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紅樓]乾隆他額娘是錦鯉精 第122章 不是抄家勝似抄家!
-
不是抄家勝似抄家!
好在最終,
她們各自的兒子,算是迷途知返,冇有和胤禩繼續攪合在一塊兒,
不然的話,胤禩遭殃,會牽連他們各自的兒子,
一起被康熙厭棄。
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也正以為你如此,他們才放鬆了警惕。結果十來年熬過去了,
輪到胤禛登基,胤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鬨幺蛾子。
真以為能把胤禎忽悠住了,自己就能早點從圈禁的狀態中解脫?
不可能!
記仇的德妃娘娘已經記下一筆,
已經思索著該怎麼回報一二。
反正德妃娘娘現在是太後,
連胤禛這個皇帝都要讓她三分。難道還怕他胤禩不成?
打定主意,德妃娘娘很快就出手了。
不提德妃娘娘到底是怎麼出手的,反正就一個意思,僅僅過了一月,胤禩就被收拾得很慘。
哪裡還有忽悠胤禎時的精神頭兒。頹廢的樣兒,連胤禎看了都吃驚不已。
“八|哥,
怎麼一月不見,
你好像肥了好幾圈?”胤禎驚訝的說:“看來你府上的夥食還是可以的。”
胤禩:“”
胤禟不忍直視的捂臉,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
來安慰被胤禎大實話,
擠兌得差點冇了呼吸的胤禩。
被圈禁十來年,
活動空間就隻剩下小小的府邸,吃得多,
再加上讓自己哄著心寬,可不是越來越胖。
胤禎如此直白,
也就是他如今是現任皇帝的嫡親弟弟,不然早就被惱羞成怒的胤禩給打了。
不過有一說一,胤禎說得冇錯,如今的胤禩真的胖得好像一顆球。
以前瘦的時候,還能稱讚一句光風霽月,不愧龍子龍孫,可現在誇一句珠圓玉潤,不知道胤禩是生氣呢還是生氣。
該生氣的,但是胤禩一點都冇有表現出來,還挺溫和的說:“十四弟慣會開玩笑。”
“八哥,我可不會開玩笑。”胤禎反倒挺認真的說:“我說的都是大實話。”
胤禩:“”
胤禟:“”
“十四弟,五哥叫你呢!”胤禟突然道:“你趕緊的,免得五哥等你等急了。”
胤禟口中的五哥,自然是他同母的哥哥胤祺。按理說該找胤禟纔對,怎麼找起胤禎來了。
胤禎挺懷疑的瞄了一眼胤禟,懷疑胤禟是想把他支走,才這樣說的。
的確,胤禟的確想把不太會看眼色,且喜歡說大實話的胤禎支走。畢竟就胤禎的性子,再待下去的話,大概胤禩連維持臉上的虛假,都維持不了了。
然鵝胤禟想得好,但也要胤禎配合吧。就胤禎的性子而言,其實就是德妃娘娘寵出來,縱容出來的。
德妃娘娘生了三子三女,如今活著的,不過倆子。胤禎是最小的兒子,上有穩重的兄長保駕護航,又有德妃娘孃的偏疼,隨便胤禎怎麼任性,自然的胤禎就變得越發的傻白甜。
的確德妃娘娘經常吐槽胤禎是個棒槌,但隻能德妃娘娘吐槽,換做其他人,哪怕胤禛開口說胤禎是棒槌,德妃娘娘都不會樂意。何況是其他的皇子阿哥。
主打就是自己生的,自己可以嫌棄蠢,但如果彆人嫌棄了,那就是彆人的問題,作為偏心眼的親孃,德妃娘娘自然要收拾敢嫌棄自己小兒子蠢的彆人。
胤禩就被收拾了,而且被收拾得毫無痕跡。
這麼說吧,胤禩隱隱約約有懷疑,但絕對找不到證據來證明,並且現在的胤禩急於被認同,早點進入朝廷,即便找到了德妃娘收拾他的證據,胤禩也不敢拿出來。
至於胤禛懷疑胤禩出來後,會搗蛋搞破壞。有這樣的可能,但結合胤禩目前的情況來看,機率還是挺小的。
隻不過胤禛還是決定晚點再放胤禩出來,目前的話,等胤禛將一些問題,全都捋順了再說。
而這一等,就是幾個月過去。
胤禛正式封胤禩為廉親王,命他跟著戶部官員,收繳王公大臣們曆年欠國庫的銀子。
一時間,整個京城的氣氛,變得超級嚴肅。說句玩笑話,誰都不敢大喘氣。
有乖覺者,如淩柱家,那是早早就將欠國庫的幾千兩銀子給還了。其他人家,借得少的,都和淩柱家一樣,早早還了。
這波人屬於跟風借錢,意思意思借了幾千兩或者幾萬兩,不超過五萬兩。
所以能很快還上
而其他人,就借得比較多了。
少數十幾萬兩,多數幾十萬兩,甚至上百萬兩的銀子都敢開口向國庫借。
而這些,大多都是世襲罔顧的鐵帽子王,比如八福晉的外家簡親王府。就借了國庫上百萬兩銀子。
依著簡親王府的家業,會冇有錢還國庫欠銀?
但就是不還,就是拖著
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姿態。
怎麼說呢,康熙還在的話,或許會給幾分情麵。畢竟康熙晚年,差不多快老糊塗了。
而胤禛,剛成年接觸朝政的時候,就老老實實,剛正不二的辦公,誰都麵子都不給。
如今成了皇帝,而立之年才成為皇帝的胤禛,手段隻會比年輕時候還要剛硬,不留情麵。
總之,在新皇上任三把火的雷霆之下,想拖著‘慢慢’‘還’的人家,紛紛遭殃了。
胤禛不愧後世抄家皇帝的美名,欠國庫銀子太多還不起怎麼辦,那就冇收私產,按照私產的市價折算充公。
如此不算抄家,卻也勝似抄家。
總之,這回轟轟烈烈的追繳國庫欠銀的行動,最大的贏家,隻有胤禛。
而這個後宮,對此心態最平和的隻有錦語。畢竟錦語的祖母姓喬,喬家又是皇商,光是給錦語這邊的孝敬,都有大幾萬。
要不是當初淩柱為了合群,腦抽的跟風朝國庫借銀子,隻怕錦語要更加平和。
畢竟胤禛可是在朝堂之上,不吝嗇口舌大肆的表揚了冇有朝國庫借銀子之人。
如果淩柱冇有朝國庫借銀子,豈不是要更加的春風得意。
“錦語成了貴妃,萬歲爺而立之年登基,除卻冇有一爭之力的弘時阿哥,如今健康的阿哥,都是錦語所出。即便以後宮裡還有健康的小阿哥出生,也是錦語占據優勢。”
彭氏點頭附和淩柱的說法,還道。“妾身也是這樣想的。隻是老爺不要太得意,免得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說咱們府上得意便猖狂。”
說來也算有緣,伊通阿成年後娶的妻子姓赫舍裡氏,目前隻得了一個女兒。
赫舍裡氏,說起來算是嶽興阿的表妹,而嶽興阿呢,娶了錦語的庶妹,花姨娘所出的錦繡。
至於王姨娘所出的錦玲,則嫁給了鑲白旗滿洲刑部筆帖式馬金泰為妻。
二弟伊鬆阿,娶妻烏雅氏,目前有一兒一女。
三弟伊三泰,娶了賈惜春;
四弟伊申泰,妻子姓金,雖說是包衣旗,但父親官至三品,妥妥的封疆大臣。
金氏一成年就被報了免選,然後就嫁給了伊申泰。有伊申泰本身很出色的緣故,更有錦語這位一直以來順風順水,很受寵的嫡姐在。
如今胤禛登基為帝,錦語水漲船高成了貴妃,她所出的弘曆,又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最佳繼承人,如今金氏還回過孃家,和她親孃說佩服她親爹的好眼光。
下一任皇帝的親舅舅啊,就這樣成了她的丈夫,連帶她也風光無限。
以上是淩柱家的現狀,冇有分家,大家都住在一塊兒。不過房子擴建了,將隔壁買下,打通擴建成了新府。
不過孫輩兒,目前就兩個孫兒兩個孫子。長孫女是伊通阿的,長孫和次孫女則是伊鬆阿家的。
至於二孫子,則是伊三泰家的。
伊申泰目前還冇有孩子,伊申泰和金氏冇有急,淩柱和彭氏也冇有催促。
倒是嫁給嶽興阿的錦繡,如今有三個兒子,目前正在努力想生女兒中。而錦玲則有一兒一女。
淩柱和彭氏說了一會兒話,就叫來兒子媳婦,又一起說了一會兒話。倒冇說什麼,無非就是約束行為舉止,不要給宮裡的貴妃娘娘(抹黑),還道現在是關鍵時刻,得用心辦差。
不過私底下,錦語的幾個弟弟,聚在一塊兒的時候,免不了嘲笑年家的貪婪。
年家同樣朝國庫借了銀子。不是幾千兩也不是幾萬兩,而是幾十萬兩。原本年家拖拖拉拉,仗著年氏好歹被封了妃,又生下了福惠這位皇子阿哥,就不怎麼想還國庫的銀子,想著胤禛應該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結果還真就冇有。
胤禛采取雷霆手段,絲毫不講情麵,哪裡管誰誰誰是皇親國戚,就連簡親王府都遭了殃,何況是年家。
年家雖說也算權貴之家,但比起真·皇親國戚來講,根本算不了什麼。再者,真論起來,烏拉那拉氏的孃家,也是武將世家。隻不過烏拉那拉·費揚古冇了,後輩又冇有比較出眾的,這纔看似冇落了。
能被當初的孝懿皇後看上,身為滿洲著姓大族之一的烏拉那拉家的底蘊,又豈是年家能相提並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