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病弱”謀士,戰績可查 第40章 做客 “……你一個病弱之人,為何會有…
-
做客
“……你一個病弱之人,為何會有……
帶薪睡覺確實是一件很劃算的事。
顧至不僅補足了睡眠,
減輕了早起對心靈的摧殘,還在半夢半醒之間,想起了原著中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
——在小說中,
陳宮與顧彥背叛的時間捱得很近,幾乎就是前後腳。
已知顧彥就是戲誌才,戲誌才與陳宮是舊識。他們二人背叛曹操的契機,是否存在關聯?
想到了就乾,顧至當即決定去陳宮家中坐一坐。
他這邊剛剛朦朧地睜眼,
就不顧陳宮的死活,提出了既客氣又逾越的請求。辦事效率之高,堪比穿越之初,
主動讓夏侯惇抓捕他的那回。
“顧郎這是睡糊塗了?我與你是何關係,
你竟要到我家喝酒?”
陳宮忍了又忍,
終究冇忍住,
直白地譏問道。
“陳書掾誤會了,”顧至極有耐心地更正,“我想去書掾家喝一杯水,
並非飲酒。”
陳宮:“……有何區彆?”
雖然不知道顧至想做什麼,坐在南側的郭嘉還是毫不猶豫地起鬨:
“我們與陳書掾共事多年,
還未到貴府做過客。擇日不如撞日,
今日我便與顧郎一同,
到陳書掾家看看風景。”
“……你我共事不過一月之久,哪來的數年?”
反駁了一句,陳宮才驚覺自己被氣糊塗了,
這根本不是重點,
“二位莫要多言,陳某諸事繁忙,
招待不了二位。”
他幾乎就要直言“你二人心裡能不能有點數”,拒絕的態度展露得十分徹底。
顧至見此,冇再強求。
等到中午,眾人散了會。顧至多套了一件荀彧備好的曲領外袍,在陳宮宅邸的牆邊站著,耐心等候。
郭嘉站在另一側,拽著牆角的野草。
“我們不翻牆進去?”
“奉孝若是翻牆而入,明日我與顧郎隻能去官獄中尋你。”
荀彧站在顧至身側,盯緊郭嘉的一舉一動,眼中好似帶著告誡。
郭嘉笑道:“文若是怕我帶壞了顧郎?以顧郎的身手,何須我攀牆示範?他自個兒就能輕輕鬆鬆地躍過去。”
顧至冇有理會郭嘉的叨叨,始終看著巷外。
不多久,屋宅的主人姍姍來遲,在道路的儘頭冒出一片衣影。
顧至這纔回複郭嘉:“能讓陳公台請我們進去,為何還要翻牆?”
郭嘉正琢磨著這句話,就見顧至已離開垣牆,大步走向陳宮。
“陳書掾,又見麵了。”顧至截住陳宮去路,緩緩道。
陳宮麵無表情地盯著顧至,眼角餘光掃到另外兩個身影,心中厭煩。
他一語不發,繞過攔路的顧至,繼續往家門的方向走。
冇走出兩步,眼前一黑,前麵竟又攔了一個身影。
擡頭一看,還是顧至。
“陳書掾,又見麵了。”
陳宮:“……”
宅子離他不過十丈之遙,陳宮加快腳步,繞道往大門的方向跑去。
冇跑兩步,前方又出現一堵人牆。
“陳書掾……”
“啊——”陳宮忽然抓緊頭上的儒冠,一把薅了下來,
“不就是想來陳某家中坐坐?來,都來,你們三位都進去,直到你們坐到滿意為止。”
陳宮的發飆讓顧至始料未及。
他彷彿見到了現代因為996加班而抓狂的社畜,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展露著突出的精神麵貌。
郭嘉目瞪口呆地看著彷彿瘋了的陳宮,卻見陳宮在發泄完畢後,一下子便恢複了冷靜。
陳宮寒著臉,理了理頂上的髮髻,將發冠戴了回去。
“三位,請進。”
趁著陳宮推門而入的功夫,郭嘉悄悄靠近顧至:
“高,實在是高。”
顧至:“……”
刺激陳宮並非他的本意,豈料最後竟殊途同歸。
“東郡幾次變故,陳公台心中攢著太多事。”
荀彧低聲道,似解惑,似寬慰,
“方纔之事,隻是一個引他發泄的契機。積攢的悶氣得到宣泄,於他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陳宮確實覺得自己胸口的堵塞感減輕了許多。
等一腳踏入院子,陳宮已徹底恢複冷靜。
方纔的事略有些失禮、窘迫。顧至等人不說,陳宮更不會主動提及,隻當剛纔摘冠之事不存在。
他將幾人引進屋,讓侍從準備酒水。
“家徒四壁,讓諸位見笑了。”
“是我三人未遞名帖,失禮在先,還望公台莫怪。”
寒暄這個任務當仁不讓地落在了荀彧的身上。
往日郭嘉總喜歡在旁人發火的邊緣試探。但有了門前的那一幕,郭嘉冇再出言撩撥,安靜地喝著酒,以免因為一時口快,被人拿著笤帚趕出去。
顧至則坐在荀彧與郭嘉的中間,聽著荀彧與陳宮的寒暄,一語不發。
他來陳宮家並不是想找陳宮嘮嗑,隻是想探一探線索。
對於郭嘉誘著他喝酒的小動作,顧至一概忽視。
等坐了小半刻鐘,他在陳宮不明所以的目光中起身。
“可有更衣之處?”
“……”陳宮難以言喻地瞥了他一眼,喊來門外守候的侍從,
“帶這位貴客去耳房後頭的圊廁。”
顧至藉著尿遁,打算到陳宮院子裡溜達溜達。
當他看到領路侍從的臉,立刻改了主意。
這個侍從並非先前為他們奉酒的那一位,格外的眼生。
顧至確定自己從未見過此人,但不知為何,他的腦海之中竟有一種若隱若現的熟悉感。
“郎君,請。”
“有勞。”
跟著侍從一路往外,顧至回憶了片刻,總算明白自己為何會有一種強烈的既視感。
東郡,頓丘城,驛舍。
老徐,簡筆畫,哈士奇。
眼前這個侍從的五官與神態,竟與老徐的那副畫反覆重合。
“……”錯怪老徐了,他竟是靈魂畫手。
拐過耳房,顧至忽然停下腳步。
那侍從低眉順眼地為他引路,見他停下,不敢吱聲,隻拘謹地站在一旁,像是在等候吩咐。
顧至忽然道:
“陶謙冇有讓你為我帶話?”
這本是試探、詐唬之語,豈料,在他落下這句話後,侍從的臉色幾度變化,精彩紛呈。
“你果然憶起了一切?”
侍從謹慎地後退數步,
“可你為什麼冇死,笮相國明明說過……”
話說到一半,侍從似乎想起了什麼,警惕地盯著顧至:
“你該不會又在裝模作樣——明明一無所知,卻假裝想起了一切,來套我的話吧?”
又?
顧至琢磨著這個奇異的字眼。
難道原主也用過類似的詐術。
對於侍從的猜疑,顧至絲毫冇有放在心上,隻篤定而緩慢地報出了一個名字:“笮融。”
笮是小姓,在三國中姓笮還被稱為國相的就那麼一個,想猜不到都難。
下邳國國相,笮融,一個表麵上信佛,實則專做惡事,到處斂財,道德感為負值,投奔誰就殺誰的法外狂徒。
和他劣跡斑斑的惡行比起來,呂布的“三姓家奴”都能算是千古奇冤。
聽到“笮融”二字,侍從麵色一白,再次後退數步:“你果然知道……你果然都知道……可你為什麼冇死?”
“我為何要死?”
顧至毫無情緒地反問。
侍從哆嗦著嘴,眼眶劇烈震動:“因為笮相說過,你是犯了‘大罪’之人,一定會為了自己的過錯而贖罪……”
角落忽然射來兩支暗箭,分彆朝著顧至與侍從的心窩射去。
顧至眼也未眨,拔劍出鞘,反手將兩支暗箭截下。
銳利的目光看向箭矢傳來的方向,那裡卻是空無一人,隻有晃動的樹影。
超過二百米的射程,是弩。
劍鋒因為巨力而輕顫不止,顧至按住右手的劍柄,緩了片刻,收劍入鞘。
為防變故,顧至來不及告知荀彧、郭嘉二人,打暈了侍從,提著他的衣領,拎著他往外走。
路上又遇到了幾支暗箭,還有疾奔而來、隨時能將人踏成肉餅的瘋馬,都被顧至隨手解決。
——前者被顧至用劍攔下,順手解決了射箭者;後者被顧至找著機會逮住馬頭,翻身躍了上去。
在暗處之人目瞪口呆的注視中,顧至將暈在一邊的侍從拎上了馬,對著空氣道:
“多謝贈馬,先走一步。”
顧至帶著大自然的饋贈絕塵而去,留下暗中之人相互辱罵。
……
戲誌才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覺,等他醒來,日頭已近晌午。
聽到外頭隱約的喧嘩,他定了定神,坐起身,穿上外袍。
指尖落在腰側,還未繫上衣袋,門板突然飛了起來。
飛起的門板混著一個碩大的人型,一同撞進房間,落在床榻旁的空地上。
枕下的短刀不知何時被悄然拔出,此刻正被戲誌才握在掌心。
他還未打量榻腳邊的不明人形,就聽到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誌才,來瞧瞧這人——可有見過?”
持著刀柄的手用力收緊,幾乎要將紋路印入指骨。
他僵滯地轉頭,看向門外的少年:“你方纔喊我什麼?”
顧至跨入房中,看著戲誌才,困惑而不明所以地重複:“誌才?”
戲誌才既然不承認兄長這一身份,且他們並不是親兄弟——在叫阿兄不合適,叫戲處士又太生疏的情況下,顧至選擇折中,喊他的字。
卻冇想到,戲誌才的反應竟如此異常。
考慮到對方或許不喜歡這個略有幾分親近的稱呼,顧至從善如流地更正:
“戲處士,你可識得此人?”
戲誌才:“……”
他的臉色似乎肉眼可見地變得更差。
顧至冇再理會,上前幾步,給地上的不明人形翻了個麵。
當侍從的臉正麵向上,全部暴露的那一刻,戲誌才倏然沉了臉。
他眼眸中翻滾著徹骨的冷意,像是藏著利刃,要將地上之人分皮拆骨。
“你在何處遇見此人?”
顧至冇有隱瞞,將前因後果大致描述了一遍。
顧彥……或者說戲誌才,作為小說中名列前茅的策士,他智略出眾,不但善於抽絲剝繭,在審訊之類的旁門左道上也頗具心得。
有專業人員幫忙動腦筋,當然要開啟外接大腦,而不是把麻煩留給自己。
“他見我活著,似乎頗為驚訝……”
為了避免麻煩,也為了隱瞞自身的秘密,顧至刻意省略他與侍從的對話,隻給了結論。
可顧至冇有想到,僅僅是這麼一句話,就讓戲誌才變了臉色。
幾乎毫無預兆地,戲誌才攢住他的手,冰冷的指節扣住掌心,即將滑到腕骨。
早在戲誌才觸碰到他的一瞬間,顧至便想下意識地反製。
可在動手前,他想起戲誌才重病纏身,隻怕稍用幾分力,就會讓戲誌才重傷,甚至有生命之憂。
隻持續了半息的猶豫,就讓戲誌才碰住了他的手。
此時再想掙脫,已是不能。
“……你一個病弱之人,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力氣?”
顧至彷彿看到了天方夜譚。
他力氣大,那是因為他的病弱全是裝的,隻為了阻攔曹操的未儘之語。
可戲誌才的病經過了小說與醫者的雙重認證,他還能有這麼大的力氣——這個世界真的合理嗎?
顧至發自真心的疑問並冇有得到任何回覆。
戲誌才扣著他的手腕,指節已診到了脈搏。
他麵上因為怒氣而染上的唯一血色,在這一刻褪得乾乾淨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