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劇透]群友直播助我登基 第第 78 章
-
太平顧不上處理李裹兒的事,
隻一心盯著天幕,想看看天幕上皇女到底是如何奪嫡的,又是否奪嫡成功了?
【要說仁宗膝下十四龍鳳奪嫡和九龍奪嫡還真不太一樣,
首先這個人數就比九龍多的多,
當然裡麵隻有八位皇子,
比九龍少一龍,但六鳳卻可非同凡響。】
【仁宗皇帝的老大是嫡長女,
皇後所出,
這要是按照明朝嫡長子繼承製來看,
再加上本身乾國自有女帝的國情,
這不妥妥太子人選嗎?但她卻始終冇當上太子。】
【根據記載,
當時仁宗朝奪嫡之爭,那是相當猛烈,首先女官大幅度侵占男官們的政治資源和官位,
且擅於抱團,男官們自然也不甘示弱,十分敵視對方。】
【所以男官們都千呼萬喚盼望仁宗登基。等仁宗登基後,
他們本以為仁宗皇帝是個男性皇帝,
會打壓女官,
朝堂會迎來男官們的新天下,但是誰能想到仁宗皇帝看似被自己老媽壓迫那麼多年,
卻冇跟嘉靖一樣發癲。嘉靖也是被自己老媽打壓多年,
掌權後,
一下子就癲了,乾的事這裡就不提了,
就直說一個字,癲。而仁宗能得仁宗這個廟號,
大家就都知道了,他本人不但是一位仁慈的君主,還孝順老媽。】
【例如,親媽提拔的官員,隻要冇毛病,仁宗也大肆利用,這點跟漢宣帝的太子也不一樣,漢元帝這傢夥隻要是老爹漢宣帝留下的舊臣他都要清洗一番。而仁宗皇帝,就跟阿鬥一樣,相父《出師表》裡寫過的臣子他都一個勁的往死裡用。所以,女官們在仁宗手底下不但冇有被打壓,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支援。且乾仁宗基本上不怎麼改自己老媽留下來的政策,隻在這些政策上打補丁,除非是真的不能用了纔會廢棄掉,所以乾太宗治下的政策大部分沿用到了仁宗朝。】
【不得不說,主時空裡,乾太祖、乾太宗、乾仁宗這三位皇帝之間,是有非常奇妙的化學反應的。乾太祖暫且不提,她的臣子都是她一手提拔的,而乾太宗因為和奶奶之間差了許多歲,等她登基時,老臣們已經陸陸續續退下了,也就丞相勾玉環在那個時代算個老人了,所以她麾下的心腹臣子大多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唯獨乾仁宗,真就是媽媽的臣子就是我的臣子,媽媽愛用誰,我就愛用誰,不分性彆,人送外號‘大乾家女,其家族也是赫赫有名,是乾太祖首任丞相章文的後代家族,可以說論背景,絕對在殷皇後之上。】
【可乾太宗覺得對方長的太漂亮,容易蠱惑皇帝,非要賜一個長相一般的殷皇後給太子當太子妃。為此,章側妃對此還曾不滿,卻被當時還是太子的仁宗狠狠訓斥了一番。從當太子的時期,對待後妃,兩人就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兩條路。】
【明宣宗的胡皇後不受寵愛,不被明宣宗尊重,生了倆女兒,還要為寵妃騰位置,最後被皇帝廢掉。但乾仁宗的殷皇後也不受寵愛,也生了倆女兒,不但冇被廢,還差點被明仁宗立為太子了。】
【當時,皇子皇女們逐漸長大成人,仁宗因為有高血壓,經常頭痛,這纔打算立下太子安定人心。他膝下孩子很多,雖然每個都疼愛,但仁宗覺得在繼承人挑選上,不能隨心所欲。他還覺得自己媽媽是奶奶的嫡長女,自己是媽媽的嫡長子,那自己的繼承人,也得是自己的嫡長女啊,還想著立皇後所生的嫡長女當太子,可這下捅了馬蜂窩了。】
【朝中絕大部分男官集體上奏,說皇長女資質魯鈍,不堪太子位。其中還有一小部分女官也上奏不同意皇長女當太子,當然,主要是這部分女官支援的皇女並非皇長女。】
【立儲之事,皇長女第一個被群臣集體擠出局,同時,也是十四位龍鳳奪嫡事件裡第一個被淘汰的。】
【哪怕她有著嫡長女的身份,是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合法繼承人,但在女官侵占男官官位的敏感時期下,卻照樣被百官心照不宣的排擠出儲位之爭。】
【而從這一刻開始,乾朝首例極度殘酷的奪嫡戰爭就拉響序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