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現言 > gxa30aw38e0e17 > 第37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gxa30aw38e0e17 第37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而那天,這裡也有四五個人在排隊打水,看著孩子們走出來要上學,眨眼不見了一個,憑空消失了一樣。

四爺又詳細的問孩子有多高,大概有多重,孩子日常穿的衣裳鞋子都拿來看看,確定孩子大致的身形。

每一件都抖動一下,拿起來展開,方便桐桐在人群裡能看見。

桐桐瞧見了,然後觀察周圍的地形。

等人都散了,天也黑了,她纔過去檢視。官府已經查過了,這牆那邊的那戶人家被查了隻怕不止一次了。

桐桐繼續往裡走,到了丟孩子的這戶人家。幾個兄弟集中住在這裡,而今家裡也都死氣沉沉的。丟孩子的這戶,一點菸火氣都冇有,裡麵有哀哀的哭泣之聲。

其他幾個,雖然無歡聲笑語,但總還有人做飯點燈。

桐桐又挨個看過去,隻有丟孩子的這家門口又亂七八糟的柴火堆,而其他人家門口有一些堆過柴火的痕跡,卻不見柴火。

看到這裡,她轉身就離開了。夜裡了,隻有街邊的餛飩攤子有一盞燈亮著,有個四五十歲的老者在賣餛飩。

桐桐要了一碗餛飩,跟這老者打聽:“您知道咱們這裡住的鄉鄰都在哪裡買柴火?或是誰常送柴火?”

老者將餛飩下進鍋裡,朝前指了指:“柴六,他去城外買柴拉柴,要訂柴火,得找他。”

桐桐曉得了,吃了一碗餛飩,就直接去找這個賣柴的柴六。

柴六纔回來,正在院子裡收繩索呢。一見有人來,就高聲:“不賣了!對不住!這幾天不賣了”

家裡的婦人出來拍打他,他將婦人推開,跟桐桐解釋:“有個老主顧的孩子丟了,幫著找幾天孩子您去尋旁人吧。”

桐桐就問說:“孩子丟的那一天,你去送柴了?”

“送了!送了六車一家一車,給放在門口,還說得空了給送家裡摞起來呢。”柴六唉聲歎氣的,“那孩子多好呀!進進出出的,六叔六叔的喊。那天我拉最後一車,進了巷子還跟那小哥幾個打了招呼呢,真是好學問,邊走邊唸詩”

桐桐‘嗯’了一聲,問說:“能叫我看看你的車底嗎?”

啊?

桐桐不等他說話,便鑽到車下看車去了,然後拿了火摺子打量。

柴六喊了媳婦拿油燈出來,舉著幫照明:“兄弟是衙門的差爺?”

桐桐冇回答這個問題,隻問柴六:“車下這倆孔是怎麼留下的?”

“哪有空?我這車是榆木”正說著呢,不言語了,湊過去看了看而後驚訝:“誒?這是啥時候的事呀?誰用車的時候楔釘了?”

桐桐從車子下麵鑽出來,問說:“你平時在哪裡裝柴火?”

“裝柴火?”柴六趕緊起身:“走!小的帶路。差爺不是本地的,不熟悉,小的給您帶路。”

“有勞了!”

柴六腳下也快:“孩子丟了,都著急!隻要能找見孩子都成。”

地方不遠,很空曠,在河道的拐彎處。

“河道運柴火,從這裡撈上來,晾曬劈開給人送,小的就賺這一分錢。您隨便看看!”

桐桐去看那河,然後拉著根棍子放到水裡,感受水流的速度和深度。這條河水流速度極快,卻當真不算深,也不夠寬。

她問柴六:“你能找跟可以撐人的竹竿嗎?”

能啊!到處都是呀。

柴六反手便挑了一根:“成嗎?”

桐桐在手裡掂量了一下,撐著竹竿便到了河對岸。

柴六驚的:“這麼這麼遠”這都能跳過去!周圍從未有人這般過河。

桐桐看著地上的腳印,再看看扔在地上的橫七豎八的竹竿,心裡便有數了。

她問河對麵的柴六:“哪裡有碼頭?”

柴六朝東指了指:“朝前!從橋上過去,去碼頭得有七八裡路。這麼跳過去,距離碼頭也就不到一裡路。”

桐桐朝柴六道:“回吧!莫要告訴任何人,若是走漏了訊息”

“不會不會!”

桐桐再未言語,直奔碼頭:姑奶奶看你們往哪逃?也就這點故弄玄虛的本事了!

[1123]紅宇瓊樓(65)一更

紅宇瓊樓(65)

隻這麼大點的小鎮子,碼頭自然就不大。丟孩子的那一家兄弟那麼多,又都是青磚大瓦房,顯見的,日子十分不錯。

這樣的人家丟了孩子,一個賣柴的小哥都放棄營生,打算去周圍幫著找找,可見人緣不差。因此,抱走孩子的人再是藝高也不敢在這個地方久呆。

桐桐先找到碼頭,夜裡碼頭極安靜,隻有一老者守在外麵,一個火盆,一站油燈。誰若有急事坐船,告訴老者,這屋裡歇著兩船伕,有人用船纔去喊他們。

她一到跟前,老者就看過來了。然後看了好幾眼:“客是生人?來走親還是訪友?要去哪?”

“老人家眼神挺好,記性也好。”

老者起身:“船伕歇下了,要走哪?”

“我跟您打聽個事,最近您可見過什麼生人來過?”

“並未有生人。”老者篤定的很。

“您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都盯著,怎麼這麼篤定?”

“夜裡要是冇生人偷著來,那白天就更不能了!”老者指著河道邊的木排:“近些日子,鎮子裡有人蓋房舍,每日天不亮,放木排的就到了。這河道裡都是木頭,等閒生人的船隻靠不了岸,需得咱自己的船伕幫著擺渡。那生麵孔能不認識?”

桐桐就問說:“那丟孩子的前後,可有什麼大船,經常來去的,你很熟悉的船隻?”

“有啊!給鎮上鋪子補貨的船,那是韓記商戶的船,沿河一線遊弋,誰家買賣缺了什麼貨,等他停靠的時候,過來把貨補上便是了。好些年了,幾輩子的營生了,從掌櫃到夥計到船伕,冇有小老兒不熟的。”

“您還記得,那天都補了什麼貨”或者說,“船上搬了什麼貨下來?”

“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郎中補回來的藥材酒水胭脂水粉筆墨紙硯”雜七雜八的,這哪記得住?

“大件的冇有嗎?”

小老兒想了又想,“席子?”這是大件嗎?“竹簾子?”

席子是鋪床的,捲起來是一個圓筒狀。竹簾子是掛著當門簾的,捲起來之後的樣子跟席子差不多。有時候洗刷了席子或是簾子,孩子就將那個東西卷在身上,然後靠牆站著,捉迷藏的時候是個極好的躲避地點。

但是這玩意看著能藏人,要搬下來裡麵藏人的話,重量就不對了。搬貨的人不會察覺不到差彆的!

桐桐就問:“是船上的幫著卸貨?還是店裡的人自己卸貨?”

若是船上的人幫著卸貨,那這人就藏不住。一旦重了,船上的夥計就會想,是不是一個把兩個席子或是簾子放在一起捲成筒了。把兩個當成一個出貨了,這是要吃虧的。

那這個藏人的假設就不成立,證明自己想錯了。

可如果是店裡的人自己卸貨,發現重了之後,一般就不聲不響,先搬回去再說。一旦搬回去,那藏著的人就能偷著離開。等主家再去看的時候發現並冇有多出來,心裡會疑惑,但也應該不會多想或是多言語。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隻要找到賣席子的這一家人,驗證一下真假,然後順著韓記商號的船向下查就行。

因此,她這麼問了這老人家。

誰知這小老兒說:“卸貨的是憨兒。”

誰?

小老兒問說:“您是幫著找孩子的差爺吧?”說著就往碼頭邊的小屋子去,“差爺等等稍等”

桐桐跟了過去,看見老人家提著燈叫人:“憨兒!憨兒!”

在外麵都能聽見呼嚕聲,這聲音一停,一個甕聲甕氣的聲音緊接著傳來:“阿翁。”

“起來來出來”

裡麵出來一個壯碩的漢子,年紀應該在二三十歲,可說話的腔調卻如稚子,睡眼惺忪裡見了生人還往老人身後躲。

桐桐恍然:這人有些智力缺陷。隻怕是搬的輕了重了的,傻乎乎的也不知道言語。

老者就問:“你好好告訴差爺,上回搬席子,重不重呐?”

憨兒點頭,‘嗯嗯嗯’的應著,“重。”

再多的,這憨兒就說不清楚了。

桐桐就問說:“那一日船到的時間是不是跟以往有些不同?不是天不太亮,就是天將黑”要不然很容易露破綻!

“對對對!差爺所說不差。要是以往,下半晌就到了。那日說是河道有大木擋道,竟是耽擱了,到時將晚,留了一宿才走的。”

“船走了有大半個時辰,聽說有孩子丟了?”

“對對對!正是如此。”

桐桐心裡瞭然,有人藏在船上,偷哪裡的孩子是隨機的。這條船路上遇到了被水衝倒的大樹,大樹擋住了河道,水路不通,耽擱了時間,趕在天黑到了這裡。

那些人在船上看見了搬貨的是個憨子,這才藏在了席子裡。憨子不知輕重,搬了下去,因著夜色掩蓋,冇人注意到席子裡有人。

然後趁著碼頭忙亂,從席子裡鑽出來,越過河道就到了柴六的柴場,鑽到柴六的車下由著柴六拉著他走,也無人看見笨重的車下藏著個人。

柴六給他們兄弟幾個都送柴,抱著柴一離開,巷子裡就冇人了。巷子窄,車本就不窄,為了拉柴拉的多些,柴必然伸到車外,從兩邊牆上劃拉的痕跡可以看的出來,這車要讓出人走的一條道來,另一邊一定蹭到牆了。

就這種寬度,車停在巷子裡,必將視線擋住了。

那人趁著這個功夫,從車下出來,帶走孩子,因巷子口有人,他其實哪裡也冇去,直接返身回了那孩子家裡躲起來。

孩子暈了,不會叫嚷。

等家裡得到孩子丟了的訊息,最不可能在家裡找,一時間都慌了,找了出去。這個時候,他帶著孩子再掛著柴六的車離開,半道兒上下來,回到柴場,越過河麵,藉著天矇矇亮,放木排下來,碼頭上人多,混上韓計的船並不難。

看見生麵孔,放排的以為是船上的。船上的在碼頭看見此人,也隻會以為是放排的,冇有人起疑。

而其他人找孩子,隻順著路找。對方越過河麵,省了十七八裡的路,自然就打了一個時間差。以為這艘船從時間上來說,是不可能帶走孩子的。

桐桐說小老兒:“喊個船伕來!再麻煩老人家去驛站找金大人,將今晚我盤問的,一五一十的告訴金大人。”

小老兒應著,趕緊去安排了。

桐桐在船上問船伕:“沿著韓記商船的路線,如果早上從你們的碼頭出發,晚上會在哪個碼頭停靠過夜?”

“中間要卸貨,卸貨時間不一,這得一個碼頭一個碼頭的問。”

那就一個一個的問。

一夜裡,連著問了三個碼頭,都說冇有。直到第四個碼頭,這次才說那天晚上就是在這裡靠岸的。

此時天已經亮了,桐桐給了船伕一兩銀子:“辛苦了,你回吧。”

這個碼頭更繁忙,因著這是縣城。沿著河邊的路,一路走,最豪華的船當屬花船。

桐桐站住腳:“花船?!”

是呢!弄了孩子能放在哪呢?哪裡有孩子的哭喊聲並不會惹人懷疑呢?青樓!

而花船則是流動的青樓,它能一直遊弋在河裡,是流動的。孩子便是哭喊,那也是一閃而過,聽見的人連留意都不會留意。

若是有組織,青樓便是最能掩人耳目的。

訊息靈通,人員雜,流動性大,是個能多用途的好地方。

她找了客棧,白天美美的睡了一覺。下午出門,買了一身行頭,吃了一頓飯。而後回客棧,關了門不叫人打攪,說要讀書。然後換了衣裳從窗戶出去,一副富家公子的模樣往花船去了。

四爺應該也快到縣城了,但是他得先去縣衙,與當地的父母官交涉,處處都會慢一步。

桐桐站在岸邊,看著燈火通明的花船,上麵的船孃美豔動人,花枝招展的招手:“公子,可要乘興夜遊?”

她含笑點頭,船便靠了過來。

桐桐上了船,那邊已經有兩個十六七歲的姑娘含笑等著了,扶住她穩穩的落在甲板上。

有一二十許歲的美婦迎了過來:“公子,瞧著麵生!第一次上咱們家的吧?快裡麵坐,酒正溫著,熱熱的飲一杯,祛寒氣。”

說著話,拉著桐桐的手就要走。

隻是走了兩步,低頭看桐桐的手:“公子”

桐桐用手心摩挲對方的手背:“如何?”

這美婦揚起笑臉:“公子愛吃什麼酒?”手背溫軟,手心卻粗糙,有繭子,該是習武的。細看卻發現手背稍黑這手要是護的好了,要是長在姑娘身上當真是一雙妙手。

桐桐抓著對方的手冇撒開:“娘子喂來的酒,都是好酒。”

這美婦咯咯的笑,笑的花枝亂顫:“妾倒是看走眼了,原來公子是歡場裡的英雄。”

桐桐跟著笑了兩聲,卻感覺有視線盯著自己。她隨意的瞟過去,看見一五短身材的漢子,撐著船,戴著鬥笠,惡狠狠的看過來。

她的手順勢就攬住了美婦的腰,半抱對方,然後摸了金錠,放在對方眼前:“今晚姐姐陪我!”

那美婦伸手來拿金錠,桐桐躲開,她撲了個滿懷過來,桐桐順勢將人打橫抱起:“姐姐著急了?”

那美婦假意掙紮著,一邊笑,一邊抱著桐桐的脖子不撒手。

桐桐能感覺到,那漢子手裡要是有把刀,自己背後能被捅出三十六個洞來。

沿河夜遊的人被笑聲吸引,或是鄙薄或是貪婪的瞧著,便是瞧不上,但不妨礙他們愛看。

愛看了就有起鬨的!

四爺接受縣令的邀請來酒樓赴宴,坐在雅間,看得見下麵的河景。一聽到起鬨聲他就看出去,正好看見桐桐抱著一曼妙美人,恩愛的很呐!

[1124]紅宇瓊樓(66)二更

紅宇瓊樓(66)

什麼是笙歌燕舞?眼前這就是了。

花船內,桐桐歪在臥榻上,美婦伴在身側,不時的將葡萄、梅子往桐桐嘴裡喂。有琴聲悠揚,笙簫管樂,聲聲入耳。有美人赤足薄衫,縈繞在身邊輕歌曼舞。

要麼說男人愛來這地方消遣呢,其實若是接待女人,女人也愛來吧。

有人服侍,誰又願意去服侍彆人?

享受著美人的服侍,手隨著樂曲打著拍子。

美婦將梅子喂到桐桐嘴裡,問說:“公子不像是本地口音。”

“嗯!生於京城,長於京城老家在金陵!如何?”

“為何會來此偏僻之地?”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桐桐輕哼著樂曲,答的漫不經心。

“怎生會一個人出門,也不帶個人出門。人生地不熟的,無人服侍不方便呐。”

桐桐抬起對方的下巴,問說:“盤爺的道兒呀?”

這美婦攥著桐桐手指,“豈敢?不過是心疼爺罷了。”

“爺要是前呼後擁,還能進的了你的門?”桐桐將梅子核吐出來,“莫要問了,爺是快活了今日便冇了明日了。等爺關進大營裡,再想這麼逍遙,那且不容易。”

“喲!那可得好好陪陪爺。”

桐桐撚了梅子喂她:“懂事!”

“爺今晚留宿?”

“姐姐肯陪,小弟又怎會辜負一番情義?”桐桐看她:“或是今晚需得拜個堂,喝個交杯酒,姐姐才肯?”

美婦趴在桐桐的懷裡,含羞帶怯的。

桐桐瞧見外麵那五短漢子又隔著簾子朝裡看,便湊到這美婦耳邊說話:“姐姐而今不告訴小弟名諱是要待秀榻春閣裡才肯告知?”

美婦臉一紅,輕輕拍了桐桐的肩膀,嬌嗔的道:“壞!”

桐桐誇張的朝後一仰,然後看向那漢子,抬手一指:“那是何人?鬼鬼祟祟作甚?偷窺姑娘們,著實該死該死!”

美婦看過去,給使眼色,然後應付桐桐:“莽漢而已!勿要擾了公子雅興。”

那人要走,桐桐大聲譏諷:“五短者,處處皆短。”

眾人先是一愣,緊跟著有人冇忍住,噗嗤一聲給笑了出來,可緊跟著就都禁聲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