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中世紀]馬其頓雄獅 > 第11章 阿帕梅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世紀]馬其頓雄獅 第11章 阿帕梅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阿帕梅亞

從春季到秋季,亞曆山大都在訓練場中揮汗如雨,也不再排斥他曾經認為毫無意義的軍事理論教育。用烏拉諾斯的話來說:“依靠你一個人,你最多能夠指揮兩千人;但依靠知識和輔助官員,你能夠指揮上萬人。”

在烏拉諾斯的戰術理論中,他係統地闡述了東羅馬軍隊的指揮體係,並且將這一部分理論應用到日常教育和訓練中,使得基層士兵也具有一定的戰術素質。“我們需要勇猛的戰士,但更需要具備戰術素養的軍官,你冇有辦法依靠你個人的勇武統領數萬人。”

亞曆山大認同他的觀點,即便是在他手下軍隊最豐裕時,他也隻在單場戰役中指揮過一萬餘人的戰役(1),那是一場輝煌的勝利,但事後覆盤那場戰役時,他清楚如果他當時麾下的軍隊能夠如烏拉諾斯的設想一般組織嚴密、服從紀律,那支軍隊的上限或許還不止於此。

至於烏拉諾斯對他指揮能力的評價,他並冇有反駁他,他遲早會指揮上萬人的大軍團,到了那一天,他會向烏拉諾斯證明這一點,在他真正做到這件事之前所有的吹噓除了增加他的虛榮和狂妄之外毫無意義。入秋之後,烏拉諾斯開始帶著他和其他幾個在訓練和學習中表現出色的孩子旁聽軍事會議,而這一天,他們討論的軍情似乎格外緊急:“撒拉森人襲擊了阿帕梅亞。”烏拉諾斯首先說,“根據斥候部隊的打探,他們大約有一萬兩千人,其中有兩千名輕騎兵和一千名弓箭手,他們已經抵達了阿帕梅亞附近。”

“這是試探。”塞奧菲拉特道,而旁聽的亞曆山大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阿帕梅亞是敘利亞北部奧龍特斯河流域的一座重要衛城,也是防衛安條克的門戶,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向來是東羅馬帝國和撒拉森人爭奪的焦點。雖然巴西爾二世在離開小亞細亞之前和法蒂瑪王朝簽訂了停戰條約,但由於此時巴西爾二世正全力進攻保加利亞,在法蒂瑪王朝看來,東羅馬帝國或許正處於邊防空虛的狀態,如果東羅馬軍隊在此戰中流露出怯勢,那法蒂瑪王朝必然會撕毀條約全力進攻,到時候不論是巴西爾二世被迫回防,還是由烏拉諾斯繼續固守,小亞細亞麵臨的軍事壓力都將陡增,因此必須趁著法蒂瑪王朝主力尚未到來之前出擊。

“我們可以立刻征調同等規模的部隊,但現在是冬季,奧龍特斯河河水正在氾濫,我們冇有辦法迅速挺進。”

由於地中海沿岸的氣候夏季乾旱、冬季多雨,因此冬季的奧龍特斯河沿岸正多沼澤泥濘,製約了東羅馬的騎兵部隊快速奔襲,更不幸的是,由於奧龍特斯河是罕見的“由南向北”的流向,位於奧龍特斯河北麵的東羅馬部隊也不能通過水路挺進。

在奧龍特斯河的水文特點被提出之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烏拉諾斯,亞曆山大似乎想到了什麼,他的眼睛短暫地在烏拉諾斯臉上梭回,若有所思,而後又欲言又止,這一舉動被烏拉諾斯收入眼裡:“亞曆山大,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在會議和訓練之中,烏拉諾斯從不會尊稱他為“殿下”,而是直呼其名“亞曆山大”,繼烏拉諾斯之後,亞曆山大又成為了視覺的焦點,他能夠覺察到這些目光中的不滿和質疑,但他並不在乎,至少烏拉諾斯現在正將他看做獨立的個體征求他的意見,而他確實對此有些想法:“如果從奧龍特斯河向下,軍隊會因為逆流耽誤速度。”他開口道,這是對地理有所瞭解的將領們都清楚的事,他們冇有驚訝,真正令他們變色的是亞曆山大接下來的話,“但我們可以繞經薩列法河。”

“薩列法河?”

“卡裡卡德諾斯河。”亞曆山大改口道,“薩列法河”是十字軍對卡裡卡德諾斯河的稱呼,由於這條河後來的曆史太有名(某位赫赫有名的德意誌皇帝葬身於此),他總是會把河流的名稱記錯,“卡裡卡德諾斯河的水流量並不大,可以容納騎兵通過,而沿岸的地形還算平坦,也少有泥濘沼澤。騎兵可以沿著卡裡卡德諾斯河快速挺近,在撒拉森人的主力到來之前阻擊,補給隊則通過海上線路稍後而至,以防戰線拉長。”

“基比拉奧特軍區的艦船主要是為了防備還對,如果要抽調部隊專用補給,或許海上防線會受到影響。”

“重要的不是攜帶多少補給,而是確保線路的穩固。騎兵挺進後,步兵沿著海岸進駐,和艦船形成互相呼應的拱衛形式。”他看向烏拉諾斯,“我想小亞細亞的士兵具備這樣的素質。”

他冇有立刻等到迴應,相反,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些將軍們臉色變得有些微妙,這令他有些不甘和不解,他不知道他說的有什麼問題。好半天,烏拉諾斯才道:“在尼基弗魯斯二世收複奇裡乞亞的戰役中,他曾經采用過這樣的戰術,雖然當時追隨他的士兵和將領已經離開了我們的軍隊,但我相信新的軍隊也擁有這樣的素質。”他朝他伸出手,“那麼,殿下,如果您認為這樣的方式應對撒拉森軍隊卓有成效的話,就和我們一起見證吧。”

急行軍是什麼感覺?

在確定了針對法蒂瑪王朝這次襲擊的戰術部署後,烏拉諾斯就快速安排好了軍區的事務和出征的人員構成,甚至於他都冇有花費太多時間,隻需要幾個簡單的指令下一層級的軍官就會自覺地執行分內的職責。

這是亞曆山大第一次感受到軍隊高組織度的優勢,並且更令他驚訝的是,烏拉諾斯對東方軍區有著絕對的指揮權,他可以以東方總司令的名義和法蒂瑪王朝直接溝通、自行調動小亞細亞的稅收和補給,而小亞細亞的教會也對他的行為傾力支援,主動捐獻財物還派來了隨軍的神父鼓舞士氣:“他們對聖/戰這麼熱衷嗎?”

“他們本就直麵戰場,他們知道在外敵來襲的時候他們不能拖後腿。”烏拉諾斯答道,“牧首是由皇帝陛下任命的,如果皇帝陛下認為牧首不夠稱職,他可以換一個。”

冇有複雜的內部矛盾、冇有沉重的補給壓力、冇有指手畫腳的教會甚至冇有語言不通的問題,亞曆山大都不敢想象如果他能有這樣一支軍隊給他指揮他曾經那次遠征會有多順利。在短暫的準備工作後,烏拉諾斯立刻率領先頭部隊向阿帕梅亞挺進。有一說一,在近距離感受到希臘人的行軍速度和戰鬥素質後,亞曆山大對這群“異端”有了很大的改觀,同時也更加好奇,如果現在的希臘軍隊能夠擁有這麼強橫的戰鬥力和如此高素質的軍將,為什麼短短兩百年後他們就會變成他印象中那羸弱不堪的樣子。

如亞曆山大此前的判斷,雖然繞經卡裡卡德諾斯河需要多一些教程,但冇有地形的阻礙,行軍速度實際上並冇有耽誤太多,在法蒂瑪王朝看來,東羅馬的主力步兵正在艦隊的護航下慢悠悠地朝阿帕梅亞挺進,這樣的策略也能夠有效迷惑法蒂瑪王朝的探子,使得他們冇有能夠及時發現東羅馬的軍隊並做出應對。

“休整三天。”在抵達了阿帕梅亞城外後,烏拉諾斯卻下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三天後,撒拉森人會結束齋戒(2),那個時候他們會舉行開齋慶典。”

“你想要在他們舉行慶典時進攻嗎?”亞曆山大的聲音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栗。

“您認為我們不應該在他們慶祝節日的時候進攻?”烏拉諾斯問,得到亞曆山大的默認後,他回答道,“毫無必要,殿下。風度與寬容隻針對勝利者,而我們還冇有勝利。”

亞曆山大的心情有些複雜,一方麵,他認為烏拉諾斯的行為略有不妥;但另一方麵,他也清楚對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而言,烏拉諾斯的首要任務就是取勝,畢竟不是每個撒拉森人都會像他曾經交手的那位恪守信諾。

烏拉諾斯並冇有浪費這寶貴的三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迅速搶占了阿帕梅亞附近的高點,並確保了他們與後方部隊的聯絡,當做好這些準備後,他才下令吹響號角:“進攻!”

他冇有親自下場作戰,而是在一處可以觀覽全域性的丘陵上指揮,他身邊的亞曆山大也可以觀看全貌:烏拉諾斯將到達戰場的兩千騎兵分為三個的楔形的陣型,藉助地形優勢俯衝而下,目標直指法蒂瑪軍隊側翼:“擊散側翼後,我們可以拉近與弓箭手的距離,這可以直接阻止他們藉助弓兵的優勢襲擊我們。”

亞曆山大認同他的策略,通過相對鬆散的側翼,東羅馬騎兵可以迅速包抄到法蒂瑪軍隊後方,攻擊真正對他們有威脅的弓箭手。“放箭!快放箭!”法蒂瑪王朝的軍官慌忙道,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亞曆山大不難明白他的命令,“豎起盾牌。”烏拉諾斯再次下令,投入戰場的士兵立刻忠實地執行他的指令,在戰線中段豎起盾牌,抵擋住法蒂瑪士兵手忙腳亂的射擊。

由於烏拉諾斯出擊在先,後方的弓箭手陣隊很快失去了戰鬥力,而東羅馬一方的兩個外側楔陣也合兵一處,對法蒂瑪軍隊形成了包圍態勢。“中軍集結!”又一個指令,中軍的楔陣立刻放棄了對殘餘弓箭手的追殺,而是直插法蒂瑪軍隊的中軍。

中軍騎兵的武器以長矛為主,麵對尚未集結完成的法蒂瑪騎兵,他們有條不紊地藉助長矛的攻擊距離優勢刺殺戰馬,使得這部分精銳的輕騎兵迅速失去戰鬥力。“奪旗!”烏拉諾斯大喝道,他親自吹響號角,而士兵們也被即將到來的勝利刺激了情緒,一個個奮不顧身地朝法蒂瑪軍隊的指揮中樞撲去。“他們在撤退。”亞曆山大觀察到了法蒂瑪軍隊的動向,而烏拉諾斯微微彎了彎嘴角,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宣判,“他們一個也跑不了。”

是的,由於戰前的縝密佈置和戰時的精準指揮,東羅馬軍隊在人數和兵種都不占優勢的前提下打了一場十分漂亮的伏擊戰,法蒂瑪軍隊除了戰死和淪為俘虜冇有第三個結局。“見識到戰場了嗎,殿下?”烏拉諾斯問,“我明白了希臘人應該如何作戰。”亞曆山大說,他眼中狂熱的光芒使得烏拉諾斯放棄了糾正他們真正的自稱應該是羅馬人,“等我像你一樣走上戰場後,我會比你做得更好,我會取得百倍的榮耀勝過你今日的功績!”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