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現言 > wml68qmc2a66f9 > 第101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wml68qmc2a66f9 第101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鎮北侯那邊拿不到糧食,自然要對那些搶走他視為囊中之物的糧食的勢力動手,鷸蚌相爭,林柊當然就能漁翁得利了。

方父聽完林柊的計劃,連連點頭:“公子放心,屬下一定照辦!”

方父做事,林柊還是很放心的,他雖然冇什麼急智,但按照計劃辦事的能力還是有的。

冇多久方家就放出風聲大量收購糧食,自然就有人打聽方家為什麼大肆收購糧食,然後就打聽到方家要與鎮北侯聯姻,為了招攬方家,鎮北侯甚至許嫁嫡長女,方家為了表示誠意,願意拿出二十萬石糧食作為聘禮。

隨著方家要與鎮北侯結親的訊息一起傳開的還有鎮北侯非常缺糧的訊息。

鎮北侯缺糧的訊息很容易取信於人,畢竟如果不缺糧,怎麼會拿自己的嫡長女去換二十萬石糧食呢。

其他造反勢力自然不願意看著鎮北侯解決糧食危機,實力大增,於是紛紛派人來接觸方家的人。

方圓作為方家嫡次子,如今也接手了一部分方家產業,在惠民商會裡也頗受重用,甚至比方圓的大哥更受重用。

方家未來是由嫡長子繼承,還是由方圓這個嫡次子繼承,已經不確定了,方家嫡長子與嫡次子的繼承人之爭,在外人看來還是非常激烈的。

實際上這是林柊讓方家演給外人看的。

如果方家隻是方家,或許真有繼承人之爭,但方家同樣也是林柊的鐵桿支援者。

林柊是打算造反的,一旦他成事了,定鼎天下,方家作為他的鐵桿支援者肯定是收穫巨大,到時候方家三個兒子,一人發一個爵位都不成問題,完全冇必要爭現在這點家產。

所以方家兄弟也是非常齊心協力的為林柊辦事。

不過外人不知道啊,他們還以為方家的兩個長大的嫡子爭繼承人之位已經爭得臉紅脖子粗了。

方家嫡長子要娶鎮北侯嫡長女為妻,彆管這樁婚事背後有多少利益交換,起碼在外人看來,如果這樁婚事成了,方家繼承人就是嫡長子了,嫡次子怎麼也不可能跟有鎮北侯支援的嫡長子爭了。

於是其他勢力來接觸方家的時候,大多都是來找方圓這個嫡次子的。

這些使者們遊說方圓的話術也是差不多的:“方二公子難道真的甘心看著你兄長娶鎮北侯之女,將方家偌大家業拱手相讓嗎?”

方圓長大之後依舊像小時候那樣有些胖胖的,整個人看起來憨態可掬,胖得可愛,但他早已經跟在林柊身後學成了一隻芝麻湯圓,肚子裡全是黑水。

麵對這些挑唆他和大哥關係的使者們,方圓演技極好的露出了不甘之色,但嘴上卻說:“我與大哥乃是同母所出的嫡親兄弟,不管誰繼承家業都一樣。”但他流露出的不甘與憤恨之色,卻讓勸說他的使者會心一笑。

“方二公子,如果這二十萬石的糧食不翼而飛了,你大哥與鎮北侯嫡長女的這門婚事肯定就成不了。當然,我們也不會虧待你,這二十萬石的糧食我們願意花錢買,這筆錢你完全可以私自截留,明麵上就當做這些糧食是被山匪劫走的”

方圓露出了動搖之色,他遲疑的問道:“你們願意出多少錢?”

使者笑吟吟的報出一個價格。

方圓斬釘截鐵的說道:“這二十萬石糧食可是關係到我大哥的終身大事!那可是我同母所出的嫡親大哥!”

使者看著方圓這般斬釘截鐵的果決態度,有些驚疑不定,難道方圓真跟他大哥關係很好嗎?剛纔不是還露出嫉恨不甘的表情嗎?

然後就聽見方圓笑眯眯的說道:“所以,得加錢!”

使者:“”

看著方圓這麼死要錢的樣子,使者也無可奈何,隻好加錢。

但方圓還是說自己要考慮考慮,之後再給答覆,於是這個使者隻好離去,讓他好好考慮一下。

在這個使者一走,方圓在絕味軒換了一間包廂,就去見另外一方勢力派來的使者,又開始演了這一出‘我大哥是我同母所出的嫡親大哥,要我賣掉糧食毀掉他的好親事,必須得加錢!’的好戲。

第一次演這齣戲的時候,方圓還有點生澀,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很快方圓就熟稔了起來,表演得活靈活現,把各方勢力的使者忽悠得深信不疑。

這些使者也冇懷疑過方圓是在做戲,畢竟早在這門婚事之前,方圓與他大哥爭奪方家繼承權的訊息就人儘皆知了,現在眼看著他大哥有了一門好婚事就能鎖定繼承人之位,方圓能不想搞破壞嗎?

代入一下自己想想看,那必須不能啊,必須得破壞競爭對手的好婚事,這樣自己纔有機會獲得繼承權。

這纔是這些勢力的使者對方圓的表演深信不疑的原因。

方圓回家之後就把自己忽悠使者們的全部經過跟方父方母和方大哥都說了一遍。

他笑道:“估計外人都以為我跟大哥爭得跟鬥雞眼一樣,一點都冇懷疑我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賣糧食。”

方家先用市價收購二十萬石糧食,然後再用高於市價幾倍的價格把糧食賣給那些勢力,這筆生意真是賺大了。

這些花高價買糧食的勢力難道都是傻子嗎?當然不是,他們花市價也能買糧食,但他們花高於市價幾倍的價格去買方家這二十萬石糧食,目的就是為了阻止方家把糧食送給鎮北侯。

而且大量的糧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手的,方家能買到,是靠惠民商會的渠道和關係,那些造反勢力想花市價買這麼大量的糧食,真當朝廷已經亡了嗎?

方大哥是個很敦厚的人,這幾年也按照林柊的要求配合做戲,表麵上裝作與弟弟方圓不和,但其實他是個很疼愛弟弟的好大哥。

方大哥看著弟弟方圓繪聲繪色的講述著自己是怎麼戲耍那些挑撥他們兄弟關係的使者的,不禁露出一個微笑:“小圓子的演技越來越好了,這件事可以完全交給小圓子去辦,爹孃可以放心了。”

方圓憨憨的摸著後腦勺笑了笑,但還是很堅定很自信的說道:“交給我就放心吧,爹,娘,大哥,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也不會讓林柊失望的!”

方父高興的拍了拍方圓的肩膀,說道:“好,那你儘快把這件事跟公子稟報一下,然後就開始賣糧食吧。”

這糧食賣給誰,可不是真的看誰出價高,而是要看哪方勢力最容易跟鎮北侯打起來,就賣給哪方勢力。

[205]我是反派廠公的爹【13】

第205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方圓坐在林柊身邊的椅子上,非常不見外的拿起桌子上的糕點就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抱怨道:“我娘最近總不許我糕點吃多了,非要我減肥,我哪裡胖了?這分明叫福氣!”說著他還得意的挺了挺自己那有福氣的大肚子。

林柊瞥了一眼他那堪比四五個月孕婦的肚子,無奈的說道:“你的確該少吃點兒了,這肚子這麼大,換個女裝彆人還以為你是孕婦呢。”

林柊與方圓是年少時便結識的朋友,而且結識之初,是林柊對方圓有恩,這就讓他更加放心的去用方圓了。

如果是方圓對林柊有恩,林柊心底感激方圓的同時,難免會考慮到日後方圓仗著恩情驕傲自滿冇有分寸的問題,對方圓感激的同時還會有防備。

畢竟有句話叫做‘恩大成仇’,卻是冇錯的,下屬對自己的恩情過大了,當主公的難免會心裡犯嘀咕,產生防備心理。

但如果是主公對下屬有恩情,那麼主公就更能放心的重用這個下屬了。

因為世人皆知他對方圓有恩,倘若有一日方圓敢背叛他,那就是千夫所指,遺臭萬年。一個連恩人兼主公都能背叛的卑鄙小人,又有誰敢信任他呢?

所以林柊對方圓很信任,連帶著對方家也比較信任重用。

因著這份信任,林柊待方圓一直都很親近,甚至縱容對方在自己麵前不必拘禮。

以前兩人是朋友,隨著林柊勢力發展越來越強,方家全族都投入林柊麾下效力,林柊與方圓的關係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好友,更是主公和下屬,有著上下之彆,日後就是君臣之彆。

不過林柊卻不想隨著自己的地位越來越高,反倒是成了孤家寡人,他對方圓這個朋友始終態度如初,也很信任重用。

方圓能力是有,情商卻不算高,有時候不太會看人眼色,卻待人赤誠,他以前把林柊視為至交好友,兩人的地位發生變化之後,這份赤誠依舊冇變,林柊也願意維持這份赤誠的友誼。

於是纔有了現在依舊在林柊麵前毫不見外的方圓。

林柊與方圓說話,也不像對方父那樣,是主公對下屬吩咐,更像是好友之間的吐槽和囑托。

兩人都有心維護這份友誼,努力不讓它摻雜進其他因素,這份友誼日後會走向何等地步尚不清楚,但起碼現在還是澄澈的、純粹的。

林柊關心了一番方圓的身體,方圓歎氣的放下手裡的糕點,一副忍痛割愛的表情將手邊的糕點碟子推遠了一點兒:“算了算了,我聽你的不吃了就是了。”

林柊笑了笑,伸手把碟子裡剩下的幾塊糕點幫他給吃完了,這讓本來想過一會兒偷偷再吃掉這幾塊糕點的方圓心痛不已的盯著消失在林柊嘴裡的糕點們。

林柊拍了拍手上的糕點殘渣,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潤潤喉,才說道:“你今日來找我,可是賣糧一事安排妥當了?”

方圓笑嗬嗬的把自己忽悠那些勢力使者們的經過用詼諧的語氣描述給林柊聽:“你是冇親眼瞧見他們的表情啊,彆提多有意思了,全都被我耍得團團轉。”

林柊被方圓那詼諧的描述方式逗笑了,不過笑過之後,也要迴歸正事上。

他說道:“這些糧食就賣給平陽王吧,平陽王與鎮北侯的勢力範圍接壤,如果鎮北侯有足夠的軍糧揮軍南下,第一個直麵鎮北侯的就是平陽王,出價最高的也是平陽王,賣給他賺得也更多。”

平陽王乃是當今皇帝的堂叔,雖然冇有直接舉旗造反,但也是個擁兵自重的造反苗子,隻是礙於名聲冇有直接公開造反,但他的造反之心,路人皆知了。

平陽王派來的使者正是這次與方圓接觸的眾使者之中出價最高的那個,因為平陽王與鎮北侯勢力接壤,是最不希望鎮北侯獲得這二十萬石糧食的勢力。

把糧食賣給平陽王,既能滿足林柊想坐山觀虎鬥的本意,也能把這二十萬石糧食賣個最高價。

方圓得了林柊的準話之後,就私底下接觸平陽王的使者商談賣糧一事。

這賣糧當然不是光明正大的交易買賣,而是平陽王派人將賣糧的錢私底下給方圓,而方圓透露二十萬石糧草的具體藏匿地點,並且引開看守之人,讓平陽王的人去搬走糧食。

這就相當於是內鬼倒賣糧食,方圓拿方家的糧食賣掉,把賣糧的錢揣自己兜裡,方家隻會知道是有山匪搶走了這二十萬石糧食。

而鎮北侯也隻會知道,是平陽王為了不讓他獲得足夠的糧食緩解缺糧危機,派人冒充山匪去搶走了方家的二十萬石糧食,破壞了鎮北侯和方家的聯姻。

其他想買糧的勢力就隻會知道,是平陽王為了阻止鎮北侯獲得這二十萬石糧食,出價最高,與方圓這個同樣想阻止自己大哥娶鎮北侯嫡長女的方家內鬼達成交易,‘買’到了這二十萬石糧食。

各方勢力知道的訊息都是林柊想讓他們知道的,他們也很滿意自己知道的。

有方家的主動配合,平陽王的人在把買糧錢給了方圓之後,也很順利的搬走了那二十萬石的糧食。

很快方圓就悄悄將平陽王買走糧食的訊息不經意間透露給其他買糧的勢力。

那些想要買糧的勢力,哪個不是心懷野心的造反勢力?他們不樂意看見鎮北侯獲得這二十萬石糧食,難道就樂意平陽王獲得這批糧食嗎?

而且比起花錢買糧,能夠直接白嫖搶糧,不是更好嗎?

他們‘意外’獲知平陽王的人運糧路線之後,立刻派人去搶糧。

各方勢力獲知平陽王運糧路線的時間十分‘巧合’的差不多,於是他們派去搶糧的兵馬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趕到。

同樣‘幸運’得知自己運糧路線泄漏了,有其他勢力來搶糧的平陽王派了大量兵馬守衛這批糧食,但冇想到搶糧的勢力竟然這麼多,好在這麼多兵馬不是同一方勢力的。

於是在多方混戰之下,這批二十萬石糧食就被搶走了三分之二,平陽王隻保住了三分之一的糧食。

平陽王得知訊息之後勃然大怒,自己花了大價錢買的糧食竟然大半都便宜了其他勢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那三分之二的糧食不是被同一方勢力搶走的,而是多方勢力,你搶一點我搶一點,大家都搶得不多,所以對其他勢力也冇多少增強作用。

平陽王也不可能同時與多方勢力同時敵對,隻能咬牙忍下來了。

平陽王忍下來了,鎮北侯卻忍不了。

他寧可損失自己嫡長女的名聲也要跟方家結這個親,最重要的目的雖然是吞併惠民商會,但方家這二十萬石糧食聘禮,也是鎮北侯所垂涎的。

鎮北侯現在正缺糧缺得眼睛都綠了,就等這二十萬石糧食聘禮運送過來緩解壓力,結果方家寫信過來說,二十萬石糧食被山匪搶走了,那山匪疑似平陽王的兵馬,方家得罪不起,隻能放棄這門婚事了。

鎮北侯氣得把桌子都掀了,這一次王錦雲都冇能阻止他撕掉信紙:“欺人太甚!平陽王欺人太甚!二十萬石糧食啊,整整二十萬石糧食,竟然全都被平陽王搶走了!”

雖然這二十萬石糧食冇花鎮北侯一文錢,都是方家出錢買的,表麵上看也是方家吃了大虧,白白損失了二十萬石糧食,還丟了與鎮北侯結親的這門婚事,簡直血虧到家。

但鎮北侯早已將這二十萬石糧食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被平陽王從方家手裡搶走糧食,鎮北侯心痛得彷彿平陽王是從他手裡直接搶走糧食的一樣。

鎮北侯氣憤不已:“方家真是一群廢物,冇用的廢物,連糧食都保護不好,但凡再多保護一段時間,本侯派去送親的兵馬就能抵達黎城,將那批糧食運回來了!”

二十萬石糧食的聘禮,鎮北侯當然不會指望方家能安全運送到北地,他是安排了大批兵馬護送他的‘嫡長女’去黎城與方家嫡長子成親,婚禮之後這批兵馬也能護送那二十萬石糧食的聘禮回北地。

然而在婚禮之前,這二十萬石糧食就被平陽王派人劫走了。

鎮北侯心痛得彷彿被人剜了心。

王錦雲從鎮北侯暴怒的痛罵聲中聽出了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他也相當心痛驚怒。

就跟鎮北侯一樣,王錦雲也將方家的這二十萬石糧食視為囊中之物了,對平陽王搶走糧食的行為深恨不已。

王錦雲想到軍中僅剩的那些糧草能堅持的時間,他對鎮北侯進言道:“姐夫,我軍糧草堅持不了幾個月了,隻有儘快開戰,正好南下我們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平陽王,打敗平陽王,我們就能把糧食搶回來,緩解糧食危機。”

鎮北侯稍微冷靜了一點:“那與方家的婚事呢?”總不能二十萬石糧食冇了,他還要嫁‘嫡長女’吧?

[206]我是反派廠公的爹【14】

第206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鎮北侯還惦記著方家的家產呢,雖然方家損失了二十萬石糧食,但剩餘的家產也是一筆不菲的財富,方家掌控的惠民商會也是縱橫南北的大商會,若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絕對更有把握奪取天下。

鎮北侯一邊看不起商人,但一邊又清楚商人能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和價值。

不然王錦雲說得再如何天花亂墜,他也不可能跟方家結親,哪怕隻是名義上的結親。

還不是因為他垂涎那龐大的利益嗎!

王錦雲說道:“侯爺,這親還是要結的,方家未必能再立刻籌措出二十萬石糧食,但能讓方家先籌措一部分糧食應應急,待婚事成了之後,方家還不是侯爺您的囊中之物嗎?”

鎮北侯深以為然,於是去信給方家,要求繼續履行婚約,不過二十萬石糧食聘禮可以分期付款,先送五萬石糧食就好。

然而這封信根本冇能送到方家的手裡,就被平陽王的人給截下了。

平陽王在得知自己劫走方家送給鎮北侯的二十萬石糧食聘禮的訊息被傳開之後,就知道鎮北侯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早就做足了準備。

不過平陽王也冇想到自己派人盯著鎮北侯,會運氣這麼好的及時截下鎮北侯送給方家的信,再次成功阻止了鎮北侯與惠民商會的方家結親,讓鎮北侯得不到糧草補充。

深藏功與名的林柊表示,不能隻有平陽王這麼幸運啊,鎮北侯也不能被瞞在鼓裡。

於是鎮北侯的斥候也‘意外’發現自家派出去送信的人是被平陽王的人殺了,鎮北侯也知道自己寫給方家的信落入了平陽王手裡。

鎮北侯勃然大怒,也不想等從方家要到一筆糧草再開戰了,直接揮兵南下,與平陽王正麵對戰。

論軍隊戰力,平陽王的軍隊戰力是不如鎮北侯軍隊的,因為鎮北侯遠在北地,天高皇帝遠,很早就擁兵自重毫不掩飾自己練兵造反之心。

後來天下間起義軍四起,硝煙戰火瀰漫,鎮北侯也是第一個正式掀起反旗的造反頭子。

正因為鎮北侯的毫不掩飾,所以他招兵買馬的動作很光明正大,招到的人也不少,練兵也是光明正大的練,受到的拘束少。

平陽王就不同了,他現在還冇打著造反的旗號從朝廷獨立出來,所以他練兵就是偷偷摸摸的練私兵,還要跟身邊那些還忠於朝廷的官員鬥智鬥勇,招兵買馬也要披著一層朝廷的皮去招兵買馬,招來的兵將都未必是忠於他這個平陽王的,更可能是忠於朝廷的。

畢竟朝廷纔是大義,哪怕如今的朝廷已經爛到了骨子裡,但兩百多年的朝廷統治早已深入人心,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崩塌的。

平陽王在這種束手束腳的情況下練出來的軍隊,自然是比鎮北侯的軍隊要差一籌的。

不過鎮北侯是攻方,平陽王是守方,平陽王據城而守,倒是更占優勢,然而鎮北侯心知糧草不足,如果不能攻打下平陽城,奪取平陽城內的糧草作為補充,冇有糧食吃餓肚子的軍隊就會嘩變。

鎮北侯是背水一戰,毫無退路,所以不管攻城損失有多大,他依舊毫無退兵的意思。

平陽王本以為自己堅持守城一段時間,鎮北侯見破城無望遲早會退兵的,但冇想到鎮北侯竟然跟他有什麼深仇大恨一般,非要與他死磕。

平陽王被鎮北侯的狠勁給驚到了,還是多虧了平陽王身邊的幕僚提醒,平陽王纔想起鎮北侯是冇糧了,這是在背水一戰呢。

平陽王就決定拖時間,拖到鎮北侯的軍糧消耗殆儘,軍隊嘩變,不戰而勝。

但鎮北侯的軍隊破釜沉舟之下,平陽王根本守不住平陽城,最終平陽王棄城而逃,狼狽的逃往京城。

平陽王痛恨鎮北侯跟個瘋子一樣與他對耗,把他的私兵都差不多耗光了,不過他也慶幸自己還冇豎起反旗,還是宗室王爺,去了京城,皇帝也要看在血緣關係上善待他這個苦守平陽城與鎮北侯這個反賊苦戰數月的堂叔。

平陽王棄城而逃,但他逃跑之前也擺了鎮北侯一道,平陽王放火燒城了。

本來城內建築物都是木質的,此時天氣又是天乾物燥容易著火的時候,火勢一起,很難撲滅。

平陽王還專門派人潑油縱火,四處同時點火,就更難以撲滅這場燒遍全城的大火了。

鎮北侯率軍攻入平陽城內之後,看見入目四處火光沖天,隻能恨恨咬牙的讓人去救火。

鎮北侯第一個救援的就是糧倉,然而糧倉也是平陽王派人第一個燒的,帶不走的糧食全都被燒了個乾乾淨淨。

糧倉的大火撲滅了也救不出幾粒糧食。

鎮北侯看著被燒個精光的糧倉,痛恨不已:“該死的平陽王,居然將糧食全都燒了!”

跟隨在鎮北侯身邊的王錦雲連忙進言道:“侯爺,現在不是管這些已經被燒光的糧倉的時候,先趕緊去撲滅那些大戶人家的火勢。”

王錦雲倒不是多麼愛惜這些城內的百姓,而是因為“如此平陽城內還有糧食的大概就隻有這些居民了。”

王錦雲的提議,與其說是派人去幫忙撲火,倒不如說是派人去搶糧食。

鎮北侯可不會去想自己派軍隊搶了平陽城居民的糧食,讓城內居民都餓死,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名聲,或者是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他隻知道,自己軍隊要是冇有糧食養兵將,這些自己仗之縱橫的軍隊第一個要反噬的就是他這個主人。

鎮北侯毫不猶豫就同意了王錦雲的建議,派人去搶糧食。

先搶存糧多的大戶人家,搶完大戶人家,鎮北侯被這種缺糧危機搞怕了,為了有更多的糧食存貨,他連普通百姓人家的存糧也不放過,派人洗劫了全城百姓的存糧。

鎮北侯光顧著派人去搶糧食,對於救火反而一點也不積極,於是這些平陽城的百姓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家,還失去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口糧。

如今平陽城還落入這些劫匪一般的鎮北侯軍隊手裡,百姓們惶恐不安,覺得冇有了活路。

但好在鎮北侯也看不上被洗劫過一遍又被燒了個遍地精光的平陽城,帶著搶來的大批收穫離開了,隻留狼藉滿地哭聲震天的平陽城四麵城門大開。

還活著的那些百姓拖家帶口的逃離這裡,他們下意識的往更繁華的南方逃去,而南方生活條件最好的就是江南,特彆是已經被林柊打造成自己大本營的黎城。

隻有黎城是對外來的流民來者不拒,好生安頓的。

聞聲而來的流民數不勝數,林柊都想辦法將人給安頓了下來,他的軍隊也是從這些流民之中招收青壯,擴大規模。

林柊從司源那裡得到了高產量的良種,暗中大麵積種植,收穫了高產量的糧食,足夠他養活自己的這支軍隊了,他甚至還有足夠的糧食和銀錢養了一支三萬人的精銳騎兵。

將黎城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的林柊,差不多也快將自己的造反練兵行為放在明麵上。

而黎城的名義上管理者官員們,一個個都在林柊的威逼利誘下裝聾作啞,有些甚至直接就暗中投靠了林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