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知否同人]朱牆深苑晏安寧 > 梅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知否同人]朱牆深苑晏安寧 梅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芳苓尋來的梅花箋是上好的薛濤箋,淺粉的底子上灑著細碎銀屑,邊緣印著疏影橫斜的梅枝,雅緻非常。

明蘭鋪開箋紙,取過皇後賞賜的那支紫毫筆,在硯中徐徐蘸墨。

筆尖懸於紙上方寸之地,她卻遲遲未落。

寫什麼?如何寫?這薄薄一頁紙,輕如鴻毛,卻又重若千鈞。

字字句句,都需反覆斟酌,既要合她新晉貴人的身份,又要貼合皇後賞賜文房、出言維護的“知遇之恩”,更要不露痕跡地表達恭謹與謝意,卻不能有絲毫諂媚或結黨之嫌。

她沉吟片刻,目光掠過窗外那幾株在寒風中悄然孕育生機的老梅,心中漸漸有了計較。

提筆,落墨,字跡清秀而不失風骨:“瓊英初綻禁苑東,素心一點托寒風。

不爭桃李三春豔,自守冰霜徹骨清。

幸沐天光承雨露,敢辭深雪報微誠?坤德廣被滋弱質,唯奉芳華映日明。

”詩成,她輕輕吹乾墨跡,又仔細看了一遍。

前四句以梅自喻,言其不爭不搶、耐得住寂寞清冷的性子;後四句則感念皇恩與皇後恩德,表明雖力量微薄,卻願竭誠以報的心意,最後一句“唯奉芳華映日明”,更是將自身姿態放得極低,願如梅花映日,襯托中宮光輝。

遣詞用句,謙卑恭順,又不失格調。

“將這詩箋用錦盒裝了,送去坤寧宮,就說明蘭感念皇後孃娘賞賜文房,偶得拙句,不敢私藏,特呈請娘娘雅正。

”明蘭將詩箋遞給芳苓,仔細吩咐道。

“是,貴人。

”芳苓雙手接過,見那詩箋上字跡清麗,詩意含蓄而恭謹,心中暗讚貴人心思玲瓏,行事周全。

錦盒送出後,明蘭便不再多想,依舊如常度日。

翻閱《本草輯要》,打理院中梅樹,配製那些尋常的防疫香囊,彷彿那頁詩箋隻是她閒來無事的偶一為之。

然而,訊息靈通的宮苑,很快便知曉了盛貴人往坤寧宮送了一首詠梅詩。

反應各不相同。

延禧宮內,苗昭儀聽聞後,拈著一塊新進貢的蜜餞,唇角微勾:“倒是個識趣的,知道該往哪裡靠。

隻是……這靠過去容易,日後想脫身,可就難了。

”語氣裡帶著幾分瞭然,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惋惜。

長春宮中,貴妃正對鏡試戴一對新得的東珠耳璫,聞言,動作微微一頓,鏡中那張豔麗麵容上掠過一絲冷意:“詠梅?自比高潔?才承了幾日雨露,便這般迫不及待地尋倚仗了?”她輕輕取下耳璫,擲於妝奩之中,發出清脆的撞擊聲,“皇後孃娘倒是肯給她這個臉麵。

”端妃則在自己宮中,對心腹宮女嗤笑道:“我還當她有多清高,不過也是個見風使舵的。

巴巴地寫了詩去討好中宮,可惜啊,皇後孃娘常年臥病,又能護她幾時?這宮裡頭,終究還是要看聖心所向。

”這些背後的議論,明蘭無從得知,也無意探聽。

她隻是安靜地待在絳雪軒,如同那詩中所言,守著屬於自己的“冰霜徹骨清”。

次日午後,坤寧宮竟派了掌事宮女親自過來,還帶來了皇後的回禮——一盆精心培育的綠萼梅盆景。

那梅樹枝乾蒼勁,花苞初綻,瓣色如玉,清氣襲人。

掌事宮女笑容溫婉,語氣恭敬:“皇後孃娘看了貴人的詩,讚不絕口,說貴人才思清逸,性子沉靜,與這綠萼梅的品性正相合。

特賜下此盆景,願貴人如這寒梅,曆久彌芳。

”明蘭心中微震,皇後此舉,無疑是將她那首示好詩接下了,並且給予了明確的、甚至是帶著幾分抬舉的迴應。

她連忙斂衽謝恩:“臣妾謝皇後孃娘厚賞,娘娘讚譽,臣妾愧不敢當,唯有謹記娘娘教誨,靜守本心。

”送走坤寧宮的人,明蘭看著那盆被安置在窗台明亮處的綠萼梅,心思起伏。

皇後接過她的投誠,意味著她正式被劃入了皇後的視線範圍,某種程度上,也成了貴妃一係的眼中釘。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得了中宮青眼,是屏障,也可能成為更顯眼的靶子。

芳苓臉上帶著喜色,低聲道:“貴人,皇後孃娘這番賞賜,意義非同一般。

”明蘭點了點頭,目光依舊落在那盆綠萼梅上。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玉質的花苞上,幾乎透明。

“將這盆景好生照料。

”她輕聲吩咐,“另外,將我們之前配製的那些香囊,再多做一些,除了咱們宮裡的人,延禧宮苗昭儀處,以及幾位平日並無過多往來、位份不高的采女、淑女處,也都送幾個過去,隻說是冬日裡防備時氣,不值什麼。

”芳苓立刻明白了明蘭的用意。

這是在不張揚的情況下,稍稍拓寬一點人緣,至少,不讓人以為她隻知巴結皇後,目中無人。

“是,奴婢這就去辦。

”窗台上的綠萼梅靜默無言,幽香暗渡。

明蘭知道,那頁小小的梅箋,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顆石子,已悄然改變了水下的流向。

而她,必須在這隨之盪開的漣漪中,更加謹慎地,把握好自己行舟的方向。

前路看似明朗了一分,實則暗湧更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