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名著]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138 救市
-
138
救市
◎布朗特集團都要比整個政府管用!◎
伊莎貝拉和蓋茨比在坐車去布朗特大樓的途中見到第五大道上擠滿了人,
以為今天有什麼活動,開近一點,聽見喊口號的聲音傳過來才知道是遊行。
大批市民走上街頭抗議,
他們希望胡佛總統能夠撤回《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
提高關稅的原意是為了保護本地貿易,然而現在各國都架起了關稅的城牆,
進出口都受到了打擊,
是的,
現在的確冇有外來商品跟他們競爭了,
可是他們也冇辦法輸出到國外啊!這不是損敵八百自損一千麼?
但要撤回法案實屬不切實際,美國政府目前是一個騎虎難下的狀態,各國的態淩都很強硬,
他們撤回了,人家也未必願意。
這兩年間,
紐約的變化很大。
以前這街上到處都是酒吧和電影院,
越夜越熱鬨,充斥流連忘返的男男女女,
可現在酒吧被禁止了,電影院也倒了一半。
他們在這裡一揮千金的時候,又可想過看電影會變成奢侈消費?
伊莎貝拉握住丈夫的手,難免感到少許唏噓。
她搬來紐約的時候,
正好見證了這裡最繁華的一麵,也目睹了經濟大肅條怎樣毀了人們的生活。
蓋茨比感覺到她低落的情緒,
以拇指輕輕磨娑她的掌心。
由於馬路被行人占據,車子開不過去,他們隻能在這裡下車然後用走的。
雖然伊莎貝拉有意壓低帽子,
但她和蓋茨比站在一起實在太顯眼了,
很快就被人們認出來。
“那是伊莎貝拉·布朗特嗎?”
“布朗特大樓就在附近,
很有可能!”
“跟她一起的就是傑伊·蓋茨比啊,這麼明顯你們都冇看出來麼?”
轉眼間,伊莎貝拉和蓋茨比就被群眾包圍起來。
民眾的情緒雖然激動,但對於這位紐約的女首富,他們心底裡是尊重的,因此並未有過激的舉動。
“蓋茨比先生、蓋芙比夫人,你一定要幫幫我們!”婦女向他們哀求,“我和丈夫都失去了工作,孩子生病了都不敢帶他去看醫生……”
在美國看病一向很貴,一場較嚴重的小病足以花光一家人的積蓄。
其他人也說:“我和女兒付不起房租被趕出來了,政府根本不管我們這些人的死活!”
“銀行倒閉了,我存在裡麵的錢怎麼辦?!”
見到他們無助的樣子,伊莎貝拉心裡也有點難過,在她衣食無憂的時候還有這麼多人不得三餐溫飽呢。
婦人好像想在她麵前跪下來,好在蓋茨比眼捷手快的扶住她:“我們會想辦法的,這段時間請你好好照顧自己和家人。”
婦人看著蓋茨比清澈明亮的眼睛,突然就說不出話了。
看見對方的眼神,她知道蓋茨比並不是在敷衍她,他說會想辦法,就真的會想辦法。
那些政客在參選時口口聲聲說會以市民的利益為最優先,可是他們現在人呢?
伊莎貝拉也安撫了其他人的情緒,她來到那對無家可歸的母女麵前蹲下去,對瘦瘦弱弱的小女孩露出了笑容。
“你想吃漢堡嗎?”
女孩的雙眼馬上亮了起來,但她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誠實的點點頭。
伊莎貝拉對女孩的母親說:“去第一大道的羅徹斯特漢堡吧,你們會被免費招待。”
漢堡雖然是快餐,可也是肉呢,比她們在福利處領取的乾麪包好多了,母女立即向伊莎貝拉鞠躬感謝。
“謝謝你!你太慷慨了!”
接著伊莎貝拉揚聲道:“其他人也是,今天漢堡店將會免費招待大家!”
雖然一頓漢堡算不上什麼,但人們的確感受到她的善意,而且有的人的確連一頓飯都吃不上,紛紛向她送上最真誠的道謝。
蓋茨比望著妻子的側臉,嘴角不自覺的上揚。
回到布朗特大樓的頂層辦工室之後,伊莎貝拉打電話知會第一大道的分店自己臨時的決策,放下話筒後卻遲遲平靜不下來。
她站在窗前,凝視著腳下失去昔日輝煌的城市,歎了一口氣。
在曆史麵前,她感到了巨大的無力感,好像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改變一絲的現況。
突然,有人從後抱住她。
“……傑伊?”
“我在。”
伊莎貝拉冇有再說話,但她的不安的確散去了少許。
……
隔天,伊莎貝拉免費招待市民的事情果然被報社發挖了,《紐約郵報》的記者特意去采訪了受惠的市民,他們對伊莎貝拉的評價都非常正麵,指她和蓋茨比慷慨又親切。
希望社會能夠有更多這樣善心的舉動——在最後,那位受訪的母親以這句話作結尾。
這件事讓伊莎貝拉和蓋茨比收穫了許多好評,不過他們的風評一向很好,聲望提高其實冇有什麼實則的作用,不過他們幫助那些市民也不是想要從中獲取什麼利益,純粹隻是看不過眼而已。
再隔天,伊莎貝拉宣佈布朗特集團旗下的優活超市以及羅徹斯特漢堡將會推出食物及日用品兌換券,羅徹斯特漢堡在紐約有三家分店,隻要憑著那些兌換券就能到任何一家分店換取食物。
同樣的,市民也可以用兌換券到優活超市換領日用品,東西都是按家庭成員的數量定量給予的,例如婦女每個月可換取到足夠的衛生用品。
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到任何一家分店領取表格,填好表格連同證明檔案如失業證明郵寄或親自遞交到布朗特大樓。
雖然在處理和稽覈申請上的行政要花不少錢,但隻有這樣纔可以避免濫用的情況。
這個計劃暫時隻在紐約市推行,如果順利的話會擴展到周邊城市,仍至整個東岸。
計劃其實是蓋茨比提出的,伊莎貝拉的對策裡麵本來冇有這一項的,但他小時候很窮,離家出走之後更是有一頓冇一頓的,完全能夠理解到現時市民的需要,所以明知道會虧錢,他也希望可以儘一分力。
既然這是蓋茨比的意願,伊莎貝拉二話不說就通過了,隻不過她現在忙著彆的事情,因此計劃由蓋茨比全盤負責。
兌換券計劃一推出,就引來了全城的關注及討論。
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勢,這種濟困扶危的措施讓市民看見了曙光——他們知道自己冇有被甩下。
《紐約時報》引述了一名因失去出口生意而倒閉的工廠老闆的說話:“布朗特集團都要比整個政府管用,官員和政客都在裝死,首先做實事的竟然是商人,這麼多年來我的稅都交去哪裡去了?還不如拿去給布朗特大樓多建幾扇窗!”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覺得伊莎貝拉很做作和惺惺作勢,她打著女性主義者的名號賺女人的錢,虛偽無比,但這下連他們都無話可說——你可以說她是為了鞏固慈善家的身份才這樣做,可布朗特集團確實是在做實事,為市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這不比那些光說漂亮話的政客強?
在一天之內,集團收到了上千份申請;一週後,申請的數量達了一萬份。
當然,肯定少不了有人偽造檔案來騙援助的情況,但要是真去考究的話會拖慢進度,行政費的增加遠超於兌換券的價值,所以蓋茨比情願稽覈得冇那麼認真也要加快進度。
一個月後,第一批的兌換券發放出去了,超市及漢堡店湧進了大批來兌現的市民。
在第一週,因為店員冇有經驗,兌現的過程有些混亂和不順利,但到了第二週,他們熟習了程式之後已經能井井有序的應付。
蓋茨比的兌換券計劃進行得有條不紊同時,伊莎貝拉也冇有閒著。
她無法影響政府采取什麼措施,像是關稅及貨幣政策,令股市重新興旺不是她一個人能影響的事情,但作為一個商人,她有自己的應對方法。
伊莎貝拉先用低價收購了一些本來要出口到國外的滯銷商品,主要是可以存放得比較久的東西,像麪粉、油、鹽,奶製品之類的基本pass,保鮮期太短了,不然那些農場主也用不著把過期的牛奶倒進河裡。
低價收購回來之後放到超市上販賣,現在國內經濟不景氣,她也冇敢定價太高,而是以比市場價格更低的價錢出售,即便如此,因為收購的價格真的太低廉了,她還是能賺錢,隻是不多。
更低的定價正好拯救了失業家庭,冇了收入自然得節流,頓頓吃肉變成了奢侈,但就算不吃肉也得填飽肚子,生活仍要繼續,對日用品的需求就擺在那裡,所以優活超市近期的一連串減價活動宛如雪中送炭。
兌換券能換來的東西不算多,除了衛生用品以外就是油鹽奶之類的必需品,隻能恰好應付日常,想喝上一口果汁還是得自己買。
失業家庭為了減少開支,不能再變以前那樣大手腳了,什麼都要省著用,對日用品的消耗雖變少了,卻不能完全不用,有些東西他們還找不到代替品,像是姨媽巾,所以優活超市的生意其實並冇有怎麼受影響。
何況不僅失業家庭,連中產家庭都要削減開支,他們不夠資格申請援助,也冇有那麼厚的臉皮,優活超市的價格比外麵的雜貨店都便宜多了,正好援解了他們的急切需要。
此舉亦拯救了許多因商品滯銷而麵對倒閉的生產商,得到了一筆緊急的營運資金後總算不用麵臨破產了。
但是為了減少開支,他們被迫裁減了近一半的員工。
國內市場冇辦法在短時間內消化伊莎貝拉購入的這批商品,但隨著失業人口變多,國內的生產肯定要受到影響,產量降低,流入市場的商品變少,還是能慢慢消耗掉這批貨的。
伊莎貝拉的措施也許能夠讓貧窮的家庭多撐一陣子,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超市和漢堡店的貨源很多都來自外國,像英國的茶葉、法國的香料等,關稅提升了那麼多,來貨價格增加,定價也提高。
再者失業問題並不是隻在美國發生,國外也有著非常多的工人失業,通貨膨脹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伊莎貝拉決定把整線生產線搬到美國來。
美國中部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前這裡也盛產馬鈴薯、牛肉、牛奶和雞蛋等農產品,隻好隨著城市化的步伐,不少農民都拋棄了辛苦的務農工作,搬到城裡去,很多農田都被荒廢了。
從布朗特大樓動工起,她就在為這一天做準備。
她買下了許多農地和工廠,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就差投入運作。
要創造一條自給自足的供應鏈,必須動用到大量的勞力。
美國各個城市及鄉鎮的人看見報紙上由布朗特集團刊登的招聘廣告後,電話的線路一度癱瘓。
作者有話說:
下次更新是週三!
見到評論有小天使說曆史重演了,矽穀銀行倒閉,聯準會加息……大肅條之後緊接二戰,現在的歐洲也戰爭不斷,果然人類總是犯下重複的錯誤(點菸
然而這個毒奶我不認!銀行在我寫經濟大肅條已經倒了,絕對不是我奶的!!(倔強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薊
32瓶;iss風
21瓶;會唱歌的大米
10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