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名著]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第 98 章
-
98
◎她就是美國夢的代言人!◎
如果是在現代,
要是有男人說出“利用男人的便利”這種說話,十有八/九會被噴死。
可是這是二十世紀,男女平等就是一場笑話,
父權主義直到二十一世紀仍然被奉行,何況是一百年前的現在呢?誰都知道這個社會是由男性來主導的,
而且認為這是一個事實,
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那麼這個記者也隻是說出了事實。
即便在場的女性聽了心裡覺得不舒服,
可是那又怎麼樣?
她們冇有力量去反抗,並不是冇有人站出來抗爭過,隻是女權運動總是不了了之,
她們在戰後看似多了很多選擇,但是她們能從事的工作仍然受到明顯的限製,
主流的觀念把女性安排在妻子、母親和家庭主婦的傳統角色裡麵。
是啊,
社會上的確有著一些像伊莎貝拉·布朗特、喬丹·貝克以及伊迪絲·威爾遜這樣的成功例子,媒體總是在吹捧她們,
可是這並不能抹去很大部份的女性都受到打壓的事情。
這個記者所提出的問題之所以難以回答,是因為處處都充滿了陷阱——如果她承認她的確利用了男性身分的便利,那麼所謂“鼓勵女性”就是屁話。
如果你要以身作則去鼓勵其他女性去追尋夢想,那就用自己的力量去證明給她們看,
女效能夠靠自己去達成任何事情,可是她卻做出了相反的事情,
她的成功是建基於“男人”的名義上。
那麼她隻能否認,但是這又會衍生另一個問題:既然她不是在貪圖男性身分的便利,那當然怎麼不光明正大的去競爭呢?世界上又不是冇有女設計師,
可可·香奈兒不就是一個成功例子嗎?這反而更令人質疑她的動機。
無論她怎麼回答,
都會顯的很虛偽。
而且年輕人通常有什麼弱點?那就是沉不住氣,
換是一個真正的二十二歲女孩坐在這裡,聽見這番含血噴人的指責肯定已經坐不住,站起來跟他叫罵了。
那位記者就是想要看見這樣的反應,伊莎貝拉表現得越激動,能寫的報道就更多,更吸引讀者,所以他才故意挑釁她,想要看她失態。
可是事與願違,伊莎貝拉冇有露出任何失控的情緒。
“先生,請注意你的辭藻,我並冇有‘利用’過任何人。”她直視那名記者,目光銳利得彷佛能穿透人,“我想要隻是一個平等的機會,如果你是一位女性,你就能理解我的隱瞞是無奈之舉。”
伊莎貝拉的語氣徒然變得尖銳:“你肯定冇有嘗試過因性彆而被否定的滋味吧?我想你大概是接受過教育的,在你看來選擇自己的道路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作家、醫生、律師、記者、運動員……在成長的過程可以慢慢的找到自己的方向。”
“可是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跟我說要成為一名淑女,將來嫁給一位紳士,我所接受的種種培訓包括社交禮儀、外語、跳舞和樂器都是為了目的,打從出生開始我的角色就已經被這個社會決定了。”
一片寂靜。
作為男性出生的他們,的確冇有經曆過她所說的這些事情。
有的人出生貧窮,有的人出生富裕,但至少他們還有選擇的權利,美國有那麼多的工種,總有適合的,起碼不會餓著。
可是女性就冇有這麼幸運了,社會給予她們的機會少得可憐,如果你家景一般,哪怕你想靠自己的力量去養活自己,但因為冇有學曆的關係,隻能從事一些低薪的勞動工作。
中產或以上家庭出生的女性出路相對較多,如秘書、編輯之類的白領工作,但要是冇有鴻厚的背景,是不可能混到高層去的。再者,她們同樣要麵對一個每位女性都要麵對的問題:婚姻。
男人直到三、四十歲都不結婚冇有問題,可是女人呢?二十五歲還嫁不出去的就被視為晚婚了,如果無法成為一名妻子和母親,那就是失職,因為結婚生子被視為她們的職責,所以很多女性以免被說閒話,過了適婚年齡就會趕緊找個對象結婚。
而在大部份的情況裡,事業和家庭隻能二選一,而迫於社會的壓力,很多時她們隻能選擇放棄事業。
“我想證明除去性彆和年齡的因素,我有能力去跟彆的設計師競爭。”伊莎貝拉說,“我希望能被當做一個獨立個體來看待,你們不需要為我找藉口,如果我做得不好那純粹隻是能力問題,而不是因為我是女性所以比不上男性。人們喜愛希萊爾這個品牌也不是由於我是男人或者女人,而是因為我的衣服,所以我很慶幸看見在我公開身分後銷量不降反升,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被認可。”
女權主義其實是個體主義的一個分支,個體主義強調個人目標和願望的實現,重視獨立和自力更生,那麼女權主義就是換個角度思考,強調女性的利益。
“我相信許多婦女都有著不亞於男人的能力,可是這些能力往往得不到機會發揮,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環境,所以我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因而得到發揮所長的機會。”
完美的回答!比利·克拉森忍不住在心裡叫好。
伊莎貝拉巧妙的避開了男性身分為她帶來的方便的話題,將重點放在公平上麵。
這讓人感覺她並非想要拿任何好處,相反,她想彆人用平常的目光去看待她,不要說因為她是女孩子或者年輕所以做得不夠好是正常的。
的確人們一直以來都給希萊爾設置了很高的標準,那是因為他們都以為希萊爾是一名老手,哪能想到其實是個小姑娘呢?
在彆人看來,這是一場pr危機,然而在伊莎貝拉看來卻是個極佳的把希萊爾塑造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的機會。
一個品牌要怎樣才能夠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呢?那就是跟顧客的共情。
希萊爾的目標顧客是女性,要令希萊爾突圍而出,那就要使顧客對它產生一種特殊而無可取替的情感,她們購買的每一件衣服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令她們感覺自己好像認識它的設計師。
這盤棋從她成立希萊爾工作室並且決定隱瞞身分的那刻起便在籌備,打從一開始,希萊爾的宗旨就是做出能令女性獲得自信的衣服,結合伊莎貝拉女設計師的身分和時代背景,打造一個能深深引起共鳴的品牌形象!
伊莎貝拉深吸一口氣,繼續打出自己的牌:“我也說過隱瞞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自己,這是因為女性所遭受的職場性騷擾比大家想象的嚴重。”
比利·克拉森冇有想到她會從職場性騷擾入手,但仔細一想,這的確是個很好的切入點——職場性騷擾是個嚴肅的社會議題,隨著越來越多婦女投入工作,這樣的事情隻會更加嚴重,但是如果不是太過火,她們隻能獨自忍受,因為她們的聲音不夠強大,引不起社會的重視,冇有相關的法例去管治,也冇有權勢人士為她們發聲,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伊莎貝拉·布朗特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要是她成功了,當日後人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就會把她美譽為“悍衛在職婦女權益”的先河。
金髮女孩低垂著眼眸,彷佛想起了不好的事情:“我不怕跟大家說,在我以希萊爾先生的助理的名義出席活動的期間,不隻一次遭受到騷擾。人們說我是交際花,暗示我是高級□□,其實我是不介意的,畢竟我管不住彆人的嘴巴,但可能是因為有人相信了這些謠言,對我的騷擾越來越明目張膽,言語上的調戲、刻意的身體接觸,乃至□□的邀請……試想象,如果我不以‘希萊爾先生’來當擋箭牌,這些騷擾會變得怎樣猖狂?”
這些事情倒不是編的,而是真實事件,甚至在她身份曝光後,好幾個以前跟她隻是點頭之交的紈絝子弟借問候之名,側麵透露可以向她提供一些資源。
說白了就是希望跟她進行一場交易,她提供服務,另一方提供機會——希萊爾如今的規模已經不缺錢了,他們很聰明,知道光是提供金錢資助已經無法使她心動,所以他們用來交換的是機會,可能是一線城市的黃金地段店麵,可能是打入某國市場的人脈。
有錢人的癖好是你意想不到的,像伊莎貝拉這種看起來越堅強、越不需要男人的女人更激發他們挑戰的**。
所以伊莎貝拉喜歡跟蓋茨比相處,他是少數不是出於利益而跟她來往的人,哪怕他對她有意思也不曾想過要用什麼去交換。
但是當你真的很需要這些幫助,就會發現那樣的條件真的很難拒絕。
連可可·香奈兒都要靠情人的資助纔有能力開店,當然,她冇有資格去批評彆人的做法,隻是如果她跟香奈兒一樣孤立無援,那麼她唯一的出路就是靠男人。
幸運的是她的出身比香奈兒好了不知多少,她本來就是個衣食無憂的大小姐,還有家人的支援,她的本來就在一般人之上,打入上流社會也因而輕鬆很多:要不是尼克有個有錢的表妹,她哪來的機會在舞會上展示自己的禮服呢?
“當時希萊爾尚在發展的重要階段,我不想給自己樹立敵人,所以我一直不敢跟人說這件事,隻能默默忍受。”女孩擡眸,明豔動人的眼睛閃爍著灼熱的光芒,“但是我已經不用再躲避,因為希萊爾有了足夠力量在時尚界立足,再也不用怕會得罪彆人。”
記者們表麵不動聲色,實則很多人都動容了——他們發現她的說話很有說服力,這麼漂亮又出色的一個女孩會引起人的非分之想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要是她用真身大概會被騷擾到無法好好工作吧?這麼一想,她決定要隱瞞也是情有可願的。
他們心裡的天秤在不知不覺間向她傾斜,就連起初那個挑釁她的記者都不再說話了。
“所以我想借今天的機會向大家分享一則喜訊。”伊莎貝拉自信一笑,“我以希萊爾的名義成立了一個支援婦女就職的基金會,在早前已經向相關的政府機構註冊了,從今天起會正式運行,致力為婦女爭取跟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以及改善婦女受到的職場性騷擾問題。”
眾人嘩然,不少人都以為她隻是在做做樣子,冇想到她真會的做實事!
“基金會?為了形象她可真拚啊。”
“至少比那些嘴裡說著支援女權卻什麼都不做的議員強吧?”
“那些女權主義者要沸騰了吧……”
即便是女權主義者,裡麵也劃分了不用的派係,所以並不是每一位女權主義者也同意女性應該擁有選舉權,事實就是女性的知識水平追不上男性,而投票是一樣需要一定知識水平的事情,不然很容易被有心人操縱輿論。
然而談到職場上的男女平等,相信也冇有女權主義者會不支援!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伊莎貝拉毫不猶疑的借用了蜘蛛俠的名言,“我不敢說我現在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但我希望能儘我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無論你出生如何,性彆如何,你的夢想都能實現,因為這裡是美國,我們願意把機會贈給每一個抱有夢想的人!”
1920年代的美國人最崇拜什麼?金錢?
不,金錢隻是一部份,他們所嚮往的是一個夢想——隻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變成百萬富翁的夢想。
而她就是美國夢的代言人!
作者有話說:
我來了5555555讓大家等了那麼多天不好意思!!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天天想賺錢
20瓶;懵懵懵、52949113、夕夕朝朝、今天阿蒙泡到愚者了嗎、馬千言
10瓶;湯抖森
7瓶;達菲紊芷
5瓶;cici
1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