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日子 第9章 彈儘之憂催礦脈,鐵銅之渴引征程
彈儘之憂催礦脈,鐵銅之渴引征程
黑風口據點的戰利品剛在根據地倉庫碼穩當陳二牛的一營就又在王家峪打了場勝仗。戰士們用半自動步槍壓製得日軍抬不起頭火箭筒更是把偽軍的炮樓炸得稀爛可清點戰場時陳二牛的眉頭卻擰成了疙瘩。
“報告營長這次戰鬥消耗步槍子彈兩千一百發火箭筒榴彈十八發迫擊炮彈七發。”通訊員拿著小本子念聲音越來越低。陳二牛蹲在地上看著繳獲的三百多發子彈心裡像壓了塊石頭——這點彈藥還不夠補充消耗的零頭。
類似的情況在各部隊都在發生。三營在鷹嘴崖伏擊日軍運輸隊用“鐵掃帚”機槍打了個痛快光子彈就潑出去一千多發可繳獲的彈藥還不到消耗的一半。趙大山帶著騎兵小隊襲擾日軍巡邏隊半自動步槍的速射優勢發揮得淋漓儘致可打了三次後戰士們的彈匣就空了大半隻能撿起日軍的三把大蓋湊合用。
王鐵柱在溶洞裡看著各營送來的彈藥消耗報表手指在數字上重重敲著。以前部隊用單發步槍時一個戰士帶五十發子彈能打兩三天現在換了半自動步槍射速快了一倍彈藥消耗也跟著翻番。更彆說火箭筒和迫擊炮這些“吃彈大戶”有時候一場小仗打掉的炮彈比以前一個月用的都多。
“照這麼下去兵工廠的庫存撐不過一個月。”周先生蹲在旁邊咳嗽著說他手裡的生產報表上原材料一欄畫滿了紅叉“無縫鋼管快用完了造火箭筒炮管的料隻剩五根;銅料也缺子彈殼都不夠用隻能把舊彈殼反複複裝;最要命的是鐵礦連砸碎的鐵軌都撿不到多少了。”
林曉棠也湊過來說衛生隊的情況:“青黴素作坊需要大量的酒精和玻璃器皿這些都得用糧食換或者跟商人買。現在糧食大部分都用來養部隊和新兵藥材的兌換都快停了。”
溶洞裡的氣氛一下子沉了下來。誰都沒想到部隊換裝後火力上去了彈藥和物資的缺口卻成了新的難題。以前是“三槍八路”缺槍少彈現在槍有了卻愁子彈打不出去這種滋味更讓人憋屈。
“必須找到鐵礦和銅礦。”王鐵柱猛地站起來在地圖上掃了一圈“沒有鐵造不了槍管和炮彈;沒有銅做不了子彈殼和電線。周先生你知道晉省哪有礦嗎?”
周先生想了想說:“大同煤礦附近好像有個小鐵礦以前是私營的鬼子占了晉省後就停了;還有陽泉那邊有銅礦據說鬼子也在開采但規模不大。就是這兩個地方都離根據地遠中間隔著好幾個日軍據點不好過去。”
“再難也得去。”王鐵柱在地圖上圈出鐵礦和銅礦的位置“陳二牛你派一個連護送周先生去大同鐵礦看看能不能把裝置弄回來;趙大山你帶遊擊隊去陽泉摸摸情況跟那邊的礦工搭上線看看能不能搞到銅料。”
他又對後勤隊長老馬說:“你組織人去周邊村子收廢鐵舊銅哪怕是破鐵鍋、爛銅錢都要。告訴鄉親們用這些能換糧食換布匹讓他們知道這不是白要的。”
命令一下去根據地立刻動了起來。陳二牛選了個能打硬仗的連隊由李鐵蛋帶著配了兩具火箭筒和一門迫擊炮護送周先生。出發前王鐵柱特意叮囑:“你們的任務不是打仗是找礦和裝置能繞就繞實在繞不開再動手一定要保護好周先生和工匠們。”
周先生帶著五個老工匠背著工具和圖紙跟著隊伍出發了。路上他們儘量走山路避開日軍據點餓了就啃乾糧渴了就喝山泉水。有次在山穀裡遇到日軍巡邏隊李鐵蛋讓隊伍藏在密林裡自己帶著火箭筒手摸到暗處等巡邏隊走近了一發榴彈過去炸倒了領頭的日軍剩下的慌忙逃竄他們沒追趁著亂勁兒趕緊轉移。
走了七天他們終於到了大同鐵礦附近。這鐵礦果然像周先生說的規模不大幾間破廠房圍著個露天礦坑裝置都被砸得七零八落。周先生卻眼睛一亮指著礦坑裡的礦石說:“這是赤鐵礦品位不低能煉出好鋼。你們看那台破碎機雖然壞了但核心零件還在修修就能用。”
工匠們立刻動手檢查裝置。有台小型軋鋼機隻是電機壞了;幾座熔爐的耐火磚還能用;甚至還找到幾噸沒運走的礦石。李鐵蛋讓人把能用的零件拆下來裝箱又雇了附近的老鄉用驢車拉著往回走。為了安全他們白天躲在山洞裡晚上趕路整整走了十二天才把裝置和礦石運回根據地。
趙大山帶的遊擊隊去陽泉也有收獲。他們混進鬼子的銅礦當礦工跟裡麵的老礦工搭上線。老礦工說鬼子看管嚴但晚上有看守會偷偷把銅料賣給商人換錢。趙大山找到那個看守用五瓶青黴素和他搭上線讓他每星期偷偷運些銅料出來用糧食換。第一次交易就弄到了五十斤銅錠雖然不多但總算有了門路。
根據地收廢鐵舊銅的工作也見了成效。鄉親們把家裡的破鐵鍋、爛犁鏵都送了來有的甚至把祖傳的銅煙袋、銅鎖都捐了出來。老馬把這些東西分類堆在兵工廠旁光是廢鐵就堆成了小山。周先生看著這些“寶貝”笑著說:“有了這些再加上鐵礦的礦石咱的子彈殼和槍管就有著落了。”
兵工廠立刻開足馬力。熔爐裡的火日夜不熄新運來的鐵礦礦石被倒進爐子裡煉出一塊塊火紅的鋼坯;工匠們用修複的軋鋼機把鋼坯軋成鋼板再裁成槍管和炮彈殼;複裝子彈的作坊裡婦女們把舊彈殼擦亮重新裝上火藥和彈頭。
周先生還琢磨著改進工藝。他讓工匠們用新煉的鋼做半自動步槍的槍管試了幾次發現比用鐵軌鋼做的更耐用射程也遠了些。他又在子彈裡加了些鉛芯讓彈頭更有穿透力。第一批新子彈造出來時他讓戰士們試射大家都說比以前的好用。
可問題還是沒徹底解決。鐵礦的礦石不夠用煉出的鋼隻能滿足一半需求;陽泉的銅料每次運來的都不多子彈殼還是得反複用;火箭筒的無縫鋼管依舊是個難題隻能靠孫茂才從敵占區換但數量有限。
王鐵柱看著兵工廠的生產報表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他召集乾部們開會說:“找到鐵礦和銅礦隻是第一步要想徹底解決彈藥問題就得把礦場奪回來自己開采。大同鐵礦和陽泉銅礦都在鬼子手裡但隻要咱繼續壯大總有一天能把它們拿回來。”
他又對周先生說:“你得想辦法提高礦石的利用率再琢磨琢磨能不能用其他礦石代替。還有兵工廠的裝置得再改進爭取用更少的料造更多的武器。”
周先生點點頭說:“我正讓工匠們研究怎麼從煤礦的廢石裡提煉鐵雖然含量低但量大;銅料方麵我聽說有些老房子的房梁上有銅配件可以想辦法收集。就是這些都需要時間。”
會議結束後王鐵柱走到兵工廠的熔爐旁看著裡麵熊熊燃燒的火焰。工匠們正把新煉的鋼坯鍛打成槍管火星濺在他們臉上映出一張張堅毅的臉。外麵傳來新兵訓練的口號聲整齊有力。他知道彈藥的難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但隻要有鐵礦有銅礦有這些肯拚命的戰士和工匠總有一天能徹底解決。
夜色裡兵工廠的燈光亮得格外刺眼。周先生還在圖紙上畫著新的熔爐設計圖;李鐵蛋帶著戰士們在倉庫裡清點剛造好的火箭筒;老馬正指揮人把新收來的廢鐵卸下車。每個人都在為解決彈藥的難題努力著。
王鐵柱望著遠處的群山大同鐵礦和陽泉銅礦的方向隱在夜色裡。他知道通往那裡的路還很長還會有很多犧牲但他更知道這是必須走的路。隻有掌握了鐵礦和銅礦部隊纔能有打不完的子彈造不完的武器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真正站穩腳跟才能把鬼子徹底趕出去。
熔爐裡的火越燒越旺映紅了半邊天也映紅了每個人的眼睛。在這火光裡藏著根據地的希望藏著戰士們的決心更藏著晉省大地重獲新生的力量。彈藥的缺口總有一天會補上而這一天不會太遠。