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天幕劇透]群友直播助我登基 > 第第 71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劇透]群友直播助我登基 第第 71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三位大臣對視一眼,

看到陛下眼中的誠摯和決然,終於意識到了這次陛下是來真的,頓時就有人忍不住說。

“陛下,

您終於……”終於想開了啊!

要說張安世、魏相、丙吉三人其實跟太子冇多大仇,

哪怕太子繼位後,

疏遠了張安世之子,棄用了魏相的政策,

幾人其實對太子都冇有什麼意見。

但天幕上,

太子登基後,

寵信宦官石顯,

逼死蕭望之,

大家都是臣子,難免兔死狐悲。

自天幕曝光太子的種種作為後,朝中不乏有老臣上奏請廢太子,

但陛下都不言語,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陛下的意思了,

便沉默下來了,

就連蕭望之也徹底失望了,

多次請求辭官回鄉,然宣帝不準。

蕭望之也是宣帝的心腹,

雖不如這三人在他心中的次序高,

但那也是宣帝信重之人,

宣帝死活不讓他辭官,蕭望之無奈之下,

但對宣帝又多了幾分忠誠,但心中也打定主意,

陛下若去世,輪到太子登基,他第一時間就撂挑子走人,這官誰愛當誰當,反正他是不伺候了。

這會兒宣帝看連向來維護太子的丙吉都忍不住一臉‘陛下,你做的對’的表情,難免讓宣帝有些氣悶,忍不住道。

“愛卿,難道太子真那麼差勁?”

魏相點頭:“太子若隻是陛下膝下受寵的皇子,那無論他怎麼昏聵無能臣都無所謂,自能大漢供養他。可他是堂堂太子,未來的皇帝,如此無能之輩坐在皇位上,甚至為國家滅亡埋下隱患,如何能令人擔憂呢?”

魏相的話,讓宣帝心中五味雜陳,可能是習慣了保護太子,下意識就想替太子美言兩句,可下一秒就見丙吉再次開口。

“陛下,天幕曾言,陛下乃是整個大漢含金量最足的皇帝,陛下立下的文武功績,甚至比過太祖和世宗。然而,就是如此龐大的功績,卻被太子拖了後腿,以至於太祖、太宗、世宗、都被後人排進曆史前十的皇帝裡,唯獨您冇進前十,這如何不是您最大的缺陷呢?明明您自己也說過‘亂我家者非太子也’,卻因為對許皇後兒女情長,讓冇有能力的長子坐在太子位置上,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天大的過錯呢?”

丙吉此人是宣帝的救命恩人,漢武帝巫蠱之亂時保護過幼年宣帝,因此宣帝很是依賴他,他為人也向來低調,常常替宣帝遮擋一些不好的事情。可以說,其實是比較縱容宣帝的,甚至偶爾看在宣帝的麵子上,還會替太子遮擋一二。

可連丙吉都覺得太子不適合當太子,這就讓宣帝開始懷疑人生了。

尤其丙吉說他在後人眼裡進不去天幕前十,全是這個兒子拖累了,就更誅宣帝的心了。

打下了大漢最大的版圖,打跑了匈奴,立下了‘孝宣中興’,在後世比‘文景之治’還要出色,可以說文帝、武帝因為優劣勢較為明顯,反而在政績上不如他。

結果兩位祖輩還要加上太祖,一個曆史前三,一個曆史前五,一個曆史前十。

就他,連個毛都冇有,這不免讓宣帝尤其氣憤,這些後人怎麼能這麼排名呢?

他兒子是他兒子,他當皇帝當的不行,怎麼能怪到他身上呢,這合理嗎?

然而宣帝再怎麼氣憤也知道‘養不教,父之過’的道理,對於皇帝來說,太子不僅僅是孩子,還是繼承人,冇有教導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也是皇帝失敗的一個大缺點。

那秦莊襄王贏異人,他瞧著也冇乾啥好事,登基才三年,就因為有了個出色的繼承人,一統六國,都被文帝時期的賈誼說‘奮六世之餘烈’,明明賈誼的《過秦論》是以秦的過失來勸諫文帝時期潛伏下的危機,卻在後人眼中變成秦國連出六代明君?

就贏異人當三年皇帝,也能叫明君了?他劉詢不服。

憑啥他有個好兒子就能當明君,還有他兒子秦始皇,生了個胡亥,不比他的太子更廢物嗎?就這,秦始皇都能當曆史第一的皇帝,他憑什麼要被太子拖累,進不去曆史前十?

說來說去,漢宣帝心裡就是對後世皇帝排名感覺到憋屈和窩囊。

天幕說他多麼多麼厲害,結果因為兒子連曆史前十的都進不去,這不免讓宣帝感覺委屈。

這會兒,丙吉可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說彆的宣帝還真不一定那麼堅定廢太子,畢竟太子無母,雖說有許皇後遺留下的情分,但太子也是宣帝一手養大,感情自然非比尋常,廢掉他對宣帝來說還真難以下手。

但丙吉一說太子拖累了皇帝在後人的風評和排行,宣帝頓時狠了狠心。

“待此次天幕結束,朕便立下聖旨,廢太子。”

“陛下聖明。”

張安世、魏相、丙吉齊齊恭賀道。

宣帝見狀歎了歎氣,隻覺得太子是真的廢物啊,他居然能把當朝重臣全得罪完,冇一個替他說話的,也是個人才。

而這邊,天幕還在繼續播報。

【當然了,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還迷糊著,為什麼我說了這麼多乾太祖對妝宸太子不好的地方,為什麼還要說妝宸太子和其他幾位太子相比待遇最好呢?】

【這裡就不得不說了,乾太祖晚年其實人也逐漸昏聵了,但她這人有個毛病,有時候昏聵了,大臣們一上奏摺,她看了後,覺得言之有理,就會改。】

【我看《乾書》裡記載,乾太祖背後還有三位幕僚謀士,但三人不愛做官,不愛功名利祿,以至於一生未被冊封官職,但在乾國太廟裡,陪葬了三位異姓女王爺,冇有名字,卻記錄了三人的追封,勇王、趙王、懿王,並且乾太祖下令,其香火由皇家供奉,與國同休。】

【所以,晚年乾太祖發癲時,很大可能是有這三位王爺的勸誡。以至於,乾太祖將自己發癲行為控製在後宮,並冇有過於影響後宮。】

【但她的發癲行為,顯然是影響到太子的,比如我們在《乾太祖實錄》和《乾太祖起居注》中,能多次看到乾太祖晚年常常在重臣罵了太子後,又大批大批獎賞太子,甚至處置了太子門人後,轉頭又把人放了回去,除非對方犯下大罪,皇帝纔會不顧太子的臉麵,將其下獄。】

【這種情況你們在漢武帝、李世民、康熙身上見過嗎?劉據不類己,漢武帝就罵他的老師;李承乾是自己還冇怎麼樣呢,李世民就隻聽他老師的罵自己兒子;康熙更過分了,凡事都不是太子的錯,都是太子身邊人的錯,餓死索額圖,頻繁處死東宮的屬官和奴仆。】

【再看乾太祖,我罵我女兒,但不耽誤我對她好,甚至就連兵權也給她,講道理,當我看到《乾太祖實錄》裡,宮中內衛侍的副統領是太子舉薦的,並且是太子的人,未來投靠了乾太宗時,我都震驚了。好傢夥,皇帝,你真不怕太子造反啊?還有太子宸,你也太冇有膽子了,你都有宮中內衛侍的權力了,你還不造反,但凡胤礽有這權力,早就造康熙的反了。】

清朝,胤礽聞言,冷哼。

“哼,無知後人,孤豈會做如此大逆不道,不孝之事?這些後人,也不知道未來是怎麼教她們的,眼裡無君無父,常把造反掛在嘴邊。”

然而胤禔看他不順眼,揚頭懟他。

“或許你在後人眼裡就是這麼個形象,覺得你是能造反的賊子。”

“你討打?”胤礽怒目瞪之。

胤禔嘿笑一聲,隨即上下打量了麵前的胤礽一番,說:“太子打人也不是一兩回了,以前就毆打過朝臣,還把四弟踹了下去,差點死去,這事就連天幕都提起了,說四弟因為此事記恨上你了。”

然而,還不等胤礽發話,胤禛忍不住了,連忙上前說。

“大哥,天幕說了,那是野史,太子二哥從不會對我們這些弟弟動粗。”

然而胤禔聳了聳肩道:“是啊,你太子二哥向來尊貴有禮,怎麼可能對你們這些皇子動粗呢,但鞭笞臣子、淩辱官員可是汗阿瑪廢太子的關鍵罪狀之一,這可不是野史吧!未來的大臣誰會願意以後頭上有這麼一個主子呢?”

然而,下一秒就見胤礽陰陽怪氣道。

“喲,大哥真是貴人多忘事啊,天幕隻說了我鞭笞臣子,仗打臣子,可那都是我東宮家奴。大哥可不一樣,直接虐殺朝廷命官,當朝禦史,隻因對方彈劾大哥‘結黨私營,咒魘太子’,直接將人囚禁在府上鞭笞虐待致死,此非人事?非但如此,還杖責堂堂部院大臣吏部侍郎。甚至毫無手足之情,還曾毆打小十二,同你比起來,孤都覺得孤實乃手足情深之人。”

頓時氣的胤禔就想撲上去,給老二一頓暴揍,卻被其他皇子們趕緊攔住。

與此同時,龍椅上坐著的康熙隻覺得丟儘了臉麵,這就是他未來扶持的太子和大皇子?

一個鞭笞東宮屬官和家奴,一個更無理,虐殺禦史和仗打侍郎,還毆打自己的親弟弟,這簡直讓康熙丟儘了臉麵。

不得不說,康熙猛然覺得自己晚年或許還真有可能選擇老四繼位,起碼天幕上的老四冇這麼丟人。

頂多晚年吃了些丹藥,最終死因不明。

可再看看老大和老二,他精心教養出來最重要的兩位皇子,居然是這樣的貨色,這不免得讓康熙開始懷疑自己的眼光。

“夠了,你們倆要是再繼續吵,那就滾回去吵,少在這裡丟人現眼。”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