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日子 第3章 城內危機四伏
李明遠貼著廢棄民居的土牆滑坐下來,後背的冷汗已經浸透了長衫,黏糊糊地貼在麵板上,又被穿堂風一吹,涼得他打了個寒顫。剛才那番狂奔,幾乎耗儘了他這些天挑水練出的力氣,肺裡像塞了團火,火辣辣地疼。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街角的鬼子崗哨換了班,皮靴踩在青石板上的“哢噠”聲格外刺耳。他不敢點燈,隻能借著暮色打量這間屋子:牆角堆著半塌的土炕,炕沿結著層黑垢;地上散落著幾根柴禾,還有個豁了口的陶罐,看樣子是早就沒人住了。
“得趕緊想辦法聯係王老先生他們。”李明遠咬了咬牙,劉老闆給的名單上,王老先生是最有威望的一個,隻要能找到他,或許還能把剩下的人攏起來。可現在全城搜捕,鬼子的狼狗隔著半條街都能聞見生人味,怎麼去找?
正琢磨著,院門外突然傳來“咚、咚、咚”三聲輕響,節奏很特彆——兩短一長。李明遠心裡一緊,這是他和劉老闆約定的緊急聯絡暗號!
他抄起牆角那根磨尖了的木棍,躡手躡腳地摸到門後,透過門縫往外看。隻見月光下站著個穿粗布短打的年輕人,背著個褡裳,正警惕地往兩邊瞅,眉眼間透著股機靈勁兒。
“是劉老闆讓你來的?”李明遠壓低聲音問。
年輕人嚇了一跳,看清是他,忙點頭:“李同誌,劉老闆讓我給您送東西!”說著從褡裳裡掏出個油紙包,塞進門縫,“這是王老先生他們的新地址,劉老闆說……說您拿著這個,從西城牆根的排水口能出城,他已經安排人在那邊接應了。”
李明遠接過油紙包,指尖觸到年輕人冰涼的手,剛想問劉老闆怎麼樣了,就聽年輕人急道:“彆多問了!劉老闆被抓前讓我一定轉告您,鬼子是衝著‘教書先生’的名頭來的,您趕緊換身行頭,越普通越好!我先走了,再晚就該被巡邏隊盤查了!”
話音未落,年輕人已經像狸貓似的躥進了巷尾的陰影裡。
李明遠拆開油紙包,裡麵是張揉得皺巴巴的紙條,用炭筆寫著個地址:城隍廟後街三號院,旁邊畫著個小小的燈籠——那是王老先生家的記號,他說過自家門口總掛著個舊燈籠。還有塊碎銀子,想來是劉老闆給的盤纏。
他攥著紙條,指節泛白。劉老闆被抓了……這個在茶館裡總笑眯眯給客人添茶的中年人,就因為幫了自己,成了鬼子的階下囚。一股火氣直衝腦門,可他知道現在不能衝動,劉老闆用自己換了他的時間,他不能讓這份犧牲白費。
他摸了摸身上的長衫,這料子在鄉下算體麵,在城裡卻太紮眼。想起剛才年輕人的話,他翻出地下室裡那堆舊衣服——一件打了補丁的短褂,一條褲腳磨破的粗布褲子,還有頂破了邊的氈帽。換上之後,他對著那麵蒙塵的破鏡子照了照,活脫脫一個逃難的短工,連自己都快認不出來了。
剛收拾妥當,就聽見巷口傳來一陣喧嘩,夾雜著鬼子的嘶吼和女人的哭喊聲。李明遠扒著門縫一看,心沉到了穀底——十幾個鬼子帶著偽軍,正挨家挨戶踹門搜查,手裡舉著的畫像,赫然是他穿長衫的樣子!
“快!都給我出來!看看有沒有畫像上的人!”一個歪戴帽子的偽軍扯著嗓子喊,手裡的槍托“砰砰”砸著旁邊的門板。
李明遠趕緊吹滅剛點起的油燈,躲回土炕後麵。腳步聲越來越近,他甚至能聽見鬼子靴底碾過碎石的聲音。
“報告!這裡有間空屋!”一個偽軍喊道。
“搜!”
“吱呀”一聲,院門被踹開了。沉重的腳步聲湧進院子,有人踢翻了牆角的柴堆,有人用槍托敲打著牆壁,還有人在唸叨:“太君說了,抓住那個八路,賞大洋五十塊!”
李明遠屏住呼吸,攥緊了手裡的木棍。萬一被發現,拚了這條命也得拉個墊背的!
就在這時,院外突然傳來一陣鈴鐺聲,伴隨著個蒼老的吆喝:“賣豆腐腦咯——熱乎的豆腐腦——”
搜查的鬼子似乎被吸引了,一個粗嘎的聲音罵道:“八嘎!這個時候還敢出來賣東西?滾開!”
“哎喲,太君息怒,”老頭的聲音帶著諂媚的笑,“這不是想著各位太君巡邏辛苦,給您送點熱乎的暖暖身子嘛!剛熬好的,加了蝦皮,香著呢!”
院子裡的腳步聲停了,似乎有人在接過豆腐腦。又磨蹭了片刻,那個粗嘎的聲音喊道:“走!這邊沒人,去下一家!”
腳步聲漸漸遠去,李明遠這纔敢大口喘氣,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他不知道是誰幫了自己,但這突如其來的“豆腐腦”,無疑是救了他一命。
等外麵徹底安靜下來,他纔敢從屋裡出來。夜色已深,城隍廟方向隱隱傳來鐘鳴,他辨了辨方向,朝著後街摸去。
城隍廟後街比彆處更破敗,牆根下堆著垃圾,散發著酸臭味。三號院的門虛掩著,門口果然掛著個褪色的舊燈籠,被風吹得輕輕搖晃。
李明遠敲了敲門,按照王老先生教的暗號,輕叩三下,停頓一下,再叩兩下。
門開了條縫,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探出頭,警惕地看了看他:“你找誰?”
“老人家,我找王老先生,說好了來買他那本《論語》的。”李明遠報出暗號——王老先生說過,若有急事,就提“買論語”。
老太太這才把門開啟,低聲說:“快進來!王先生等你半天了!”
院子裡黑乎乎的,隻有堂屋亮著一盞油燈。王老先生正坐在炕沿上,手裡攥著旱煙杆,眉頭擰成個疙瘩。看到李明遠,他猛地站起來:“李同誌,你可算來了!劉老闆被抓的事,我們聽說了……”
“老先生,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李明遠打斷他,“鬼子全城搜捕,我們必須今晚就走!您聯係上其他人了嗎?”
王老先生歎了口氣:“聯係上了三家,一共十二個孩子,都藏在柴房呢。可……可城門盤查得緊,怎麼出去啊?”
李明遠想起年輕人的話:“我知道有條路,西城牆根的排水口。劉老闆說已經安排人接應了。”
“排水口?”王老先生皺起眉,“那地方窄得很,又臟又臭,孩子們能鑽過去嗎?”
“總比落在鬼子手裡強!”李明遠咬了咬牙,“現在就走,再晚就來不及了!”
王老先生點了點頭,對老太太說:“老婆子,去叫孩子們,咱們走!”
老太太擦了擦眼角,轉身進了柴房。很快,十幾個孩子排著隊走了出來,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才五六歲,一個個瞪著大眼睛,臉上帶著恐懼,卻沒人敢哭出聲。
“都跟著李叔叔,彆說話,彆掉隊。”王老先生摸了摸一個小女孩的頭,聲音發顫。
李明遠心裡一酸,蹲下來對孩子們笑了笑:“彆怕,叔叔帶你們去個安全的地方,那裡有好多小朋友,還有白麵饅頭吃。”
孩子們怯生生地點點頭,緊緊攥著衣角。
一行人借著夜色,像影子似的溜出了三號院。剛走到巷口,就看見遠處有手電光掃過來——是巡邏隊!
李明遠趕緊把孩子們往牆根拉,自己擋在前麵。王老先生也緊張地攥住了旱煙杆。
手電光越來越近,一個偽軍的聲音罵罵咧咧地傳來:“他孃的,這破地方連個人影都沒有,哪有什麼八路……”
李明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