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第313章 華盛頓會議(四)
美國國務院大樓的會議大廳裡,午後的陽光透過高窗斜射進來,在鋪著綠色桌布的長桌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查爾斯·埃文斯·休斯敲了敲木槌,宣佈會議重啟,他麵前攤開的檔案上,“海軍噸位分配草案”幾個字被紅筆圈了又圈,旁邊密密麻麻寫著修改意見——這是上午各方爭執的結果,卻遠非最終答案。
“各位,關於意大利1的噸位配額,我們已初步達成共識,但英國提出的‘禁止意大利在太平洋新建海軍基地’條款,還需進一步協商。”查爾斯的目光掃過意大利代表卡洛·斯福爾紮,“斯福爾紮先生,英國擔心意大利獲得噸位後擴大太平洋存在,影響現有平衡,您對此有何回應?”
卡洛站起身,手指輕輕敲擊桌麵,語氣帶著幾分謹慎:“意大利承諾不在太平洋新建基地,但英國也需保證,新樸茨茅斯島的艦隊不得隨意攔截意大利商船。去年我們有三艘運輸橄欖油的船,被英國艦隊以‘檢查’為由扣留了十天,導致貨物變質,損失了80萬裡拉——這種情況不能再發生。”
阿瑟·貝爾福立刻反駁:“英國的檢查是為了防範違禁物資,若意大利能提前申報商船航線和貨物清單,我們自然不會無故攔截。”他話鋒一轉,看向徐誌明(聯合帝國外交大臣,北方黨人),“另外,聯合帝國承諾支援意大利,也需做出相應讓步——龍武集團(聯合帝國壟斷亞洲大洋洲能源市場)若能降低對英國的石油售價,英國可以考慮取消對意大利商船的部分檢查要求。”
徐誌明心中瞭然,阿瑟這是想借意大利的問題,逼聯合帝國在石油利益上讓步。他不動聲色地看向身旁的邱瑞峰(聯合帝國海軍大臣,南洋黨人),後者立刻心領神會,接過話頭:“龍武集團的石油定價基於開采成本,英國若想獲得優惠,需先履行‘收縮新樸茨茅斯島艦隊規模’的承諾——根據我們的情報,英國最近還在該島秘密擴建船塢,這與‘限製軍備’的會議精神相悖。”
這話讓阿瑟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剛要辯解,查爾斯連忙打圓場:“船塢擴建的事可以後續覈查,現在我們先聚焦貿易合作——意大利提出與東方橡膠公司(南洋黨控製)合作,斯福爾紮先生能否具體說明合作方案?”
卡洛立刻拿出一份協議草案,遞給邱瑞峰:“東方橡膠公司若能以每噸低於市場價5的價格,向意大利菲亞特汽車廠供應橡膠,意大利將開放熱那亞港,為東方橡膠的商船提供免費停靠服務;同時,我們還能說服地中海沿岸國家,優先采購東方橡膠的產品,替代巴西橡膠公司(英國資本)的份額。”
邱瑞峰快速瀏覽草案,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東方橡膠最近正被巴西橡膠公司擠壓歐洲市場,意大利的提議正好解了燃眉之急。他抬頭看向徐誌明,見後者微微點頭,便開口回應:“合作方案我們可以接受,但橡膠供應需簽訂三年長期合同,且東方橡膠的商船在熱那亞港享有優先靠泊權,不能被法國或英國的船排擠。”
“這沒問題。”卡洛立刻答應,心中鬆了口氣——隻要能落實與東方橡膠的合作,國內黑衫軍的不滿就能暫時平息,首相喬瓦尼·喬利蒂的壓力也會減輕。
就在這時,趙文濤(聯合帝國商業大臣,南方黨人)舉起手,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各位,聯合帝國還有一個核心訴求尚未解決——美國對華鼎公司(南方黨控製,壟斷全球紡織市場)的關稅壁壘。華鼎的棉布想進入美國太平洋人工島市場,關稅高達25,而美國的棉花進入聯合帝國,關稅僅10,這種不對等的貿易關係必須改變。”
美國商務代表赫伯特·胡佛皺起眉:“趙大臣,美國的關稅是為了保護本土紡織業,華鼎的棉布成本低、質量好,若完全放開,美國的中小紡織廠會大量倒閉。不過,我們可以做出讓步——將關稅降至20,但華鼎需承諾每年從美國采購100萬包棉花,用於生產。”
趙文濤搖了搖頭:“20的關稅依然過高,最多15;至於棉花采購,華鼎可以每年采購80萬包,但美國必須允許華鼎在新關島建立棉紡廠,就近加工棉花,降低運輸成本。”
赫伯特麵露難色,他轉頭看向查爾斯,後者輕輕點頭——美國需要聯合帝國在噸位問題上的支援,在關稅上做出讓步是必要的。“15關稅和新關島建廠可以同意,但棉紡廠的原材料必須有70來自美國,且產品優先供應美國人工島的駐軍需求。”
趙文濤與身旁的高明軍(聯合帝國駐華盛頓大使,南方黨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高明軍悄悄點頭——新關島建廠能讓華鼎直接輻射太平洋市場,即便原材料有要求,依然有利可圖。“可以接受,但美國需保證華鼎廠的電力和水源供應,且不得乾涉工廠的日常運營。”
雙方達成一致時,所羅門·維利·羅斯柴爾德(聯合帝國駐倫敦大使,海外黨人)突然開口,他的聲音帶著猶太商人特有的精明:“各位,黃金集團(聯合帝國四黨合資機構)願意為意大利提供5000萬華夏元低息貸款,用於海軍現代化,但意大利需允許猶太資本參與熱那亞港的擴建專案——我們可以承擔30的投資,換取港口20年的運營權。”
卡洛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這是海外黨在借機拓展歐洲業務,而意大利正需要資金改善海軍裝備,這筆交易對雙方都有利。“可以協商,但猶太資本不得乾預港口的軍事管理,且港口的橡膠運輸優先保障東方橡膠公司的需求。”
“沒問題。”所羅門立刻答應,他看向大衛·陳·斯坦利(海外黨黨首)的方向——後者正坐在旁聽席,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海外黨通過這筆貸款,既拉攏了意大利,又為猶太資本開啟了地中海的大門,無疑是一步好棋。
會議進行到傍晚,各方終於在幾個核心議題上達成初步共識:海軍噸位定為“美:聯合帝國:英:法:意=5:48:35:2:1”;美國將華鼎公司的關稅降至15,允許其在新關島建廠;東方橡膠公司與意大利簽訂三年橡膠供應合同;黃金集團為意大利提供貸款,猶太資本參與熱那亞港擴建。
查爾斯·埃文斯·休斯敲下木槌,宣佈休會,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明天我們將簽署正式協議,希望這次會議能為太平洋帶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
代表們陸續離開大廳,徐誌明被邱瑞峰和趙文濤圍住。“徐大臣,這次會議南方黨拿到了關稅優惠和建廠權,南洋黨開啟了歐洲橡膠市場,北方黨保住了波斯灣利益,算是共贏。”趙文濤的語氣帶著滿意,“不過,美國私下跟巴西橡膠公司接觸的事,我們還得留意,他們未必會真的放棄支援英國資本。”
邱瑞峰點頭附和:“沒錯,阿瑟·貝爾福剛纔跟喬治·萊格(法國代表)悄悄說了很久,肯定在謀劃什麼。我已經讓太平洋艦隊加強新琉球島的巡邏,防止英國趁會議期間搞小動作。”
徐誌明抬手拍了拍兩人的肩膀:“你們考慮得很周全。李光首相交代過,會議達成的隻是表麵共識,真正的博弈在會後。龍武集團會盯著英國的石油采購,永恒集團(聯合帝國壟斷全球交通市場)會監控新樸茨茅斯島的艦隊動向,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另一邊,阿瑟·貝爾福正與喬治·萊格在走廊角落密談。“法國若能聯合英國,抵製東方橡膠公司進入地中海,巴西橡膠公司可以給法國提供10的橡膠折扣。”阿瑟的聲音壓得很低,“聯合帝國現在勢頭太盛,我們必須聯手牽製,否則太平洋的利益遲早被他們獨占。”
喬治猶豫了一下——法國既想獲得巴西橡膠的優惠,又不想得罪聯合帝國,畢竟華鼎公司還在為法國供應紡織機械。“我需要跟巴黎彙報,不過英國得先承諾,新樸茨茅斯島的艦隊會協助法國守護新馬賽島的安全,防止土耳其凱末爾的勢力滲透。”
“沒問題。”阿瑟立刻答應,兩人握手達成秘密約定,卻沒注意到不遠處的所羅門·維利·羅斯柴爾德正用眼角餘光觀察著他們——海外黨的軍情人員早已將這段對話記錄下來,轉頭就會傳到大衛·陳·斯坦利手中。
卡洛·斯福爾紮走出大樓時,意大利駐華盛頓大使朱塞佩·加拉索早已在車旁等候。“斯福爾紮先生,首相剛來電,對會議進展非常滿意,國內黑衫軍的集會已經平息了。”朱塞佩遞過一份電報,語氣帶著興奮,“東方橡膠公司的合作若能落實,菲亞特汽車廠的橡膠短缺問題就能解決,今年的汽車產量至少能增加20。”
卡洛接過電報,心中卻沒有輕鬆——他清楚,這次會議的共識不過是各方利益的暫時平衡,意大利要想真正在太平洋立足,還需要更多籌碼。“告訴首相,我會儘快落實與東方橡膠的合作,但也要警惕英美法的私下聯盟,我們不能成為任何一方的棋子。”
夜色漸濃,華盛頓的街道亮起燈火,美國國務院大樓的窗戶依然亮著——查爾斯·埃文斯·休斯正與總統沃倫·g·哈定(美國總-統,真實曆史人物)通電話,彙報會議進展。“總統先生,初步共識已經達成,您的支援率預計會回升10個百分點,彈劾危機暫時可以緩解。”
電話那頭的哈定鬆了口氣,語氣帶著疲憊:“很好,查爾斯。但記住,我們不能完全依賴聯合帝國,太平洋的主導權最終還得掌握在美國手裡——讓海軍部悄悄加快新夏威夷島的軍港擴建,彆讓任何人知道。”
掛了電話,查爾斯看著窗外的夜色,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這場看似圓滿的會議,不過是太平洋博弈的新。各國都在表麵妥協的背後積蓄力量,下一場暗戰,或許比這次會議更加激烈。
會議大廳的綠色長桌上,那份簽滿名字的協議靜靜躺著,燈光下,每個簽名背後都藏著不同的算計與野心。太平洋的海浪依舊拍打著各國的人工島,而這場圍繞海軍、貿易、能源展開的利益拚圖遊戲,才剛剛拚出第一塊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