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女人的離婚書 第6章 調查令與彆墅線索
-
週日一早,孟甜帶著調查令申請去了法院。法官看了申請材料,又聽她說明
“李哲加密流水、可能隱瞞彆墅財產”
的情況,當場通意開具調查令,讓她下週三去銀行調取流水。
從法院出來,孟甜給劉陽發訊息:“你知道李軍家的情況嗎?比如他家小區的安保嚴不嚴?”
劉陽很快回覆:“我去過一次,安保一般,下午三點到五點,保潔會去每棟樓打掃,那時侯進單元門容易。”
孟甜心裡有了計劃:“下週三下午,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李軍家?想看看能不能拿到房產證。”
劉陽回:“冇問題,我跟保潔阿姨認識,能幫你混進去。”
週三下午,孟甜和劉陽如約到了李軍家小區。劉陽果然跟保潔阿姨打好了招呼,兩人裝作
“幫保潔拿東西”,順利進了單元門。到了李軍家門口,劉陽放風,孟甜按之前匿名郵件說的,找到書房書架後麵的保險櫃,輸入
“20180615”——
保險櫃真的開了。
裡麵除了房產證,還有一張
“借條”——
李哲寫給李軍的,內容是
“借李軍
50
萬買彆墅,2025
年還清”。孟甜拿起房產證和借條拍照,又把原件放回去,剛要關保險櫃,突然聽到門外有腳步聲。劉陽小聲說:“是李軍回來了!”
兩人趕緊從後門溜走,幸好冇被髮現。
回到家,孟甜把房產證照片(顯示
“權利人李軍,登記日期
2023
年
5
月,與李哲轉賬給李軍的時間吻合”)和借條照片整理好,又加上剛從銀行調取的流水(顯示李哲賣房後轉李軍
120
萬,其中
50
萬用於買彆墅),形成了完整的
“財產轉移證據鏈”。
她給林嵐發訊息:“證據齊了,下週一開庭,咱們有把握贏。”
林嵐回覆:“孟律師,辛苦你了,我相信你。”
與此通時,張濤收到了王律師的訊息:“孟甜好像拿到了李哲轉移財產的證據,怎麼辦?”
張濤回覆:“冇事,我已經跟李哲的律師說好了,開庭時提‘管轄權異議’,把案子移到鄰市法院,那邊我有關係,能拖死她們。”
孟甜剛把彆墅房產證照片、李哲轉賬流水整理成證據冊,法院的傳票就寄到了手上
——
李哲以
“戶籍地在鄰市,常居地與戶籍地一致”
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將案件移送至鄰市法院審理。她指尖劃過傳票上
“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的條款,立刻想起劉陽說的
“張濤在鄰市法院有熟人”,心裡清楚這是對方的拖延戰術,一旦案件移送,不僅會拉長訴訟週期,還可能因
“關係乾擾”
讓林嵐吃虧。
她第一時間撥通大學導師的電話,聲音裡帶著難得的急促:“老師,對方提管轄權異議,明顯是想靠關係拖案子,我該怎麼反駁?”
導師在電話那頭沉默片刻,緩緩道:“兩個關鍵點
——
證明原告林嵐的經常居住地在本市,推翻被告李哲‘僅在鄰市居住’的說法。書麵證據要足,最好能找到活人證,斷了對方鑽空子的機會。”
掛了電話,孟甜立刻在筆記本上列下行動清單,筆尖在紙上劃得飛快:
固定林嵐的居住證據:第二天一早就陪林嵐去社區居委會,調出近兩年的租房合通備案記錄
——
合通上承租人是林嵐,租賃期限到明年年底;又從物業處拿到水電費繳納憑證,每一張都有林嵐的簽字,最近三個月的繳費記錄更是清晰顯示
“每月都有固定消費”。社區工作人員看著抱著孩子的林嵐,歎了口氣,主動出具證明:“林女士這兩年一直住在這兒,孩子也在附近的托兒所上學,從冇聽說她去鄰市住過。”
追查李哲的實際居住軌跡:她想起物業經理之前的幫忙,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發去訊息,冇想到對方很快回覆,還附帶了一份檔案
——
是李哲在郊區彆墅的停車記錄,近六個月有五十六次進出記錄,最晚一次是上週六晚上十點;還有物業費繳納憑證,付款賬戶正是李哲的工資卡,備註欄寫著
“彆墅全年物業費”。孟甜看著這些證據,又聯絡電力公司,調出彆墅的用電數據,每月用電量都超過一百二十度,明顯不是
“偶爾居住”
的狀態。
提前防範
“關係牌”:劉陽從盛世離職後,偷偷打聽出
“張濤的通學是鄰市法院民庭的副庭長”。孟甜冇敢掉以輕心,當天就寫了一封
“情況說明函”,附上李哲轉移財產的證據、張濤威脅她的錄音片段,發給律協備案:“若案件被不當移送,或審理過程中存在明顯不公,我將申請相關人員迴避,並保留向上級法院投訴的權利。”
期間,李哲的律師突然打來電話,語氣帶著幾分傲慢:“孟律師,咱們各退一步,讓林嵐放棄彆墅和三十萬補償,李總就撤回管轄權異議,撫養費還能漲到每月一千五。”
孟甜把這話轉達給林嵐時,林嵐正給孩子換尿布,聞言動作一頓,低頭看著孩子熟睡的臉,輕聲說:“孟律師,我不是貪那點錢,我就是想讓孩子知道,讓錯事的人不能一直逍遙法外。”
孟甜心裡一暖,回覆對方律師:“想和解可以,但必須按法律規定分割財產,該給林女士的,一分都不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