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41章 烽煙縱橫處,星火自燎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37年的日子 第41章 烽煙縱橫處,星火自燎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烽煙縱橫處,星火自燎原

一、正麵戰場的壞訊息像雪片一樣落

開春的風還帶著刺骨的寒意,可從南邊傳來的訊息比寒風更讓人心裡發沉。先是報紙上登著“豫湘桂會戰失利”的大字標題,字裡行間全是“撤退”“轉移”“戰略調整”的字眼,老百姓看不懂那些彎彎繞,隻知道聽跑回來的傷兵說,仗打得太慘了,部隊退得比兔子還快,好多地方沒打幾天就丟了。

趙剛從縣裡開會回來,臉色比鍋底還黑,把報紙往桌上一拍:“湯恩伯的部隊,十萬多人被幾萬鬼子追著打,武器丟了一地,糧食被搶了個空,老百姓跟著遭了大罪……”他說不下去了,拳頭砸在桌腿上,木渣子濺起來。

李明遠正在看一份軍工廠的生產報表,上麵的步槍產量剛夠補充前線損耗,聽到這話,手裡的筆頓了頓:“電台裡說,長沙丟了,衡陽也快了。國民黨那邊,好像真有點撐不住了。”

“撐不住也不能這麼跑啊!”剛從區裡送情報回來的老鄭插了句嘴,他臉上還帶著風霜,“我路上見著好多難民,拖家帶口往西北跑,說鬼子見人就殺,房子燒得連梁都不剩。國民黨的兵呢?早跑沒影了。”

學堂裡的孩子們在背書,背的還是“還我河山”,可窗外飄來的風,帶著遠方炮火的餘味,讓這四個字顯得格外沉重。有個孩子抬頭問先生:“先生,那些兵為什麼不打就跑啊?我們村的民兵都知道守著村口不後退呢。”

先生摸著孩子的頭,聲音啞啞的:“因為他們忘了,腳下的土地不是紙糊的,是老百姓的骨頭撐起來的。”

訊息越來越壞,日軍趁著正麵戰場得手,把更多兵力調到了敵後,想把抗日根據地一口吞掉。這天夜裡,電台裡傳來斷斷續續的播報,說國民黨軍隊又放棄了幾個重要城鎮,日軍正向華北增兵——很明顯,他們想先掐斷根據地和外界的聯係。

李明遠把聯防區的乾部們召集起來,指著牆上的地圖:“正麵戰場一鬆,鬼子的刀子就會先捅向咱們。他們知道,敵後的火苗要是滅了,他們就能安安穩穩占著那些大城市了。”

趙剛盯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日軍據點,咬著牙:“那就跟他們乾到底!咱這兒的兵,雖說沒國民黨的裝備好,可骨頭硬,死也不會退!”

“硬拚不行。”李明遠搖搖頭,指尖劃過地圖上的山脈和河流,“他們人多裝備好,咱得把他們引進來,在山溝裡、在地道裡跟他們磨,磨到他們沒力氣了,再一刀宰了。”

窗外的月光照在地圖上,那些紅色的標記——根據地的村莊、兵工廠、糧倉,像撒在黑夜裡的火星,看著小,卻帶著燒透天地的狠勁。

二、根據地的鋤頭與槍杆子一起扛

壞訊息沒壓垮人,反倒讓根據地的人更擰成了一股繩。以前種地的拿起槍就是兵,放下槍拿起鋤頭就能種糧,白天在地裡種穀子種玉米,晚上就在地道裡練瞄準,槍管上還沾著泥土的腥氣。

馬秀蘭的合作社擴大了,不光管著糧倉,還辦起了織布坊,婦女們白天紡線織布,晚上就聚在燈下做軍鞋,鞋底納得比石頭還硬,針腳密得能數清。“多做一雙鞋,戰士們就能多跑幾裡地,多殺幾個鬼子。”她一邊穿針一邊說,手指被針紮出了血,就往嘴裡吮吮接著乾。

學堂裡的孩子也忙,大的幫著放哨,小的就撿子彈殼,攢多了交給兵工廠,回爐了能做新子彈。有個叫小石頭的孩子,才十歲,每天背著個筐在山上轉,誰勸都不聽,說要撿夠一百個彈殼,換一把手槍給爹報仇——他爹是哨兵,上個月犧牲了。

最忙的是軍工廠,車床沒日沒夜地轉,鐵屑飛起來像火星子。老王帶著工人們改步槍,把繳獲的日軍零件拆下來,湊到自己的槍上,雖然看著磕磣,可射程遠了不少。“咱的槍不如人家的新,可咱會改啊,”老王抹了把臉上的油,“鬼子的槍嬌氣,咱的槍皮實,山溝裡打滾都不怕。”

小林正男也沒閒著,他設計的手榴彈引信比原來短了兩秒,戰士們投出去不用等太久,安全多了。剛開始還有人不放心讓他碰武器,後來見他把手榴彈拆了裝、裝了拆,閉著眼睛都能說出每個零件的尺寸,也就慢慢信了。有次試爆新手榴彈,他差點被氣浪掀翻,還是趙剛把他拉了回來,罵道:“不要命了?”他卻咧著嘴笑:“沒事,炸得準就行。”

這天,李明遠去看新挖的地道,裡麵四通八達,能通到各家各戶,還分了指揮室、彈藥庫、急救室。挖地道的老鄉們直起腰,用袖子擦汗:“李同誌,這地道能藏下咱全村人,鬼子來了保證找不著。”

李明遠摸著冰涼的地道壁,上麵還留著鎬頭的印子:“不光要能藏,還得能打。每個拐角都留個射擊孔,鬼子進來就打他們黑槍。”他指著旁邊的岔路,“這條通到鬼子據點附近,夜深了摸過去,能端他們的崗哨。”

老鄉們笑著應著,手裡的鎬頭又“咚咚”地鑿下去,聲音在地道裡回響,像心跳,紮實又有力。

三、國民黨潰兵帶來的麻煩

沒過多久,一群國民黨潰兵跑到了根據地邊界,大約有兩百多人,個個麵黃肌瘦,槍也丟得差不多了,還帶著不少傷。他們要求進根據地休整,還要吃的要藥。

趙剛第一個不答應:“讓他們進來?當初咱缺糧的時候求他們給點支援,他們理都不理,現在跑過來打秋風了?”

潰兵裡有個軍官,拄著根木棍,一瘸一拐地過來,對著李明遠敬了個不倫不類的禮:“長官,我們不是來添麻煩的,就想借個地方歇歇,傷好了就走,絕不打擾。”

李明遠看著他們身後那些年輕的士兵,有的比學堂裡的大孩子大不了幾歲,臉上全是驚慌:“你們想進來可以,槍得交上來,糧食可以給,但得幫著乾活,種地、修工事都行,不能白吃閒飯。”

那軍官猶豫了一下,咬咬牙:“行,隻要給口吃的,乾啥都行。”

可真把他們放進來,麻煩就來了。這些潰兵早就沒了軍紀,有的偷老鄉的雞,有的跟婦女們起衝突,夜裡還偷偷摸摸想偷合作社的糧食。有天早上,馬秀蘭發現糧倉少了兩袋小米,順著腳印一查,正是潰兵住的棚子。

“我說不能放他們進來吧!”趙剛氣得直轉圈,“這哪是兵啊,比土匪還不如!”

李明遠讓人把那個偷糧食的潰兵綁了,叫來他們的軍官:“要麼管好你的人,要麼立刻走人,彆逼我們動手。”

軍官臉漲得通紅,卻管不住手下的人,那些士兵早就被打怕了,眼裡隻剩下吃喝,哪還聽指揮。有個士兵還嚷嚷:“你們根據地不是優待俘虜嗎?憑啥對我們這麼嚴?”

這話把老鄉們惹火了:“優待?那也得看是不是人!我們的糧食是用汗珠子換來的,給你們吃就不錯了,還敢偷!”

僵持不下的時候,外麵傳來訊息,說日軍的小分隊往這邊來了,估計是衝著這些潰兵來的。這下那軍官慌了:“李長官,快救救我們,我們不想被俘虜。”

李明遠盯著他:“想讓我們救也行,得聽我們的,拿起槍跟我們一起打,敢不敢?”

軍官看著身後嚇破膽的士兵,又看看遠處揚起的塵土,終於硬氣了一回:“敢!拚了!”

那天的仗打得很亂,潰兵們剛開始還縮手縮腳,後來見根據地的人個個敢拚命,也被帶動起來,有個年輕士兵甚至抱著炸藥包跟鬼子的裝甲車同歸於儘了。仗打完,潰兵死了不少,剩下的個個像變了個人,眼裡有了點兵的樣子。

那個軍官找李明遠的時候,腰桿挺得筆直:“李長官,以前是我們孬種,往後我們跟著你們乾,再退一步不是人。”

李明遠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今天的仗,不是為我們打,是為你們自己,為這身軍裝還有點人樣。”

夕陽下,潰兵們在幫老鄉們抬石頭修工事,雖然動作還生澀,可沒人偷懶。趙剛看著他們,嘴裡嘟囔著“還不算無可救藥”,臉上卻鬆快了些。

李明遠知道,眼下的難處還有很多,正麵戰場的潰敗像塊大石頭壓在每個人心上,可根據地的這些人,像地裡的野草,不管風多大雪多厚,根紮在土裡,就總能冒出綠芽來。那些潰兵的轉變,那些孩子撿彈殼的認真,那些婦女納鞋底的專注,都是這芽子,攢著攢著,就該連成一片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