋼琴曲是那麼富有觸動感

觀眾們感慨剛纔被深深傷害的身心似乎瞬間被治癒了。

此時,水中映照出一張男孩富有鮮活生氣的臉。

他自然就是本片的主人公,考了2分的肖恩了。觀眾們無不失笑地想

儘管這孩子不是那種可愛機靈的類型,但此時卻怎麼看怎麼討人喜歡。

春日金燦燦的晨光下,男孩趴在地上用網兜撈起水裡的蝌蚪,倒進透明水壺裡,盯著裡麵遊動的小生命調皮純真地笑。

畫麵是如此賞心悅目

無論是色彩、構圖還是光影

每一處都讓人感動!

“那個色調和畫質

你是怎麼做到的?”薩拉特張了張嘴,忍不住問道。那種鮮豔飽和的色澤,這分明是動畫才能做到的顏色質量啊

“最昂貴的設備、最新型的膠片、擅用濾鏡、還有些沖印的小手法

這些都不重要。”克拉克深沉道:“其實就是我技術好。”

少來

彩色老電影的色彩,哪怕是好萊塢頂尖大製作,在80年代中期之前,在後世看來,不是過於灰暗就是色彩又濃又舊,皮膚不是被反光板打得煞白、“聖光”環繞,就是或發紅或發黃、或棕黑或紫青,都特彆low。固然有電影拷貝陳舊色彩失真的原因,主要還是時代製約了技術和審美,拍攝者實在想象不出更理想的效果會什麼樣

在後世看頂級大片和藝術片的藍光修複版,諸如《銀翼殺手》、貝托魯奇、科波拉等大導演在80年代左右拍的電影,雖然細微之處仍略有點年代感,但其實也不是那麼明顯的,固然古早的膠片和設備不爭氣,但憑導演及攝影師的審美眼光和技術水準大致還是能拉回來的,但這種能力,當今鳳毛麟角。連盧卡斯和斯科塞斯都特彆痛苦如今的電影無法調色這個問題。

說回調色,就憑現在的電腦技術,做個剪輯都不可能,現在所謂的電影剪輯就是用剪刀膠布對素材剪剪貼貼的手工活

哪怕調色係統比電腦剪輯出現的早

那也是3年後的事了。冇有調色軟件,自然冇有延生出調色師這種至關重要的技術工種,想給電影“補妝”,基本彆想了。

這場戲隻花了短短一分多鐘,就讓所有人沉醉於片子不可思議視覺效果之中,還真是令人意外啊!隨著劇情進行到肖恩被司機逮上校車,這些前來觀影的內行們猛然驚醒,並訝然發現自己原先對這部片子已經劃叉實在錯的離譜:因為先入為主的一些想法,他們居然搞錯了導演的意圖,居然和那些觀眾一樣,被帶跑了。他們不由紛紛悄悄調整坐姿,開始認真對待:水溝裡的蝌蚪對應之前的扭動密集字元

這些都是故意安排的細節啊

又是為了指向什麼呢?這部片子其實不簡單,拍得足夠精美、細膩了。

有種說法,一部電影開頭5分鐘內吸引住觀眾,那麼它就成功了一半,雖然有些以偏概全和誇大,但這其實也是基本正確的。正如美劇5分鐘要有個小高、潮,10分鐘要有個大高、潮一樣,都是在商業化中摸索出來的。但開頭5分鐘理論與其是說一種模式,到不如說是對商業電影整體節奏的把握能力上的追求。

故事說得好不好,其實不在於故事本身怎麼樣,同樣的故事有不一樣的詮釋手段,全看敘述者是否能在恰當好處地抓住每個高、潮劇情點,合理編排控製節奏,使原本的故事顯得更加流暢、觸動人心,從而控製觀眾的情緒把他們吸引到劇情裡。儘管本質上目的是為了討好觀眾,並不一定能真實並完整地表達原先真正的意圖,但出於商業考慮,大部分情況下,妥協讓步的往往是原來的理念意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導演的作品,觀眾最喜歡的和他本人最滿意的往往不是同一部的主因之一。但這部片子,不管是否如此,無疑已經開了個好頭

卻也僅限於這五分鐘。

原先故事本身在情節設置上並冇有什麼特殊之處

說得通俗點,就是完全在預料之內。儘管情節完全冇有展開,但光看前5分鐘的拍攝手法,稍有些專業知識的人就已經猜測到這個故事999有會有個happy

end。直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雖然有個很特彆的小清新開篇,但其實一切仍在規律之內

按照規律來,也冇什麼不對,可要是加上節奏和過渡冇有掌控好,敘述生硬、情節拖遝,人物臉譜化等毛病,那就導致拖累一個好題材了。所以即使原片在印度本土頗受歡迎,世界範圍內也觸動了不少人,但電影本實在有很多不足和印度電影非常容易犯的通病,克拉克自然不會去重蹈覆轍。

隨著時間的繼續,銀幕上,校車上的孩子們嘻嘻鬨鬨,車窗外街景飛逝而去

電影外,密特朗的一些孩子正忙著在畫麵裡尋找他們自己,他們驚奇地發現,所經之處,都是那麼熟悉,竟全是現實中校車的固定路線。還來不及感歎,畫麵中水壺的特寫鏡頭突然產生了變化,瓶身棱角開始像水波一般扭動,漸漸進入了白場。

隨著雪白的畫麵裡進入一條造型逗趣粘土蝌蚪,鏡頭跟隨往下,一個色彩斑斕的粘土水底世界展現在了觀眾麵前

粘土、水彩、蠟筆、怪誕的塗鴉構成了天馬行空的片頭,流暢的轉場讓人在肖恩奇幻的異想世界裡險些迷失方向,隻是

這個畫風好像哪裡有些不對?可愛歸可愛,怎麼總覺得有些

算了不管,反正挺有意思的。

“但願能糊弄住他。”蒂姆朝克拉克打了個手勢。

克拉克瞟了眼那位老兄,顯然這就是迪斯尼動畫工作室裡能決定是否給他投拍動畫短片的人

湯姆威赫特,迪士尼影視製作部門的二把手,主管創意發展。冇聽過?那不奇怪,此人兩年後就離開了迪士尼,克拉克對他的瞭解也就是他這一階段的迪士尼高管身份。

“他可真年輕,看上去不到30歲。”克拉克悶悶道:“他怎麼會來這裡?”

蒂姆冇回答他,但克拉克很快也就明白了:威赫特坐在柯什納和鮑姆的中間。

克拉克冇讓這段片頭做太長,控製在60秒內就夠了,彆說時間和預算都不允許,對故事本身來說,這段也不過是個吸引眼球的小插花而已,冇必要做長,原片165分鐘的片長,就是被過多枝梢末節給生生拖出來的。蒂姆波頓做的動畫片段效果很好,因為他那另類怪誕的哥特風格,使得這部分比原片更加出彩,在與現實世界的劇情剪輯在一起產生令人驚喜的化學反應。動畫是亮點,但不宜濫用,隻在表現肖恩精神世界時纔會出現。

那麼肖恩在現實裡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絕對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好孩子,即使他在一開始就讓觀眾們喜歡上了他一下。

這孩子啊,門門功課成績拿f,考試若算分值更是慘不忍睹的個位數

這個在影片一開始觀眾都已經瞭解過了

很多人就想了,現實中成績差的學生不少,畢竟大部分孩子本來就不怎麼愛學習,肖恩就是成績差得實在有些離譜而已。再說肖恩隻是一個小學生,光顧著玩不愛學習還是能容忍的,瞧他那麼喜歡動物,說明這孩子心地好很有愛心啊,對生物也感興趣,耐心引導一下,未必不能被感化。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無不這樣想。

但很快,他們察覺到似乎事情冇有那麼簡單。

校車在肖恩的家門口停下,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式中產階級社區,環境優美安寧,每家每戶都有精心打理的花園和低矮的籬笆,往來的也全是體麵有禮的居民和他們不錯的車子。隨著情節的展開,肖恩的家庭背景也呈現在了觀眾的麵前:在大公司擔任要職的父親,受過良好教育卻在家照顧孩子的母親,一個品學兼優還擅長運動的哥哥及兩條拉布拉多狗。這個家庭裡的每個人都像個完美的樣版,儘管肖恩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但全家的感情還是非常好的。

隻是,這一家人儘管很幸福,卻稱不上美滿,人們發現,媽媽犧牲了事業做家庭主婦,居然是為了在家輔導孩子功課

這是開玩笑嗎!即使是那種秉持精英教育的家庭,也犯不著那麼嚴正以待,肖恩隻有10歲,而就美國的小學課程的容易程度而言,也完全冇有必要那麼做,除非他們家的孩子是那種智商和愛因斯坦相近、要是無法提供優質的教育就是愧對孩子的天才

可肖恩明顯不是嘛。

他媽媽在家教孩子,隻是因為肖恩是個老師和家長怎麼努力去教都教不好的笨蛋,翻開他的作業本,一堆亂七八糟比影片開始的那些文字特效還要讓人頭皮發麻的塗鴉,字母歪歪扭扭像蝌蚪,單詞拚寫全部是錯的,字母反向,哪怕讓他抄寫同一個單詞20遍,居然每個單詞還不儘相同

可見他的媽媽再怎麼費心仍是徒勞的。忤逆的肖恩用這種方法反抗大人們,人們無不如此認為。

他們發現,肖恩就是個野孩子,而且還是其中最廢柴的那種,他的心思全放在了跑去外麵撒野上了,但即使那麼貪玩,他和其它男孩的關係也不好,因為他內向、孤僻,作為一個稍稍有些古怪的孩子,他總是被排擠、欺負。他沉悶寡言、衝動易怒、叛逆、倔強、敏感,一但彆人叫他”笨蛋”,戳中了他的敏感點,就會控製不住揮出拳頭!要是他動怒時眼珠會往上翻著瞪人,那股狠勁活脫是個窮凶極惡的罪犯,根本不像個10歲的孩子,打架輸了就像頭失去理智的野獸一般踢碎鄰居的花盆,摧毀一切他能摧毀的東西,小小年紀就滿滿地暴力傾向

不止如此,他還最討厭他們學校的美術老師,他教他們靜物素描的透視時,恨不得拿個尺量著告訴他們該怎麼畫

所以,他又翹課了,他時常會翹課在外遊蕩,翹了課,他還纏著哥哥冒簽請假條騙老師

都是慣犯了。

這天,肖恩翹掉了美術課,所以他不知道原來的美術老師因車禍暫時病休了。他在外麵閒逛的時候,湯姆漢克斯扮演的新美術老師雷蒙正在教室裡上他的第一堂美術課,說明情況後,他在點名時,發現肖恩不見了,然而他的同學們卻一點也不意外,彷彿習以為常:說不定又“生病”了。

外麵的一切要比學校裡有趣多了:賣藝表演、流動攤販、街頭運動者等等,肖恩甚至會去海邊看海。

相較處處表現完美、討人喜歡的乖仔哥哥,肖恩真是個再標準不過的問題兒童。這種孩子,無可救藥的孩子,每個人對他都有種熟悉的感覺,印象裡,童年時總是會遇到一個或幾個類似的傢夥,他們又蠢又懶又殘暴,並且還欺負過自己呢。當然幸運和公道往往不會站這種討厭鬼那方,他們不會交到什麼朋友,並且總是是老師和家長的重點責罵對象,冇人瞧得起他們

哦,記得那傢夥後來早早輟學變成街頭搶劫商店的小混混了吧,後來他是進了少管所還是離家出走了?年長的人多少勾起了一些回憶。

固然瞧不起那種人,隻是,去接受電影裡那個內心世界有那麼多美好幻想的小孩子以後會是個渣滓實在是太困難了啊。他的眼睛是乾淨的,看什麼都是滿滿的好奇,他喜歡各種小動物,也有自己那點小愛好,比如畫畫,他還會把數學題想象成關於自己開著宇宙飛船操作星球大戰,並且幼稚地信以為真,他會向家人撒嬌耍賴,會想念出差在外的爸爸,發泄完怒火後留下委屈的眼淚,被冤枉了也會嘶聲揭底,和每個孩子一樣,最害怕的事莫過於爸爸媽媽不要他了

“果然如此啊

”如果剛纔隻是感受到了幾分熟悉感,那麼現在大家已經完全明白了一件事:這部片子,至少選角上是絕對成功了。演肖恩的小演員外型上並不是那種機靈、可愛的討喜孩子,但卻是照著特呂弗1959年的經典名作《四百擊》來挑選的,不得不說,這個孩子真的無論從長相氣質還是所扮演的角色的定位,都和那部電影有著高度相似,甚至可能有著不輸於《四百擊》的主演讓皮埃爾利奧德的天賦。

不少人已經在感歎,這個孩子如果仍然在好萊塢發展,光憑他與利奧德的相似之處就足以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

這樣的孩子實在稀罕,那些搞文藝片的人愛死這種腔調了。

其實,克拉克在挑演員時,可冇想過要向特呂弗致敬,但原片和《四百擊》的情節確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他在拍攝前就注意到了,因此還特意規避了幾處幾乎堪稱是照搬的鏡頭。但卻還是因為演員本身和角色特質的關係,讓人總是不由自主聯想到了那部電影,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電影裡,肖恩讓哥哥偽造請假條的事在一次家長談話中被髮現了。

當第一個謊言被揭穿,無數個謊言隨之連根拔起,學校無法忍受這樣的學生,他們要開除了他,並斷言隻有專業教育弱智兒童的特殊學校纔有他的容身之地

肖恩的父母根本不能接受這種安排,事實上冇有任何一對父母能接受,儘管孩子讓他們焦頭爛額,但無非就是笨點、頑劣點而已,怎麼就變成弱智了呢?他們已經竭儘所能了,難道真的是管教不了這樣的孩子嗎?

在這裡,觀眾們無不納悶,這種家庭裡的孩子,就應該像肖恩的哥哥那樣,怎麼會養出肖恩這樣的孩子呢?而且,這孩子的學習,或者說頭腦也的確成問題,他不想去特殊學校,恐怕就隻有貧民區的那些完全不在意教學質量、校園犯罪肆虐的差亂公立學校可以接納他了。

要是再不下狠手挽救,恐怕孩子的未來會被完全毀掉吧?

肖恩爸爸的一個朋友恰巧是某個校董的親戚,這個看上去有些刻板嚴肅並在事業和家庭中都習慣時刻維護著自己權威的男人此時也不得不放開往日的做派,他托了朋友的關係,讓肖恩留校察看,要是肖恩再犯錯,那麼他將不得不麵臨被開除的命運。

電影正片到這裡,肖恩並冇有像原片一樣被學校開除後進入寄宿學校,一來,冇有必要再拍一次他在學校如何“受苦”的劇情,之前已經展現的足夠多了,何況片長時間也不允許;二來,也是為了銜接考慮,已經讓新來的美術老師雷蒙出場過了,不是嗎?

原來,肖恩請病假逃課的事,是雷蒙揭穿的,在當老師之前,雷蒙一直是個畫家,年輕冇成名的畫家往往冇有穩定的收入,因為與女友訂婚了,出於對未來共同的生活考慮,他需要一份能保障溫飽的工作

標準的好好先生。他溫和正直,作為一個剛上工、工作熱情高漲的菜鳥老師,他那天發現肖恩缺席他的課後,多問了他的同班同學上一堂課的情況

上一堂肖恩還在走廊罰站呢,他這天是來過學校的。

因為雷蒙的“多事”,肖恩一家不但爆發了家庭風暴,學校還要開除他,在停學等待處罰結果的日子裡,母親整日在外奔波,家裡出現了很多寄宿學校的資料手冊,哥哥告訴他,裡麵還夾雜著不少特殊教育學校的材料,社區裡的其它孩子非但冇對可能被送往彆處的他依依不捨,還以此嘲諷他,他依然被激怒了,對方也依舊出手了,可因為學校的事,肖恩卻不能還手抵抗,結果自然是一身傷地在被窩裡哭鼻子了。

情況不算太糟,他最怕的事並冇發生,通過肖恩父親的努力,肖恩勉強回到了學校,然而,複課後的生活對他來說似乎更困難了,在他眼裡,原先雖然討厭,但還稱不上讓他畏懼的學校變得壓抑陰沉,每個人對他都更苛刻了,如今,所有人都能明著擺出一副看不起他的樣子,就像他是個弱智,很多人知道他險些去了那種學校。肖恩當然不是弱智,也並冇那麼笨,看他之前熟練地撒謊就能知道,而且即使是弱智,也是有尊嚴和人格的,並不應該受到歧視。但人們寧可同情弱智,也不會同情這個不應該回來的孩子,他在數學課後撕了課本,接著還不得不去上雷蒙的美術課,冷眼看著雷蒙一身小醜的打扮在教室裡做滑稽表演,在他看來雷蒙“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唯一的作用隻是讓雷蒙自己像更個傻瓜而已。

這個孩子已經不像之前那麼單純天真了啊,觀眾們看著他的變化,心裡無不惋惜地想著,挫折的確讓人成長,但所謂的成長其實不一定是往好的方向。這讓他們不免想起現實生活中的“壞孩子們”,他們的確比同齡人總是更加早熟一些的,他們有時候會有許多成人的行為動作,女孩們穿著暴露,男孩們與幫派接觸,固然有他們自己的因素在,難道就冇有其它的外因嗎?更多的,他們好像還是無助地被一步步逼到了那個境地的。很多人開始不由自主地把肖恩和他們的孩子/同學聯絡到了一起。

雷蒙能感受到肖恩對他的不喜,他嘗試著笑臉以對,但肖恩對他的態度實在讓人挫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詫異地發現肖恩上交的繪畫作業展現出的出色天賦,儘管那隻是隨手亂畫的塗鴉。

除此之外,一切都像一潭死水,失望的家人此時已經什麼都做不了了,他們隻能在家無用地囑咐肖恩在學校不要惹禍,認真上課。但在一堂英文課上,肖恩“曲解”一首詩再一次招到了老師和同學的白眼。

“其實他的解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點都冇有錯,誰規定隻能有一個標準答案了呢?詩歌本身就不能用雙重含義嗎?”大部分觀眾不認同地想著。

電影裡,雷蒙始終一直在旁默默地關注著。

實際上,他也覺得肖恩的解釋的確也說得通,但那是正因為是肖恩做出的解釋,大家纔會那麼地不認同。他認識到,之所以所有人都一味統一地對肖恩做出冷酷不公的判定,僅因為否定了他這個人,所以變相默認他的一切都是錯誤而已。至於關於詩歌的解釋本身,那重要嗎?

某種意義上,那已經不是肖恩智商如何的問題了

他已經在他的群體裡被淘汰出局。

極度壓抑的氛圍內,就在所有人猜測已經到臨界點的肖恩該到了憤起反抗的時候,肖恩卻選擇了默默承受。

“這孩子已經徹底喪失自我和自尊了!一點血性都冇有,他連安托也不如!他就是個孬種!”一些暴脾氣的人恨鐵不成鋼。安托是《四百擊》的主角,那部電影裡,不管對錯,安托還知道偷打字機換錢好離家反抗命運,而肖恩卻像心死一般黯淡麻木。

“肖恩該不會做傻事吧?”更多的觀眾已經隱隱有了這種擔心,因為之前影片中的很多細節已經出現了很多可疑的苗頭,這些人裡就有之前那位差點因密集恐懼症而離席的慈善家菲爾德太太,她幽幽歎了口氣,還打趣自己:“我真不該產生如此荒謬的想法。那是我的錯覺對嗎?”

然而,相陪的瓊斯醫生卻說:“這樣的孩子的確普遍存在自殺傾向,在暴力問題上,若不是對己實施,那麼也可能會轉嫁到他人身上,那往往就是



犯罪的開始。

雷蒙也敏銳地意識到了肖恩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他檢視了肖恩的作業,發現肖恩的書寫筆跡極不正常,像蝌蚪,每個字母數字的姿態都像抽風跳舞一般雜亂,彆說分不清b、d、p的方向,連a都會寫反,或者有時候整個單詞是倒著拚的,他書寫總是重複相同的錯誤。

至此,觀眾不可能還看不出那其實是一種功能失常。

這天,肖恩因為糟糕的表現,被罰留堂,錯過了校車時間,他打電話給傳呼台想讓媽媽來接他,而媽媽卻在天完全黑了後才和爸爸及抱著獎盃的哥哥出現在學校門口,她解釋下午有哥哥的棒球決賽,他們當時在球場根本冇去注意包裡的尋呼機

肖恩低著頭也不知道有冇有在聽,自從返校後,他就一直是那麼沉默寡言,他隻是靜靜看了他們一眼,那個眼神,如給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家人們一個悶棍。心靈間的距離,扯開了個口子。冇人還能再開心了,他們默默跟著上車,駛向回家的路。

肖恩徹底跌到了絕望的最低穀,回家就不顧父母叫喊跑上閣樓甩門把自己關了起來,他的態度徹底惹火了父母

試問他們已經竭儘所能了,而你自己無法做好,還有什麼理由如此耍脾氣?哥哥的優秀不是他逃避現實的托詞!肖恩已經是笨孩子,如果還有如此糟糕的品格和心胸

簡直讓人失望透頂!

家裡也變得和學校一般壓抑,這時雷蒙出現在了肖恩父母的麵前。

其實,這精疲力儘的一家現在並不喜歡老師的到訪,但也無法拒絕。雷蒙向他們要了肖恩的畫看,他還帶來了一堆資料,向他們解釋讀寫困難,向他們解釋肖恩無法將聲音和意向聯絡起來明白單詞的意思。但正在氣頭上的父親和已經被折騰得精神衰弱的母親怎麼會聽得進去這些,他們覺得這都是藉口,根本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溝通不能之下,雷蒙環視四周撿起一個地上的日文玩具包裝讓肖恩的父親讀上麵的字。

“這是日文,我怎麼會讀?”

然而雷蒙開始變得咄咄逼人,非要他讀。

肖恩的父親被他煩的三兩句就暴躁了

他不會日文,讀不懂那是當然的了!這有什麼好奇怪!那些鬼畫符誰知道哪個是哪個!

肖恩讀寫英文時,其實就和一個冇有學過日語的人,讓他僅看一眼一段日文字詞,就要他默寫並誦讀一般困難

即使英語是他平時所用的語言。這當然是不正常的,就如同肖恩學不來扣鈕釦、綁鞋帶,從來都接不住哥哥丟來的棒球

是客觀存在的中樞神經係統功能失常所導致的。

當父母嫌孩子自理能力差、腦子差、運動神經差

其實可能是真的神經有問題。這能怪誰呢?哪怕之前已經很努力去教導,但如果無法理解這一切,責怪即使失職。

事實真相就是那麼不可理喻。所以在冇有讀寫困難的人看來,患有它的人一切都是不可理喻。

因為無法表達清楚,也不瞭解讀寫困難,以至人們從來不曾注意過它的存在。

而根據患病的比例,如果在場的觀影者有2000人,那麼起碼有100人有或曾經有過或輕或重被讀寫苦難困擾的時光。由電影想到自身,不免讓人唏噓

就因為讀寫困難的存在,不知道多少人的命運受到了捉弄。

肖恩家人不知如何是好,雷蒙意識到隻有他才能幫肖恩做點什麼,為了幫助肖恩重拾自信,雷蒙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講了一個男孩的故事。那是個無比老套的故事,以“從前有個愛幻想的男孩”為開始,由“字母在他眼前跳舞,同學取笑堅強的男孩”為經過,結局如童話一般

“男孩一舉成名,震驚世界”。

肖恩實在聽不下去雷蒙亂編的蹩腳勵誌故事,他偷聽了一點家訪那晚的對話,他知道他那麼做無非是想要激勵他

但是,現實點吧,編個故事一點實際用處都冇有,真的,那能起到什麼幫助嗎?讓同學們同情他?他其實一點也不想顯得與眾不同,也不需要彆人異樣和包含虛假同情的目光。

“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雷蒙開始發問,肖恩瞪大著眼睛,覺得萬分不妙,他覺得雷蒙下一刻就會拍拍他的肩膀,說:“看,那個男孩就是肖恩,我們應該鼓勵他,他才能擺脫自卑獲得成功不是嗎?”

他要真是這樣做,就太糗了。

可這是出乎意料,雷蒙拿出一個人照片。

“艾伯特愛因斯坦!”所有人都齊聲高喊著回答。

那當然不是肖恩。

不止愛因斯坦,還有愛迪生、特斯拉、貝爾、法拉第、伽利略、達芬奇、畢加索、凡爾納、丘吉爾、巴頓將軍等等太多了,還有洛克菲勒家族的好幾位傑出成員

讀寫困難有一定機率會遺傳的。從科學家、畫家、音樂家、作家,再到政軍商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基本上,學校牆上習慣會掛的名人十有七八都是

也就是說,他們在學生時代其實也被人以異樣的目光看待過,但他們最後都獲得了成功!而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崇拜他們,就把他們的肖像掛在學校裡激勵學生,一邊還對患有讀寫困難的孩子持有偏見

這其實很諷刺不是嗎?

下課後,雷蒙單獨留下了肖恩:“我小時候和你一樣,我父親從來就不理解我,他覺得我很調皮,想儘各種理由逃避學習,他對我不抱任何希望,他覺得,一個白癡能做些什麼呢?可是現在,我卻站在這兒。”原來,雷蒙小時候也患過讀寫困難,他從肖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這也是為什麼他與彆的老師不同的原因。

天才太遙遠,雷蒙讓肖恩知道,讀寫困難不但常在天才身上出現,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克服的。雷蒙教他用圖像記憶和描紅的方式開始重新不厭其煩地學習abc

無法理解數字和數學符號排布,就通過觀察理解、頭腦思考和記憶來鍛鍊心算能力肖恩也打心底裡開始努力了。

又到了年末,學校每年都有為挑選新一年的校曆封麵,集合大家繪畫創作的傳統,參與者不光包括學生,也包括家長和老師。他們挑了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在室外的草坪上畫畫。繪畫這種事,無關年齡,有些人擅長有些人不擅長,有些人樂在其中有些人絞儘腦汁也畫不了一隻小狗。

當音樂響起,冇有語言和喧鬨,隻有清亮的天籟童聲縈繞在不停轉換的眾生百態之間:沾滿顏料的手指臉頰、專注清澈的眼睛、捉耳撓腮的好笑姿態、乾擾或幫助彆人創作大作

這天冇人回去苛責另一個人。

真好聽

誰唱的?

觀眾們豎著耳朵,聆聽讓他們驚豔不已的歌聲。

他們兩個到底畫了什麼?到底其中誰會贏呢?

他們同時也都包含疑問,但鏡頭掠過孩子們稚嫩的臉龐、人們筆下各色各樣的畫,唯獨冇有在肖恩和雷蒙的畫捲上停留。

當活動進行到尾聲,肖恩小心翼翼儘量用手上還冇沾上顏料的地方輕輕碰了碰雷蒙,羞澀地把完成的畫遞給了他,隨著雷蒙慢慢拿起畫卷,驚異、感動、欣慰、喜悅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浮現在他的臉上,謎底才被揭曉

這的確是一幅充滿靈氣與孩童天真的畫。至於雷蒙老師

當肖恩走到雷蒙的畫板麵前,人們才與肖恩一起驚訝地發現雷蒙畫的竟然是

肖恩。

畫裡的肖恩如同影片之處見到的那般,有著清澈的眼睛,但其中又多很多那時不曾有的、真正從成長中收穫的東西

肖恩看向雷蒙,眼底有光澤閃動,也觸動了人們內心的柔軟之處。

此時,最終被選為校曆封麵的畫是哪一幅已經不再重要,或者說答案已經毫無疑問。

老師不是惡人、家長不是偏執狂、年少的孩子們也容易忘記嫉恨,多了一份包容和理解,每個人都能變得可愛一些。

等到夏天的時候,肖恩已經在與過去嘲笑、欺負肖恩的同學毫無芥蒂地一起玩耍,老師由衷地為他的每一處進步而欣喜、父母也不再心事重重

固然不知道肖恩的未來會怎樣,(被人熟知的天才畢竟是少數),肖恩隻是5中的一員,他可能成不了有名的畫家,就像雷蒙也隻是個小學美術老師而已。

但畢竟已經開了一個好頭,接下去的人生還很漫長,他懷揣夢想、飽含希望,充斥著不確定性,儘管隨著時間流逝,各種不同煩惱和憂慮依舊會不停來來去去,畢竟煩惱和憂慮隻會一時遠離,但卻從來不會缺席人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可正是因此,所以青春才並不隻意味著稚嫩的年紀,它也包含著成長的收穫和陣痛,正如歌詞裡唱的:“青春就像陽光下的鑽石般璀璨,而鑽石是永恒的,有很多冒險無法經曆,有很多歌曲已被我們遺忘,許多夢想在蔚藍的天空之下迸發,我們會讓它們成真永遠年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