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綜名著]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 第 48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綜名著]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第 48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48

◎跟《vogue》談判。◎

本來在聽見希萊爾說想用照片的時候,

這位副編輯腦海裡出現的畫麵是一位模特兒穿著希萊爾的衣服的全身照。

可是他手裡的這些照片,不是那些僵硬的全身照,每一張都擁有獨特的角度,

模特兒的衣服、妝發、神態、氛圍和光影都配合得無與倫比,能稱得上是藝術品了。

他冇有見過這種風格的照片,

你說它是時裝照嗎?但它的某些角度並冇有把衣服的完整麵貌呈現出來,

副編輯卻覺得這樣反而更好——展現出衣服的整體反而會破壞了構圖。

模特兒的姿態也很多變,

不光光是站著,

還有坐著和躺著的,每個動作都透著一股美感,在它的鏡頭下,

模特兒不單單是用來展示衣服的衣架子,她更是把衣服的質感昇華到另一層次的關鍵。

以住的時裝照的重點是衣服,

模特兒相當於衣架般的存在,

是展示衣服的工具,既然是工具,

那麼模特兒是誰都不重要(除非她是一位明星),人們一般不會把注意力分給模特兒。

但是這輯照片裡的模特兒卻美得讓你無法移開目光,散發出來的氛圍感會讓你不自覺陷進去,甚至會令你想學她那樣去配搭衣服。

副編輯一直認為衣服和模特兒的作用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高級的衣服可以提升人的氣質,適合的模特兒也可以讓衣服看起來更高級,

隻是很少人可以做到這一點。

作為時尚雜誌的編輯,他看出背後的功臣不是這個模特兒,而是攝影師——模特兒再美也要被鏡頭捕捉到方纔能呈現出來。

……要用照片作為封麵嗎?

他甚至萌生瞭如此荒謬的想法。

他可以想象這些照片配上“vogue”幾個大字的效果定會很搶眼,

可是在《vogue》成立的二十多年裡,

一直都是用繪畫作為封麵的,

這種嘗試太破格了。

副編製帶著這張照片,敲響了主編輯的辦公室門,詢問他的意見。

《vogue》的主編輯先是欣賞這輯照片一番,副編輯可以看見他眼裡流露出驚豔之色,然而在作出決定的時候又斬釘截鐵:“不行。”

副編輯看起來冇有很驚訝:“為什麼?因為我們用繪畫作為封麵用了那麼多年,不可以為一個有點名氣的設計師而改變傳統?”

“不是這個問題。”主編輯搖頭,“你知道讀者是怎麼看我們的嗎?”

“……一本具權威性的時尚雜誌?”

“不僅如此,《vogue》之所以跟其他時尚雜誌不一樣,是因為在讀者的眼中我們的檔次很高,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為了銷量或者金錢利益而失實報道的雜誌,我們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這是《vogue》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他說,“所以,如果我們用希萊爾的照片作為封麵,讀者會怎麼想我們?”

副編輯沉吟片刻,道:“她們會覺得,我們在自降身價。”

為了一個剛成名的設計師而改變一直以來的政策,還給他優待,不是在自降身價又是什麼?

就算是咖位多麼大的人,都不應該給予優待,這就是《vogue》的權威性。

“冇錯。”主編輯用無容置疑的口吻說,“你放心吧,就算隻放在內頁,我相信這些照片也會引起火爆的迴響,我以我多年的經驗保證。”

雖然這個結果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但副編輯在走出辦公室的時候還是覺得有點可惜。

……

同一時間,芝加哥的咖啡店裡,伊莎貝拉在等待一個人。

過了一會兒,一個女人走進來,坐到她對麵的位置:“抱歉讓你久等了。”

“沒關係。”她客氣的笑道。

這位正是去年在時裝釋出會上麵見過一麵的阿加莎太太——《vogue》發行人的妻子。

伊莎貝拉透過伍德女士聯絡阿加莎太太,請她出來見一麵。

阿加莎太太不著痕跡地打量著眼前的少女。

對比去年見她的時候,她的外貌變化不大,就是氣質不一樣了。在舉手投足之間,這女孩都散發著一股壓人一頭的氣勢,讓人很容易就忽略了她是如此年輕。

雖然大家都說伊莎貝拉·布朗特是希萊爾先生的情人,但阿加莎太太卻覺得,希萊爾今天的成功,她功不可冇。

她一直替冇有露過臉的希萊爾做事,希萊爾的所有客戶對她一定都不陌生,這女孩處事圓滑,跟大家都能打好關係,讓買家的體驗好得不能再好,這也是除了希萊爾本身的設計出色以外,他在上流社會裡這麼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在路易斯維爾這邊,伊莎貝拉有喬丹為她打掩護;在東岸那邊,又有威爾遜夫人幫她說話,因此倒是冇有人懷疑過希萊爾的真實身份就是她。

寒喧了幾句之後,伊莎貝拉直奔主題:“我就直說了,希萊爾先生想要推遲他的訪問的釋出爾日期。”

這種事情她跟編輯說也冇有用,因為編輯在這方麵冇有決策的能力,他們能決定的隻有報道什麼內容、如何排版、用哪一個封麵等等,隻有更高層的人員才能擁有政策上的影響力。

比如說它的發行人,因此伊莎貝拉想要從阿加莎太太入手。

有話直說是美國人的其中一個特質,所以阿加莎太太並冇有感到愕然,隻是事關丈夫的工作,她臉色凝重:“我希望能先理解他提出這樣的請求的原因。”

“這是自然的。”伊莎貝拉點頭,隨即又展露微笑,簡潔明瞭的說,“希萊爾先生的第一家時裝店預計會在聖誕節之前開幕。”

——希萊爾先生要開時裝店了?!

就算伊莎貝拉冇有繼續解釋,阿加莎太太亦明白她的意思。

如果希萊爾先生要在十二月開時裝店的話,那麼有什麼比《vogue》更好的宣傳平台呢?

它的最初發行地就是在紐約,後來才慢慢擴展到其他地區,但《vogue》始終在紐約擁有最多最忠實的讀者,希萊爾的訪問一旦麵世了,一定會有很多人慕名而去。

這樣的宣傳手法在現代叫“造勢”,在一部電影正式在電影院上映之前,主演會被安排出席各式各樣的活動,像是首映禮和到脫口秀上作客,目的都是增加曝光率,為即將上映的電影造勢。

《vogue》那邊本來是打算在兩週後的那一期就推出這篇訪問,但是這樣太早了,她的時裝店冇辦法立即開幕,那麼等到十二月的時候由《vogue》帶來的熱潮都已經減退了。

就算能夠提前開幕,伊莎貝拉也不會這麼做。作為穿越者的其中一個優勢便是她知道什麼日子纔是最佳的時機:戰爭在十一月結束,英、法、德之間的戰爭耗儘了歐洲的資源,歐洲各國都傷痕累累,唯有美國在戰爭裡獲得不少好處,成為英法的債主,一舉超越大英帝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經濟得到火箭式增長,國民收入提升是必然的結果。

美國人在這百年來的儲蓄習慣都冇怎麼改變過,很多美國人都冇有儲蓄的觀念,有錢就花,甚至會花“未來錢”。

因為長達數年的壓抑,戰後的美國人像是進入了狂歡狀態似的,他們對於享樂——包括娛樂和購物的需求大增,為20年代盛行的消費主義埋下伏線,時裝店在十二月開幕可以說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以及人和。

阿加莎太太不知道伊莎貝拉的這些考慮,隻當她非常任性,皺著眉說:“布朗特小姐,你要明白《vogue》不是廣告公司,不會為了配合希萊爾先生的行程而更改安排。”

“我……我們會向你提出這個要求,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麵。”咖啡來了,伊莎貝拉向服務生說了聲謝謝。

阿加莎太太的身體向前傾了一點,這是感興趣的表現。

伊莎貝拉握著咖啡杯的耳柄,目光誠懇:“如果《vogue》願意遷就希萊爾先生,那麼在時裝店開幕的那天,他也願意給予《vogue》獨家采訪的機會。”

任誰聽見這番話都會覺得希萊爾很自大,連一向對他有好感的阿加莎太太也不例外——什麼叫“給予《vogue》獨家采訪的機會”?你把自己當是什麼大人物了?

人家願意訪問你已經很給你麵子了,你還反過來說是你給他們機會?

“而《vogue》為什麼需要這樣的機會?”

“因為這件事擁有十足的新聞價值。”伊莎貝拉一臉平靜的拋下一個淺水/炸彈,“威爾遜夫人會出席開幕式。”

……威爾遜夫人會去?阿加莎太太愣住了。

先不說希萊爾是美國目前崛起得最快而且最有話題性的新晉設計師,他的時裝店開幕是時尚界不能錯過的訊息,光是第一夫人會出席開幕式這件事就有足夠的新聞價值了。

這番話也提醒了阿加莎太太,希萊爾跟威爾遜夫人的關係很好。

如果《vogue》能獲得獨家采訪權意味著什麼?他們可以搶先得到希萊爾的一手訊息,在眾多雜誌報紙裡突圍而出。

到現在,阿加莎太太已經動容了。

伊莎貝拉垂著眼睛在自己的咖啡裡加糖,然後擡眸,那雙灰藍色的眼睛裡閃爍著灼人的光芒。

“在你作出決定之前,不如我先跟你分享一下希萊爾時裝店的營運模式?”

作者有話說:

……我昨天睡著了對不起!!

今晚兩點前更新,明晚十二點前更(是雙更!),把更新時間調回來!

謝謝大家對我的包容555555愛你們!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夜軒子夏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啟白

60瓶;鬱青

52瓶;baybay707

45瓶;雩山

38瓶;夜軒子夏

28瓶;tangzhi

20瓶;墨香

14瓶;=)

13瓶;chloe

10瓶;清水煮茶

6瓶;護畫、zero19891988

5瓶;一口一個脆酥餅

3瓶;點點滴滴

豫安

2瓶;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