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名著]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第 40 章
-
40
◎威爾遜夫人的新形象。◎
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首先你要填很多表格,寄出去之後會有審查員進行審查,半年到三年不等後會收到意見通知書或者覈準通知書,
前者代表你的發明還未有資格通過申請,需要迴應審查員的意見或者按意見作出修改;後者為通過了審查,
交費用後就能獲得專利證書。
至於等多久,
全看臉。不過伊莎貝拉想發明的複雜程度可能也有關。
伊莎貝拉不想賭運氣,
當然是越早申請越好,
但是麻煩在於現在冇有互聯網,她不能直接在網上下載表格,她先要寄信去相關的部門,
然後他們纔會把表格寄過來,這樣一來一回可能要一個月。
政府的辦事效率無論過多少年還是慢。
在等待相關部門寄表格過來的期間,
伊莎貝拉把手上的錢分成了好幾份,
各有不同的用途。
她目前的可動用資產隻有兩千多美元,在這個年代來說其實也不少了,
分彆用於投資、買酒和工作室。
以前的人冇有電腦是怎樣買股票的?自然都是用人手處理的。
合法的股票買賣隻能透過證券交易所,而美國目前隻有兩家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如果你是這兩座的城市的居民,那麼你很幸運,
可以直接去交易所看實時的股價,工作人員會把報價寫在黑板上,
然後在櫃檯進行人工交易。
但羅徹斯特距離費城和紐約都太遠了,連電話都打不通,所以她隻能通過電報向經紀人獲得報價,
然後讓經紀人幫她買入和賣出。
她的經紀人是父親的老朋友,
是值得信任的一個人,
他在華爾街上班,起初聽到伊莎貝拉說要買股票時十分驚訝——通常女人都冇什麼投資概念,更彆說這麼年輕的姑娘了。
而且她買的股票在他看來大部份還都是非常有潛力的——汽車公司、電話公司和地產商,至於香菸商和零售商他就看不懂了——煙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它的股價一直都很穩定,冇什麼利潤可圖,菸民的數量又不會突然暴漲。
至於零售商,因為戰爭的關係連帶著整個零售行業都不太景氣呢。
或者說,戰爭使現在的股票市場很低迷,她的行為在旁人看來實在是難以理解。
由於事件實屬稀奇,經紀人把這件事跟同事分享了——當然是隱去了伊莎貝拉的個人資料。
他們聽完都覺得這姑孃的錢已經打了水漂。誰都說不準戰爭什麼時候結束,美國又能不能贏,現在的環境太不穩定了,雖然他們就是靠投資人吃飯的,但也不免認為伊莎貝拉的投資很輕率,多半是個家裡有錢的小姑娘用零花錢亂買,純粹是為了新鮮感。
就連伊莎貝拉自己也想不到能用這麼便宜的股價買入,而且她挑的都是在後世耳熟能詳但現在纔剛起步的公司去投資,等她以後有更多錢,就可以加大投資的額度了。
伊莎貝拉不是衝著一夜暴富這個目標去買股票的,她把這當做一個長線的投資,收穫期要用年去計算。等到1920年代的時候股市空前繁榮加上美國經濟騰飛,她手上這些不怎麼值錢的股份就會大翻身,就算她這幾年裡什麼都不做,光坐著就能賺到大把大把的錢。
如果她的目標隻是做個富婆然後享受人生,她大可以把所有錢都用來投資,但是正如她曾經跟蓋茨比說過,她想要達到的高度不隻榮華富貴。
至於酒,伊莎貝拉目前冇辦法一口氣買太多,始終有質量的酒都不便宜。她有兩個選擇,一是分批訂購,每次買十幾箱,二是先存著錢,存到一定的數目再大量購入。
她選擇了後者,因為買得越多來貨價越便宜,既然這一、兩年間酒的價格不會有很大的變動,那她何必急著買呢?
按照她現在的存錢速度,在禁酒令實施之前大概可以買到幾百箱不同類型的酒,所以她以後還要租一個倉庫來擺放。
而第三部份的錢,則是她為了日後的時裝店而預留的。
不知道艾倫在學校裡是不是很閒,伊莎貝拉很快便收到了他的回信。
他讚成她去申請專利,又覺得她實在冇必要把他的名字都寫上去,一個大男人(伊莎貝拉:纔多點大的屁孩)居然是女性用品的發明者,好像不太妥當的樣子。
另外,他對伊莎貝拉所說的零售模式很感興趣。
【你的想法是可行的,不過初期要投入非常大量的資金——如果要做到售價低廉,就必須用龐大的購入數量去壓低來貨價,除非你有好幾家店一起分擔,否則又雜又多的貨物很容易消化不了;其次要保證一定的客流量,它的位置要在旺地,如果要做到讓客人自助式購物,空間又要很大,這意味著租金不能省,我就問你——你哪來的錢?】
看到這裡的伊莎貝拉:“……”
艾倫的語氣是很欠揍冇錯,可是說的也是事實。
看來這幾個想法之中就要數經營超市最難實現了。股票帶來的回報得等上好幾年,但到時候禁酒令都實施了,她的酒隻能以非法的途徑販賣出去。
結果兜兜轉轉,目前她手裡能賺錢的還是隻有工作室,無論是開超市還是姨媽巾的生產都要靠工作室的收入來實現。
伊莎貝拉算了算時間,威爾遜夫人也差不多該收到禮服了吧?
……
比利·克拉森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威爾遜夫人今天下午要到紐約出席一個醫院的剪綵儀式,他就是被《紐約時報》派去現場的記者。
比利對威爾遜夫人一點都不陌生,他在各種的場合見過她很多次了,還親自采訪過她。
威爾遜夫人待人挺和善的——至少在表麵看起來如此,他的同行都認為她很親民,冇什麼架子。
聽說威爾遜夫人要來,醫院附近聚集了一些居民,他們不是威爾遜夫人的支援者,純粹隻是對第一夫人感到好奇而過來八卦的。
伊迪絲·威爾遜夫人倒不是哪裡做得不好,但有些人就是冇有觀眾緣,他們說不上是哪裡討厭你,但就是喜歡不來。
威爾遜夫人下車的時候穿著厚厚的長外套,在進入室內的時候才脫下。
她一脫下外套,露出裡麵的深紫色的厚緞長裙,讓眾人皆是一愣。
這麼大膽的顏色竟然出現在威爾遜夫人身上,實屬少見,在比利的印象中她好像穿黑白色居多。
緞的優點就是光滑、質感柔軟和色彩飽和度很高,簡單而言就是鮮豔。所以裙子的深紫不是那種死氣沉沉的紫,而是貴氣的紫。
由於穿著者是第一夫人,就算是露個肩都可能會惹來爭議,這意味著在設計上還是要偏向保守,這條裙子幾乎是由脖子包到腳踝的。
三月的紐約還是挺冷的,一般在十度上下浮動,七分長的袖子在室內剛剛好。
在設計上保守,那就在用色上大膽,平時比利見到威爾遜夫人的時候都不覺得她的氣質有什麼特彆,可是衣服換了一個出眾的顏色呢,就把她本來的精英氣質給帶了出來,讓人感覺她是一位乾練的女性。
除了顏色,它最亮眼的地方在於從腰間開始的裙襬上套了一層裝飾用的薄薄雕花蕾絲。
雕花蕾絲的色調是比裙子淺上一兩度的紫色,能看見底下光亮的緞裙,雕花也被清晰的顯示出來,花紋錯綜複雜地交編在一起,中間串著一些細珠,走路的時候會折射出閃爍的光芒,高貴之中帶著華美。
所以你說它真的很保守嗎?也許吧,但它肯定是不沉悶的。
比利旁邊的記者同行“咦”了一聲。
他問怎麼了,同行說:“我好像在哪裡見過這個設計,特彆是那些雕花。”
比利冇怎麼在意他的話,威爾遜夫人聘用的肯定是有名氣的設計師,他在報紙或者雜誌上見過相似的設計並不出奇。
不過這條裙子跟以往的衣服真的是出自同一個人的手嗎?
比利繼續打量紫裙,威爾遜夫人的身型不算好看,畢竟都是四十多歲的婦女了,不過裙子的版型卻將她身材上的缺點通通遮蓋起來,整個人看著年輕了不少,散發著一股光彩照人的氣息。
倒不是說她有多漂亮,而是有種讓人移不開目光的氣派,令他們覺得——啊,第一夫人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她的裙子真好看!”
“是時下最流利的款式嗎?我怎麼冇在雜誌上見過?”
“總統夫人的禮服應該都是由專人設計的吧?哪像我們要拿著雜誌四處去找裁縫訂造?”
比利見過威爾遜夫人這麼多次了,還是第一次聽見有民眾在討論她的衣著。
根據過往的經驗,威爾遜夫人的衣品一向都給人一般般的感覺,你能看出她穿的衣服都是不便宜的,卻穿不出一種高貴的氣質,總之就是不起眼。
可今天她忽然一改以前的風格,以一種極搶眼的姿態在眾人麵前亮相。
原來不是威爾遜夫人的問題,是衣服的問題。
——她是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品味的?
作者有話說:
繼續補更~
我在沉思是不是該給這文搞個封麵。
在榜上左右的文都有美美的封麵,隻有我在用晉江默認的封麵,明明文名是暴富卻散發著一種低調樸素的氣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